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世纪中期至今,资源富集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从资源繁荣到富饶的贫困,再到资源诅咒的艰辛历程;资源诅咒现象的出现对于资源型经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有一定的必然性;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资源型经济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换,引导资源型企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有助于化解或减轻资源诅咒对资源型经济地区的伤害。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在资源型城市问题发生后,资源型城市重新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内涵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到,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规划范围包括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县级市62个,县(包括自治县、林区等)58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16个,涵盖国土面积3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71%;涉及城乡人口4.99亿,占全国人口比重的36.8%;成长型和衰退型城市208个,成熟和衰退城市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79.77%。这其中,山西包括13个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资源型城市作为能源基地和资源基地而受到重视,并进行了重点开发。但是,资源在给城市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难以恢复的破坏,过分依赖现有资源的经济,使得城市的发展随着不可再生的资源的逐渐枯竭,而受到极大的阻碍,甚至可能会发生衰退。
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迎来了它们的衰退期。我们要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首先要了解其现如今的发展难题。
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由于资源型城市大都由资源开发而建立起来,资源开发自然就成为了该城市的主要产业。城市内部也形成以该城市主导资源为主的一系列企业,这就形成了单一的自然资源型的城市产业结构。这种资源利用面窄,产业链较短,产业深加工不够等问题日积月累,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制约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优化与升级。
2.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损耗现象严重
我国资源型城市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破坏影响。一些不规范的采矿活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质灾害的催化剂,不但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了人员伤亡。露天采矿破坏地貌景观,毁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情况。
3.科技与人力资本的挤出
快速发展的资源型产业客观上抑制了非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障碍了创新活力以及城市对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创新人才的培育,进而导致了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严重不足。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资产专用性较强,产品中凝结的技术性要素少, 前后向正外部性都不大,造成资源型经济对技术的需求相对较弱,致使资源型城市的技术进步动力不足, 技术创新缓慢。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创新
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诸多难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战略:
1.延伸产业链战略
产业链延伸是一种城市内外部力量共同参与的转型方式,在具体的转型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城市内部积累资金达到产业链延伸的目的。选择这种方式转轨时要注意,在继续发展原有资源开采产业的同时,要运用资源开发的自我积累功能,适时向产业链的深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城市转型。
2.科技创新战略———依靠高新技术的后发优势战略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利用高新实用技术改组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利用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有:国外技术引进、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政府—大学合作创新、城市—大学合作创新和产业集群式创新等。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创新战略应依托工业化战略创新和一定的区域创新体系来建立,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又必须以一个和几个创新基础较好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科学技术扩散通道的建设带动中小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吸收型”技术进步体系。
3.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创新
资源型城市走向生态城市的关键是要以构建城市生态产业体系为主线,以恢复城市生态功能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重要手段,推进城市生产—消费—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开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实施绿色消费、绿色能源。加强生态小城镇、生态社区和生态型新农村建设; 二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加强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生态脆弱区的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向小城镇集中,减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强区域生态支撑系统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81).
[2]黄毅.资源型经济转型与资源诅咒的化解[J].云南社会科学,2009(2).
[3]张复明,景普秋.資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4]张复明,景普秋.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8(5).
[5]郑秋生.德国鲁尔区煤炭基地的成功改造对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04).
[6]刘云刚.大庆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05).
[7]张米尔,陈令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01).
作者简介:郝嘉欣(1990-), 女,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院 2013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指在资源型城市问题发生后,资源型城市重新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的过程。其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内涵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到,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规划范围包括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126个,县级市62个,县(包括自治县、林区等)58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16个,涵盖国土面积39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71%;涉及城乡人口4.99亿,占全国人口比重的36.8%;成长型和衰退型城市208个,成熟和衰退城市占资源型城市总数的79.77%。这其中,山西包括13个城市。在计划经济时期,这些资源型城市作为能源基地和资源基地而受到重视,并进行了重点开发。但是,资源在给城市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难以恢复的破坏,过分依赖现有资源的经济,使得城市的发展随着不可再生的资源的逐渐枯竭,而受到极大的阻碍,甚至可能会发生衰退。
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大部分的资源型城市迎来了它们的衰退期。我们要研究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首先要了解其现如今的发展难题。
1.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由于资源型城市大都由资源开发而建立起来,资源开发自然就成为了该城市的主要产业。城市内部也形成以该城市主导资源为主的一系列企业,这就形成了单一的自然资源型的城市产业结构。这种资源利用面窄,产业链较短,产业深加工不够等问题日积月累,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制约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优化与升级。
2.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损耗现象严重
我国资源型城市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破坏影响。一些不规范的采矿活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质灾害的催化剂,不但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了人员伤亡。露天采矿破坏地貌景观,毁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问题,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情况。
3.科技与人力资本的挤出
快速发展的资源型产业客观上抑制了非资源型产业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障碍了创新活力以及城市对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创新人才的培育,进而导致了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的严重不足。由于资源型产业的资产专用性较强,产品中凝结的技术性要素少, 前后向正外部性都不大,造成资源型经济对技术的需求相对较弱,致使资源型城市的技术进步动力不足, 技术创新缓慢。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创新
面对资源型城市的诸多难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战略:
1.延伸产业链战略
产业链延伸是一种城市内外部力量共同参与的转型方式,在具体的转型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城市内部积累资金达到产业链延伸的目的。选择这种方式转轨时要注意,在继续发展原有资源开采产业的同时,要运用资源开发的自我积累功能,适时向产业链的深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城市转型。
2.科技创新战略———依靠高新技术的后发优势战略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利用高新实用技术改组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共识。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利用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有:国外技术引进、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政府—大学合作创新、城市—大学合作创新和产业集群式创新等。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创新战略应依托工业化战略创新和一定的区域创新体系来建立,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又必须以一个和几个创新基础较好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科学技术扩散通道的建设带动中小资源型城市技术水平的提升,形成“吸收型”技术进步体系。
3.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创新
资源型城市走向生态城市的关键是要以构建城市生态产业体系为主线,以恢复城市生态功能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重要手段,推进城市生产—消费—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开创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营造绿色人居环境,实施绿色消费、绿色能源。加强生态小城镇、生态社区和生态型新农村建设; 二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把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加强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生态脆弱区的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向小城镇集中,减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强区域生态支撑系统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转型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81).
[2]黄毅.资源型经济转型与资源诅咒的化解[J].云南社会科学,2009(2).
[3]张复明,景普秋.資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6(6).
[4]张复明,景普秋.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8(5).
[5]郑秋生.德国鲁尔区煤炭基地的成功改造对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J].生产力研究,2005(04).
[6]刘云刚.大庆资源型产业结构转型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0(05).
[7]张米尔,陈令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3(01).
作者简介:郝嘉欣(1990-), 女,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院 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