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保证它充满活力的源泉,而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深入了解多媒体,才能更好地将它应用于教学。
  
  一、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渠道完成教师所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特定的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某种情绪或情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在《三峡》一课中,笔者结合文章中高峻山势,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的景象;重岩叠嶂的群山,出现的“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的奇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的连山,使人在秋日倍感涧肃、十分凄清的风光,与一幅幅画面结合在一起,并播放课文录音,图文声并茂,学生如临其境,他们情不自禁地小声朗读并要求再看一遍。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不仅完成了计划的学习目标,而且顺利地完成了背诵这篇散文的任务。许多学生在日记中记叙了他们学习这篇散文时的美好感受。课堂上不用赘述,他们就能通过感官充分感受三峡的壮美,从而加深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正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以优美的画面、悦耳动听的朗诵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视听想象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二、多媒体教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知识和练习题,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和加强记忆,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对文学常识和古诗词常识的学习、对作者和文章背景的简介等。在练习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在做课堂练习时,既省时省力、高效快捷,又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得到及时的培养。同时其他学生也可以观看到做题同学的做题经过,了解其解题思路。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而有些错误是带有普遍性的,这样其他学生也可以从中得到教育和启发。
  课堂的时间是确定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手段单调,使得教师在这些时间内教授的信息有限,而通过多媒体展示手段可传达大量的语音信息,节省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快课堂进程,加大课堂容量,从而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深思熟虑之后制作一份高质量的课件,将需要书写的内容尽量用课件展示出来。其中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处理,做到字体清晰,重点突出。背景介绍、作者介绍都可以用影音文件处理,加强学生感知材料的直观性、深刻性。而以上种种处理的结果大大节省了课堂时间。加快了课堂进程,扩大了课堂的信息容量。
  
  三、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现情感教学
  
  在激发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笔者用多媒体播放“送别”,并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学生听出了忧伤、怀念,也听出了在送别父亲时英子内心的痛苦和不舍,那是他对父亲的爱,旋律中回荡着英子告别童年的决心与“我已经长大了”的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当课文内容涉及到学生比较陌生的事物时,多媒体课件就更加显示出了其直观展示的长处。如:《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地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情,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种“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实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欣赏画面、倾听鼓声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朗诵课文,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就比较到位,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设施教学,笔者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学习《黄河颂》。课前,学生搜集了许多有关黄河的知识、图片、诗歌、传说、谚语等,课堂上学生看着汹涌澎湃的黄河,伴随着雄壮昂扬的旋律,高声诵读。那一刻笔者感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给语文课插上了“翅膀”,带着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带着学子们一颗颗求知的心一起飞翔。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多媒体可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图文,使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触动学生“美”的情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韵美,在“想”中感受意境美。正是多媒体教学将图、文、像有机结合,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叩击心灵、营造环境,将学生引入审美轨道,产生强烈的审美共鸣。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使语文教学在兴趣中被学生接受。
其他文献
摘要:阶梯式管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德育过程的阶段性和层次化操作。注重阶段特点,抓好关键环节,体现年级特色。其实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主体作用,通过阶段性激励手段和各种活动载体,激发学生自主成才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关键词:三阶梯管理 层次化
期刊
复习可以促使学生回忆,进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识记以后,如不及时复习,就会遗忘,而复习是保持记忆的方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当今社会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物理教学也不例外地融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备课    传统的物理备课以教科书、参考书为中心,教师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完成,不但效率低,而且很多相关信息无法找到。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教学
期刊
每年高考后,分析各省市作文题目、阅卷评判标准、赏析满分作文等有关高考作文的文章扑面而来。可见,除了考生、老师、家长,高考作文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作文在语文高考中所占比重大,更是因为高考作文能反映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的进步,能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那些体现真情实感、具有实用价值的作文才能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因此,高考作文不再是字、词、句的简单堆砌,不再是材料的东拼西凑,不再是满篇空洞
期刊
摘要: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又表现出一定的民族地域性特征,本文对须弥山石窟不同分期的洞窟形制和造像艺术特点进行论述,进而分析指出须弥山石窟在我国石窟中的地位、作用。  关键词:须弥山石窟 造像艺术 形制特点 自然景观    石窟最早出现在印度,原是佛教徒为纪念释迦牟尼,仿效其修行之所而建造的洞穴。它传人中国后,与中国传统的“石室”建筑形式结合起
期刊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主题是读书动笔。教材中写道:“读书动笔,就是在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圈点,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评论。”本单元课文的配置以散文为主,都紧紧围绕“绿”这个核心。教材将第一篇课文——朱自清的《绿》设计为示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其思想感情、理解其内容的同时,初步了解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然后自主阅读评点、批注后面的三篇课文。  在实施本单元教学
期刊
一、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能力可以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这四项能力。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同等重要,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及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阅读教学却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其他教学的基础,对其他训练的影响更大。  就语文学科而言,摆在小学生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将口头语言尽快地转化为书面语言,阅读教学则是最直接、最有效地掌
期刊
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规定,只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活动课,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进行素质教育。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活动课呢?    一、指导学生课前准备活动材料    活动课材料的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基础。活动课材料的准备可分为两种类型:(1)在上活动课时给学生5-10分钟准备。如讲
期刊
人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位好老师就有一个好班级。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班级管理以及各种引导当然也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管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至养成优秀品质,给学生以学习的兴趣、生活的信心,它如同正常有序运转机器的润滑剂,使机器加速运转。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处在人生的开始,引导和养成习惯则更是重中之
期刊
摘要:实施“学案教学”模式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设计编制学案是核心,科学、高效使用学案是关键。  关键词:主体性 探索性 灵活性原则 “学习目标一学法指导一学习程序”地理学案模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更加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已成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如何将先进的教育与学习理念切实有效地转化为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成地理课堂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