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集句 举重若轻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y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瘦梅书画集》(伍端主编,四川美术出版社,2000)精选伍老创作的诗书画精品,美不胜收,值得细读。
  瘦梅老师自幼精习岐黄,苦学文史经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以集诗、书、画、医于一体而闻名国内艺术界。张大千先生参观他的书画展,与他交往,切磋诗画,称赞他“书画双强,文章畅达雄健,气质蕴于笔墨之中,真如士大夫中人也,岂可仅以医艺言之?”
  笔者私淑伍老,有幸得聆教诲,虽仅短暂侍教,已自受益良多。这次阅读书画集,深深佩服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有心向青年朋友推荐此集;遂用“尝脔知鼎”之法,谨以瘦梅老师集句题乐山乌尤寺尔雅台楹联为例,管窥蠡测,并对此联略加评介。原联如下:
  乌尤尔雅台
  细考蠹鱼笺尔雅
  尽将锦绣裹山川
  集放翁东坡句 瘦梅
  集句成联不同于一般作者自己创作的对联,不能随心所欲,必须“比着箍箍买鸭蛋”,受诸多条件限制:除应该具备“字数相等”、“上仄下平”、“避免无谓重字”等基本要求外,还要攻克几道“难关”:
  一、集句不是简单地选取某人诗词中一副律联,必须从某人或某些人的不同诗词作品中选择组合,另成新联。像“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虽然被作为楹联刻制悬挂在成都杜甫草堂南门,但因为它是杜甫《怀锦水居止》中的一联,一般称为“摘句”,不算是集句。瘦梅师选取陆游《秋兴》的“细考蠹鱼笺尔雅”(原来的对句是“广收草木续离骚”),再选苏轼《临安三绝·锦溪》的“尽将锦绣裹山川”(原来的出句是“五百年间异人出”),重新组合为题尔雅台联。这绝非简单地摘录,而是难度极大的再创作。
  二、集句表达的意思必须切题,上下联内容有密切联系。老师此作上联紧扣郭舍人在此笺注《尔雅》的故实,写出前贤注书工作复杂,终年辛苦有如蠹鱼啃书本,锲而不舍(也可理解为细考蠹鱼所蚀遗迹)。下联写自己登台眺望,极目四野绿畴的感受。借用前人诗句,赞美以辛勤劳动为祖国大地铺上锦绣的劳动人民。如此意境当然给联文赋予时代气息和新的思想意识。
  三、集句必须符合对联在对仗方面的特殊要求,即节奏(音步)相同。“细考蠹鱼笺尔雅”与“尽将锦绣裹山川”都按2-2-1-2的节拍,节奏步调一致。对比“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一联,混淆“2-1”与“1-2”,犹如以“北-西厢”对“春秋-传”,节奏不一致,总是功亏一篑。
  四、集句同样讲究上下联词语结构相应。“细考蠹鱼笺尔雅”与“尽将锦绣裹山川”都是“状语-谓语-宾语-谓语-宾语”组合成的复杂谓语句式。这是细致功夫,不能有半点马虎。许多集句者常常因为所选句子的某一个词语不能对仗,而舍弃成品。比如杜诗“江山有巴蜀”是“主语-谓语-宾语”组合,一般人,难以找到合适对句,瘦梅师又以黄庭坚“烟雨润桑麻”为对句,就保持合乎结构相应的要求。不过看来容易做来难。请读者想想,再试试给成语“刻舟求剑”配个对句,起码要选择四五道,才能得出合适对句;由此就知道这需要积累多少素材了。我们真得信服“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话。
  五、集句最难之处还在于:上下联必须平仄协调。某人集杜甫诗句为联,第一分句:“暗水流花径,夕阳薰细草”结尾字都是仄声,失对;第二分句“江村野堂争入眼(平平仄平平仄仄),朔云寒菊倍离忧(仄平平仄仄平平)”,显然失对又失替,声律不协调。瘦梅师集句的“细考蠹鱼笺尔雅”,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句“尽将锦绣裹山川”,是仄平仄仄仄平平。其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安排巧妙:上下相对,前后交替,充分展示语言的音乐美。“江山有巴蜀”是“平平仄平仄”(王力先生称之为“特殊句式”),“烟雨润桑麻”是“仄仄仄平平”,同样声律和谐。
  集句难度极大,确能令人深感“踏破铁鞋无觅处”。瘦梅师书画集中有好几副集句佳联,值得仔细研究。他的实践告诉我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果能认真学习,不断积累,语藏丰赡,集句也就不再是难得令人裹足不前的事了。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如果我们不是买椟还珠,而能反复阅读《伍瘦梅书画集》,每次从中获得一些教益,积少成多,定能有所领悟,有所进步。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其他文献
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格桑梅朵”是一种长在高原上的美丽花朵,杆细瓣小,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每遇狂风它愈加挺立,每迎大雨愈加苍翠,在太阳的照耀下则开得更加绚丽灿烂。它代表着藏族儿女勇敢坚毅的民族性格,寄托了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等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彭莉在新出长篇小说《格桑梅朵》(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中,用藏汉民族联姻的故事,满怀深情地对藏汉民族在乡村里过
期刊
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宜宾市属珙县、兴文县境内以及滇东北部分地区的悬棺葬(以珙县麻塘坝的最为典型),以其葬法之独特、分布之密集、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一绝,从而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关注。1954年冬,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珙县麻塘坝一带的悬棺葬进行普查后,沿用《珙县志》“珙本焚地,僰人多悬棺崖上”的记载,命名为“焚人悬棺”。1956年,珙县“僰人悬棺”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
期刊
颜真卿在整个宋代的影响一如王羲之在唐代的影响,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说:“宋人之师颜真卿,如同唐人之师王羲之。”[1]虽然北宋和南宋都取法颜真卿,但是北宋和南宋书法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局面。清代陈奕禧在《隐绿轩题识·临蔡忠惠》中云:“临颜遂及宋四家,寻源而得其流也。四家皆学颜,而各成其一家。”宋四家取法颜真卿而各具面目,并引领了北宋的“尚意”书风。清人梁在《评书帖》中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
期刊
一    圣山灵水荡胸中,  妙笔挥洒写奇雄。  远岫层林涵雅韵,  图开新境送和风。    二    贡嘎凌霄柱举天,  黄龙叠翠情万千。  请得净海洗尘垢,  天府妖娆世界妍。
期刊
为了让初学者识字书写方便,推广简化字,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但随着文化程度提高,阅读范围扩及古代,那时字未简化,涉及繁体,还得多加解释。《新华字典》就特地注明:“用作姓的馀和用作地名‘扶馀’的‘馀’不简作‘余’。”某些文学作品中有关文字技巧的那些字如果简单地一律改作简体,那就会丧失许多逸趣(繁体字或异体字带来的逸趣)。我以为在书写已经掌握的简化字的基础上,还是应该认得一些繁体字和异体字;而且某些书籍
期刊
我10岁开始学画,以后读成都南虹艺专。60多年来,我始终在书画圈里行走,了解一些西蜀画坛遗事;现趁精力尚佳,把所见所闻笔录下来,也许对当今书画家和后之学者有所启发。    一、德艺超凡张大千    1943年,名重一时的大千先生由敦煌返蓉,在成都复兴街举办“张大千敦煌壁画展览”。张群、谢无量、沈尹默、刘开渠、蒙文通、吴作人等名士撰文予以高度评价。张群称“牺牲一切,奋斗艰难,此种勇往迈进精神,实堪敬
期刊
在过去的男权社会里,“女人是祸水”似乎是一个千古未易的公论,直令男子们(主要是那些当权者们)伤心透顶而又退避三舍的了。《韩非子·十过》里第六过就指出:“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为什么这样讲呢?韩非子是这样解释的:  什么是耽于女乐?过去,西戎王派由余去秦国聘问,秦穆公询问他说:“我曾经听说过治国的道理但没有亲眼见过,很愿意听到古代贤明的君主治国得失常常是因为什么?”由余回答说:“臣下曾
期刊
皖南事变后的1942年3月,原本脆弱的国共合作出现了危机,国共两党政治纷争变得日益尖锐,大有剑拔弩张之势。就在此时,歌颂国民党军队特工锄奸抗日的《野玫瑰》继昆明、贵阳演出之后,又在重庆隆重上演。演出火爆,上座率不错。作为“战国策派”的陈铨,在剧中强调的民族意识、国家民族高于一切的思想,客观上与国民党政府提倡的“民族文学”文艺政策不谋而合,被其视为至宝,予以嘉奖、宣传和推广。而部分左翼人士(非中共高
期刊
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以及其后编辑的“续话、三话和四话”)如今已经成为楹联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参考书,甚至可以称为指导书籍。其中许多楹联文本和楹联史料以及楹联评论都给楹联家们提供了比较可靠的资料,不可或缺,理应细读。但它毕竟是清代的个人著述,难免有局限性。如果不加识别地照抄,势必不能充分发挥其参考指导书的作用,而且会以讹传讹,形成误导。笔者近年来几度翻阅中华书局1987年第1版白化文、李如鸾点校本
期刊
民间吹打乐,顾名思义,就是民间乐手用民族吹奏、打击乐器演奏的乐曲。有时一些吹打乐也加入了民间弓弦乐器和民间歌手的演唱,但还是统称为吹打乐。  巴渝民间吹打乐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丰富多样。对它们予以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对我们的音乐创作,特别是对我们当代、现代的民族器乐曲、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在音乐语言、结构形式、题材内容上都会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民间吹打乐的形式和内容    巴渝地区,无论近郊还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