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看得更远:印度全球外交走进南太平洋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融合与联系也愈加深入和频繁, “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以下简称“印—太地区”)这一词语也开始被经常用来描述新涌现出的其中一种地缘政治现象。曾经被视为亚太边缘地区国家的印度如今不仅正在向着西太平洋核心区域挺进,而且也开始把触角伸到更远的南太平洋地区。
  莫迪旋风:交朋友、谈合作、投资金
  冷战结束之后,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形势,印度雄心勃勃地提出“向东看”的外交战略方针,其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看到了亚太经济蓬勃发展给地区各国带来的切实收益。而南亚次大陆处于活跃的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和富饶的中东产油地之间,却未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一直处于不愠不火的境地,也让印度“做有声有色的大国”的国策基调略显尴尬。因此,印度不愿错过搭上高速发展的亚太经济这趟列车的机会,同时也立志要让国际社会充分承认印度的强国地位。
  2014年5月印度新总理莫迪上台之后,高调推行全球外交攻势,在世界各地宣传印度、推销印度。一方面,他趁美国“重返亚洲”之际,借助自身地缘战略价值,不断加强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合作。另一方面,从印度自身战略认知和利益立场出发,在谨慎维持不结盟立场的基础上,广交朋友,为提升印度的国际影响力积攒能量。
  印度近期的外交活动十分频繁,莫迪总理可谓打出了一套看上去“有声有色”的组合拳:他先是于11月11日前往缅甸,出席了东亚峰会;接着14日又飞往澳大利亚,出现在G20领导人峰会上,谈笑风生,大展魅力外交;峰会一结束,他继续访问澳大利亚;然后又马不停蹄地于19日飞向更东面的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在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活动中,最博人眼球的应该算是莫迪对南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攻势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主动交友。莫迪的南太平洋之行,对印度具有重要意义。他是28年来首位访问澳大利亚的印度总理,也是继英迪拉·甘地1981年访问斐济之后,第二位踏上斐济国土的印度总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莫迪全球外交的新突破。更引人关注的是,莫迪还在斐济主办了与该地区十几个岛国的元首或代表的会议,这也是印度与该地区国家外交史上的头一遭,即便是其他大国也鲜有如此的阵势。
  二是深化合作。在澳大利亚期间,印澳两国签署了安全协议,达成了一年内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共识,印度经济、政治双丰收。在斐济,莫迪宣布给予斐济公民落地签证待遇,并承诺扶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两国签署了三项谅解备忘录,包括印度资助斐济修建热电厂、升级制糖工业设施、选派斐济外交人员赴印进行培训等内容,两国还表示要加强在安全与防务方面的合作。莫迪还表态将在印度—太平洋岛屿合作论坛框架下定期和南太平洋岛国举行首脑峰会。
  三是资金投入。印度虽然国力有限,但也有模有样地推行起“金元外交”。例如,在访问斐济时,莫迪宣布将为斐济捐建一座图书馆,同时还将提供75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在与多个岛国领导人会晤时,莫迪慷慨允诺,印度每年将为它们挑选出的社区项目提供12.5万到20万美元的资助,同时还将帮助后者在新德里设立一个太平洋岛屿国家贸易办公室。
  雄心勃勃的地缘棋手
  随着近些年一些学者热议“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这一概念,“印—太地区”的战略价值很快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目前,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都在积极参与新的地缘竞争。美国等将“印—太地区”秩序构建视为亚太新秩序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当前的力量格局主要体现为新兴势力同传统霸权间的角力,而印度作为新兴力量之一,一直受到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曾鼓励印度不仅要“向东看”,更重要的是要“向东走”,实质就是要将印度吸纳进美国的亚太新秩序,既用新秩序新机制规范和约束印度,同时也借印度之力制衡中国。印度则充分利用了战略态势演进给其带来的机遇,在中美等国家间左右逢源,以“不结盟2.0”版政策为基础,开展极为活跃的外交攻势。莫迪总理此次出访南太平洋地区,正是印度在外交上坚持“向东走”的重要一步,意义颇为深远。
  首先,印度希望通过加强与澳大利亚的合作,共同增强对“印—太新秩序”的影响力。澳大利亚毫无疑问是“印—太新秩序”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印度作为印度洋、南亚地区最显赫的大国,因其自身地缘战略价值、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立场等,受到美日等国的高度重视。但是印度与澳大利亚的关系还较为平淡,比如两国贸易额在2011~2012年度为175亿美元,2013~2014年度又下降到125亿美元。相反,中澳2013年的双边贸易额已高达1363亿美元。印度选择加深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既是承认澳大利亚在该地区独特的国际地位和战略影响力,推动双边关系整体发展,同时也是谋求实现从东西两头打牢“印—太新秩序”基础的目标,以合力提升国际地位。
  其次,莫迪访问斐济是地缘战略上一次具有深意的探索。斐济地处南太平洋战略要冲,因其规模、位置和海上通道意义等,在该地区具有关键地位,并成为政治、经济、外交活动的中心舞台。斐济拥有十分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海洋矿产,同时也是进行太空监测的理想地区。从历史上讲,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万多名印度人来到斐济从事制糖产业,之后也不断有印度人移民到斐济。这一历史原因使得如今斐济约90多万的人口中,印度裔就占据了差不多40%。因此,印度对斐济有着特殊的情感,而莫迪的来访,也让印度裔居民欢欣鼓舞。
  印度学者曾指出,印度一直没有一个成形的南太平洋战略,它通常仅仅将该地区视为“向东看”政策无关紧要的延伸。莫迪此次外交之行可谓是印度迄今为止在“印—太地区”战略路线图上勾画的最远的一笔。莫迪的访问,凸显了印度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同时也让印度的全球外交找到了新的存在感。莫迪宣称,斐济是南太平洋地区一个“富有影响力的声音”。印度和斐济也早已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合作,例如,印度科学家在斐济设立了机构,开展太空项目研究。此外,印度希望吸引更多的南太平洋投资者。南太平洋地区有很多印度裔居民,能够成为印度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斐济现在可谓是南太平洋的外交明星。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对斐济进行国事访问,并同太平洋建交岛国领导人举行会晤。尤其是对西方国家来说,斐济如今逐步摆脱了种族歧视、政变骚乱等负面影响,建立了民主制度,与西方关系更加密切。甚至印度也认为民主体制使得两国成为“天然盟友”,是共同抵御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的“战略支点”。
  最后,印度的南太平洋外交也是为其推动联合国改革未雨绸缪。南太平洋岛国地区虽然不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区域,也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但是莫迪此次会见的十几个岛国中有12个为联合国成员国,其他的也有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按照“一个国家一张票”的国际惯例,这些国家能够对国际机制的变动产生不小影响,因此也成为联合国的重要“票仓”。印度显然希望能从中拉拢更多国家,为印度在联合国改革中争取票源。众所周知,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被印度看作大国地位得到国际承认的重要标尺。
  曾经被视为亚太边缘地区国家的印度如今不仅正在向着西太平洋核心区域挺进,而且也开始把触角伸到更远的南太平洋地区。
  形象工程还是外交创举?
  莫迪的南太平洋外交旋风一时之间确也给印度国内注入了兴奋剂。不过,印度在外交、军购等领域常有好高骛远的惊人之举,印度民众对大国地位的炽热渴求,也易导致其过于自夸。从现实情况来看,莫迪的外交行动,雷声虽大,也具有一定开创性,但从实效上看,恐雨点较小,原因在于:
  第一,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力量投入不平衡,效果尚难立竿见影。印度是印度洋区域极为重要的国家,即便美国也要尽可能寻求与其合作。但是,印度在南太平洋地区格局中还是新人、后来者。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讲,印度在南太平洋地区尚缺少关键利益诉求,礼节性外交往来居多,实质性战略投资偏少。比如,在这十几个南太平洋岛国中,印度只在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设有外交代表机构,前者是因为有大量印度裔居民,后者是因为有矿产贸易需求,至于由其他12个国家举行的地区性会议,印度基本都缺席。相比较而言,其他一些大国的利益则早已辐射到该地区,配套的外交政策、贸易措施甚至军事部署也随之跟进。举例来说,在此次莫迪会见的南太平洋岛国中,除了部分是主权独立国家之外,其中有五个岛国与其他国家是自由联合关系,外交和防务都由对方掌管:库克群岛、纽埃岛与新西兰为自由联合关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帕劳与美国为自由联合关系,美国也因此在该地区的军事领域始终发挥着关键影响。而且当前在南太平洋地区,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新兴大国中国与传统霸权国美国之间的新力量格局,印度想在南太平洋舞台上长袖善舞恐怕还很困难。
  第二,亚太新经济秩序的发展,让南太平洋地区更钟爱西太平洋沿岸等核心区域。当前亚太经济秩序处于新的调整阶段,无论是中国提出的亚太自贸区还是美国力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都能让搭便车者取得良好收益。斐济等国家自然希望能把握这样的良机,从区域经济发展中汲取能量。印度目前还未进入亚太经济格局的中心区域和权力核心,本身经济也存在不少问题,对斐济等国家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三,印度选择斐济作为战略发力点,恐是一厢情愿。首先,斐济乐享左右逢源的特殊地位,借印度抬高身价。印度的如意算盘是,斐济等岛国长期受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压制”,这是印度进入南太平地区的绝好机会。不过,如今诸多国家都开始向斐济频频示好,这让斐济能更好地利用地区大国博弈之机,抬升身价,形成相互制衡,而印度不过是其中的“报价”者之一;其次,印度对斐济国内印度裔居民的关注也让斐济政府心存警惕。斐济担心其国内的印度游说团体左右其政府的对外政策,甚至害怕在未来造成政治动乱;最后,印度给斐济抛去的媚眼也引起其他岛国的质疑。一些岛国认为印度对斐济如此重视,主要是因为该国有大量的印度裔居民,其他国家在印度眼里则不具有较大战略价值,印度也不会真心与它们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这也使得印度虽热情投入,但收到的效果却大打折扣。
  (作者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其他文献
在春秋中期,随着楚庄王问鼎天下,周天子的威仪彻底陨落,勤王而信天下的“尊王攘夷”战略终于寿终正寝。随之而来的,便是以楚庄王武力控制诸侯的结盟战略为代表的春秋争霸时代。晋因与楚国的邲战(公元前597年)一役失败,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春秋时代占据霸主地位最长时间的晋的终结。随着晋景公的励精图治,晋国霸业逐渐复兴。这次晋的强势地位自景公兴兵灭赤狄(前594年)开始,一直持续至厉公、悼公以至顷公、定公时代,前
新年伊始巴黎发生的《查理周刊》遭遇恐袭事件震惊了世界。1月11日,几十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国际组织的领导人走上巴黎街头,与法国总统奥朗德一道,手挽手、肩并肩地参加反恐大游行。2月18日、19日,由美国召集的、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的反恐峰会在华盛顿举行。之前人们都在期待这次峰会能针对当前全球严峻的恐怖形势拿出有力的解决方案,然而会议成果寥寥。为什么会是这样?全球反恐真正的难点在哪里……本
尼日利亚军方4月28日称从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手中成功解救出200名女童、93名妇女,但其中并没有去年4月在奇博克遭绑架的女学生。  尼日利亚军方是在推特官方帐号上发布的这一消息。当天下午,军方从山姆比萨森林中的“博科圣地”营地中解救了这些女童和妇女,并攻占和摧毁了三个营地。但军方发言人萨尼·乌斯曼说,这200名女童并非在奇博克遭绑架的女学生。去年4月14日,“博科圣地”从奇博克绑架了276名在校
如果美国前国务卿克林顿·希拉里2016年成功当选,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统。对于日本将在何时诞生首位女首相,日本媒体就此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回答“11年至20年后”的人数最多,占到36.4%。如果他们的预期成真,那么2015年出生的婴儿在成年之前就有可能看到首位日本女首相。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日本国会中女性议员还太少。据统计,截至2015年1月1日,在日本众议院中女性所占比例为9
有句话叫“神马都是浮云”。2012年,这句调侃的话也许会变成很严肃的现实。如果说1945年改变世界的是一朵“蘑菇云”,那么今后改变世界的可能是另一朵云。   尽管“云计算”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讲还很陌生,但它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并且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第一次用活字印刷术印制了《圣经》,使更多人看到了基督教的真容,从而掀起了彻底改变欧洲政治格局的宗教改革
2015年11月3日,巴勒斯坦示威者在约旦河西岸拉马拉某军事监狱外焚烧轮胎,与以色列士兵爆发冲突。  连日来,“阿拉伯之春”后一度被国际社会淡忘的巴以冲突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冲突中,近年来在以色列已经有所沉寂的自杀性暴力袭击再度出现,更多愤怒的巴勒斯坦民众则通过街头抗议、投掷石块等与以色列军警进行对抗。截至10月底,冲突已经造成50多名巴勒斯坦人丧生,2000多人受伤,以色
《留美杂忆——六十年来美国生活的回顾》,是99岁高龄的著名历史学家、图书馆学泰斗钱存训(TsienTsuen-hsuin)教授的学术回忆录。该书先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后于2008年由黄山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  钱先生1909年12月1日生于江苏泰州书香之家。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平图书馆南京及上海办事处主任、芝加哥大学东亚图
2013年8月30日,奥巴马召集国家安全小组开会,在白宫战情室讨论叙利亚局势,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司法部长霍德、国务卿克里及副总统拜登等参与计论。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为期四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翻看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外交》画册,内有一张笔者从柬埔寨王国西哈努克·莫尼列皇太后手中接受赈灾捐款的照片。由此,与西哈努克太皇夫妇交往的一些情形又一一浮现在眼前。    东交民巷15号的“住户”    这些年来,西哈努克太皇夫妇几乎每年都向中方捐款,数目从五万到十万美元不等,对象多是中国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冰冻、干旱等地区的民众。这些捐款大多由笔者代表中国政府前往太皇在中国的官邸
《世界知识》:今年上半年,国际上新老问题此起彼伏,有点让人眼花缭乱。您怎样看当前国际形势?  乐玉成:上半年国际形势可以简要概括为“稳”、“乱”、“变”、“治”四个字。“稳”就是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主流,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朝核、伊朗核、叙利亚等热点问题基本保持了对话解决的势头。“乱”就是世界依然乱象丛生。欧债危机从“急症”转成“顽症”,西亚北非动荡仍在持续并有向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