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胡同

来源 :雨露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那个暖洋洋的午后,我恍惚间又梦见了那条胡同。
  或许还是十余年前的一个初春,陈旧的公寓在料峭春寒里立成黑黝黝的剪影,依稀可见那个娇艳的粉红色身影背着小小的书包,在外婆的牵引下拐进路口的一条胡同里,蹦蹦跳跳地走向幼儿园,融入清晨牛奶样的阳光中。
  这是一条十分寂静的胡同。
  苏城的喧嚣在这里似乎被悄然隔绝,留下的只有路口两棵香樟在风中沙沙的摩挲声和鸟儿婉转的啼鸣。两棵垂柳羞涩地躲在香樟之后,妩媚地梳理着自己的青丝。顺着树影铺就的林荫道向前,左手边几处简朴的农家小院映入眼眶,稀疏的棚顶,葱茏的绿意,还有一条蜷在门下酣睡的黄狗,流露着农村特有的安详与平静。每逢正午时分,袅袅炊烟便会伴随着饭菜的香味盘旋于屋顶上空,几位老邻搬了板凳过来,聚在一起吃吃饭,唠唠嗑,日子在这里悠悠地打了个旋儿,继而慢慢流逝。
  这也是一条十分热闹的胡同。
  往往是随着一声洪亮的开路喇叭,一辆硕大的摩托车从海蓝色的车棚下潇洒地拐弯冲出,奔赴向又一天的崭新征途。几个小毛孩在路边席地而坐,各自摆弄着手中新奇的小玩意儿,不时你推我搡,迸溅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音,为世界点綴了勃勃的生机。他们身后,是几栋隐匿在高大围墙里的居民公寓,上班族们陆陆续续地从门口涌出,身后传来老人们絮叨的叮咛和告别,共同奏成了一曲清晨的交响乐。再往前走便是一家面馆了。惹眼的红色招牌稳稳当当挂在那儿,浓香四溢的气息,令人禁不住贪婪地呼吸,吞噬空气中每一寸芬芳。
  记忆的碎片拼凑在一起,在那条美好的胡同里重新演绎我童年的故事。
  还记得在某个下午,当我顶着一头刚洗完的飘逸秀发途径胡同口那棵香樟树下时,一粒鸟屎自上而下呈完美的抛物线坠落,不偏不倚砸中了我的头顶心,当年幼小的我脸色迅速由晴转阴,“哇”地一声哭喊出来,双手捂头狼狈地逃回家;还记得我曾经定定地坐在阳光下,出神地望着对面的农家小院,身着蓝底白花褂的老婆婆正悠闲地靠在摇椅上打盹,小孩们在园中互相追逐打闹,黄狗的身影在他们之间快乐地穿梭、跳跃;还记得在饥肠辘辘的中午,我循着香味觅到面馆中,点上那么一碗爆鱼面,将头深深埋进碗里,吮吸一口鲜美的面汤,午后甜丝丝的阳光暖洋洋地笼罩我的心房,是何等地令我惬意和满足……
  记忆最深的是一个狂风暴雨交织的夜晚,世界被冲刷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白墙,凌乱的雨丝争先恐后地扑面而来,几乎令人窒息,那条熟悉的胡同此刻也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湍急河道。那天外婆背着幼小的我,一步一步艰难地踏入深深的水洼中,肆虐的狂风吹乱了她稀少的白发,雨水与汗水在脸上模糊成一片湿漉漉的晶亮。我不停地抽泣着,望着地上无数迸溅的银圈,平日很短的一条胡同此刻却变得格外地漫长。当风雨咆哮得更为猛烈时,我们只好在一处防盗门口停下脚步,努力将身体塞进门前那处狭窄的凹陷空间内,暂时性地躲避外面的瓢泼大雨。
  “吱呀”一声,黑漆漆的防盗门打开了,一个中年妇女的脸庞露了出来,如同半个白白的月亮。
  “快,进来躲躲雨。”她焦急而亲切地向我们喊道。
  我和外婆走进了那处民家大院,同她一起站在一个车棚下,她开始同我外婆唠起了嗑,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车棚投下空灵而美丽的蓝光,将我们笼罩在一片融洽的祥和里。
  雨渐渐停息,她小心地将我们送到门外。
  “嘀嗒,嘀嗒。”晶亮的水滴打在石板小径上,迸溅雪白的花朵。胡同透着雨后初晴的清新与寂静。
  我伏在外婆背上,没那么冷了。
  一切的一切,如行云流水般在我的年华里流逝,那条胡同里的那些故事,似乎早已成为了我生命中的家常便饭,每逢清晨黄昏,我都会将它们拿出,细细品味咀嚼。直到某一天,当我跟随拎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大人们再一次缓缓经过那条胡同时,我突然意识到:回不去了,分离在即。
  那是我与这条胡同的最后一次相见。
  几天后,那儿就进行了整修。曾经的绿树,曾经的小院,曾经的面馆,都被大把大把的黄土瓦砾覆盖,永远地沉睡在我的梦中。
  只是,在多年过后,我仍对它念念不忘。有时常常在梦中醒来,凝望窗外寂静的街道,脑海中便会浮现那条胡同的身影。往日的美好穿越时空,抚慰稚嫩的心头。我相信,只要心中还有留念,美好的事物就永远不会消失。
  忆中的人儿从梦里走来,拂落一袭故乡槐花飘零的惆怅。而那条古老的胡同,永远是我童年生活中绚丽的一笔,伴我行走过几载苍茫岁月,芬芳了我多少的青涩流年。
  作者简介:郭怡宁,渌水诗社社员,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四川省散文诗学会会员,北方文学艺术学会会员,开问网签约作家,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作品》青年评刊员,青朗研习社入驻作者,作品散见于各类杂志报刊。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王奕鑫,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忻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未央区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未央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知音》杂志金牌作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作品》杂志评论家,电影《哪儿,家》《最后的心事》文学顾问。  曾获评“中国老挝国家旅游年文化大使”荣誉称号,获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二等奖,吉林省文化厅《参花》2018年度优秀作者奖等。  出版图书《活出自己》《我们,就这样走》《染墨诗
期刊
摘要: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之一,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经久不息的力量来源。少数民族文化一直以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酒文化与舞蹈文化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关键词:文化自信;酒文化;舞蹈文化;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中的云南少数民族酒文化  酒,自出现以来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千百年的民族文化
期刊
每年春节前,为干部遗属送温暖是团队一项重要政治工作。由于副政委休假,团队委派我代表党委去走访慰问。这是我任副主任后首次走访。因为对走访对象都不太熟悉,我特意向干部股要了一份走访名单了解情况。  走访名单罗列了五六个干部遗属,还专门标注了逝世干部基本情况。他们当中有威震敌胆、战功显赫的功臣,有兢兢业业为团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原任团领导,有国防施工中不幸因公牺牲的同志,还有曾经浴血边疆保家卫国牺牲的年
期刊
入暮的花园  入径的细雨夹杂着雾是白色的,风在起潮。  不见鸟木,但花朵的心脏隐隐攒动  遥望落叶如何像光阴的碎片一样  划过时间的脸庞  醉人的夜似潮水,不断拍打着我的身影  园内幽幽,藤蔓慢慢地爬上杆头  那装满行路人慰藉的行囊  正在卸下重量:紧闭的唇欲言又止  试着轻盈——但不变的是岁月沉淀  摇曳彤彤斜阳的秋千,被夜色包裹  惬意温馨的笑缱绻在伊人低声耳语里  荡绳依恋她迷人勾魂的部分,
期刊
时光荏苒,一晃母亲已离开我们八年。八年来,我写过一些怀念的文字,写过老师、同学、故乡、父亲……可却偏偏未曾写过生我养我,抚育我成人,拉扯我成家,到死都对我牵肠挂肚的母亲。  是母亲太过普通,还是母亲太过于平凡?  是的,我的母亲也同全天下大多数的母亲一样,是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农村妇女。  母亲的一生,是艰难坎坷的一生,辛勤劳累的一生。在她漫长的88年人生中,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
期刊
摘要:舒伯特被称为“歌曲之王”,是伟大的作曲家,一生共创作出8首钢琴即兴曲。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色,是钢琴音乐中重要的文献,也是钢琴艺术教学中重要的曲目。他的音乐以优美动听的旋律和复杂多样的技巧为主,刻画了多种鲜明且丰富的音乐形象。本文以即兴曲OP.142No.3这首作品为例,分析作品的背景和即兴曲的旋律性、歌唱性、和声运用的色彩、调式及调性的转换,阐述即兴曲等音乐风格和特色。  关键
期刊
喻璇水彩作品
期刊
摘要:中国青铜器纹饰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表面的装饰纹样,更是当时铸造技术、手工艺水平、科技能力、社会形态、历史文化、自然图腾、宗教信仰等情况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商周青铜器纹饰的梳理,从图形学的角度归纳了青铜器纹饰的图形特点和主要规律。  关键词:青铜器纹饰;手工艺水平;历史文化  在青铜器研究中,除器型、分期、铭文、工艺备受关注外,纹饰也一直是研究的对象。李济先生在其1957年出版的《中国文明的
期刊
暮 声  多年以前,特別是在春季朝阳升起的时候,一个平凡的乡下女孩阿苏,总爱站在自家门前的芸薹田之中,痴痴傻傻地笑。那时的她准会想起慈祥的奶奶带着她和哥哥阿俊,一起去田地里打闹嬉戏。  在芸薹田中,与那菜花斗艳,与那蜜儿艳舞,与那风儿缠绵,如诗画般的金绢飘舞浸染,一群雀儿飞舞掠过美丽的花田。众里寻欢千百度,邂逅暖阳般的笑容,这片芸薹便是阿苏从小眼中见到过的最美风景,温暖和煦。那个时候,特别是哥哥阿
期刊
时间已经是下午了,银行的工作人员都快要下班了,不过还好,人不是很多,应该很快就可以轮到我了。我取了一张用于排队的小纸条,就走到等候区坐着等候办理业务。  此时正在办理业务的是一个满头银发的阿婆,斜照的阳光抹在上面就更加光亮了。隔着一道玻璃窗,她与里面的工作人员艰难地交谈着,好像她是被审讯的犯人一样“抵赖”着。实际上,她耳朵有点背,任凭里面的人怎么大声说话、重复了几遍,她都是有点听不清。此时的空气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