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负性情绪的主要诱因及消解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e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负性情绪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因此对大学生负性情绪诱因及消解方法的分析与探讨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科学的问卷设计为依托,对大学生进行了负性情绪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负性情绪诱因是可以归类的,同时消解方法也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大学生负性情绪诱因消解
  情绪是指人们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人的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现代心理学把与有机体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即体验统称为情绪,通常指有机体天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剧烈情感,像愤怒、恐惧、欢喜、悲伤等。
  负性情绪是指不快的、不良的一类心理情绪,如悲伤、痛苦、愁楚、愤怒、怨恨、厌恶、内疚、耻辱、恐惧、烦躁等。负性情绪的产生与个人文化水平、思想修养、道德观念、品格修养、个人性格以及生活、工作环境因素等有关。在负性情绪发生时常伴有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如内分泌的改变,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代谢等方面的改变,这些改变对机体无益,因此负性情绪过久、过强可引起某些疾病或成为某些疾病的诱发因素。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负性情绪可以被定义为适应性情绪。在人类的生存适应过程中,情绪常常与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相联系,不同的情绪会有不同的特定行为或行为倾向。人类在面对威胁时,愤怒产生攻击行为,恐惧促使个体逃跑,厌恶产生驱逐行为等。可以说,负性情绪的功能有利于人类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因此,相对于正性情绪 (positive affect),负性情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更加具有适应意义的产物。
  按照情绪与负性情绪的定义,可以分析出负性情绪主要包含以下三类:愤怒、悲哀、恐惧,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负性情绪也包含着三类。只不过大学生这个群体有其特殊性,所以诱发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也许会和其他年龄段、其他职业有所不同。当代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主要来源于职业压力、情感危机、性格倾向、挫折事件、朋友交往、兴趣爱好、自我评价等。 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负性情绪的来源还应有学业压力和社团原因等。
  本研究选取了13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设计上采取结构型问卷和非结构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结构型问卷设有26个题目,非结构型问卷设有3个题目。在统计分析上,本问卷进行了信度、效度的分析,也对大学生负性情绪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统计分析
  
  通过对问卷结果统计分析,本研究设计的问卷在结构效度上显著水平很高,且表现为高度正相关,表明本测试卷各部分与整体概念相当一致。分半信度分析结果也显示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分半信度。各项统计结果如下:
  1.负性情绪与分项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通过对问卷的结果统计分析,负性情绪与性格倾向、兴趣爱好、自我评价、就业压力、情感危机、挫折事件、朋友交往、学业压力、社团原因等高度相关。
  2.性别、年级与负性情绪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年级与负性情绪相关性上不显著,但性别与负性情绪显著相关;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内因、外因均显著相关;性别与内因中的兴趣爱好、自我评价显著相关;性别与外因中的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社团原因显著相关;虽然年级与负性情绪整体不相关,但是与其中的分项—就业压力显著相关。
  3.年级、性别与就业压力的相关性结果。年级与负性情绪中的就业压力分项相关;年级与负性情绪中的就业压力分项中的第15题(一想到要选择以后的职业就会觉得很烦)相关;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就业压力分项相关,但未表现在第6题(我很怕找工作)和15题上。
  4.性别与兴趣爱好的相关性结果。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兴趣爱好分项相关;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兴趣爱好分项中的第4题(有时候兴趣爱好太多了也让人很烦)相关。
  5.性别与自我评价的相关性结果。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自我评价分项相关;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自我评价分项中的第5题(有时候很后悔自己做的某些事)相关。
  6.性别与学业压力的相关性结果。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学业压力分项相关;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学业压力分项中的第12题(学业压力太大,让我学得很不爽)相关。
  7.性别与社团原因的相关性结果。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社团原因中的社团工作及参加社团活动均相关;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社团原因中的第25题(见后文)不相关。
  
  结论
  
  1.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负性情绪与多方面因素均有关,且极为显著,主要涉及到内因和外因,包括性格倾向、兴趣爱好、自我评价、就业压力、情感危机、挫折事件、朋友交往、学业压力、社团原因等。
  2.大学生负性情绪与性别有关。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与性别有关,性别对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中,主要体现在兴趣爱好和自我评价上;外因中,主要体现在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和社团原因上。
  3.大学生负性情绪中的外因与性别高度相关。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性别与负性情绪中的外因的相关性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即学生性别的不同也会影响导致负性情绪的原因不同,通过经验可以发现,男生的负性情绪一般会因为外因不同而容易导致愤怒,女生的负性情绪一般会因为外因不同而容易导致悲伤或恐惧。
  4.负性情绪中的就业压力与年级有关。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中的就业压力与年级有关。这也充分说明了,就业压力对学生负性情绪有一定的影响。但从整体上看,负性情绪与年级无关。通过上述结论也可知,与负性情绪高度相关的主要是性别,但就业压力与年级呈现相关,分析原因,很有可能是随着就业压力增加,各个年级的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就业,表现为对就业的一种担忧和恐惧,所以才导致年级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
  5.就业压力在年级上的反应,主要体现在不知道以后的职业。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中的负性情绪主要体现在对以后的职业表示很烦,所以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主要体现在不知道以后的职业是什么,且表现出来的负性情绪为愤怒、恐惧。
  6.大学生负性情绪在兴趣爱好中的体现为兴趣爱好太多。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兴趣爱好中的负性情绪主要体现在兴趣爱好太多而导致负性情绪,所以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兴趣爱好上的负性情绪主要是因为兴趣爱好太多。
  7.大学生负性情绪在自我评价方面的体现为自我评价太高。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自我评价中的负性情绪主要体现为自我评价太高。
  8.大学生负性情绪在学业压力中的体现为学业压力太大。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在学业压力中的负性情绪主要体现在第12题(见前文)所指向的学业压力太大。
  9.大学生负性情绪在社团原因方面体现为多方面。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发现大学生在社团原因中的负性情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社团组织工作及参加社团活动两个方面。社团组织工作中:主要体现在社团工作中有些事情不合理上(第13题)、有时怕自己办不好一件事儿上(第20题)、有时还表现在人际关系及感情方面(第24题)。社团参加中:主要体现在,社团活动太多而产生的负性情绪(第14题)以及对参加社团活动的恐惧方面(第26题),但是未表现在不参加社团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上(第25题)。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消解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1.大学生负性情绪消解方法调查的结果。大学生面对愤怒的消解方法结果显示,选择自我调节、倾诉的居多,其他方式也有,如听音乐、睡觉、发泄、吃东西等;大学生面对悲伤的消解方法结果显示,选择倾诉的占74.07%,选择自我调节的也有较大的比例;大学生面对恐惧的消解方法结果显示,选择自我调节的大学生最多,倾诉的较多,其他方式也有,如逃避、自我暗示等。
  2.大学生负性情绪消解方法的分析。首先,大学生的负性情绪消解方法主要是通过自我调节完成的。通过统计数据可知,不管是负性情绪中的愤怒、悲伤还是恐惧,比例最大的消解方法是自我调节。自我调节一般指个体受到环境的作用而促进原有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创新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此外,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认为,自我调节指个体受到环境的作用而促进原有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创新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皮亚杰从生物学、物理学和控制论中借用这一词汇, 以说明有机体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主体对环境的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连续不断的、主客体互动作用的过程。主体通过自我调节将环境因素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加强和丰富主体的认知结构,或主动改变或创新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实现主客体之间的平衡。皮亚杰认为,平衡化(equilibration)是心理发展的一种最高原理,也是决定心理或智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通过自我调节作用,包括同化与顺应的调节、主体结构中各亚系统的调节、部分经验与总体经验的调节等三种调节方式,以实现心理或智慧结构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其次,大学生负性情绪的消解方法中比较常用的也有倾诉等。倾诉的对象主要是家人和好朋友,主要通过网络手段进行倾诉;此外,大学生还会采取听音乐、发泄、骂人、吃东西、购物、睡觉、喝酒、看电影、打球、散步、上网、玩游戏、刷微博、看动画片等一些方式消解负性情绪。
  3.大学生负性情绪消解方法的探讨。通过对大学生负性情绪主要诱因及消解方法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预防与消解大学生负性情绪:
  一是增加对学生自我调节的引导。自我调节对于大学生负性情绪的消解有很大帮助,但是自我调节主要是学生本身的调节,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讲,只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增加自我调节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介绍自我调节的方法等。二是提倡让学生找人倾诉。倾诉是消解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好方法之一。当学生有负性情绪时,尽量让其找人倾诉。辅导员多找学生谈话,或让其周围的人、家人多与之沟通。三是做好职业引导。每个年级的学生都非常关注就业,通过问卷发现就业压力与负性情绪高度相关。这就需要辅导员或学生周围的人,平时要做好关于大学生的职业引导,让他们放平心态,正确看待就业压力。四是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兴趣爱好与学习、生活的关系。学生负性情绪中非常相关的是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太多。兴趣爱好直接影响的是学生时间、精力等在学习、生活中的分配。所以要减少学生负性情绪的产生或降低影响,需要做的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正确引导和正确选择,让兴趣爱好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避免因兴趣爱好太多导致学生太累、太烦等。五是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太高也是与大学生负性情绪非常相关的因素。合适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自我评价太高和太低都会影响学生的负性情绪,尤其是自我评价太高。所以,需要辅导员平时在教育大学生时注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尤其是不能对自己的评价太高。六是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大学生学业压力大的问题。普通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应该不大,但是也许因为本研究调查的样本问题,多数学生都在大学期间进行辅修或双学位的学习,所以学业压力很大,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很多负性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辅导员可以在学业上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学生提供比较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好的活动来舒缓学业压力、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业压力问题。七是负性情绪的消除应注重社团原因。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中,社团原因是最复杂的,从社团活动的组织到参加,几乎和学生的负性情绪密切相关。所以,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社团活动,如社团工作、社团活动多少、社团组织内部关系和参加社团活动等对学生的影响,并加以正确引导。
  大学生负性情绪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不容小觑。针对大学生的负性情绪,作为大学辅导员可以做一些有效的工作来帮助大学生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减少负性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彭漪涟等.逻辑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张俊武等.新编实用医学词典[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3]Watson D, Clark L A,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实验动物学  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资源的计算模式,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依靠网络连接起来的硬件平台上,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并实施多种应用。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
摘 要:近年来,个别高校教师中出现的学术不端等学风问题引发了社会媒体的关注,也引发人们对高校教师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审视。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加强教师学风建设的角度,归纳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提出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制度建设、完善学风建设机制和加大惩处力度是当前加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学术不端学风建设  高校是
段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评委,国家社科基金等十余种国家、省部级项目评委,中国政府与欧盟合作的中欧天然林保护项目(NFMP)首席传播策略顾问,北京大学等7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兼职教授或研究员。  25岁初登讲台,33岁破格提为教授,34岁担任博士生导师,段鹏教授主持过11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号召大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就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大家积极探索就业创业的新途径。国家的这些新举措,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也由此出现了一批成功的创业实践基地。研究这些成功案例,可以总结经验得失,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
@周晔(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面对“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元年悄然而至。“互联网 ”时代,就像能源一样,家家都在用,各行各业离不开,只要能在垂直细分领域找到节点,成功就像“互联网 传统交通”诞生滴滴快的、“互联网 传统银行”诞生支付宝一样,接踵而至。当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被“互联网 ”所代表,“互联网 ”更多地集中在战略层面,这一战略是在国家层
摘 要:专业化志愿服务实现了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的结合,在大学生培养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专业化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究竟如何却一直缺少理论支持。文章选取专业化志愿服务发展较为成熟的法学领域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当前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分析专业化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专业化志愿服务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专业化志愿服务;大学生
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及能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和低碳发展。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APEC)上代表我国政府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庄重承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到2020年要比2005年下降40%~45%。2010年2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
(括号内数字分别为期数与页数)  新年寄语  最好的时代本刊编辑部(1.4)  本期关注  【求真问道】  数说高教  数说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  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处(1.5)  北京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与实习实训杨振军(2.4)  北京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一奖两赛”杨振军(3.4)  北京高职院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杨振军(4.4)  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与规模发展杨振军(5.4)  
当代世界出版社继八年前出版了《俞邃文集》之后,2013年5月又向社会推出了它的姊妹篇《俞邃论集》。  《论集》面世之时恰逢俞老先生八十寿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亲笔题词对结集成书表示“由衷祝贺和深深的敬意”。应当说此举是对这位在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近60个春秋的专家、学者、战士的最佳庆贺与特殊褒奖。  《论集》收录了俞老自2005年以来研究撰写的百余篇国际问题学论、策论和与之相
北京语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高等学校,创办于1962年,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她的前身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组建的“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作为一所以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学校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培养和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实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可以说,学校记录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足迹,也见证了新中国对外政策逐步走向开放的历程。  北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