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埋银悬案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xi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清人所记献忠埋银
  
  清夏燮《明通鉴·附编》:顺治元年(1644)八月甲子,张献忠军攻占成都。十一月庚寅,张献忠建大西国,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设丞相、尚书、五军都督府等官。此下记述了张献忠屠杀恶行,接着说:“又用法移锦江,涸而辟之,深数丈,埋金宝亿万计,然后决堤放流,名‘水藏’。曰:‘无为后人有也’。”
  这里的文字全抄《明史·流贼传》,事件的时间是模糊的,只说明有埋银这么一回事。
  沈荀蔚《蜀难纪略》所记较详,时在1646年,称张献忠将“所聚金银,以千余人运之江干,三月始毕。至是,测江水浅处,多支流以杀其势,一如决河法;水涸,于江底作大穴,投以金银;而杀运夫于上,后覆以土;仍决江流复故道。后续有所得,俱刳木成鞘,运至新津江口,载以千余艘,将为顺流计至巫峡投之。”
  刘景佑《蜀龟鉴》综合各家传说,所述略同。其在1646年夏历五月后记:“锢金。献以财货妇女累兵心,令有妇女必杀;……有金银必缴。藏一两者斩,十两剥皮。凡金银、器物、首饰沉井窖屋,发觉者连坐一营;告捕者赏以其家器物。前门外铺席满地,金银山集。盛木鞘数万(《蜀碧》)。测江水浅处,开支流如筑决河法,水涸,掘大穴,投以木鞘,杀运夫而实以土。乃决江流,复故道。续得金银亦盛鞘,至新津江口而覆。(《叙略》)”
  又在1646年六月记:“明副将杨展大败献于江口。”“献率劲兵十余万,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将变姓名走楚作巨商。展遂于彭山江口纵火,焚其舟。展身先士卒,殪其前锋。风烈火猛,展登岸夹攻,枪铳、弩矢齐发。(献忠)士卒辎重丧失多,急走成都。展取所遗金宝益军储,富强甲诸将。居民时于江日获木鞘金银。”
  根据当时传闻编写的野史,张献忠埋银和沉银,实际上是前后两次。
  所谓“锢金”式埋银,是指埋银于成都城中锦江。民间一直传有歌谣,几乎人人耳熟能详:“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所谓江口沉银的事,欧阳直《蜀警录》记在1646年六七月:“金银山积。收齐,装以木鞘箱笼,载有数十巨舰。令水军督押,赴彭山之江,沉诸河。献贼移师出城,驻营于郊。令各营纵火,烧毁房屋。”八月,张献忠放弃成都北走。次年正月,“杨展奉旨晋广元伯。遣塘马四营,分镇成都四城。募善泅水手,打捞江口金银。”
  费密《荒书》则记于1646年正月:“献忠尽括四川金银作鞘,注彭山县江口。杨展先锋见贼焚舟,不知为金银也。前后渔人得之,展始取以养兵,故上南为饶。”此事也见载于清《彭山县志》卷六。(图一)
  上面的说法是先埋银,后沉银;沉银一说是战败覆舟,一说是主动沉江。但孙錤《蜀破镜》则将这两件事前后来个颠倒,书中记在1646年七月:“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三十余万,载金宝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胜负。拟乘势出峡,变姓名作巨商。展闻,以兵逆于彭山之江口。大战,顺风纵火,烧贼舟无算,士卒、辎重丧亡略尽。复奔还成都。展取所遗金宝,以益军储。”八月:“八月既望,张献忠将前自江口败回所余蜀府金宝,用法移锦江,锢其流。穿穴数仞,填之,下土石,并凿工掩筑,然后决堤放流,名曰水藏。”
  这里的事情前后,基本依据彭遵泗《蜀碧》:“献自江口败还,势不振。又闻王祥、曾英近资简,决走川北。将所余蜀府金银铸饼,及瑶宝等物,用法移锦江,锢其流。穿穴数仞,实之。因尽杀凿工,下土石掩盖,然后决堤流,使后来者不得发,名曰锢金。又尽毁宫殿,坠砌堙井,焚市肆而逃。”
  其次序是先沉银,后埋银;看来究竟孰先孰后,已难定论。《蜀碧》又补充注出江口所沉银两:“至今居民时于江底获大鞘,其金银镌有各州邑名号。”可见银沉江口是实。
  《彭山县志》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冬季,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转报总督孙士毅,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清文宗实录》咸丰三年(1853)翰林院编修陈泰初奏:曾经眼见彭山居民在江中打捞到“其色黑暗”的银子。于是令成都将军裕瑞“按所呈情形悉心查访,博采舆论。若知其处,设法捞掘。”
  直至现代,仍然有所发现。报载2005年4月20日上午,彭山县江口镇岷江大桥附近老虎滩河床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上,挖掘机从河床3米深处,掘出一批银锭。(图二)每锭重1800余克,呈船形;正面刻有铭文,如“崇祯十六年八月纹银五十两”、“沅陵县征完解司载充兵饷银五十两崇祯十年八月银匠姜国太”、“京山县十五年饷银肆十两”、“巴陵县榆口饷银五十两”等。出土银锭藏于木鞘内;木鞘是两个半圆形木块,长118厘米,外径18厘米,中间挖空,银绽放入其中,然后合在一起,两头用铁丝箍紧。其中6件有铭文的银锭,经鉴定为二级文物。
  近年张超俊博士论文,又指出另一处埋银传说(但此事不见经传):“在彭山江口镇,人们发现在这里竟也流传着与宝藏相关的歌谣,产生了沉宝谜踪的第二种版本。当地人这么唱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不同的是,石牛和石鼓换成了石龙和石虎,而歌谣的格式则一模一样。在江口镇为什么也有一首类似锦江石碑上的歌谣,这难道只是单纯的巧合吗?在江口镇的石龙沟中,石龙石虎遥遥相对。石龙沟位于江口镇石盘山,山上有石碑,刻有‘石龙对石虎’的一段歌谣,在曲折的山路尽头,一条石龙赫然立在岩壁上。石虎由于历史的冲刷,部分头像已被毁坏,但虎身仍清晰可见。”(图三)
  城内锦江的理银,在清人记载中并不怎么肯定;以致究竟有没有这桩事,至今还有人质疑。
  
  二、民国时期锦江淘宝
  
  清人野史中的“锢金”、“水藏”一事,成都民间一直流传不绝,认为这件事绝对存在;并且留下宝藏地点的20字口诀,具体位置也有“五牛对石鼓”的醒目标志。笔者从三个方面推论可能是客观事实:一是《明史》记载了“水藏”情况。官方所修正史,专职史官要对史料进行查证,如果纯属谣传,则不大可能入史;而且修史时代距张献忠比较近,便于调查研究。二是战乱时期埋金埋银,是富裕人家的普遍行为,埋藏的地方一般都要进行伪装,以免被别人挖走,而伪装方法虽然各式各样,但很少有埋藏在水中的科学思维和决断魄力。能够想得到、办得到“水藏”的,在当时非张献忠莫属。三是编野史的人,多半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绝对想不出“水藏”的办法。如果没有这件事,他们也编造不出来。
  基于“信以为真”这种认识,1937年冬,住在陕西街的杨白鹿(清末贡生)建议挖宝。因为在30年前,有个彭县为官的友人送他一个木匣,内有锦江藏宝图。此图来自其家高曾祖的仆人。此人原是石匠,曾在张献忠军中做工。张献忠一行离开成都时,在望江楼对岸莹华寺上船,因人多船少,大量金银就在石佛寺附近挖坑埋藏。当时民工皆被杀死,而他却侥倖逃脱,于是画下一张图,写了说明,藏在匣中。1937年时抗战军兴,政府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杨白鹿就想把图献出来,以表爱国之情,便将此事告诉赖心辉手下的团长马昆山。马昆山又将此事告诉新建88军的师长范绍增。范绍增便请马昆山向政府打报告,正式组织公司打捞金银,以充抗日军费。
  此事随即得到批准,于是范绍增拿出银洋两万,开办“锦江淘江股份有限公司”,于1939年2月正式成立。投资股东还有熊玉璋、吴毅侯、刘升平、罗祖南等人,公司设在学道街,推举杨白鹿、马昆山、吴毅侯、罗祖南、张协华、幸蜀峰、范孔佳、李崇书、文超等为董事,杨白鹿任董事长,马昆山为总经理;并在郊外第一公园建立工程处,以吴毅侯任经理,张协华任总务,幸蜀峰任设计,罗祖南任工程,熊明煊任总工程师。于1939年春季开工挖河。
  开工之日,省主席王治易主持大典,各界人士前来助阵。当时由特务团黄度、陈西华二营负责维持治安。
  据成都市档案馆收藏的《工程经过记略》称:1939年3月1日,招工96人,开始在“望江楼与兵工厂(今南光机器厂)相对河流正中砂堆间,开始淘掘。”至12日“从砂堆右边挖进,距水面四尺深左右(约l.3米),发现无数枯骨,并枯骨人头四具,相隔尺许,知非由江水冲来”。据多数专家考察,显然是张献忠当日所杀石工及运夫遗骨。“同时,又挖得血浸砂石一层,厚约五六寸,面积颇宽”。专家认为也是当时牺牲的民工血迹,推断下面必有石条。13日下午,在枯骨和血石层下,“深约二尺上下,掘得红色石条数根,横江排列。前后左右相接处,均有桐油石灰。”有一块条石上还刻有“张”字。这种条石砌体,沿右岸伸展,到17日,共挖出92根条石,上面大都刻有单字。21日已将条石全部取出,再向下深挖,“距石条下二尺许,又发现桐油石灰、砂石凝结之三合层。再将三合层起出,又发现无数朽黑木”。4月8日23时,“工程周围,突涌现白光,状似月色尤明,约十余分钟始灭。“当放光之前二时,掘壕发出河岸崩溃声,车水夫惊骇,及持灯视之,无恙”。
  随后,在“凿深二丈余”(约7米)的地方,“水色黄黑,气臭,类似死尸。”这时“石牛对石鼓”的谣诀果然应验。“于工程右岸,挖出石牛。形式睡卧,头向东北角。详加视察,牛约数千斤,睡卧形式,似非水冲倒的,疑有作用。”“乃命工人向东北角牛头相对处挖掘,果然挖出一石,与众不同。半边圆形,半边方形,石之平面,左右凸而中凹。该处仅此一石,其他无石。或取石面鼓出,以为鼓乎?未可知也”。推想张献忠思想离奇,决不循规蹈矩,鼓是圆的,偏不使它为圆,也未可知。
  到5月2日,在工程右岸发现石牛的背后,又挖出条石70余根,仍有刻字,“石条下,均有平铺无数朽木”,下面又挖到张献忠铸造的“大顺通宝”数枚。这说明条石砌体下铺枕木,都是张献忠所为。《工程经过记略》的记录到此为止。
  此后,又采取扫雷用的金属探测仪,指导挖掘,结果挖出4箩筐锈成一饼的铜钱,并未得到金银;随后,淘江公司也就关闭了。
  通过锦江中张献忠时期人工建筑物的发现,可以证实埋银一事的存在性。难道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取走宝藏?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3个世纪,中间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
  30多年之后,1975年4月上旬,在望江楼附近的锦江岸边,发掘出张献忠大西政权铸造的“大顺通宝”铜钱10多公斤。1976年2月,又在南郊永丰乡农田中,挖出“大顺通宝”铜钱15公斤。据《蜀碧》记载,当时张献忠曾设立铸局,“取藩府所蓄古鼎、玩器及城内外寺院铜像,熔液为钱,其文曰‘大顺通宝’。”“肉色,光润精致。至今得者,作妇女簪花,不减赤金。”这种钱币直径2.7厘米,成色较好,可能铸币材料夹杂着当时收缴的各种金宝成分,才有这种结果。1939年打捞所得,也许就是这些钱币。那是张献忠军仓皇撤离时丢进锦江的,可能并非有意识埋宝。
  
  三、石牛线索考查
  
  1997年冬,在望江楼一段锦江修建生态河堤时,挖出一具石牛。现在沿新修的九眼桥上溯约200米,在石牛堰进水口的对岸,望江楼公园滨锦江的河滩上,就安放着这两具石牛,皆为砖红色砂岩所刻制,牛的角和头面都已冲蚀不清,蹄脚尾巴依稀可辨。公园在旁立有石碑,刻着“石牛对石鼓”4句谚谣,下有说明:“这首民谣,传说明末张献忠撤出成都时,曾在九眼桥下游江心中,埋藏了上千驮金银,留下石牛、石鼓为记。该石牛是1997年底修此段生态河堤时挖掘而出,其史料价值待考。”
  关于成都的石牛,应该追溯到李冰创建都江堰时建立的镇水石犀。《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引扬雄《蜀王本纪》:“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水精,因曰犀牛里。”《华阳国志·蜀志》说:李冰“外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穿石犀溪于江南,命曰犀牛里。后转置犀牛二头,一在府市市桥门,今所谓石牛门是也;一在渊中。”李冰所制5具石犀,西汉时有两具在府城内,两具在水里,一具在市桥附近;到了东晋,市桥那一具还在,其他就下落不明。市桥的位置,大概在今少城路将军衙门一带,今金河宾馆那里,晋代是圣寿寺,由于市桥那个石牛已被移入寺中,所以俗称石牛庙或石犀寺。南宋陆游还曾在庙里见到石牛。他在《老学庵笔记》中说:“石犀在庙之东阶下,亦相似一犀。”“一足不备,以他石续之。气象甚古。”这一石牛,明代仍在,万历十六年(1588)王士性《入蜀记》说他看见“一石立殿左,牛形,又似未琢成者。或云:李冰所作。”那时石牛已严重风化,就像没有雕刻过的岩石。明末曹学佺《蜀中名胜记》也说:“今寺殿阶左,有石蹲处;状若犀然。”这一李冰留给后人的遗产,近代业已不存。
  石牛庙位于西城,与张献忠埋银没有什么关系。但望江楼附近的石牛堰,与此关系可就大了。此堰在新九眼桥以上从锦江东岸分水,大致向南开渠道约1.5公里,又汇入锦江,现在那里有新建的东湖。明正德年间所修《四川志》记有华阳县的万年堤,在“治东府河岸,承奉宋景等修筑,三百余丈。置石人、石牛各九,以镇水恶。”天启《成都府志》补充说,此堤是蜀王府主持修建,应该就是今望江楼锦江右岸河堤,长约1公里,当时平均每100米左右立一具石人和石牛,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王士性《入蜀记》说:“成都故多水,是处为石犀镇之。城东有十犀九牧,立于江边,可按。”便指这堤上的许多石牛。在这些石牛附近,原先开凿有一条洗瓦堰,就是现在的石牛堰;明代方志未载,清雍正《四川通志》始载,位于华阳县东五里。嘉庆《华阳县志·水利》记载得比较详细:“洗瓦堰,治东三里,俗名石牛,昔人置以镇水,今尚存。堰袤三百余丈,分引大江水,灌田数万亩。”关于这些石牛的来历,志中《金石》记为:“治东城外万年堤,石人石牛各九,盖前人以之镇水患者,今惟余石牛一头,余无存。”可见洗瓦堰附近的石牛,也就是明代后期万年堤上的唯一残余。而洗瓦堰本身,应是明末清初所修建。
  洗瓦堰附近那一具石牛,成为“石牛对石鼓”谚谣的地面依据。近代锦江中挖出的两具石牛,应该是明代那九具石牛的孑遗。张献忠“锢金”时,九具石牛可能大部分健在,经过随后的战乱,到清初只剩下最后那一具了。
  
  四、埋银悬案探论
  
  张献忠被今人奉为“农民起义首领”,善于作战,但政治上毫无远见。他在占领成都以后,虽然建立了大西政权,却与以往在成都建国的割据政权大为不同,没有施行任何促进经济生产的措施,只是热衷于搜罗财宝。蜀王府搜括殆尽就不说了,多数寺庙也难以幸免,民间更是难逃浩劫。大顺通宝铸造质量之好,就是明证。因此,在张献忠撤离成都以前,埋下大量财宝,以便在卷土重来时仍可继续占有,是其必然的思考。所以锦江埋银一事在民间盛传,决非空穴来风。
  把金银埋在河底,隐蔽性很强,思路也很科学,确实是一大创造。办这件事,首先要选择埋银河段,在其上游用杩槎截断河水,再在河岸开挖一条引水渠,进行导流,使锦江水全部移出,把埋银那一段河道排干,然后挖坑埋藏。一切就绪之后,重新覆盖隐藏,再拆除杩槎,让河水恢复故道,于是便达到神不知、鬼不觉的目的。“石牛对石鼓”的标志物是十分必要的。战争时代环境变化很快,如无标志,后来发掘会遇到不少困难。张献忠当然希望保密,但可惜他失败得太快,他的军中可能无人不晓,所以消息传出去也很快。漏网的石工,不过是知情人中的沧海一粟而已。
  导流移江,以冬季枯水季节最为有利;因此推测埋银之事,应在张献忠进入成都后的第二年冬季,即1645年冬。今石牛堰渠道,疑即当时的导流渠;截断河水之处应在今新建的九眼桥处。锦江水由石牛堰直下,流到今东湖一带再回入江中,排干的一段河道正好埋银。今望江楼以下,锦江向西转了一个大弯,以下河道产生很大的心滩,旧称上河心、下河心,可能就是当时河心挖坑排出大量泥土,冲到下游所造成。
  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即假定锦江原是沿现在石牛堰水路笔直地流淌,张献忠在西岸陆地上挖深坑埋银,埋好之后,在其上下新开锦江河道,再堵塞石牛堰那里的老河道,于是这段锦江就变成了现在样子,而银子也便安全地埋藏在新的江底了。这一种方案也很有可能,而且相当科学。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其他文献
颜真卿在整个宋代的影响一如王羲之在唐代的影响,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说:“宋人之师颜真卿,如同唐人之师王羲之。”[1]虽然北宋和南宋都取法颜真卿,但是北宋和南宋书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清代陈奕禧在《隐绿轩题识·临蔡忠惠》中云:“临颜遂及宋四家,寻源而得其流也。四家皆学颜,而各成其一家。”宋四家取法颜真卿而各具面目,并引领了北宋的“尚意”书风。清人梁在《评书帖》中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
期刊
一    圣山灵水荡胸中,  妙笔挥洒写奇雄。  远岫层林涵雅韵,  图开新境送和风。    二    贡嘎凌霄柱举天,  黄龙叠翠情万千。  请得净海洗尘垢,  天府妖娆世界妍。
期刊
为了让初学者识字书写方便,推广简化字,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但随着文化程度提高,阅读范围扩及古代,那时字未简化,涉及繁体,还得多加解释。《新华字典》就特地注明:“用作姓的馀和用作地名‘扶馀’的‘馀’不简作‘余’。”某些文学作品中有关文字技巧的那些字如果简单地一律改作简体,那就会丧失许多逸趣(繁体字或异体字带来的逸趣)。我以为在书写已经掌握的简化字的基础上,还是应该认得一些繁体字和异体字;而且某些书籍
期刊
我10岁开始学画,以后读成都南虹艺专。60多年来,我始终在书画圈里行走,了解一些西蜀画坛遗事;现趁精力尚佳,把所见所闻笔录下来,也许对当今书画家和后之学者有所启发。    一、德艺超凡张大千    1943年,名重一时的大千先生由敦煌返蓉,在成都复兴街举办“张大千敦煌壁画展览”。张群、谢无量、沈尹默、刘开渠、蒙文通、吴作人等名士撰文予以高度评价。张群称“牺牲一切,奋斗艰难,此种勇往迈进精神,实堪敬
期刊
在过去的男权社会里,“女人是祸水”似乎是一个千古未易的公论,直令男子们(主要是那些当权者们)伤心透顶而又退避三舍的了。《韩非子·十过》里第六过就指出:“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为什么这样讲呢?韩非子是这样解释的:  什么是耽于女乐?过去,西戎王派由余去秦国聘问,秦穆公询问他说:“我曾经听说过治国的道理但没有亲眼见过,很愿意听到古代贤明的君主治国得失常常是因为什么?”由余回答说:“臣下曾
期刊
皖南事变后的1942年3月,原本脆弱的国共合作出现了危机,国共两党政治纷争变得日益尖锐,大有剑拔弩张之势。就在此时,歌颂国民党军队特工锄奸抗日的《野玫瑰》继昆明、贵阳演出之后,又在重庆隆重上演。演出火爆,上座率不错。作为“战国策派”的陈铨,在剧中强调的民族意识、国家民族高于一切的思想,客观上与国民党政府提倡的“民族文学”文艺政策不谋而合,被其视为至宝,予以嘉奖、宣传和推广。而部分左翼人士(非中共高
期刊
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以及其后编辑的“续话、三话和四话”)如今已经成为楹联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参考书,甚至可以称为指导书籍。其中许多楹联文本和楹联史料以及楹联评论都给楹联家们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资料,不可或缺,理应细读。但它毕竟是清代的个人著述,难免有局限性。如果不加识别地照抄,势必不能充分发挥其参考指导书的作用,而且会以讹传讹,形成误导。笔者近年来几度翻阅中华书局1987年第1版白化文、李如鸾点校本
期刊
民间吹打乐,顾名思义,就是民间乐手用民族吹奏、打击乐器演奏的乐曲。有时一些吹打乐也加入了民间弓弦乐器和民间歌手的演唱,但还是统称为吹打乐。  巴渝民间吹打乐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丰富多样。对它们予以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对我们的音乐创作,特别是对我们当代、现代的民族器乐曲、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在音乐语言、结构形式、题材内容上都会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民间吹打乐的形式和内容    巴渝地区,无论近郊还是
期刊
《伍瘦梅书画集》(伍端主编,四川美术出版社,2000)精选伍老创作的诗书画精品,美不胜收,值得细读。  瘦梅老师自幼精习岐黄,苦学文史经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以集诗、书、画、医于一体而闻名国内艺术界。张大千先生参观他的书画展,与他交往,切磋诗画,称赞他“书画双强,文章畅达雄健,气质蕴于笔墨之中,真如士大夫中人也,岂可仅以医艺言之?”  笔者私淑伍老,有幸得聆教诲,虽仅短暂侍教,已自受益良多。这次
期刊
屹立于锦江南岸的望江楼(崇丽阁)、濯锦楼建成于光绪十四年(1888),至今已有122年之久;处于薛涛井东侧的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和清婉室等四座建筑,则先后建成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今也有112年。它作为中华传统木结构建筑,历经风消雨蚀,百年犹存,确为珍贵。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望江楼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颁发了中国文化遗产标识。从此望江楼与武侯祠、杜甫草堂同为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