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fwe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春那天,李鸭客把刚出蛋壳的一车麻鸭运到犀牛潭时,太阳已跳出云层,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有一层浓雾飘浮在空气中。群鸭见到水,就像猫儿见到鱼,迫不及待就想往水里扑。李鸭客不让小鸭下水,而是用鸭帘把它们围在草地上,在里面撒两盆从家里带来的米饭,才奔向鸭棚。
  鸭棚的设备很简陋,一间木屋,顶上盖的是杉木皮,坐落在犀牛潭西北面。鸭棚同时兼具卧室和储物间的功能。床铺在进门的位置,因为刚出蛋壳的小鸭要吃半生不熟的米饭,他就在鸭棚旁边用黄泥巴敷一口土灶,土灶上架一口大铁锅,专门煮鸭饭。李鸭客生了火,在淘米下锅煮鸭饭时,突然感觉口渴难耐,打算到溪涧上游的水井打一壶水来喝。当取水走回犀牛潭时,突然听见一阵“叽叽——叽——”的声响,循声望去,一对鸳鸯带着几只小鸳鸯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畅游,一个猛子,一条鲫鱼就衔在鸳鸯妈妈的嘴里了,妈妈将小鱼喂给其中一个孩子。李鸭客用双手做出喇叭状附在嘴边,“欧吼”一声,鸳鸯夫妻听到声响立刻将蹼向后一推,带着孩子像离弦之箭射到岸边的草丛里。李鸭客心想,我还没煮早饭呢,你们一家就吃上大餐了,真让人羡慕。煮好鸭饭,喂完小鸭,太阳已经正顶。李鸭客的肚子咕咕叫起来。他不打算做早饭,决定到村委会旁边买一碗泡面填肚子,顺便看看陈秀琴。
  快要到达村委会时,要过一座铁索桥,也叫玉带桥。桥身一米宽,百米长,全是用杉木板铺就,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的。远远望去,像一根玉带镶嵌在河面上。其实,犀牛潭跟熬村村委会就在邛水河两岸,也就是隔河相望的意思。由于村委会门口竹海的茂盛以及犀牛潭周围的杉树林遮挡,它们相距不过几百米,却看不见人。
  在村委会旁边开小卖部的女子就是陈秀琴,熬村本村人。对于她的遭遇,熬村人全都知晓。她十四岁就被人贩子拐卖到江苏乡下嫁给一个老男人,她经常被老男人打骂。在怀孕六个月时,又被老男人揍一顿,当时就大出血。老男人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子宫已经破裂,如果要保命,只能切除子宫。就在出院后不久,老男人却突然遭遇车祸死亡。婆婆知道她已经无法生育,就把她转卖给第二任丈夫。第二任丈夫有两个孩子,后来在工地干活,一不小心跌下十五层楼,当时就一命呜呼。婆家人得到赔偿款,就说她生了克夫命,现在克死了丈夫,说不定以后还会克死两个孩子。被赶出家门的陈秀琴身无分文,又没身份证,只好到镇上一家饭店帮人洗碗,这一洗,就是十年。就在两年前,打拐办通过网络寻亲找到她。回到家的陈秀琴,发现父母已经去世,哥哥又好吃懒做,曾经的嫂子早离婚远嫁他乡。
  李鸭客记得,第一次遇见陈秀琴那天晚上,他在鸭棚附近巡视,刚走到溪涧边,就听见远处传来呜呜的哭声。走近一看,是一个泪流满面的女子。李鸭客忙问她是哪里人,为什么哭得这般伤心?陈秀琴自我介紹是熬村人后又说了曾经的遭遇,她说,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死了的好。李鸭客说,要是你爹娘还活着,他们一定不愿意看到你这样。说到爹娘,陈秀琴终于不再说话。李鸭客说,要不这样,熬村至今没有百货店,附近几个村子的老百姓去镇上赶场都要经过这里,你在对面开个小卖部肯定能养活自己。陈秀琴为难地说,我没多少文化,哪会做买卖?李鸭客说,开百货店最简单,只要会算账就行。陈秀琴问,村里会答应吗?李鸭客说,你们家是贫困户,我出面跟村里协商一下,到时候在小卖部后面搭一个猪圈,附近的荒地都种上红薯、萝卜菜,一年到头也有两头肥猪过年。开始村支书不答应,后来李鸭客又找到在熬村驻村的第一书记张天航,提出一年愿意出八百元租金给村委会,这样既解决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又给村里带来一定的收入,张天航找到村支书协商才答应下来。
  来到小卖部门口,陈秀琴正蹲在店门口剁猪菜。两个月不见,她脸色更红润了,围在胸前的围腰布明显短了一截。见李鸭客到来,她起身用围布不停地擦着双手上的碎菜叶说,我正在想,柳树都开始发芽了,你怎么还没来犀牛潭养春水鸭呢?陈秀琴小嗓门,以前说话嘤嘤嘤的,像苍蝇一样,总是听不清,但今天她说话的声音像画眉叫,清脆。
  电磁炉上的烧水壶冒着热气。陈秀琴说正准备烧水泡茶给路人喝,一会儿水滚了先给你泡面。李鸭客说,你每天都泡茶免费给路人喝,不会影响饮料销售吗?
  陈秀琴说,开始我也有这个担心,后来发现,饮料卖不掉,却增加盐巴、酱油、糕点和酒类销售。陈秀琴端着猪食到猪圈喂猪去了,李鸭客则坐在一边吃泡面,张天航恰好进来买香烟。他看到李鸭客也在,两手潇洒地一摊说,你终于来养春水鸭了,省得我天天往犀牛潭跑。李鸭客问,你跑犀牛潭干吗?张天航说,过完年后,来了一伙外地人,专门收购野生鸳鸯,其他地方的抓完了,又跑到犀牛潭来了。李鸭客说,这些人会遭报应的。张天航拆开香烟,递一根烟给李鸭客。李鸭客说,爱咳嗽得很,已经戒了。张天航说,我也想戒,可是驻村工作压力太大,根本戒不脱。李鸭客说,工作压力是借口,戒烟还是靠个人意志力。张天航呵呵笑着,陈秀琴刚好回来听到他们的谈话,兴奋地问李鸭客,你戒烟成功了?李鸭客说,听你劝,戒了。陈秀琴竖起大拇指说,越来越崇拜你了。
  当春水鸭金色的绒毛蜕变成灰褐色羽毛时,清明节就到了。陈秀琴的哥哥陈秀松四十出头,是熬村数一数二的贫困户。他平时好吃懒做,后来又加上老婆离婚而去,生活更加一蹶不振。更让人头疼的是,清明节那几天,家家户户都买了雄鸡刀头,有些还买了黑山羊宴请整个寨子,他家厨房却空空荡荡的,连块猪肉都没有。而现在鸳鸯的价格也由原来的一千元一对暴涨到三千元一对,他决定趁市场行情不错,去犀牛潭冒一次险。
  陈秀松知道,鸳鸯喜欢在犀牛潭东北面活动,因为那儿靠近大山,遇到不明情况,便迅速飞向山林。他观察两天发现,春天的鸳鸯比冬天多了八对。一只只雄鸳鸯嘴部呈暗红色,脚呈黄红色,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光芒。雌鸟以灰褐色为主,有点像母麻鸭。总之,犀牛潭的鸳鸯增多,陈秀松高兴,李鸭客也高兴。陈秀松高兴的是,逮到鸳鸯的几率更高。而李鸭客高兴的是,鸳鸯的增多,表示犀牛潭的水质越来越好,来年可以扩大规模养殖麻鸭,也好早日完成妻子的遗愿。   说到李鸭客的妻子,还得回到八年前。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麻鸭摇摆着绣球花一样的尾翼扑入水中嬉戏,波光粼粼的水中是麻鸭和水草欢愉的身影。李鸭客看着看着不禁伤感起来,他知道,潭里的水草和水面上的麻鸭一样,它们的欢愉是短暂的,是没有来年的。因为麻鸭已经羽翼丰满,马上要运到市场上卖掉了。为了联系买主,李鸭客大清早就去县农贸市场联系鸭贩子。临走时,妻子说,把这批麻鸭卖掉,就把犀牛潭建成镇上最大的养鸭场,鸭场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叫“翼羽牌”麻鸭基地。李鸭客说,好啊。刚到农贸市场,滂沱大雨就开始肆虐起来,一直下了四个小时。等风停雨住,他联系好鸭贩子回到犀牛潭,顿时傻眼了,鸭棚被暴发的山洪冲了个底朝天,妻子被垮塌的鸭棚砸中,麻鸭一只也没有了,浑浊的潭面上漂浮着几块破碎的杉木皮。李鸭客知道,妻子没了,养了一季的春水鸭被山洪刮走了。埋葬妻子后,他整天唉声叹气,要是没有刚学会走路的儿子李果整天呼喊着爸爸,他真想一头栽进犀牛潭。一天下午,李鸭客又对着犀牛潭发呆,有几对鸳鸯忽然从树尖俯冲下来,落在水面上“叽——叽——叽——”地叫唤。不大一会儿,三三两两的麻鸭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奔涌而出。李鸭客定睛一看,正是被山洪掠走的部分麻鸭。他知道,鸳鸯是麻鸭们的通信员,它们飞得高,望得远,知道犀牛潭没了危险,才把鸭群唤回来。
  从那以后,李鸭客对鸳鸯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并发誓要保护好犀牛潭的鸳鸯。上次到村委会听支书说有人开始盗猎犀牛潭的鸳鸯卖给外地商贩后,李鸭客早上起得更早,晚上睡得更晚了。本来打算像以前一样,端午节前就把所有的春水鸭卖掉,等打完谷子再孵化秋水鸭来饲养,这次他决定留下所有的母鸭和几只公鸭养成蛋鸭,到了秋天再拿去抱棚孵化成秋水鸭来喂养,这样既能扩大养殖规模又能长期留守犀牛潭。鸳鸯每天在犀牛潭成双入对,在水面上相亲相爱。特别是有暖阳的日子,它们跟麻鸭一样,时而跃入水中,引颈击水,追逐嬉戏,时而又爬上岸来,抖落身上的水珠,用橘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的羽毛。
  熬村坐落在邛水南岸,陈秀松从小在邛水河畔长大,经常在河边网鱼。每次下河,必定有三五斤河鱼带回家。后来邛水河两岸砌了砖房,家家户户的化粪池都往河里排放,原先清澈见底的邛水河冒起白色的泡沫。鱼儿少了,人们不敢下河洗澡,陈秀松也不再去河边打鱼。有人收购鸳鸯后,闲置多年的渔网终于可以制作成网鸳鸯的网子。网鸳鸯的网与打鱼的网不一样,渔网下面要用铅块才能使其下沉,而网鸳鸯的网要挂在空中,挂在鸳鸯经常飞翔的树杈与树杈之间。附近村子的鸳鸯早抓完了,只有犀牛潭还有。之前有村支书把守,现在有李鸭客在,根本无法下手。
  四月四号那天,陈秀松终于想出一个主意。他到镇上买来一只卤猪耳朵和半条猪舌头,并带来两斤米酒。当然,酒里兑了安眠药。他一进李鸭客的鸭棚就乐呵呵地说,兄弟呀,你帮扶秀琴开店我心里有数,我这当哥的也表示一点心意,咱兄弟好好喝一杯。李鸭客愣了一下,转而乐呵呵地说,是应该好好喝一杯了。倒满酒,陈秀松又从荷包掏出一瓶百事可乐说,对不起兄弟了,最近痛风,只能喝饮料陪你了。
  当夜深人静,确认李鸭客已经熟睡后,陈秀松才去收网。网到两只鸳鸯,都活着。他清晰地记得,以前到邻村的半月溪偷猎鸳鸯,都是夜晚布网,天亮收网。鸳鸯经过一夜挣扎,经常都是半死不活的,折翅膀断腿的,卖不到好价钱。吸取之前的教训,他把鸳鸯从网上小心翼翼地取下来,用预先准备好的透明胶布把鸳鸯的扁嘴缠好,再用尼龙绳把双脚缠起来。他望了朦胧月光下的鸭棚一眼,心里暗自喜了一下,提起装好鸳鸯的蛇皮口袋就往村口方向走。以往,陈秀琴的店在八点就打烊了。今天有点意外,十二点钟了,陈秀琴的店门还开着。走近一看,原来是陈秀琴在门口搭了一个灶台蒸灰碱粑。陈秀松心里一惊,想退回来已经晚了。陈秀松只得硬着头皮堆着笑脸迎上去说,秀琴,这么晚了,还没休息呀?陈秀琴埋着头继续加柴火,说,爸妈在世时最喜欢吃灰碱粑了,想做一些去坟上祭拜他们。转而她又说,你不会去犀牛潭偷猎鸳鸯了吧?陈秀松一惊,故作镇静地说,有李鸭客在那里把守,鸳鸯毛都别想拿一根。陈秀琴说,这些盗猎者真是的,明知抓捕鸳鸯要坐牢,却偏偏要冒险。说完准备进屋拿盆子来装灰碱粑,刚跨进一只脚,突然扭过头来看着陈秀松手里的蛇皮袋说,等等,里面装的是不是鸳鸯?陈秀松嘿嘿一笑说,什么鸳鸯,明明就是老母鸭。陈秀琴马上没了声响,但转而又说,我敢肯定里面装的就是鸳鸯,因为老母鸭一定会发出“嘎嘎”的叫声,而鸳鸯不会。这下子陈秀松没了笑声,陈秀琴问道,你是交给我放生还是交给林业派出所来处理?陈秀松只好灰溜溜地把两只鸳鸯交到陈秀琴的手头。
  第二天一早,陈秀琴用纸箱装着解救下来的两只鸳鸯,用背篼背着熬村人最喜爱的灰碱粑和大头酸菜,朝犀牛潭走去。她先把两只鸳鸯放进犀牛潭,才走向鸭棚。鸭棚门虚掩着,里面黑糊糊的,没有响动。李鸭客不会是去水井挑水了吧?她这样一想,打算等一会儿,就坐在鸭棚前看犀牛潭。只见灰蒙蒙的雾笼罩在水面上,麻鸭们在远处嬉戏打闹。近一些有几对鸳鸯,它们的翅膀一会儿热情地绽开,一会又紧张地闭合。望着那一对对形影不离的鸳鸯,陈秀琴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流过了泪水,站起来,还是不见李鸭客到来,她决定把灰碱粑和大头酸菜放进鸭棚就走。她轻轻推开门,一束太阳光照进鸭棚,却看见一床被子滑落在地下。李鸭客上身赤裸着,下身穿着三角裤衩,裆被撑得胀鼓鼓的,张着大嘴,正四仰八叉躺在床上均匀地喘气。陈秀琴嫁过的两个男人都是干瘪的瘦老头,第一次看见一个健碩的中年男子赤身躺着的样子,心里禁不住“咯噔”了一下。她不好意思叫醒李鸭客,弓身捡起被子盖在他身上。她拿起柴刀,准备到鸭棚背后劈一节枞膏来引火煮灰碱粑给李鸭客吃。走出鸭棚,陈秀琴望向潭面“嘎嘎”觅食的鸭群和卿卿我我的鸳鸯,发了一会儿呆。等她劈好一节枞膏引燃时,一对鸳鸯从鸭棚的屋檐低空划过。她想,这一定就是刚才放飞的那对鸳鸯了吧。它们悠然地落在鸭棚后面的枫树上,不用说,那就是它们的爱巢了。
  李鸭客醒来的时候,陈秀琴已经炒好大头酸菜,煮好油汤,锅子里的水滚开着,灰碱粑已经切好待下锅。灰碱粑是她昨天用柴火灰水浸泡后做成的,比集市上用石灰水做的灰碱粑更有光泽和韧劲。陈秀琴打了一盆水给李鸭客洗脸,等他洗好脸,刷完牙,陈秀琴已经把两碗热腾腾的灰碱粑端上桌子。李鸭客喉结动了一下,咽了一口涎水,端起饭碗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大碗灰碱粑吃个精光。抹完嘴,他竟蹲在桌子边流泪了。陈秀琴以为他眼里落了渣渣,赶紧放了碗,找来湿脸帕递给李鸭客。李鸭客感激地接过脸帕擦干眼泪说,自从妻子走后,我已经很多年没吃到这样好吃的灰碱粑了。陈秀琴听了他流泪的缘由,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气。陈秀琴收拾好碗筷,又帮李鸭客洗了被子和床单,把鸭棚前后打扫一遍才离开犀牛潭。   陈秀琴走后,李鸭客突然感觉有种空落落的感觉。自从没了妻子,他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他决定找些事情做,以此来打发这种莫名其妙的光阴。他戴上斗笠,披好蓑衣,在腰间别了笆篓,搬了一袋玉米放在屋檐下,才拿上鸭竿伫立在鸭棚前,对着正在犀牛潭自由嬉戏觅食的鸭群呼唤,“咿呀——来呀——咿呀——”,听到主人呼唤的鸭群立刻欢呼雀跃形成一条游龙朝李鸭客聚拢,在他周围“嘎嘎嘎”地欢歌。鸭儿吃饱后,随着李鸭客手中挥舞的竹竿,鸭群又沿着来路,向着远方的潭面循循而去。李鸭客每天都要呼唤鸭群无数次,以此训练麻鸭的野性,这也是犀牛潭的麻鸭肉质细嫩,比其他地方的麻鸭更能卖到好价钱的诀窍所在。训练完鸭群,他又扛上锄头把鸭棚后面的菜地深挖一遍,撒上菜种后,感觉还是空落落的,就挑着水桶到水井挑来满满两桶水。在用木瓢舀水进锅子时,不知道是木瓢放在灶台还有火气的缘故,还是陈秀琴喝过水的水瓢还留有唇温,热乎乎的,他竟“咕咚咕咚”一口喝完,感觉心里暖暖的。
  李鸭客坐了一会儿,打算到山上挑一担之前晒干的柴火,送给陈秀琴表示感谢。毕竟陈秀琴是女流之辈,现在煮饭用的是电磁炉、电饭锅,但煮猪潲用大铁锅还需要烧柴。刚走进树林,就听到前面传来几声凄厉的惨叫。他加快步伐朝前走,远远看到一棵大树下,一张粘网横在两棵大树中间,上面有一只大鸟在挣扎。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只公鸳鸯,网下还有一只来来回回不停穿梭的母鸳鸯,网上粘着的公鸳鸯双翅已经折断。难道偷猎者已将双手伸到犀牛潭了?李鸭客心一沉,决定不忙挑柴,先解下那只受伤的鸳鸯抱在怀里,才把布下的粘网全部清除。他把鸳鸯带回鸭棚,捞了几条鱼虾喂养,又才上山挑柴。李鸭客去陈秀琴那里送柴,又担心黄鼠狼来偷袭受伤的鸳鸯。他决定把鸳鸯一起带过去。这次去,陈秀琴又留他吃晚饭。吃饭时,李鸭客说起他童年的一个养鸭故事,竟让陈秀琴心里荡起阵阵涟漪。
  李鸭客说,每年秋收后,我放学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麻鸭赶到犀牛潭附近的水田,捕食遗漏的稻谷和鱼虾。在我放鸭的不远处,总有一个小女孩头戴斗笠,身背蓑衣,手拿一根长长的鸭竿,安静地伫立在田间看护着一群小鸭。好几次,我想走近她,或与她说点什么,可每当我赶着鸭群向她的鸭群靠近,她总是迅速把鸭群赶到另一丘水田里。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将鸭群放进水田后,就迫不及待地跳进犀牛潭洗澡。刚下水不一会儿,就传来小女孩尖厉的叫声,我浮出水面朝远处望去,只见一只老鹰展开翅膀直扑我的鸭群。那女孩不停地挥舞着鸭竿,一边喊叫一边奔跑着冲向我的鸭群。由于速度过快,她的斗笠被风吹掉在水田里。或许老鹰害怕那舞动的鸭竿,在俯冲下来接近鸭群时拐个弯飞走了。我飞奔到水田,捡起满是泥水的斗笠递给女孩,只见她红扑扑的脸上以及衣服上全都是泥水。她羞涩地看了我一眼,并不说话,接过斗笠,蒙着眼睛跑远了。我低头一看,原来我没有穿裤衩。忽然有一天,我养的鸭子少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回家挨了父亲一顿臭骂后,很快就忘记了。由于那时候不用鸭饲料,犀牛潭又不像现在有这么宽阔的水面,上游溪沟小,鱼虾有限,要不断变换地盘养鸭,后来我换了另一条山沟,再也没看到那个女孩。我上小学四年级那年,镇上各村小学生都统一到镇小学就读。有一天下课时,我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几乎在同时,那个熟悉的面孔也发现了我,原来是那位放鸭姑娘来给哥哥送午饭,心中顿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放学后,我看见她在学校门口张望,好像在等什么人。当我背着书包走近她身边,她轻声问,礼拜六还去犀牛潭养鸭吗?本来到镇上读书后,我父亲就不让我放鸭了,但我还是肯定地说,还来!周六放学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赶着已经长大的鸭群到犀牛潭。远远地看见那位姑娘赶着鸭群姗姗而来,手里提着一只“嘎嘎”叫的麻鸭。我问,为什么要提着鸭子走?姑娘说,这是你两个月前遗落的鸭子。当时它翅膀折断了,我捡回家治好了,今天还给你。说完她松开双手,把鸭子放在地上。果然,那只麻鸭像遇见了久别的亲人,立即扑棱着翅膀扑向我的鸭群,发出“嘎嘎”的欢叫。這是熬村麻鸭的天性,从出蛋壳开始,它生活在哪个鸭群就不会背叛自己的组织。即使有两队几万只麻鸭相遇,它们也不会认错自己的队伍。遗憾的是,我没有问她的姓名,也没有问她家住在哪里,后来去学校,再也没有看到她给她哥哥送饭,也不知道她去了哪儿。
  李鸭客说完,陈秀琴眼泪汪汪地望着他说,我能治好鸳鸯的伤,你把它留在我这儿吧。
  小满一过,端午节就来了。对于祈求风调雨顺又勤劳善良的熬村人,这一天一定要宰杀一只麻鸭做成血浆啤酒鸭,给祖先上供。上供是借口,其实是想犒劳辛苦小半年的自己。当然,血浆啤酒鸭离不开啤酒。陈秀琴去年刚开店没经验,端午节那天下午,几十件啤酒竟然被抢购一空。吸取之前的教训,一大早,陈秀琴就进县城了,她要去农贸市场购进一批啤酒。在出发之前的头天夜晚,陈秀琴特意跑了一趟犀牛潭,她嘱咐李鸭客喂好麻鸭后到村委会帮她照看一下店面,还有就是处在康复期的公鸳鸯,它体质还很虚弱,每一小时记得添加一些蚱蜢和清水。
  李鸭客像以往一样训练完麻鸭的野性,才锁好房门到小卖部来。鸳鸯看见李鸭客进来,立刻缩成一团,怯生生地看着他。李鸭客试图向笼子靠近,当李鸭客靠近一步,鸳鸯的身子缩得更紧一些。李鸭客蹲下来,鸳鸯竟浑身抖起来。李鸭客只好站着不动,心疼地说,快点好起来吧,我到你家看过了,你老婆正带着六个孩子学习觅食,其中五个已经能自由飞翔,有一个还在母亲身旁胆怯地扑腾呢。
  鸳鸯好像听懂李鸭客的话,又好像没了戒备之心,勾头在碗里咂巴一口水,又望着他。李鸭客打开陈秀琴放在笼子旁边的笆篓,发现里面的蚱蜢硬邦邦的,已经死了。李鸭客说,等等啊,我去劈柴找几只新鲜麻栗虫来,给你增加点高蛋白。给鸳鸯喂了麻栗虫,又顺便劈了一堆柴码整齐。卖了一些日杂百货,路上行人逐渐稀少,熬村人家的房顶都飘出袅袅炊烟,有些人家还发出隐隐约约的猜拳声,陈秀琴还是没有回来,李鸭客打算返回犀牛潭训练麻鸭的野性再返回来。刚准备锁门,一辆三轮车灰尘扑扑呼啸而来,只见陈秀琴一跃而下,急匆匆地扑向小卖部。她看见李鸭客,就像看见久违的亲人,竟趴在他怀里呜呜哭起来。   原来陈秀琴到县城后,刚走到商贸城门口,就看見陈秀松装成一个双腿缺失的残疾人,坐在一架简易木板车上磕头乞讨,见到人就说他没了双腿,孩子年幼还在上学,老婆生病住院,还编造有医院的证明材料。有些好心人看了,有给一块两块的,也有给五块十块的,一个多小时就乞讨到一百多元。陈秀琴越看越气,当着众人的面叫他脱下裤子,露出完好的双腿。有的说,好手好脚却装残疾,这是骗取好心人的同情。有的骂道,大骗子,退回我们捐的钱款。等人们捡回自己的钱款一哄而散,陈秀琴才从荷包掏出二十块钱给陈秀松做路费,叫他先回家,等她进货结束就回家过节。没想到陈秀松看到陈秀琴兜里的进货款,不由分说抢了就跑。陈秀琴报了警,等警察找到他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他又到麻将馆将钱输了个精光。陈秀琴说,我的钱要不回来,啤酒进不成,这不,空手回来了。
  李鸭客听她这么一说,非常生气。拉着陈秀琴说,走,我去教训教训这混蛋!
  陈秀琴说,警察说要拘留他十五天,暂时不会放出来。只是他一出来又会找我要钱,这店子迟早要关门。李鸭客说,下次别让我撞见他!陈秀琴终于止住了哭声,但还是肩膀一耸一耸地抽泣。过了一会儿,陈秀琴说,时间不早了,我们也炒一锅血浆啤酒鸭过节吧。
  李鸭客说,好啊,我回去抓一只麻鸭来。陈秀琴打开电磁炉烧水,李鸭客去犀牛潭抓麻鸭。等陈秀琴煺好鸭毛,砍段放在砧板上,准备开电磁炉来爆炒。李鸭客说,犀牛潭的麻鸭是吃着活物长大,得用山上柴火爆炒才香。柴火燃起来,火苗又“呼啦啦”地伸出火舌,发出阵阵欢笑。陈秀琴往锅里倒入菜籽油,七成热,才倒入砍好的鸭肉爆炒,等鸭肉变成橙黄色,听到发出“啪!啪!”的响声,鸭肉在锅中微微弹起时,陈秀琴用一个大碗盛出待用。她又弓身看一下灶孔里燃烧的柴火,抬头时,恰好跟李鸭客的目光相遇。她慌乱地将切成片的生姜、大蒜、干辣椒、花椒放入锅中拌炒,直到飘出呛人的辣味,才将爆炒过的鸭肉倒入,并快速地翻炒……不大一会儿,一锅活色生香的血浆啤酒鸭就摆在灶台上,将陈秀琴映衬得楚楚动人。坐在灶门前烧火的李鸭客很想站起来,走到她背后去抱抱她,但一想到还没征得她的同意就这样做,会不会让她把自己看扁了?其实他已经情不自禁地站起来了,想到这儿,故意到水缸边喝了一瓢凉水。可当他回头看到陈秀琴用锅铲舀鸭肉进锅子时,撅起的屁股一颤一颤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燥热,实在禁不住,从后面抱住了她。陈秀琴吓了一跳,但没有回头,也没有反抗。开始还僵硬着,过了一会儿,整个身子就瘫软了。李鸭客就势扛起她,像扛一团棉花一样把她放在床上。
  天黑了,太阳能路灯亮了。灯光照在窗户上,窗户的玻璃又把亮光反射到床上,照着身无一物的两人。两人的激情逐渐平息,屋子能见度越来越高,陈秀琴突然一激灵坐起来,浑身哆嗦着说,完了,你完了。李鸭客战战兢兢地问,什么完了?陈秀琴说,算命的说我天生克夫命,谁跟我睡过谁就短命,你是知道的,碰过我的两个男人都死了。
  李鸭客说,都二十一世纪了,还信迷信。李鸭客不信迷信,可是陈秀琴相信。自从跟李鸭客发生那次欢愉后,陈秀琴的心里就惴惴不安,生怕李鸭客出现什么意外。看店的时候,她不是把酱油当成醋卖,就是把盐巴当成味精卖。有人买了一件雪花啤酒五十五元,她收人家一百,又补给人家五十五。之后一个月,李鸭客又来陈秀琴店里几次,都被陈秀琴以各种理由赶走了。
  转眼间,犀牛潭附近的稻穗前几天还骄傲地仰着头,后几天被风霜一染,阳光一照,仿佛集体畅饮了米酒,耷拉着脑袋,醉了。犀牛潭虽然是动物们的天然粮仓,但它们在觅食中找到快乐的同时也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一条小鱼吞下一只虾子,正心满意足准备离开时,突然从前面游过来一条大鱼,又把它吞进肚子。李鸭客看到这一幕,总是叹息着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李鸭客还知道,他新买来饲养的秋水鸭如果没把捕食活鱼活虾的本领学好,就没办法在犀牛潭生存。每次在雏鸭未下水觅食前,李鸭客就从溪涧里捞来鱼虾,趁活蹦乱跳时抛向鸭群。鸭群练就活吞鱼虾的本领,下水觅食就游刃有余了。
  一天早上,在村委会常驻的张天航说他最近几天感冒严重,感觉浑身没劲儿,很想吃血浆啤酒鸭,但又没力气去犀牛潭,问陈秀琴能不能帮忙买一只?第一书记开口,陈秀琴哪好意思拒绝?陈秀琴掰着手指算了一下,自从最后一次赶走李鸭客,他已经一个月零十九天没来小卖部了。陈秀琴既想念他,又害怕见到他后自己把持不住,跟他有肌肤之亲。陈秀琴很想去犀牛潭看看他,哪怕是远远看一眼也好,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这次终于有了理由,她的身体禁不住颤了一下。
  陈秀琴背上背篼,为了节约路上的时间,她从小路,也即是李鸭客跟她说起小时候放鸭的那一弯稻田绕过去。谷子已经收割完毕,全是稻草垛,像一排排整齐的哨兵守卫着田野。此时与陈秀琴一起贪恋稻草垛的是一对交配的螳螂。它们叠着从这个草垛跳到那个草垛,又从那个草垛飞到另一草垛。陈秀琴以前只羡慕螳螂会飞会跳,现在突然羡慕起它们的自由自在来。它们不管在哪儿,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欢愉,真好。但后来她又看到,两只螳螂交配完毕,母螳螂就把公螳螂一口口吃掉。陈秀琴想,难怪它们在恋爱时要尽情地享受,它们是在积攒死亡的勇气。她暗暗恨自己,正是自己把持不住,才让李鸭客迈向死亡的边缘。陈秀琴这样想着,心里更加坚定要去看看李鸭客的想法。
  走到犀牛潭,远远看见李鸭客正站在鸭棚前,“来呀——咿呀——来呀”地唤鸭,陈秀琴终于松了一口气,还好,他还活着。她犹豫了一会儿,才忐忑不安地朝鸭棚走去。走到鸭棚前,李鸭客先是愣了一下,转而欣喜地说,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李鸭客回头把鸭竿靠在鸭棚边,迅速进屋拿一只凳子递给陈秀琴,哀怨地说,都深秋了,也不多穿件外衣暖和点。陈秀琴一再解释说不冷也不坐了,是来帮张书记买鸭的。李鸭客抓了麻鸭说,瞧你瘦得像根芭芒草,只怕风都能把你吹跑,还是我帮忙送过去吧。陈秀琴点点头,顺从地跟在李鸭客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走完玉带桥,穿过那片竹林时,陈秀琴说,如果你真遭遇什么意外,我愿意替你去死。李鸭客被陈秀琴的话感动了,拉过陈秀琴的手撒谎说,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找鬼师帮我弄了一个稻草人替我去死了,以后什么事也没有了。陈秀琴不相信,她说,如果稻草人能代替人去死,这世上就没有意外死亡了。李鸭客说,人终有一死,如果老天今天就要我死,还不如再来一次。说完顺势把陈秀琴拽进竹林。
  立冬那天,熬村出了一个轰动性新闻,两个村民被警察带走了。这两个人中,一个是陈秀松,一个是在县城开饭店的马文亮。首先被抓的是马文亮。那天他正在饭店门口招呼客人,有两个乔装成外地老板的顾客找到他,说要宴请十几个大老板,他们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就想吃鸳鸯,问他能不能搞到?马文亮没有怀疑,带起两人就到二楼一间密室验货。没想到两人是林业派出所新来的干警,不但从他家搜出两对鸳鸯,还搜出几十斤野生娃娃鱼和竹耗子。马文亮一下子慌了,赶紧说这些野味不是他抓的,全是陈秀松抓来卖给他的。陈秀松被抓后,不但对抓捕野生动物的事情供认不讳,还供出曾经跟人合伙贩卖亲妹妹陈秀琴的事。
  陈秀琴对这些新闻没多大兴趣,而是激动地盼望着春天的到来。自从李鸭客跟陈秀琴在竹林里那次欢愉之后,他已经很久不到小卖部来了。陈秀琴主动去犀牛潭找李鸭客 两次,想温存温存,都被拒绝了。陈秀琴问他为什么?李鸭客说,等来年春天把“翼羽牌”麻鸭基地建成后,我要明媒正娶,把你接到家里去亲热。
  责任编辑 张 琳
其他文献
一  在宣城几日,被山,被人,被水,被纸,被美食……缠扰,深深地沉浸其中。皖南还是美,真正是美。四季都美。我有幸生在安徽,一生常常去皖南,真是人生之大幸。生活在皖南的人们,你们幸福吗?  被人困扰是这三个人:谢、李白和石涛。被山困扰是敬亭山。被水困扰是青弋江、宛陵湖。被纸困扰是宣纸。被美食困扰……唉!这个就不用说了,徽菜的大本营不就在皖南吗?我这里的困扰不是烦恼,而是有这么三层意思:这些人为什么这
期刊
忆白马林场的堆雪人  林场很大,但没有声音。除了这场五年一遇   的中雪。  有人说,若运气好,我们会遇到野枣树上  去年的浆果。  ……堆雪人,中雪  刚适合。胡乱垒出时,它光着身子。  它心早寒了,  这个没魂的人,它一定是伤心死的。  我们用上了新鲜松树枝,或浆果,填进它  柔软的骨架。  它睁眼,呼出了气,  它突然有了魂,像附近的小树林有只鹧鸪叫着。  驱车过白马林场记  往大了说,我驱
期刊
春·粉黛  春天的平江路,是在“咿咿呀呀”的摇橹声中醒来的。  晨曦中独自漫步小巷,空气微醺,嫣红的海棠花开在粉墙边。静静的平江河上划来一只乌篷船,船篷是素静的蓝花,几分清雅。穿蓝花布衫的女子撑着船,摇着橹,船上没有游人,船儿划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像漂浮在水上的一个梦。  一丛丛洁白小花在水边摇曳,素洁干净,有贞静之美,像不施粉黛的少女。柳丝低垂着,如春天的窗帘,乌篷船就在帘中缓缓游过。  春分
期刊
当代中国文学的非虚构写作,正呈现出风起云涌之势。2019年,安徽作家余同友的两部非虚构作品——《村里有座庙》《寻鳄记》——连续两次获得澎湃新闻大奖。由他的启发,我想谈一谈我所了解的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创作,及其所讲述的“中国故事”。  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 writing)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文学现象,也是近年来当代文学现实主义转向和回归。“非虚构写作”顾名思义,就是基于“
期刊
算起来,我应该叫汤小花姑姑,我爸爸叫汤小花爸爸伯伯,汤小花爸爸跟我爷爷是表兄弟。但一般情况下,我都叫她小花,不就比我大一岁吗?大一岁就想当姑姑,美死她了!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我偏不让她美,偏不让她占便宜,我就叫她小花,小花。当然,汤小花从不介意这个,咱俩经常在一起厮混(她家就在我家前一进),下河摸鱼,田里偷瓜,躲猫猫跳皮筋,烧草垛逗鸡狗,玩得昏天暗地,配合得天衣无缝,革命情谊深似海。  汤小花最
期刊
一  我曾经拥有过几只玉镯,它们代表了我不同的岁月痕迹。  第一只玉镯,是玛瑙的,淡紫色的,陪伴我青春洋溢的白衣天使工作,心蜜一样甜。这是我心仪的对象从上谷玛瑙产地买来的。当时他在大秦二期施工,他让玛瑙手镯陪伴我。乡医院的日月因为这个手镯,变得流光溢彩,终身难忘。这只玛瑙手镯我爱不释手,担心不小心磕了,经常摘下来,放到枕头下面。有一天,玛瑙手镯不见了,我四处寻找,以为宿舍大门敞开被人拿走了。那段日
期刊
花骨朵  花正打骨朵,早晨,露水落在骨朵上,有艳意。花骨朵累累满枝,好像会轻轻发出声音来。  最近学认篆字,发现花的骨朵,极像篆体的“心”字。  忽然又想到了晏小山的词,“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过去女子的衣服,绣着双重的“心”字图案,好有情致。据说宋时女人衣裙上所绣的这种图案,正是类似篆体的“心”字,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春风入怀,其人如玉。  花未开时,花里好像隐隐有一个什么故事在里面藏着。
期刊
头有些眩晕。在屋子里待得久了,尽管记得每日开窗通风,还是有缺氧的症兆。入睡前盯着手机上疫情通报的数字,直盯得眼睛发涨,继而发酸,那是泪水在泪囊里充盈的缘故。但倒头还是睡了,梦里有时山光水色,有时陋巷晦暗,不断闪现的脸都是焦苦的,似乎落满了尘土。  时间退回到大年三十,我在长江南岸繁昌县城的家里过年。吃过年饭,听着遥远夜空里烟花腾空之声,恍若有谁当空撒了一把冰冷的银屑。电视机开着,照例是春晚,照例是
期刊
青年作家李永兵2012年只身远赴非洲,实地感受非洲神秘的现实与文化,获得了第一手的生存感悟和现场体验,从而开启了他的“非洲叙事”。长篇《流浪狮》和短篇《虚无的盛宴》让读者见识了其非洲叙事朴素而略显深邃的质地,也见出了作家不俗的艺术功力。短篇小说《红灯》依然是他非洲叙事的延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贫穷战乱情境下的人性原色以及社会底层生存的原生状态。  小说以到非洲营地劳作的中国工人老单为主线,以老单的生
期刊
《纸上的父亲》是什么样的父亲?既是母亲远嫁的一代君王,也是儿子淡出黑暗的翼翅。这是一个在溃烂处淘金的故事,我们早在小说的外围就体会到了作家内心的强大和智慧的能量,段位很高。错位思考是小说中一种狡黠的叙事方式,《去你的龙勃罗梭》从“我”的纠结和焦虑开始,然后让两种不同的情感在电梯口汇集,此时,尴尬骤然间变成了一种丑陋和追问。毋庸置疑,从牢笼里出来的九江在释放自己的同时,也打开了众人的牢笼。传承是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