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是学校教育进步与发展的产物,也是顺应国家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探索实践,有效推进学校教育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完善化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必须继续推进校本课程发展,寻找校本课程发展新方向。地域文化是民族千年文化的精华与积淀,以风俗习惯、文化古迹、人文风俗、民族技艺等形式保存下来,对人们产生直接、深刻、全面的影响。在现阶段,如何实现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完美融合与渗透成为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进步的新思路,让学校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地域文化;校本课程;对策分析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時期内、一定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的痕迹与财富的总和,根植于人的本质结构中,伴随与人们生活的始终,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人生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与教学资源。学校教育是传播民族文化、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如何借助地域文化资源,科学制定学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激发学校教育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潜能,推进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机结合,提升学校教育的实际价值与实践功能。本文以中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建设为背景,以幼师专业美术教学中瑶族文化元素的融合与渗透为重点,探讨如何借助瑶族文化与民族特色成果推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为中等职业学校院校的素质化、科学化、全面化建设以及进一步提升学校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校本课程的基本内涵
  校本课程建设和管理,是本次国家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主权。学校把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自主权交给教师,为教师营造自主、创新的环境还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实行课程招标[1]。旨在以学生本位为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与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接受特征与自身特长,性格特征选择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并鼓励学校根据现有教师、资金、设施条件,科学规划教学环节与设计教学环节,从根本上保障校本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推进学校特色教育以及素质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地域文化推进校本建设的对策分析
  学校教育是地域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动力与根基,为实现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必须深入实际、发散思维,探寻学校教育有效开发与利用地域文化的途径与方式,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潜在教育价值,探析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融合的可能性,并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积累经验,扬长避短,促进学校教育的进步与改革。中等职业学校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一大批实践操作能力强,知识储备丰富的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具有发掘教育资源,设计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院校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加强专业知识教学,同时要将教学课堂适度延伸至校园之外,为幼师专业美术教学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提供宝贵的机会与平台。
  (一)增进师生对地域文化的深刻情感与认同感
  师生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如何增进全校师生对地域文化的内在情感与自豪感是加快实现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全面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学校地域文化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教学方式,最大限度调动师生地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首先,可以播放地域文化典型影片,比如瑶族舞蹈,要注意自然风光与地域名人视频,风俗节日宣传片等等,并在课后要求学生合作创作“瑶族舞蹈图”等等形式,让师生全方位了解瑶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师生挖掘地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其次,为环节中等职业学校院校学生学习压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实践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学政策,可以设置“美丽的家乡”等主题班会,鼓励学生通过朗诵、写作、表演等方式表达对家长的热爱,并通过交流与沟通增进对家乡的无限崇敬。最后,要定期邀请民间艺人,包括手工艺者,方言保持者(特别是瑶族语言非常独特,圣母30个,韵母多达100个,声调8个,如此繁杂的发音系统,在世界多民族中都是极少见的,一般来讲,土生土长的瑶族人能说好几种语言,被称之为“语言天才”)等等进入教学课堂,展示极具地域色彩的艺术成果,为幼师专业美术教学教学提供更加新奇、新颖、形象的教学资源,以此方式直观展现地域文化成果,推动地域文化与课堂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举办多种形式的地域文化活动
  学校应以自身教育师资力量、教学设备设置情况、空间大小等等为基础,立足当地地域文化学校教育的可能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地域文化活动,让广大师生参与其中,感受地域文化的内在魅力。民歌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形式之一,同时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较低,学校可以通过划分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参赛歌曲,设计服装,编排舞蹈等等,并以设置名词,颁发奖品与荣誉证书等方式,丰富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丰富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提前下,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地域文化浓厚,民族特色建筑保存完整,风俗文化多样的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人文风俗,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世界,感受世界,发现地域文化之美,激发内心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感,丰富学生创作素材,提高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中等职业学校院校某些专业对学生实践性与操作性要求较高,诸如美术教育专业,更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地绘画”平台与机会,激发学生的创作的激情与热情。比如可以邀请民间艺术家(包括画家、歌唱家等等)或者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诸如瑶族文化瑰宝“梅山图”等等)进入美术教学课堂,既使美术教学课程充满生机与活力,提升学校幼师专业美术教学教学实用性,同时用丰富的文化珍宝装饰美术课堂,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状况,并在鉴赏多样作品的同时提高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三)构建地域文化色彩浓厚的校园氛围
  为时刻让师生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发掘地域文化的内在价值,必须构建地域文化色彩浓厚的校园氛围,选择适合的当地地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装饰校园,让师生置身地域文化的环境中,建设特色文化校园。比如,学校可以设置名人作品长廊,展示其代表书法作品、画作、诗词、画像等等,让师生在丰富的文化渲染下激发地域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其次,建设名人雕塑,除了常见的孔子像之外,可以选择文学家苏轼、杜甫,爱国将领岳飞,数学家华罗庚等等,展示地域文化的丰富资源,注重当地优质地域文化资源的教学与普及,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眼界开阔、拥有远大抱负的现代学生。最后,要设置地域文化成果展示厅,用于展览当地多种多样的文化成果,比如当地代表少数民族发展历史美术画卷、民族服饰、民俗创作(诸如瑶族刺绣,金银器,以及瑶族拼音等等),增強校园文化氛围,既可为中等职业学校院校幼师专业美术教学学生提供创作多种创作素材与创作灵感(比如在自己的作品中增加瑶族文化因素等等),同时又可完善学校教学基础设置建设,为其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院校提供直观、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
  (四)立足当地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为展示学校教育推行地域文化的决心与信心,要鼓励教师立足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设计教学教案与教学环节。比如在课程导入环节,为在最短时间内使学生集中学习注意力,可以以名人故事作为课程导入,既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丰富学校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要深入地域文化的发源地,了解地域文化的发展状况与演变状况,并通过当地群众广泛收集相关信息,科学提炼,将多种材料分类,提炼,使地域文化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系统、科学的地域文化学校教育体系。最后,瑶族文化是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是当地特色为文化之一,为提高校本课程的独特性,让学生体验多样民族文化,可以开发与引入瑶族文化,比如组织学生体验瑶族民间风俗,诸如拜寿,拜寿是中国民俗文化之一,在我国少数民族之中,拜寿民俗更是尤为重要,瑶族拜寿有许多别具特色的环节与流程(老人做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时,礼物多为寿桃、寿面、布匹及带寿字的糕点。布匹俗称“寿帐”,均挂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寿帐”上写些吉祥语,送给男子常用“仁者有寿”、“贵寿无极”,送女子则用“蓬岛春蔼”、“寿域开祥”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参观并记录拜寿的整个过程,并用画笔“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感,不仅增加师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深刻认识,激发学生传承与保护地域文化的责任意识,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就地取材、即兴创作等能力的提升。
  为推进地域文化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必须发掘当地地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以学校师资力量、设备建设为基准,将地域文化纳入到课程教材和课程教学改革体系中,创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学科品牌,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而且也有利于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2],是实践素质教育与新课改教育政策的探索与努力,为中等职业学校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全面化发展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永生.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4(3).
  [2]彭晖.来发利用地域文化推进高校课程建设[J],高教探索,2007(5).
其他文献
民办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线,很多民办高职院校都积极进行校企合作。但是,不少案例都流于形式,真正进展到实质阶段,进行深度合作的很少。成功的校企深度合作案例有无规律可循?本文拟对新侨学院与上汽集团的校企深度合作成功案例进行分析。  一、合作背景  新侨学院(现已获批更名,为行文方便本文暂用原名)是上海市首批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高职院校之一,地处嘉定汽车城的外冈镇规划汽车城产业园附近,
期刊
【摘要】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化发展,英语教学应积极适应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机遇,推进英语教学方式的革新和转变。电子语料库和以此为基础的数据驱动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英语教学适应信息网络化的新的发展趋势。信息网络化教学,使英语教师能从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重心;从以知识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能力为重心;能更加关注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数据驱动学习方式使学习者能通过“自下而上的归纳式学习方式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从教学实践体会与学习他人经验入手,针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文化课的教学要求,提出让学生学到必需的、够用的、有价值的教学知识,立足效果,使得数学教学趋于大众化、贴近专业化、呈现多样化,为学生就业做好数学方面的准备,从而显著的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职高学生;职高数学;有效性;激发动机;就业导向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悄然来临。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即网络内容有网友参与的互动性特点。大学生群体处在在网民群体最大的年龄分布层中,我们以高校为背景研究微平台(微信、微博等)在高校诸多方面的具体应用,对学生和学校都具有非常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微平台;高校;微博;微信  随着高校微平台不断发展,广播内容质量逐渐提升,语言风格适合学生口味,广播内容"含金量"高,提供信息量恰好满足了学生的信息需求,高校
期刊
目前,人们对我国基层业余体育训练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数集中在交流总结经验、探讨组织形式、训练手段与管理等方面。而针对现阶段我国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特点的研究很少。培养优秀体育运动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不同层次有不同特点和要求。正确认识它们对基层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将会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特点是规律的一种反映,研究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对于掌握和遵循其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实
期刊
【摘要】作为我国各高校设置的一门必备基础课程,多年来,大学英语课是对大学生语言水平进行提升的关键。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要求也有了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各界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也有了更好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意义;改进方法  一、英语翻译的意义  从英语课程走进校园开始,英语就被学校作为重要学科,对于英语国家文化和语言的发展而
期刊
【摘要】高校有公共艺术教育的使命,落实好公共艺术课程,管理好艺术社团,丰富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切实做好高校美育工作是现如今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社团组织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其中,艺术类社团作为校园高雅艺术文化集中展现的重要窗口,更是同学们接受艺术熏陶和提高艺术品位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广阔舞台和全面实施素质教
期刊
【摘要】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不仅能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而且还有助于落实学校教育培养目标。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首先论述了物流实训基地建设设计目标,其次提出了创新型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关键词】创新型;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物流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必须具备相应的实训基地方可实现预期的教学效率。当前,学校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一来实训基地的建设就极为迫切,其对物流人才的培养作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水平的发展,教育也要在不断的改革,在大学的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已经非常广泛,大学的教学模式也已经逐步脱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大学中,英语的教学已经不再仅存于满堂灌,更多的是以多媒体的方式用更生动的画面和语言将英语知识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  大学英语一直以来注重培
期刊
【摘要】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则直接影响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设疑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提出问题、解决問题,而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环节有效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