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三道岭 拉响蒸汽机火车绝唱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767562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市影友老朱打来电话说,下雪了,拍摄哈密三道岭蒸汽机火车的最佳时机来了,赶快来吧。于是,我迅速打点行装,从西天山科古尔琴山北麓博乐市入口驶上G30,一路向东一口气驶至乌鲁木齐时,已是薄暮时分。
  我们在乌鲁木齐集结拼车,前往哈密三道岭煤矿拍蒸汽机火车,同行的另一辆车上是三位游客,一位来自台湾,两位来自日本。
  出发
  至天明我们出发,天空依然飘着雪花,一脚踩进路边积雪,就淹没了脚踝。这一天,新疆气象台发布了暴雪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日白天部分地区仍有8~12毫米的大到暴雪,预计积雪深度将达到35厘米。
  风雪弥漫,路面湿滑,雾气蒙蒙能见度差,吐乌大高速实行单向管制,汽车排成的长龙半天才蠕动一下。
  在盐湖服务区我们稍作休整,室外温度零下12℃,冻得人瑟瑟发抖。下午,翻东天山过吐鲁番时气温又回到零上,半天的时间里我们体验了一把“冰火两重天”。



  到達
  哈密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是新疆的东大门。兰新高铁开通后,火车由最初的蒸汽机火车到内燃机组,再到今天的和谐号,火车赋予了丝绸之路哈密段崭新的面貌。
  一路向东,从312国道了墩出口下高速,驶近矿区,就听到车轮撞击铁轨发出的“哐珰哐珰”声,熟悉又亲切,仿佛又回到了儿时随父母回老家乘坐蒸汽机火车的场景。
  三道岭煤矿东邻哈密市80公里,位于东天山巴尔库山南戈壁荒滩,是新疆最大的煤矿,也是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矿,不仅煤产量高,而且质量好。
  靠山吃山,蒸汽机火车成本低,只需烧煤加水就可以运行,而煤矿最不缺的就是煤。因此,在三道岭煤矿,蒸汽机火车仍然承担着煤矿开采和运输的任务。这也是全国最后的成建制的蒸汽机火车组。
  自1988年停止生产蒸汽机火车以来,目前三道岭是全国惟一还在使用蒸汽机火车的地方。一些国内外摄影人不远千里、万里跑到矿区,只为拍一组蒸汽机火车的片子留念。



  我们入住的宾馆大厅柜台布满各色石头,北面墙壁上挂着一幅写着“建设”的车牌。一问才知道,这是火车的编号,我们国家蒸汽机火车型号除了有标准编号外,更多使用解放、前进、跃进等带有时代烙印的词来作为型号。
  那夜,矿区蒸汽机火车“吭哧吭哧”的喘息声就在耳边,伴我入眠。
  拍摄
  第二天早晨八点多,我们驱车到煤矿作业区时,天已破晓,启明星孤独地浮在东南天际,高耸的烟囱,只是一个黑乎乎的剪影。
  我们的车驶入工区,伴着蒸汽机火车发出的铿锵有力的节奏,只见那吐着浓烟、威猛高大的身躯迎面而来,拉响的汽笛,像发怒的狮子般吼叫,在我们的镜头里呼啸而去。
  目前,三道岭仅存6辆能够正常运行的蒸汽机火车,其中几辆是从1958年一直“操劳”到现在的,所用的零件也是从其他“趴窝”的机车上拆下来换上的。过几年没有零件了,这些火车也就只能永远“休息”,那么机修车间也将不复存在。
  此时天色微明,我们匆匆赶到水塔,一辆蒸汽机火车正在加水。蒸汽机火车一次加水需要30多吨。征得工作人员同意,我费劲地登上距离地面约有一米高的旋梯,进入车头。一股热浪袭来,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鲜明对比,热浪来自驾驶室正中的大型锅炉,占据了驾驶室一半的位置,锅炉口不停开合,里面是烧得通红的煤。这里就是整列火车的动力来源,也是整列火车的“心脏”。



  蒸汽机火车动力是用煤烧沸锅炉里的水,使水变成蒸汽,从而推动活塞。所用的煤必须是可烧透的无烟煤,如果煤不能完全燃烧,就没有动力,煤焦还有可能堵塞锅炉。蒸汽机火车对水质的要求也很高,必须达到人饮用的纯净水级别,以减少加热后生成的水垢,否则会影响机车运行。
  驾驶室温度很高,火炉温度高达1 700℃至1 800℃,整个狭小的驾驶室温度也能达到四五十摄氏度。蒸汽机火车头木质的车窗门明显可见裂纹,被铁丝和钢筋固定着,身在其中感觉身上热,冷风却从各个方向灌进来。驾驶室正前方被锅炉挡住,工作人员只能从两侧窗户把头和半个身子探出去,瞭望信号。我也试着探出身子,冷风吹在脸上顿时像被刀刮了一样疼。常年累月如此,蒸汽机火车司机师傅们都患有肩周炎、关节炎。
  挥别
  拍完三道岭煤矿蒸汽机火车,我们返回哈密市区。次日天亮吃完早餐,我们便踏上返程。
  车驶入312国道,我的思绪还在哈密。
  哈密三道岭矿区蒸汽机火车在露天矿区和运销南站都可以近距离观看、拍摄,这里蒸汽机火车头的型号之多,也是全国首屈一指,很有时代特色。至今,世界上还在使用蒸汽机火车的地方屈指可数,我国也只有内蒙古自治区的集通铁路、东北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的嘉阳小火车和哈密三道岭矿区还有蒸汽机火车。



  如今三道岭煤矿正常行驶的几辆蒸汽机火车就像当红明星,吸引了一拨一拨的摄影人和游客。就连世界火车协会需要资料,也会到三道岭来拍照,何不趁势而为,打造摄影旅游品牌?我想,即便以后蒸汽机火车退出生产环节,也可以作为工业遗产加以保护,并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开展蒸汽机火车旅游观光,举办蒸汽机火车摄影节,进行蒸汽机火车运行表演……
  哈密,我来了!
  哈密,再见了!
  巍峨的天山绵延2000多公里,平日里在家门口抬头可见,稀松平常。然而此时,天山像一位慈祥长者轻抚斑白的须发,安祥地目送远去的人,一送就是1000多公里。那是老父亲的眼眸,最温暖踏实的注视,对于一个习惯了这样注视的新疆人来说,走多远都气定神闲,心里妥妥的。
其他文献
走过了这么多季的秋天,看了那么多秋天的景致,要说真正可以见证秋色的,是我走进了胡杨林,看过了秋季的胡杨之后认定的。  那个周末,一场秋雨,浓重了季节的本色。风清云淡,秋高氣爽。放晴的天气仿佛催促着探秋者的脚步。就这么跟着感觉到了天湛蓝、云棉白、风清淡、树静穆、叶金黄、苇柔动的昌吉市老龙河胡杨林。  到这个胡杨林,本不是第一次。以前来的时候,总感觉季节不对,不是在春季,去得太早了;就是在秋季,去得过
期刊
一队队负重的驼队、一群群牛羊,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他们的光影是那样如梦如幻……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是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牧民大迁徙的时节,若是前去阿勒泰的途中有幸观赏到这一独有、古老、壮观的游牧景观,真是太幸运了。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这样的风景也许会逐渐消失——记录游牧民族足迹的青河摄影师董龙一直有这种担忧。  阿勒泰地區位于新疆北部,面积11.78万平方公里,人口66万人,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
期刊
位于焉耆县四十里城子镇的相思湖,是一个具有江南风光的渔乡。看见它就让人想起京剧《沙家浜》和机警过人的阿庆嫂。前些年我还专程到过沙家浜,我沿着景区线路,领略了现代商家充满智慧、精心策划的商业风情,却没能体验到原始、自然的渔乡风情。只能把那份韵味留在了想象之中。  据说相思湖源于焉耆国公主与渔夫坚贞凄美的爱情传说。焉耆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回族自治县,这里的回民多是明清及民国时期从西宁、固原等地区因避战乱
期刊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走进了草原腹地,毫无顾忌地四肢伸展了躺在草原上,风儿在我的耳边窃窃私语,细润潮湿了我的眼睛。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走进了牧民人家,哈萨克族妈妈起得比太阳还早,手挤的鲜牛奶,羊粪烧开的奶茶,草原上袅袅的炊烟迷乱了我的心灵。  第一次领略如此不同的草原,宽广大气、雄浑壮美,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美丽的传说更像登努勒台古道一般绵延悠长。  这就是托乎拉苏草原,诗一般的梦幻,画一般的仙境!
期刊
谁都知道新疆土地的阔大,它留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从南疆到北疆,还有东疆,它已超出了面积这个词所能给人的想象。那些由戈壁、沙漠、良田、绿洲、大山、大湖拼接出的色彩斑斓的大地,让你的目光在无尽的奔驰中渐渐疲惫,哪里是尽头?这样的疑问自然而然就会在心底涌起。我们对阔大的东西,总保持着某种崇敬和随之而来的自豪,更不要说一块其大无比的疆土。弹丸之地的日本人和第一大国的美国人,那些因国家面积大小而带来的心理差
期刊
在帕米尔高原,拥有世界四大石城之一的塔什库尔干县,居住着中国唯一土生的欧罗巴白色人种——塔吉克人。由于世代生活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上,受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他们的肤色变得十分黝黑,深棕色或蓝色的眼珠,凹陷的眼窝,高窄的鼻梁和薄唇,使塔吉克人成为雪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帕米尔的轮廓——太阳、石頭、塔吉克人  帕米尔高原的轮廓极为清晰,用几条大山系粗粗勾勒,简洁到大约只需要这样一点
期刊
大美新疆是一首诗——波澜壮阔;  大美新疆是一幅画——色彩斑斓;  大美新疆是一首歌——婉转悠扬;  大美新疆是一杯酒——闻着都醉……  新疆的美,在大众眼里是以多彩的地理环境、多样的生活方式、多元的民族为特色的美……  在摄影人眼里,大美新疆是摄影的天堂,一年四季,任何景象都能拍到。特别是到了秋季,新疆就像是被打翻的调色板:天高云淡,一碧如洗;山峦起伏,层林尽染;大漠驼铃,溪流蜿蜒;牛羊满山,毡
期刊
2017中国新疆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将于7月16日在昭苏县天马旅游文化园盛大启幕!活动主题以“马与世界”为主题,打造天马文化、彰显天马精神。举办时间为6月17日—7月25日,集中节庆活动时间为7月16日—18日。  历届天马节开幕式三大板块,内容精彩丰富:赛事板块、“一带一路”交往交流板块、文化经贸板块、全民参与板块、分会场及天马文化园系列活动板块。  第17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新疆赛区)赛事启动 
期刊
你说,春天里什么最好看?春色绚丽,莫过于花,只是春天的花大多花期较短,待你拾得空来,它已转瞬化为泥。我只觉得,轰轰烈烈的花开花落固然美好,但这些花儿可曾懂得,日子细水长流才能润泽于心。于是,我想起了那拉提。  关于那拉提的故事,每一个春天都在上演。听说,喜欢上那拉提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诗人……  那拉提湿地公园  且听流水寻野鸭  风靡微信的老树画画,一笔“风起但听闲花落,雨过且看归鸟飞”,让多少
期刊
我又一次走进这座古城,这座位于东天山之北,丝绸之路北新道的咽喉——巴里坤。有趣的是,在汉、唐、宋、明、清各种文化的包围之中,巴里坤卻在西域之地树起了纯粹的汉文化旗帜,成为西域文化中一道奇异而亮丽的风景线,真是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想到丝绸之路的辉煌之时,那恢弘的历史景观使任何一个人都会心驰神往。面对巴里坤,我们的确很容易寻觅到它那昔日的风韵与神采。  巴里坤古称蒲类,是汉朝时 36国中之一的西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