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规院风景院院长王忠杰谈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立足新發展阶段,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切实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统筹部署实施“十四五”时期“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前置性、基础性配置要素的重要价值。以生态环境为底,建设天蓝山绿水清土净景美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让城市更生态、更宜居、更健康、更可持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注重生产到注重生态、从注重速度到注重可持续、从注重规模到注重品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长,对蓝天白云、清水绿岸、芬芳泥土等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愈发迫切。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生态惠民理念正式提出,生态惠民目标正式明确。
坚持生态惠民,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保障人民的生态环境权益,解决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培育优质普惠的生态产品与服务、创新多样的生态体验,保证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提出,正是成都紧紧围绕人民至上的核心要义,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特质,坚定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使命要求,也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实践,将为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径、提供成都样板。
公园城市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成都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区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价值持续转化等多方面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宜居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为“生态惠民示范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生态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4500余年的城市文明史和5005米的全球最大的海拔落差,孕育了成都良好的生态本底、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地形地貌。成都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在城市发展中把生态保护优先落在实处。开展市域内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评估与监测,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措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严格保护龙泉山和龙门山重要生态屏障,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0.2%。修复岷江和沱江水生态系统,全市天然水域实施全面禁捕,锦江黄龙溪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Ⅲ类,重点流域水环境明显改善。启动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川西林盘204个,乡村环境切实改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鸟更多了、乡村越来越美了,市民可以静心慢步亲近自然,享受安逸巴适生活。
二是生活美。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生态产品供给是最普惠民生”价值导向,大力推进公园、绿道、蓝网等高品质绿色空间建设。新建、改建(提升)市政公园110个,重点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园、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11万亩,规划建设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的锦城公园,植入文旅体设施300余处,户外经济经营场地100余处,建设总面积34平方公里的锦江公园,96公里沿江绿道基本贯通;建成各级绿道4408公里,建成“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1013条;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5平方米,同比增长2.9%。以此为载体,成都每年举办1000场公园绿道美好生活活动,邀请1000余万市民参与。身边的公园变多了,绿道连到了家门口,散步、健身、骑行、喝茶、晒太阳……健康生活蔚然成风,绿色福祉全民共享。
三是环境美。成都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坚持铁腕治霾,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全面做好工业污染源管控,深入抓好夏季臭氧污染防控,PM2.5浓度下降28.1%,空气优良天数率达76.5%。坚持重拳治水,持续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强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完善城乡污水管网体系,优良水体率达到95.4%、提高27.9个百分点。全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开展土壤环境预警、土壤分类管控、风险防范保护、治理修复、联合执法等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提升建议
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公园城市营城聚人之根、美好生活之本。《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稳定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山水呼应、城园相融的城市轮廓逐步显现,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新形态基本形成。结合成都市公园城市特质、研判未来发展形势,在此,提出“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提升建议。
第一,着力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和增绿增景,为人民塑造更良好的生态本底。
一是两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加快推进两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建设龙门山生态发展示范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筑牢城市生态屏障。坚持生态保育、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并重。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和保护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廊道。实施生态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天然林资源保护、地质灾害区生态修复、生态区增绿、生态提升、水土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综合生态措施。推进生态及灾害移民,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山区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发展,完整风景游憩体系,引导龙泉山以西地区的城镇开发向龙泉山以东地区转移。推动生态环境联防共治。
二是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进一步加强河湖水系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河湖湿地资源空间布局,谋划水生态价值转换,建设以市域主要河流为骨干、以重要湖泊水库为节点、以坑塘沟渠为补充的天府蓝网。持续推进沱江、岷江流域水生态治理,实施锦江流域水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工程。编制中心城区水系提升方案,有序恢复城区水系脉络。建立分区分级的湿地保护体系,确保现状湿地总面积不减少、生态系统质量得到改善。 三是全域增绿增景。要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建设提升。以提升全域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为目标,围绕“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的市域生态空间格局,通过“保、补、筑、增”等措施,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构筑森林生态骨架,完善森林生态结构,形成全域系统化的森林生态系统。要着力实施城镇增绿增景工程。以提升城镇绿视率和绿地质量为目标,通过拆墙透绿、增花添彩、立体绿化以及庭院环境整治等工作的开展,打造统一、协调、绿色、多彩的城市街道景观。
第二,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人民提供更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是水污染综合防治。以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沱江、岷江水系为重点,开展城市水生态提升、水源工程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重点流域污染整治行动、绕城内污水治理专项行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行动、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治污减排等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行动,加强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二是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以降碳为总抓手,以“点面结合、精准减排、科学管控”为原则,实施大气污染源分类防控,开展减污、降碳、调结构行动,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其他面源污染治理,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开展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加强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实现“蓝天常见、雪山常现”。
三是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以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底线,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源头防控,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分类有序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防范和治理修复,统筹土壤固废污染防治,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实现“土净地美、安全可控”。
第三,大力推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
一是全域公园体系及“千个精品示范公园”建设。持续整合优化城乡空间,重点建设综合公园及社区公园、郊野公园、专类公园等三类城乡公园,形成多层级的公园体系,提高开放空间综合服务能力。启动并重点推进“千个精品示范公园”建设工程,强化公园持续运营与高品质建设。结合城市功能区域定位,合理规划建设儿童公园、健身公园、纪念公园等特色主题公园。结合居住用地分布,均衡分布小型公园、口袋公园、微绿地。加快打造公园街区、公园社区、公园小区。建设万园相联、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
二是天府绿道体系及“万里精品示范绿道”建设。以构建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为目标,高标准建设以区域级绿道为骨架、城区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的天府绿道体系,高效链接风景资源和服务功能,引导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布局。以建设品质、生态价值转化为考量,启动并重点推进“万里精品示范绿道”建设工程。对绿道沿线重要节点加强创意设计,打造一批高质量业态场景和网红点位、打卡圣地。加快规划建设“回家的路”(上班的路),增强市民绿道体验感。
三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健全“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和“一区一带、四环五楔、蓝脉绿廊、千园棋布”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为目标,依托岷江水网、沱江水网、锦城公园以及二绕生态环的网络化联通,构建覆盖全市域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与系统性,促进城市韧性安全和弹性发展。建议开展《成都市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规划(2021-2025)》编制,助力韧性城市依法有序建设。
第四,拓宽生态价值转换路径,为人民提供更多样的生态服务。
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场景营城,在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上持续创新。以公园和绿道等“公园化的美好物质环境”为主要载体,以“场景营造+产业植入”引领功能叠加,培育新兴动能、植入丰富产业、注入持续活力,持续推进公园及绿道经济价值转化,促进生态场景与消费商圈无缝对接、生态价值转化与消费业态创新融合,為人民提供普惠、多样、优质的生态服务与体验。以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真正将绿色生态打造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
结语
立足新发展阶段,成都创新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对于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路径、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中,应紧紧围绕人民,以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本底、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生态产品、多样的生态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绿色低碳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自然有序生长。
作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立足新發展阶段,成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切实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统筹部署实施“十四五”时期“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前置性、基础性配置要素的重要价值。以生态环境为底,建设天蓝山绿水清土净景美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让城市更生态、更宜居、更健康、更可持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自然有序生长。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从注重生产到注重生态、从注重速度到注重可持续、从注重规模到注重品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长,对蓝天白云、清水绿岸、芬芳泥土等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愈发迫切。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此,生态惠民理念正式提出,生态惠民目标正式明确。
坚持生态惠民,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保障人民的生态环境权益,解决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培育优质普惠的生态产品与服务、创新多样的生态体验,保证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提出,正是成都紧紧围绕人民至上的核心要义,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特质,坚定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使命要求,也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实践,将为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路径、提供成都样板。
公园城市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成都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区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生态价值持续转化等多方面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宜居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为“生态惠民示范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生态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4500余年的城市文明史和5005米的全球最大的海拔落差,孕育了成都良好的生态本底、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地形地貌。成都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在城市发展中把生态保护优先落在实处。开展市域内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评估与监测,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措施,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严格保护龙泉山和龙门山重要生态屏障,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森林覆盖率达40.2%。修复岷江和沱江水生态系统,全市天然水域实施全面禁捕,锦江黄龙溪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Ⅲ类,重点流域水环境明显改善。启动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川西林盘204个,乡村环境切实改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鸟更多了、乡村越来越美了,市民可以静心慢步亲近自然,享受安逸巴适生活。
二是生活美。成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生态产品供给是最普惠民生”价值导向,大力推进公园、绿道、蓝网等高品质绿色空间建设。新建、改建(提升)市政公园110个,重点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园、锦江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11万亩,规划建设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的锦城公园,植入文旅体设施300余处,户外经济经营场地100余处,建设总面积34平方公里的锦江公园,96公里沿江绿道基本贯通;建成各级绿道4408公里,建成“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社区绿道1013条;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15平方米,同比增长2.9%。以此为载体,成都每年举办1000场公园绿道美好生活活动,邀请1000余万市民参与。身边的公园变多了,绿道连到了家门口,散步、健身、骑行、喝茶、晒太阳……健康生活蔚然成风,绿色福祉全民共享。
三是环境美。成都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工作。坚持铁腕治霾,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全面做好工业污染源管控,深入抓好夏季臭氧污染防控,PM2.5浓度下降28.1%,空气优良天数率达76.5%。坚持重拳治水,持续实施水污染防治“626”工程,强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完善城乡污水管网体系,优良水体率达到95.4%、提高27.9个百分点。全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开展土壤环境预警、土壤分类管控、风险防范保护、治理修复、联合执法等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提升建议
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公园城市营城聚人之根、美好生活之本。《成都市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稳定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山水呼应、城园相融的城市轮廓逐步显现,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新形态基本形成。结合成都市公园城市特质、研判未来发展形势,在此,提出“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提升建议。
第一,着力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修复和增绿增景,为人民塑造更良好的生态本底。
一是两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加快推进两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建设龙门山生态发展示范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筑牢城市生态屏障。坚持生态保育、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并重。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和保护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廊道。实施生态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天然林资源保护、地质灾害区生态修复、生态区增绿、生态提升、水土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综合生态措施。推进生态及灾害移民,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山区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发展,完整风景游憩体系,引导龙泉山以西地区的城镇开发向龙泉山以东地区转移。推动生态环境联防共治。
二是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进一步加强河湖水系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河湖湿地资源空间布局,谋划水生态价值转换,建设以市域主要河流为骨干、以重要湖泊水库为节点、以坑塘沟渠为补充的天府蓝网。持续推进沱江、岷江流域水生态治理,实施锦江流域水生态质量持续改善工程。编制中心城区水系提升方案,有序恢复城区水系脉络。建立分区分级的湿地保护体系,确保现状湿地总面积不减少、生态系统质量得到改善。 三是全域增绿增景。要大力推进森林生态建设提升。以提升全域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为目标,围绕“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的市域生态空间格局,通过“保、补、筑、增”等措施,全面提升森林质量,构筑森林生态骨架,完善森林生态结构,形成全域系统化的森林生态系统。要着力实施城镇增绿增景工程。以提升城镇绿视率和绿地质量为目标,通过拆墙透绿、增花添彩、立体绿化以及庭院环境整治等工作的开展,打造统一、协调、绿色、多彩的城市街道景观。
第二,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人民提供更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是水污染综合防治。以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沱江、岷江水系为重点,开展城市水生态提升、水源工程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重点流域污染整治行动、绕城内污水治理专项行动、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行动、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业企业治污减排等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行动,加强区域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二是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以降碳为总抓手,以“点面结合、精准减排、科学管控”为原则,实施大气污染源分类防控,开展减污、降碳、调结构行动,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其他面源污染治理,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开展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加强区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实现“蓝天常见、雪山常现”。
三是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以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底线,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系统实施源头防控,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分类有序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防范和治理修复,统筹土壤固废污染防治,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实现“土净地美、安全可控”。
第三,大力推进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
一是全域公园体系及“千个精品示范公园”建设。持续整合优化城乡空间,重点建设综合公园及社区公园、郊野公园、专类公园等三类城乡公园,形成多层级的公园体系,提高开放空间综合服务能力。启动并重点推进“千个精品示范公园”建设工程,强化公园持续运营与高品质建设。结合城市功能区域定位,合理规划建设儿童公园、健身公园、纪念公园等特色主题公园。结合居住用地分布,均衡分布小型公园、口袋公园、微绿地。加快打造公园街区、公园社区、公园小区。建设万园相联、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
二是天府绿道体系及“万里精品示范绿道”建设。以构建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新经济消费场景为目标,高标准建设以区域级绿道为骨架、城区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相互衔接、串联城乡公共开敞空间的天府绿道体系,高效链接风景资源和服务功能,引导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布局。以建设品质、生态价值转化为考量,启动并重点推进“万里精品示范绿道”建设工程。对绿道沿线重要节点加强创意设计,打造一批高质量业态场景和网红点位、打卡圣地。加快规划建设“回家的路”(上班的路),增强市民绿道体验感。
三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健全“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的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和“一区一带、四环五楔、蓝脉绿廊、千园棋布”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为目标,依托岷江水网、沱江水网、锦城公园以及二绕生态环的网络化联通,构建覆盖全市域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与系统性,促进城市韧性安全和弹性发展。建议开展《成都市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规划(2021-2025)》编制,助力韧性城市依法有序建设。
第四,拓宽生态价值转换路径,为人民提供更多样的生态服务。
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场景营城,在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上持续创新。以公园和绿道等“公园化的美好物质环境”为主要载体,以“场景营造+产业植入”引领功能叠加,培育新兴动能、植入丰富产业、注入持续活力,持续推进公园及绿道经济价值转化,促进生态场景与消费商圈无缝对接、生态价值转化与消费业态创新融合,為人民提供普惠、多样、优质的生态服务与体验。以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真正将绿色生态打造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
结语
立足新发展阶段,成都创新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对于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路径、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中,应紧紧围绕人民,以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态本底、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的生态产品、多样的生态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绿色低碳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自然有序生长。
作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