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纵横天地新文化推动者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58年的中国,腐朽的清王朝正经历着英法联军和太平军的双重蹂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烧杀掳掠,正伺机北上;2月,三次受挫于石达开的曾国藩,返乡奔父丧,太平军一度得势。3月,一个将从思想根基上动摇清朝统治的人降生了。他就是康有为。
  
  国学扎根变法基石
  
  康有为出身于一个“世以理学传家”的官僚地主家庭,他5岁便能夜读信件,口诵唐诗数百首。少年康有为从几位启蒙塾师教授的儒家经典里得到封建文化熏陶,有志于圣贤之学,与人交谈,言必称圣人,话必引经典。康有为拜当时的大儒朱次琦为师,受“济人经世”之学,从学三载,阅书无数,打下了深厚的旧学根基。
  1879年康有为辞别朱先生,入西樵山读书四年,此次修行奠定了他一生的学力。他先是转向道学和佛学,修心养性,后又全心致力于公羊学,用一种新的眼光来阅读“故纸堆”。康有为认为《春秋公羊传》是最完备和最可靠的儒家真理,孔子作《春秋》是微言大义,而不在记录史实。梁启超说,康有为是用公羊学来变法的第一人。经由对公羊学的研究,以及后来所接触的印度佛学和西学,康有为试图重建儒学,为革新制度奠定哲学基础。
  1895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即将签订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准备会试的康有为深感痛心,连续一日两夜没有休息,写成了一篇长达万多字的《上清帝书》,随即令梁启超等人联络18省在京举人,准备联名呈给光绪帝,史称“公车上书”。在上书中,康有为反对议和,主张继续作战,将矛头直指主和派大臣,阐发了变法的必要性。同时还提出了比较系统、具体的变法纲领和措施:富国(发展经济)、养民(奖励发明,改善商业环境)、教民(普及文化教育)和革新庶政(改革政治组织和行政机构,广泛吸收人民参政议政),从而为戊戌变法确立了基本框架。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深感“亡国无日”,又给光绪帝上书,同时上呈自己所著《日本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大帝变政记》等书,引起了光绪帝的重视。两人一拍即合,先是由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表述维新派政治改革的全部要求;接着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以皇帝名义宣布实行变法。下诏后,光绪帝立刻在颐和园召见康有为。康有为终于见到了向往已久的龙颜。当时的康有为不过是一个六品工部主事,被皇上破例召见,还赐座说话,这对康有为来说,是怎样的殊荣!会谈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后来的历史大家都很清楚,变法因慈禧太后的干预而流产。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过于理想主义的康有为,在经历了人生最辉煌的103天后,开始走向各自人生的末路:光绪被慈禧囚禁,直至去世;康有为远走海外,思想日益为世人所弃。
  
  思想启蒙漂泊人生
  
  1895至1897年,维新派在全国共创办学会33个、学堂17所、报馆9家、书局2家,至1898年增至300多个(所),用以广泛宣传变法维新思想;它突破了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技艺的牢笼,开创了中国近代政治改革先河,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改写。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见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被清政府通缉,开始了长达16年的逃亡生涯,遍游四洲,经31国,行60万里。在此期间,他一直念念不忘被慈禧幽禁的光绪帝,更让他无法舍弃的是孜孜以求的“君主立宪”梦。在康有为的心目中,要想下赢“全中国”这盘棋,首先必须保证将帅(光绪)无虞,方可徐图大计。
  为保光绪,康有为先是逐个给各国驻华公使写信,希望他们联合起来干涉慈禧太后,解救光绪帝;后又辗转日本、英国等国,试图说服各国政府,但均未果。康有为逃亡日本时,正赶上孙中山也在日本。孙中山想与康有为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清政府,但康声称自己奉有光绪帝的“衣带诏”,不便与革命党往来,依然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解救光绪,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康有为深知,要想营救光绪,还得依靠军事力量。1899年7月,在加拿大华侨领袖的协助下,康组织成立了保皇会,全称为“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但解救光绪帝活动遭到失败。之后的康有为,暂时脱离了现实世界,把注意力转移到戊戌变法前的理想——重建儒学。1901年到1902年间,康有为先后完成了五部书:《礼运注》《中庸注》《孟子微》《大学注》和《论语注》。这是康融会古今中外思想重建儒学的一个结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礼运注》,在这本书中,康有为正式将大同与小康之说(取之于《礼记·礼运》)与三世说(取之于《春秋公羊传》)相挂钩,为写作《大同书》奠定了根基。
  1902年,康有为写完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大同书》,构建了他对“新世界”的理想。他把三世说和大同、小康之道结合起来,又吸取耶稣教、佛教的平等、博爱的教义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了人类走向大同世界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忠于君主,更忠于思想
  
  1908年11月14日,一心变法而不得的光绪皇帝逝世,时年37岁。消息传来,康有为“泣血呼踊,号于昊天”。回想起“公车上书”时的意气风发、“戊戌变法”时的挥斥方道,而如今却只能寄情山水,为世人所不解,禁不住苦叹道:“人生百年悠忽而过,欲建功立业,何其难呀!”此时的他,不得不面对人生理想的幻灭,承认他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使命将永远不能实现:“先帝遇害早亡,革命祸乱神州,大同之梦看来是遥不可及了。”
  从表面上看,康有为似乎是一个冥顽不化的保皇派,实际上,康有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思想和信仰。康有为说:“春秋之义,有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依据这一理论,他主张通过君主立宪实现共和,也就是从升平世进入太平世。他断言,太平世即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即民主共和。
  但是,先知的命运往往是不被人所理解的。对此,李敖有这样一段话:
  他写的《大同书》,20万字之多,是对世界未来最详尽的设计。他19世纪在中国搞变法,却在21世纪为世界画蓝图,这才是先知。先知的眼光就是要远,在人们只关心朝廷的时候,他关心到中国;在人们只关心中国的时候,他又关心到世界。他总是朝前去了,可是人们还回首朝背后指点他,他觉得好孤立。现在的人们只知道欣赏过去的他;只有未来的人们,才能追怀现在的他。那时候,他早已不在人世了——这就是先知的下场,他只有未来,却只能活在现在。
  倘若康有为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视李敖为知己的。
  1 927年康有为病逝于青岛。
其他文献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规范,人们对它认知却很少。要理解孔子的中庸观,我们要先了解“中”字和“庸”字的意义。“中”字,在《说文解字》里说:“中,内也。”其本义是表示区域或方位,并非有什么道德含义。有趣的是,正因为“中”字具有“中间”“中心”等方位辞义,所以当“中”字转化为动词时,就引申出合宜、合适、合乎一定标准的意思,由此“中”字
期刊
如果只重外在的表现而忽略内心真实的情感,难免流于形式主义,装模作样,正好丧失了礼乐的真正目的——让人有适当的途径去自我实现。  自古以来,圣贤教人一定要先“立志”。走向不立好,等于没有方向。“志”是“士心为志”,士是念书人,念书人心之所向就是“志”。《论语》里孔子三次提到立志,第一次是立志于求学;第二次是立志于行仁,第三次是立志于行道或求道。所从谈到志向,三个字跟它有关,第一是学,第二是仁,第三是
期刊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3日凌晨三点左右,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谷歌,正式宣布离开中国内地,转移到香港运营,从而结束与中国政府长达半年之久的博弈。结果被称为两败俱伤,内地网民将逐渐失去全球第一的搜索服务,谷歌将失去全球最大的4亿网民潜力市场。为什么?难道是因为政治?是因为经济?其实可能都不是。谷歌的两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拥有绝对的决策权,他们就是谷歌本身,是谷歌的文化。当经济利益、金钱财富碰到谷歌企
期刊
贫富之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解析】  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职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相反的,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即使一个有仁道修养的人,对贫贱仍旧不喜欢的。可是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
期刊
什么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经过了若干年的研究,我得出了这样的看法,这个主题很简单,就是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    天道、人道之源    天道就是探讨天地来源的自然法则。人道就是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道理。探讨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不防提一下“天人合一”的问题:“天人合一”只是天道和人道关系的一种看法,一种很有价值的看法,但不能用“天人合一”来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主题,因为还有其他方面。例如,古代除了
期刊
若想做企业经营事业,最好把《史记》中的《货殖列传》读完。《史记·货殖列传》中的经济、富国、强兵思想内涵丰富,司马迁写书的时候距离我们两千多年了,恒如果你把他读懂了,就会发现同现在的思想,同国外来的经济思想、理论、商业观念,很多是相同的。《史记·货殖列传》的只言片语都能透视司马迁的经济强国政治富民思想。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情,乐其业”,我们讲政治哲
期刊
“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国家之存亡。”(章太炎)  1906年9月2日。光绪帝颁布上谕:“自丙午科(1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七十多年之后,美国人吉尔伯特·罗兹曼评价道:  “科举制在
期刊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什么叫“儒”?这个中国字,根据《说文解字》的另一种解释:“儒”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在“人”字旁边加一个需要的“需”字,便成了儒。我们再看“佛”——“弗人”,不是人,是超人。“仙”——“山人”,有如高山流水。“需人”则是人类需要他,社会当中不可缺少的人,这就是“儒者”。我们都称孔孟思想为儒家学说,但是究竟要什么样子才能叫“儒”呢?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分为两种:一
期刊
藏器于身    孔子以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非要有自己的本事不可,有了学问,有了能力,就是所谓的藏艺于身。  绝不能靠人啊!如果你以为自己有几个人,就算是成功也是失败的,因为这个天下不是你打下来的。要注意藏器于身,大家要注意这个“藏”字,深藏不露,还不要表露出来,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无器。  所以当领袖的人要样样都行才可,连不行你都会,才可以当领袖。如果你以为当领袖的人什么都可以不必懂,反正都是
期刊
道祖老子是天下第一大哲人,诸子百家由他开始,他被神化为太上老君;范蠡是中国历史上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兼商人,并被后人神化为财神陶朱公。他们两个人是师生关系,是我在2004年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老子与范蠡》一书上提出来的。  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71年,范蠡助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了吴国,这是公元前473年的事。这年,老子九十八岁,范蠡约五十三岁,老子长范蠡约四十五岁。所以,他们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