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知识分子的“现代化”道路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a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锁桥写《林语堂传》,一开始说的却不是林语堂,而是“我们要鲁迅还是胡适”。胡适和鲁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现代性的两个标杆。鲁迅秉持中国本体立场,胡适倡导自由主义,他们同属反传统阵营,都希望建立“新的文明”。钱锁桥说,在中国现代性经验一个多世纪之后,这两个坐标都需要被重新反思,因此林语堂走进了他的视线。
  20世纪初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士人阶层失去入仕渠道,然后是王朝被推翻,传统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趋于解体。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应对?新文化运动干将大多从小接受中式教育,青年时期留洋,比如胡适留美、鲁迅留日,目的是“开眼看世界”,赶上西方,这些“海归”往往态度激烈地反抗传统。从小在教会学校长大的林语堂,接受的西式教育反而更有本土色彩,更希望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现代化阐释而不是摧毁后再重建。
  1895年,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与其他知识学人相比,林语堂的特别之处在于1936至1966年移居美(欧)三十年,并且以英文创作、演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这三十年,是林语堂创作丰盛、声望起伏的时期,也是这部传记的重点时段。
  林语堂于1935年9月出版了第一部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这是一部向西方世界全面介绍中国历史、民族、文化的厚重专著,由美国的“中国通”赛珍珠作序,一经出版就广受欢迎,奠定了林语堂与赛珍珠及其夫婿华尔希的友谊,林氏英文著作后来长期由华尔希当老板的庄台公司出版。赛珍珠夫妇熟悉美国书界和图书市场,给林语堂的创作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林语堂的第二本书《生活的艺术》谈论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阐述一种跨文化人生哲学,出版后成为1938年美国非小说类畅销书榜第一名,赛珍珠夫妇功不可没。
  林语堂身在国外,心系国内。抗战爆发之后,他回国支持抗日,返美后写了一些英文小说,比如《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叙述人间的悲欢离合,内蕴仍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钱锁桥说《京华烟云》是要为中国现代性的起源与进程画一幅多视角的全景图,他以木兰、黛云、曼娘的小说人物形象来分析中国女性的转型与林语堂眼里理想的现代女性。身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文学博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钱锁桥专注中西文学文化研究,紧扣传主生平与作品的分析能力相当突出。
  钱锁桥强调了这些作品之所以大获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林语堂是“中国人”,这些作品有强烈的“中国味”。林语堂对孔孟思想中积极进取部分加以阐述,对老庄人生哲学加以发挥,介绍中国人的美学、思想、生活以及民族特性、生活哲理等。这些都让外国读者很感兴趣。而他后期作品比如《远景》等的失败,恰恰是因为他丢掉了“中国”。当林语堂的写作对象脱离了中国情境,整个创作的生命力也变得干瘪。
  林语堂致力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除了著作甚丰,他还非常关心汉语改革和拼音化。稍有积蓄之后,林语堂就投资发明“明快中文打字机”,为此欠了十多万美元债务,连公寓都不得不出售。传记还强调了林语堂对国际事务的关注。林语堂很早就注意到了帝国主义的危害,欧战如火如荼之时,他就预言了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关心印度和亚洲的民族主义运动,并且说要警惕美国霸权。这些发言在当时被人们嗤之以鼻,遭遇很多嘲讽,而林语堂却没有表现他一贯提倡的幽默与性灵,而是坚持一种强劲的后殖民批评的风格,传记在这些方面呈现了一个与我的印象中大不相同的林语堂。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在林語堂的身上可以看见一代知识分子为中国的现代化所做的规划、所得与所失,以及探寻道路的艰辛努力。《林语堂传》绝不止写一个人,而是作为群体的镜像之一,来加以审视。这就是钱锁桥把《林语堂传》立意为“中国文化重生之道”的原因吧。
其他文献
校本研修活动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抓手,是教研队伍建设的新课题,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调查发现,安康市历史教师存在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职前培训、教研活动弱化、成长内驱力弱、教育观念滞后五大问题。学校集体备课活动取代教研组活动现象严重,学科教研组活动呈现弱化趋势;学科教研活动缺乏主题,只有“研”的被动参与,缺乏“修”的主動思考。基于此,我们
期刊
这是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这是矢志奋斗的青春宣言。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明确提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要求,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语重心长,饱含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待、对青年成长的深切关怀,必将汇聚起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磅礴青春力量。  回望百年沧
期刊
特殊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部等七部门出台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将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  为落实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9年初,陕西省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卫健委和省残联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
期刊
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着眼破解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为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名校+”工程全面推开  西咸新区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育现代化创新发展试验区,在西咸新区挂牌设立“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分中心”“教育创新管理学院”“中国教育智库(西部)研究院”“国家教育现代化监测重点基地”等
期刊
2018年年底,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和市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朝阳市中小学党组织书记高级研修班。我们一行53人走进陕西师范大学,参加依托该校和西安市当地中小学党建名校资源开展的高级研修培训,共享党建工作盛宴。通过这次培训,本人收获颇丰,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以前学习十九大报告时,我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
期刊
人间最美四月天。在这个草长莺飞、春和景明的美好时节,宝鸡市45名校长学员在宝鸡教育学院李崇祥主任和颜艳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上海开放大学杨浦分校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浸入式”培训。在此期间,我们聆听了五场专家报告,实地考察了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等四所学校,和各位学员一起研讨交流、思想碰撞。虽然只有短短一周时间,但收获颇丰,感悟很多。作为一个教育人,怎样才能办好的教育?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才是一所好学校?通过几天
期刊
北大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老师曾经说过:“我非常重视上好第一堂课。我教了几十年书,大学和中学我都教过。不知道教了多少届学生,差不多每一届学生都要经历这样一个由陌生、紧张的距离感到心灵沟通的过程。而我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新鲜感,每教一届学生,甚至每上一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自己非常珍惜这样的新鲜感,我将这种感觉称之为‘黎明的感觉’。”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教育梦想,那就是
期刊
中小學生处于人生青少年阶段,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正在逐步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中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能够帮助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打好思想品德的基础,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西安市临潼区教育局以教育部《中小学道德工作指南》为纲领,确立了本区德育工作主线和德育工作长效机制,以符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经典诵读进课堂”“‘关
期刊
学生眼中的她温和娴静;同事眼中的她严谨谦恭。作为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梁巧红身正为范,默默耕耘在边远地区教育事业上,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师德,用激情、智慧和爱心浇灌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热血谱写自己的快乐人生。年轻 因为这群孩子  1998年,23岁的梁巧红毕业后回到了农村,就投身到农村边远地区学校的教育事业。“我刚上学的时候就很羡慕站在讲台上的老师,现在这样也算是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期刊
近日,笔者参加了陕西重点中学与“江苏好大学”联盟创新型人才选拔与培养交流研讨活动,与陕西十几所名校的校长千里赴苏,走进好大学,追寻历史,感悟特色,虽然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但依然感触良多,收获颇丰。  其一,合作共赢。参与“江苏好大学”联盟的共有十一所高校,他们中既有老牌名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也有成长中的名校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十一所大学之间既是合作者,也是竞争者,在生源大战的今天,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