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阅读 收获希望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itengniha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阅读的种子,让阅读伴着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课外阅读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我们要根据教材、课堂、学生实际,选用合适的方式,努力让学生喜爱课外阅读。
  1. 教材拓展。小学语文教材为引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找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阅读。比如,由《第八次》《卧薪尝胆》,引导课外阅读《中外历史故事》;由《晚上的“太阳”》,引导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丛书;由《鹬蚌相争》,引导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学了《赠汪伦》,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李白的其他古诗。
  2. 课堂生成。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要善于抓住契机,利用课堂生成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宋朝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时,一学生说:“我还知道辛弃疾的另外一首词《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我是从课外书上看来的。”“是呀,从课外书上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老师也要向你学习呢。”及时地鼓励和表扬课外阅读这种良好行为,必定会激起学生更高的课外阅读热情。
  3. 教师示范。小学生有较强的模仿性,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看到老师经常地阅读,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走上阅读之旅。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他们一起阅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指导或推荐阅读,也只有这样,在与学生交流读书感受的时候,师生才会有“共同语言”。教师也可以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4. 亲子阅读。言教不如身教,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家长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家长还可以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时间陪孩子逛书店,每人都选购一些需要的书籍,让孩子感觉阅读是生活中必需的事情。
  二、注重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
  1. 选读好书。当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选读好书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推荐书目,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定期编制并印发“好书推荐目录”,使学生能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建立“班级书屋”,通过从学校图书室暂借、学生自带等渠道,确保好书不断,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设立“互荐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推荐自己近期阅读的好书。
  2. 会读好书。有了好书,还要会读,才能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受益,这就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学会课外阅读。一方面,可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课内学到的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可适时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比如,对于一些经典、重要的篇目,需要精读甚至背诵,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教材中节选了一些中外名著的章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另外,不同文体可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
  三、建立机制,让学生享受课外阅读
  1. 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教师要减少学生课外书面作业量,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时间的“课外阅读家庭作业”,双休日课外阅读时间要求则更长些,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挤出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2. 丰富课外阅读活动。开展“读书节”等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既可确定读书主题,也可广泛自由交流。内容可为:推荐读物、推荐美文、谈读书收获、说读书方法、介绍新书信息等等。让学生将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感受充分表达出来,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辩论。开展课外阅读汇报活动,如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时间汇报课外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举行“班级赛诗会”“美文大家读”“比比读书量,好书天天读”等竞赛活动。
  3.拓展课外阅读渠道。除了正常的课外阅读形式,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以前发生的事;给学生播放切合实际的电视、电影;成立班级读书QQ群等,丰富学生阅读交流的自由空间。在班级读书QQ群中,从群管理员的招聘,到每次读书交流的话题及主持人的选择,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尽可能给更多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学生只有提前做好充分的阅读储备,才能在读书交流活动中,自由表达,尽情分享。
  4.重视课外阅读评价。评价是“指南针”,要坚持以“评”促“读”。班级可以设立各种荣誉称号,如“阅读之星”“小高尔基”“读书大王”等;也可以给予一些特殊待遇,比如在国旗下讲话,做班级的图书管理员等。在重视教师评价的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作者单位:滨海县东坎镇东坎小学;滨海县教育局)
其他文献
一、 谈话导入,紧扣观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滴水穿石的启示》。(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这是一篇说理文.说理文的特点就是先提出观点,然后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那你们还记得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吗?  生: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是呀,水滴之所以能滴穿石块
期刊
港城冬日,高朋满座,群贤毕至。载入赣榆和连云港教育史册一次重大教育活动如期举行了,来自全省各地的350名代表,出席了“江苏省小学书法(写字)教育区域推进现场会”,指导赣榆县、连云港市,特别是亲临黄海路小学、青口小学、城头小学、海头小学、柘汪小学等学校的写字和书法教学现场。在这里,我们由衷地说一声“谢谢你们”!  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南师大终身教授尉天池先生亲临会场,国家级的大师、享誉中外
期刊
【教学设计】  一、 联系生活事例,理解“做工”  1. 双手会干什么呢?请小朋友看图。(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小朋友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指名说。教师随机点评:小朋友用自己能干的双手,为世界增添了一抹绿色;小朋友的手在电脑键盘上上下飞舞,多灵活啊;灵巧的双手翻动书页,一本精彩的图书一页页看完了;双手拍皮球,一下一下又一下,小皮球蹦得多欢啊……)  2. 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的手也特别能干,谁
期刊
【题解】毋庸赘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故实践性理当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经历着”学语文》的文题表述显然在文法上不够准确,但笔者意在针对当下的语文教学步履匆匆、环节切换频频之现状,笔者常常为师生在课堂中的那份“急”而急。本课教学中,笔者试图聚焦目标,放慢脚步,给予学生自主合作地琢磨着学语文的课堂时空,也就是努力地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学语文”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 绘声绘色介绍变色龙
期刊
“老师,老师,班级发生‘战争’了!”  我火速冲进班级——原来是小林和小飞打架了。  我就纳闷了,这两个可是班级中出了名的好哥们啊!此时呢,两人脸红脖子粗,各说各理,互相指责,眼里全是愤怒,语言全是利剑,如此情形,出人意料。  怎么办?  追问来龙去脉?看他俩那个样子,估计没什么效果。我干脆先请他们俩到隔壁的小教室单独坐着,先冷静冷静再说。  过了一会儿,我去办公室拿来了两页纸,上面就是我的“密招
期刊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它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坚持。我县小学书法教育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二十多年来,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课改如何发展,赣榆教育人一直满怀浓浓的翰墨情怀,孜孜不倦地挖掘墨韵文化的内涵,坚守文化育人、环境育人、艺术育人、写字育人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点横竖撇横钩践行,书香墨韵润童心,让书法艺术融入学生的肌体和血脉。  一、 定标觅矩,风行水
期刊
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说明文时,常常感到困惑:稍有不慎,说明文教学似乎就变成了知识课、科普课,缺少“语文味”。这里有两个最关键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那就是说明文教学该教什么?该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说明文教学就能够溢出浓浓的“语文味”。  一、 教什么的问题  首先谈谈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
期刊
【教学实录】  一、 学抓文路,初感索溪峪的“野”  1. 揭示文题。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生齐读课题)  师:课题中有一个双引号,能理解吗?(出示双引号的用法)  生:在这里是特定称谓或着重指出。  师:到底是特定称谓,还是着重指出呢?  生:(齐)着重指出。  师:我们再读课题,让我们听出这儿双引号的存在,读——(生齐读课题)  2. 练习浏览。  师:让我们走进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在诵读儿童诗教学中,怎样“打开创作的源泉”,把学生带进儿童的世界,让他们一个个“妙笔成诗”呢?我开始琢磨起来。实践告诉我,诵读可以敲响儿童诗创作的大门,让儿童诗悄然进入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入其眼、出其口、润其心。  A  我率先示范。课间,我开始在教室、在走廊阅读一些诗
期刊
一、 读——贯穿全课,层次分明  初读:难读的句子找出来,同桌交流。交流难读句子的时候,奚老师相机插入对“束手就擒”一词的理解;然后把难读的句子放入全文中再读,读准确、流利;再读,赶海这件趣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以上三步读,是整体把握的读。  接下来的读,则是品味着读: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想象画面,边读边做动作。画出句子中你感受到事情有趣的字词,多读几遍,将事情读得有趣。奚老师又重点指导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