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曲线图中需求量与需求的改变差异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573346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区分需求量与需求的改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中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萨缪尔森、范里安、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在各自的专著中对相关问题都进行过一定的阐述并各有细微的区别,作者从一道有争议的习题开始,逐步探讨如何区分这两种现象。
  关键词: 需求量 需求 关税 差异
  高中思想政治课《经济生活》对需求曲线的试题考查中,如何区分需求量与需求的改变是一个重点。有这么一道题如下:
  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该题的答案是给出的设计如图1。在现实的分析讲解中,对此答案的描述是否完全合理有很大的分歧。
  为了理解本题,首先可以将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用两个坐标系表达,并分别论述。先看D1曲线可能的变化。
  按照学生的一般思维(记住,我们的学生没经过西方经济学的正规学习),在关税出现后该高档化妆品的价格从P变成P,需求量相应从Q变成Q。现在的问题是该化妆品的市场价格从P变成P,导致需求量从Q变成Q,如图2所示。还是国际(国外)价格(P)未变,需求(量)却从Q变成Q,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看到的是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3所示。总结成一句话,该题在这里到底是需求量的改变,还是需求(曲线)的改变。
  这时候,图2和图3到底哪一个是符合事实的变化,就是争论的第一关节点。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顾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上的说法。
  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经济学》第12版第116页明确阐述了沿曲线变动和曲线的移动的区别。我们结合该题可以这样理解这一区别[1]116:
  需求量的变化指的是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点在既定而且不移动的需求曲线上移动(如图2)。
  需求的变化,也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这里的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3)。
  这就引出了第一个争论的关节点的关键:关税到底属于价格因素本身,还是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同样是《经济学》第12版,萨缪尔森明确在第636页的注中说:“让我们暂时假定,(政府)通过降低其他赋税,以便保持总收入相等而使赋税收入又流回到消费者手中。而且再说一次,其他条件相等……”[1]636也就是说,在分析这道题之前,“不考虑其他因素”是关键。最关键的是这一征税不能影响到我们的实际收入,我感觉这确实有点复杂。我倒觉得萨翁还不如直接假定:“需求量只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在这种假定下,萨翁用一幅曲线图阐述了征税后商品需求量沿原来的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环节是比较复杂的,篇幅原因本文不再赘述,我们在这里假定只是平移。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6版第241页图16.3为了寻找征税后的均衡,认为到底移动谁并不重要,最后得出的均衡价格是一样的。该书的相关辅导材料认为对生产者征税将导致供给曲线上移(左移),对消费者征税会将导致需求曲线下移(左移)[2]1。
  在这道题中,我们先假定不知道关税到底是向谁征收(虽然最后多少都会落实到市场价格上),分别假设。
  先假定关税对生产者征收,我们画一个图形(图4)。这时形势将会如下演绎:未加税前的均衡价格为P,供给曲线是S,需求曲线是D,现在加税了,生产者要想得到P的收益,就要将价格涨到P(P 税),吓死人的近一倍,这样生产者认为扣除了关税后,依然获得P的价格,这样他愿意生产Q的产品。但此时消费者见到的价格是P,按照原有的需求曲线(因为消费者除了看见价格改变,其假定都没有改变)支持的需求量只有Q。供给量和需求量相差巨大,市场无法形成均衡,价格也就无法确定。此时市场产生博弈,生产者供大于求,价格将下跌,下跌后需求将上涨,这时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在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均衡将从A1移动到A2(S1平移关税额的量到S1′产生A2),这时候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将是P3,但生产者只能得到P4,差额部分就是关税,给国家了。最后我们发现关税将被部分转嫁,P3-P0是消费者付出的,P0-P4是生产者支出的。如果稍稍再说深一点,A1A2A3三角形部分的面积就是社会福利损失。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接近得出图1这种说法了,但图4和图1也不完全一样,图1中的A2和图4的A2不一致。虽然都是沿着不变的需求曲线移动,但参照不一样。图1的情况怎么才能产生呢?只有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即厂家只愿意接受一种价格即P,所有的税必须转嫁,而且绝不降价,当然也不涨价,这样曲线图5就产生了。还有一种垄断的特殊情况,即是价格可以改变,但供给不变,如图6。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需求保持恒定(比如紧俏商品的饥渴销售),需求量不变。供给曲线变无可变,需求曲线到底变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中高低档化妆品的需求量好像就不会增加了。
  结论:关税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既有一个价格和关税相加,还有一个市场价格博弈的过程。某高档化妆品市场要形成寡头垄断,感觉不符合实际。所以那种认为关税只是属于价格本身,不会造成任何其他影响,应该是要商榷的。
  我们再假定关税对消费者征收,我们再画一个图形(图7)。这时,生产者面对的成本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与征税前没有改变,所以其供给曲线也不会改变(实际生活中很难是这样的),但消费者面对的价格增加了。如果生产者销售的价格依然是P的话,消费者将支付P的价格,这时候供给量Q和需求量Q产生巨大差距,市场是不平衡的,无法形成均衡价格。此时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关税额的量,与S相交于A点。此时均衡价格产生,在消费者看来市场价格是P,但生产者获得P的价格,产生Q的供给。再支付给政府P-P的关税。此时市场的价格既不是P又不是P。到这里我们再看一下图3,图3即使画对了,但无法得出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让别人认为市场价格依然是P,只是需求量减少了而已,这对研究市场的均衡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误导大家对经济学的认识。   我们现在再把这个分歧转换成:“关税是对消费者征收还是生产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本题涉及的是进口货物,所以应该是收货人纳税,我们可否理解这个收货人就是消费者?那么不就是对消费者征收了吗?
  写到这里,认真读一下这两幅图,并思考萨缪尔森和范里安的观点,可否理解本身就是学术争论?如果学术有争论,我们的命题者倾向于范里安的观点。但范里安在图16.3后面对税收的影响分析文中,主要依托的供给曲线移动,这就不知道他最终的观点了。
  到这里大家以为本题的分歧应该解决掉了,按照萨缪尔森的观点,试题就有问题;按照范里安的观点,试题应该还是有转机的。
  我们这时看到了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3版第254页习题12中涉及两个问题[3]:(1)政府对进口汽车征收20%的关税,(2)征收50美分/加仑的汽油税。这两个供求曲线怎么变化?其提供的答案是:前者会使需求曲线逆时针转动,因为是从价关税;而后者是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因为是从量关税。税种不同,对需求的影响不同,如图8。要是这样,这题更复杂,还要讨论需求曲线旋转的问题。为了简单一点,我们只能假定本题征税是从量,然而个人的观点化妆品实际更多的是从价税。所幸对我们这个层次的水平的老师来说,也不应考虑到那么多。我们还是假定图7表述符合该观点就可以。
  最后简单谈谈本题可能的其他几个思维误区。其一,由于我们的同学并没有经过正规的微观经济学训练,在需求曲线图上不出现供给曲线是否会让同学误解。比如如图9,同学会不会觉得如果市场价格是p.6的情况下,国内中低档化妆品和国际高档化妆品具有同样的需求量?这好像不符合实际。所以离开供给曲线这个需求曲线到底有什么意义?
  其二,题干中说:“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怎么理解这个垄断?何谓垄断?垄断到什么程度,是寡头还是有竞争?同时我们在分析曲线倾斜角度的时候难免要用到弹性,但课本上没有讲述弹性,只是涉及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区别,我们不知道高档化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高档耐用消费品?还是其他什么的。这种题不是不能出,但出了应该在题干中交代一下。
  到这里,通过对一道试题的探讨,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虽然不一定能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思维本身的进步一定会有。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著.高鸿业,译.经济学(1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范里安,著.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6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1.
  [3]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译.微观经济学(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54.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强化责任教育,是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教师应当抓住课前准备、合作训练、安全防范及思想教育等环节,切实有效地开展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责任教育 分析研究  高中生已经接近于成人,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迫在眉睫。调查研究显示,有百分之四十二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感弱化或缺失的现象。作为一名学生、一名社会成员、一名子女,分别承担着什么样的责
摘 要: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更应当充分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探索的潜力,激发其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以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形成较好的体育基础和较高的体育素养。本文针对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探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具体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成效,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热爱体育之情。  关键词: 小学体育 主动参与 提升
摘 要: 新课改将构建高效课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核心目标,而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与模式过于陈旧、呆板,难以调动学生参与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究以寻求到可大幅优化教学成效的教学策略,从而高质量践行新课改目标。本文就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详细探究。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小学体育 构建策略  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
摘 要: 微课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是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一般而言,很多教师都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微课教学运用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其实,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而言,教师亦可将微课教学运用于信息技术中,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文章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分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 微课 现状 对策  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
摘 要: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与其他集体项目有着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各自运动特征和规律方面,这里主要就篮球运动特征进行论述,本文从篮球专项本质特征、竞技能力特征和篮球比赛制胜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为篮球运动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篮球运动 特征 规律  篮球自发明以来,经过数百年发展形成独特的历史和特点,专业理论研究已形成,并独立成为庞大的体系。这种理论体系
摘 要: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手段和保障。课堂管理主要是对课堂中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调控,采取适宜的方式与策略,以学生的自我控制并最终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实施为目标的过程。然而,信息技术课课堂管理比较特殊,信息技术教学拥有高端的硬件设备、丰富的网络世界加之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特别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进信息技术教学,这对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信
摘 要: 本文包括教学设计及其对相关模块的思考两部分,意在探究如何科学设计综合考试前的练习课。“教学设计”部分力求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以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教师课堂主导作用为指导,“一点思考”部分主要是对每一模块设计思路的阐述。  关键词: 人教版(八上)思品 复习练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思考  一、制定学习目标的依据  (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于亲子交往、同学交往、师生交往、
上水石是一种不像一般石头那样坚硬,石体上布满纵横交错的管状孔的软质石材。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广西、贵州、云南、江浙以及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它容易加工造型,尤其是能
夏季香菇生产,过去一直是市场的一项空缺;随着新品种的研发和栽培技术的成熟,一种既节省成本,又能填补市场空缺的夏季香菇节本高效生产模式已经成熟;在中国食用菌之乡河北遵
学习任务单和微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主要方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新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微课在高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主题式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