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我不美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天在忙碌的工作中,还没忘记和同事一起去购买芭蕾舞剧的票,打算晚上去看演出。
  回到会展中心就要面对一个老问题,为什么眼前胡乱走过的人,尤其是女人,都长得那么美,还爱看书。我走出几步看其他国家的展台有什么好玩的,法国有一个作家正准备开新书发布会,我呆呆看着那些读者,美女如云,像是超模的选拔赛。
  白俄罗斯的“白”,其实是“纯粹、正宗”的意思,所谓白俄罗斯,就是正宗的俄罗斯。白俄罗斯与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同属古代东斯拉夫民族的后裔,但是同俄、乌两族相比,白俄罗斯族保留了更纯粹的古斯拉夫人的血统和特点:大大的眼睛、清澈的眼眸、高高的鼻梁、尖尖的下巴,尤其是深陷的眼眶和突出的颧骨,使整个的面部看上去更有立体感。
  白俄罗斯姑娘的美,还在于一种高贵与自信的”风情”,我是这么理解高贵的,就是不把自己的美当回事和尽力追求精神享受。
  再回到中国展位,永远有很多人在翻看可能他们看不懂的书。一位金发美女拿着我责编的一本《亲爱的值得吗?》非要买下来,我们劝她,这个小说还是很复杂的,以现在她的中文词汇,还看不了。她想了很久(此处应该有她深思的图,画风优美),最后才恋恋不舍地放弃了。
  然后,走过来另一位美女,她竟然也会说汉语。她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汉语系,曾在上海学习过。她有一种极端严肃的美,不苟言笑,但对我又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热络,我们刚刚相识一分钟,她从包里掏出她的名片,说:你在这里,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找我。我忽然问她,有人告诉过你,你长得很好看吗?她像是被这个问题惊吓到了,往后退了一步。然后用纯正的普通话说:哪里,我不美!
  所以,晚上看到芭蕾,对台上的女性美仿佛已经司空见惯,反倒对男性留意起来,因为男主角从外表看起来矮小丑陋猥琐。
其他文献
“丰收后的大地为什么更加荒凉?”  太阳快速落下山崖  俯仰之间,满天的星斗  就隐身不见。月光明如贼眼  映照时间的恐惧  和一片秋叶的战栗  “一种可怕的美已经产生!”  皱纹比现实丑陋  咳嗽比秋风寒冷  失忆比历史稍微好一点:  人比黄花瘦  素面朝天  所有的抒写都不如命运的一次轻轻地抚摸。  所有的言语都是箭在靶心之外。
期刊
用鸟鸣打捞水的遗忘  用白抹去诱惑的黑  用颠簸托起遥望  用狭路勾画旷达与辽阔  鸟喙儿啄破天空的一刹那  凝固的血照亮花瓣  湖面微蓝,夏至躁郁不安  风绣出的莲花无语  鸟儿走过,羽翼滑落水面  红蓼滩头夜送客
期刊
大年初一晚上,在鞭炮声中,拉着大半箱子小说和几件衣服,出发去白俄罗斯,参加明斯克国际书展。  两位同事拉着两个更大的箱子更多的书,我们估算了一下,可能超重的罚款比书价还贵。  但书展不能没有书。  凌晨到达法兰克福,坐在机场窗边看了一会日出,继续转机往明斯克飞。
期刊
你会俄语吗?不会。中国驻白俄罗斯使馆的一秘忧虑地看了我一眼,那你怎么和他们的作家交流呢?我愣了一下,他们应该会有同声翻译吧!我说。  虽然是代表中国作家来参加明斯克国际书展“时代与作家”文学活动,可是在酒店现场,没看到任何人,没问清楚任何问题,没拿到任何有关会议活动的文字,但我还是很笃定。关于作家的事情就是这样,于混乱不堪中自会有一些独特趣味。  酒店在给我房门钥匙时,还挂着一个黄铜制作的钥匙扣,
期刊
对于我来说,到明斯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时代与作家”大会发言,因为发言需要俄语,所以我和玛莎持续讨论了四个小时,关于我的发言主题和“剩女是不是已经全球化”的两个女人的私人讨论。  我一边解释自己的发言稿,玛莎一边听,一边也讲述了白俄罗斯的情况,以及她自己的故事。  玛莎的妈妈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老师,在莫斯科一家私立中学工作,之所以离开明斯克去莫斯科,是因为那里工作的收入是在明斯克的6、7倍。
期刊
白俄罗斯的芭蕾,在世界享有声誉,18世纪的下半叶,白俄罗斯开始产生芭蕾舞艺术的萌芽,在当时有种社会现象是这一萌芽的具体反映:在白俄罗斯和波兰两国交界处有一些大地主,比如像莱德兹威尔、奥金斯基、泰森豪斯、萨佩加等,他们拥有自己的戏剧演出场所、演员以及音乐和芭蕾学校,他们在这方面的花费甚至比他们的君主还要多。  这种艺术传统在19世纪一度消亡并于20世纪初再度兴起。在大剧院派芭蕾舞艺术风格形成前,人们
期刊
荔枝入画。  有人画荔枝是怪物,有人画荔枝是赃物,有人画荔枝是玩物,有人画荔枝是傲物,有人画荔枝是失物,有人画荔枝是旧物,有人画荔枝是遗物,有人画荔枝是俗物,有人画荔枝是尤物……怪物里有一番茕茕独立,赃物里有一番贼眉鼠眼,玩物里有一番闲情逸致,傲物里有一番负手向天,失物里有一番失魂落魄,旧物里有一番逝水年华,遗物里有一番白头宫女,俗物里有一番家长里短,尤物呢?风华也。  有一次,看见八大山人画的果
期刊
新糊的窗纸洁净如棉。天有些冷了,呵气成烟成雾,时候大概是初冬吧。一道烧萝卜放在铁皮锅里,锅底陶罐炉子旧旧的。陶罐炉子即便是新的,也让人觉得旧。这个陶罐炉子有道裂纹,被铁丝捆住,格外显旧。火炭通红,铁皮锅冒泡,开始沸腾。一个农民空口吃萝卜,白萝卜煮成微黄的颜色,辣椒粉星星点点。筷子头上的萝卜,汁水淋淋,吃萝卜的人旁若无人。这是二十年多前的乡村一幕。  萝卜品种繁多,我多以颜色分别。白萝卜、红萝卜、青
期刊
高粱红了。  在泸州。  夏天,看到一大片又一大片的高粱红。绿到心里,无上清凉。  那些高粱沉甸甸的,风一吹,叶与杆窸窸作声,高粱穗累累垂垂有喜气。  从车窗里望去,高粱地起伏高低,颇有旧气,也颇有酒气,错觉的酒气,恍恍惚惚。  走进高粱地,人淹没了。日光灿烂,人的影子高粱的影子在空地上拉得长,青青的,有些袅袅意思,心里含着一块冰雪。  雪是白是冰洁,突然觉得写作不过是雪上涂白。  人生、文章,雪
期刊
经霜的白菜滋味佳妙,《园蔬十咏》有诗道得好:  周郎爱晚菘,对客蒙称赏。  今晨喜荐新,小嚼冰霜响。  挂了霜的白菜,汁水转甜,质地变脆,嚼之柔嫩无渣,隐然作响,说是冰霜响也未尝不可。  白菜烧肉丝、炖粉条、煎豆腐、爆扇贝,不失清白之格,炒溜焖煨熬煮蒸,诸法不一,滋味中正,此可谓君子之风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