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 激活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教材新理念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教师应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数学情境性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力求实现新课程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关键词】 新课程 新理念 教学情境 激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66-01
  数学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我们教师给学生的应是方法库、工具库,我们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尽量采用“创设生活情境——提出现实问题一一探究知识规律一一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努力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本人经一段时间的教学,感悟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创设以下几种类型的情境性问题。
  一、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联想的空间
  数学新教材源于生活,最终又为了服务于生活,主要是为了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教材注重实际,贴近生活,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使知识的发生过程更为自然,有水到渠成的功效,对于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意周围的事态,热爱生活,热爱知识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因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
  二、创设游戏情境.给学生愉悦的空间
  学生特别是初一学生,在他们心目中自己只比小学生大了一点点,上课时有好多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实现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如进行《整式的加减》这部分教学中同类项的概念时,我创设这样一个找同类项的游戏:课前准备几张写有单项式的卡片,其中有几组是同类项,把这些卡片一一分给学生,每人一张,然后按同类项作为朋友的规则进行找朋友游戏。通过活动发现学生对这种活动比较感兴趣,积极参与的意识很强,由活动而使学生较快地接受知识。
  三、创设实践情境,给学生动手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相似数学和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力求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内容,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创设发现情境,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要成为课堂内容的一部分,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的方式和以练习为主的方式了,课程内容本身就要求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亲身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同学的想法。
  实践表明,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教材及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给以恰到好处的点拨,关键在于创设适当的教学问题情境,做到由以前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到新教材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改变,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策略,并通过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教学等方式进行探究、验证,最后归纳出数学规律性结果,通过发展性情境问题使学生所学得以初步应用,课后通过创设实践情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得以升华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有许多形象思维素材,把形象思维的认知心理特点运用到中学生物教学之中,是中学生物教师重要的教学艺术之一。本文研究了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对于学习生物知识的意义,阐述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开发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形象思维 中学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84-01  在学生学
期刊
【摘要】 电路设计与器材选择问题涉及面广,头绪多,按照先测量电路,后控制电路的程序去分析,可化复杂为简单,顺利解决问题。  【关键词】 电路设计 器材选择 测量电路 控制电路  【中图分类号】 G63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70-02  1 引言  电学设计性实验中,电路设计与器材的选择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既要考虑滑
期刊
【摘要】 在初中阶段所学化学用语主要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这些是众多化学用语的基础,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为了提高这一部分的学习效率,我尝试用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用语 教学 策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83-01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
期刊
【摘要】 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重视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投入,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素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化学实验 科学探究 发掘素材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91-01  科学探究是一种
期刊
【摘要】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分值最大,最能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的一道题,也是好多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老师、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可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为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技巧与方法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92-01 
期刊
【摘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说明人的知识既有传授的,又有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而得到。填鸭式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焦点。 数学学科“研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探究和创新,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了切实的落脚点,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
期刊
【摘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设“计讨论与交流”这一环节是影响数学教学的效果的重要一个环节,数学课堂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交流思想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数学教学课堂。思维轻能力是练习和讨论中慢慢培养起来的,特别是通过讨论与交流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通过学生交流、互助、整理、总结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从而达到深化、调整学生认知结构的目的,而且往往会伴随有新的数学问题的产生、拓
期刊
【摘要】 教育部现在推行的高中学分制是普通高中课程试验方案,采用学分对学生进行管理,是一种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由于学分制过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放宽了对学生成绩的要求,致使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休息和娱乐上,从而荒废了学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合理利用学分管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分制 学习态度
期刊
【摘要】 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的要求,分析学生的薄弱环节,确定外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以便能够引起教师的重视。本文基于需求分析理论,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分析当前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及英语需求,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或改进学习风格和策略。  【关键词】 需求分析 学习认知特点 学习现状 教材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是以案例为主线,以教员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军队任职教育中,对于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促使导教结合,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增强任职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等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案例驱动教学;任职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032-02  任职教育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