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剑走偏锋的举动,正不断挑战学术圈应有的体面与底线,
叩问着学术与权力的边界
最近,学术圈颇不平静。先是有网友挖出一篇2013年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集成思想领悟之道》,作者徐中民以生態经济学论文的形式,列举了导师夫妇的事例,进而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还绘制了一幅图,示意“导师和师娘和谐统一的天人之际”。
据报道,徐中民所致敬的导师程国栋,正是《冰川冻土》的主编。也就是说,自己的学生在自己主编的专业期刊上,发表夸赞自己的文章。作为“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竟用了30多个版面来发一篇这种文章,实在让人失望。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就此问题发布通报给出处理意见:对《冰川冻土》进行停刊整顿;免去程国栋《冰川冻土》主编职务,免去沈永平《冰川冻土》专职副主编职务并调离期刊编辑岗位;对涉事人员的后续进一步问责工作已启动相应程序,将根据核查结果进行严肃问责。
“导师和师娘”还没走远,又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的文章,最早一篇刊发时其子仅10岁。
《银行家》作为中国社科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在列的专业刊物,发稿需求量大,因此版面很紧张,审稿周期需2个月左右。尽管如此,王松奇父子仍在上面发表了数十篇书法、散文作品。王松奇也明白自己这种做法不妥,他曾自问这算不算“以权谋私”,但经过思考后居然找到了一个堂皇的借口:举贤不避亲。这番自问自答,着实令人尴尬。目前,山西省社科院已对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调查结果将会在官网发布。
这两则新闻读来已足够荒诞,却没想到还有更奇葩的。近日,一张涉及2019年高等教育专业博士论文答辩海报在网络流传,论文题目为《教育研究的想象力——以张楚廷的教育研究为例》,而这场答辩中张楚廷不仅是研究对象,还是指导教师、答辩委员。网友不禁感叹:张楚廷这是“既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还当教练”。随后又有网友发现,张楚廷任湖南师大校长期间指导的不少博士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都是张楚廷的个人教育研究。知网收录121篇以“张楚廷”为篇名的文献,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张楚廷曾经就职的湖南师范大学。内容不乏“张楚廷乃天才也”“巨人思想家”等主观感情色彩极重的评语。
学生可不可以研究老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劳凯声认为,如果学生是为了繁荣学术而研究张楚廷没问题,在国内外也有很多相关著作论文。但若张楚廷指导自己的学生研究自己,则可能会丧失论文的客观公正。历史学博士生导师许纪霖也表示:“学生研究你,他(学生)敢做出客观、公正的研究吗!”
以上三起类似事件虽是杯水风波,却也能见微知著,它们或许反映了中国学术界的一个切面:学术正在成为一些人自我吹捧、相互吹捧的工具,学术的圈子化、人情化、衙门化现象值得警惕。
学术研究应该是有品格的事。翟天临事件之后,教育部屡次强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如果说抄袭是表层的“不端”,那么这种披着学术外套、占用学术资源搞导师崇拜的现象,恐怕是更深层次的“不端”。这不仅伤害公共利益,更寒了严谨郑重的学者们的心,亵渎了学术尊严,败坏了学术风气,也丧失了基本的学术底线
期待相关方面以彻查回应质疑,给社会公众、给学术圈一个严肃的交代。
媒体评点:学术期刊的公信力理应得到保护,这既是学术圈自身的要求,也是圈外民众的真切想法。但愿在圈内自觉意识与外界舆论监督加强的情况下,类似的荒唐事件不再发生。捍卫学术的严肃性与真实性,净化圈内风气,禁绝违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学术科研事业的进步。(黄帅《中国青年报》)
话题拓展:莫让公共产品沦为私家花园;学术容不得虚假的人性与套路;学术岂能屈服于权力;珍惜自己的羽毛;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珍惜学术公信力;警醒与反思……
(资料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
叩问着学术与权力的边界
最近,学术圈颇不平静。先是有网友挖出一篇2013年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的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集成思想领悟之道》,作者徐中民以生態经济学论文的形式,列举了导师夫妇的事例,进而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还绘制了一幅图,示意“导师和师娘和谐统一的天人之际”。
据报道,徐中民所致敬的导师程国栋,正是《冰川冻土》的主编。也就是说,自己的学生在自己主编的专业期刊上,发表夸赞自己的文章。作为“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报级期刊”,竟用了30多个版面来发一篇这种文章,实在让人失望。
1月26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就此问题发布通报给出处理意见:对《冰川冻土》进行停刊整顿;免去程国栋《冰川冻土》主编职务,免去沈永平《冰川冻土》专职副主编职务并调离期刊编辑岗位;对涉事人员的后续进一步问责工作已启动相应程序,将根据核查结果进行严肃问责。
“导师和师娘”还没走远,又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的文章,最早一篇刊发时其子仅10岁。
《银行家》作为中国社科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在列的专业刊物,发稿需求量大,因此版面很紧张,审稿周期需2个月左右。尽管如此,王松奇父子仍在上面发表了数十篇书法、散文作品。王松奇也明白自己这种做法不妥,他曾自问这算不算“以权谋私”,但经过思考后居然找到了一个堂皇的借口:举贤不避亲。这番自问自答,着实令人尴尬。目前,山西省社科院已对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调查结果将会在官网发布。
这两则新闻读来已足够荒诞,却没想到还有更奇葩的。近日,一张涉及2019年高等教育专业博士论文答辩海报在网络流传,论文题目为《教育研究的想象力——以张楚廷的教育研究为例》,而这场答辩中张楚廷不仅是研究对象,还是指导教师、答辩委员。网友不禁感叹:张楚廷这是“既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还当教练”。随后又有网友发现,张楚廷任湖南师大校长期间指导的不少博士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都是张楚廷的个人教育研究。知网收录121篇以“张楚廷”为篇名的文献,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张楚廷曾经就职的湖南师范大学。内容不乏“张楚廷乃天才也”“巨人思想家”等主观感情色彩极重的评语。
学生可不可以研究老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劳凯声认为,如果学生是为了繁荣学术而研究张楚廷没问题,在国内外也有很多相关著作论文。但若张楚廷指导自己的学生研究自己,则可能会丧失论文的客观公正。历史学博士生导师许纪霖也表示:“学生研究你,他(学生)敢做出客观、公正的研究吗!”
以上三起类似事件虽是杯水风波,却也能见微知著,它们或许反映了中国学术界的一个切面:学术正在成为一些人自我吹捧、相互吹捧的工具,学术的圈子化、人情化、衙门化现象值得警惕。
学术研究应该是有品格的事。翟天临事件之后,教育部屡次强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如果说抄袭是表层的“不端”,那么这种披着学术外套、占用学术资源搞导师崇拜的现象,恐怕是更深层次的“不端”。这不仅伤害公共利益,更寒了严谨郑重的学者们的心,亵渎了学术尊严,败坏了学术风气,也丧失了基本的学术底线
期待相关方面以彻查回应质疑,给社会公众、给学术圈一个严肃的交代。
媒体评点:学术期刊的公信力理应得到保护,这既是学术圈自身的要求,也是圈外民众的真切想法。但愿在圈内自觉意识与外界舆论监督加强的情况下,类似的荒唐事件不再发生。捍卫学术的严肃性与真实性,净化圈内风气,禁绝违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学术科研事业的进步。(黄帅《中国青年报》)
话题拓展:莫让公共产品沦为私家花园;学术容不得虚假的人性与套路;学术岂能屈服于权力;珍惜自己的羽毛;对学术不端“零容忍”;珍惜学术公信力;警醒与反思……
(资料来源:《新京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
编辑/华放 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