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交流在心理咨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双方交流信息、建立关系、沟通情感的基本条件,是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主要工具。但是,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往往会捕捉大量的非言语信息来帮助自己了解、判断来访者的实际情况。非言语信息指的是人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不采用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而运用其他非语言的方式传递思想,表达情感。心理咨询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非言语行为,这些行为或伴随言语交流而出现,对言语内容进行补充;或是来访者无意流露出来的来访者本身的真实想法,为咨询师提供言语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有些信息甚至是来访者可能隐藏、作假的信息。借助于来访者非言语信息的提供,咨询师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来访者的心理活动,帮助心理咨询师制定咨询方案。一般而言,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依据的主要非言语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来访者的容貌、衣着信息。包括来访者的衣着打扮、容貌体形等。来访者容貌、衣着特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信息,为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综合判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经验的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容貌、衣着的把握,就可对来访者有个初步的有价值的判断。例如:小李,女性,年龄18周岁。短发,身穿灰色运动上衣,深蓝色牛仔裤,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这说明小李是一个不太注重自己女性外在特征的人,她可能更注重其他方面的追求,这样的人上进心更强,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咨询过程中,证明了咨询师的初步判断是正确的,小李在理科班级中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年年拿奖学金。
来访者的目光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和来访者的目光交流来判断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一个内向、羞怯的来访者不喜欢和咨询师有过多的目光交流,不喜欢注视咨询师,也不喜欢被咨询师注视。有的来访者在谈及个人隐私或者困扰的话题时也不喜欢和咨询师有目光的交流,害怕在目光交流的过程中咨询师了解此刻自己的心理状态。例如:小李在诉说和同学交往时,一谈及男同学,就目光游离,说明她不喜欢这个话题。咨询师可以通过目光示意,点头肯定,鼓励她继续诉说。
来访者的面部表情信息。人们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面部会出现不同的表情。来访者在诉说过程中,面部表情会随着内心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喜悦时嘴角上扬,忧愁时眉头紧锁等。例如:小李谈到室友时,表情自然,面部肌肉放松,当谈及男同学时表情不自然,眉头紧锁。咨询师捕捉到这个细节,初步判断小李在与男生交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内心中对于如何和男同学相处存在困惑,不知道和男同学交往的技巧,特别是对于男同学的示好,内心特别的反感。
来访者的语音信息。我们语言交流过程说话的语速、语调、语气和停顿时间的长短都反映出来访者对于正在陈述事实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例如:小李在说到和男同学交往时,声音不由自主地变低,语速不由自主地加快,这说明小李对于和男同学交往这件事很介意,特别是和男同学之间交往的困惑,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咨询师鼓励小李继续述说,小李在言及自己的家庭,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处时,语音低沉,语速缓慢,偶尔停顿时间较长,这说明小李在斟词酌句地形容和自己关系亲密的家人,这是一种保护心理。咨询师微微前倾的身姿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愿意理解她、接纳她,愿意帮助她,对于小李的停顿不打扰,等待、鼓励小李不要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注意自己言语表达的修辞和语法。
来访者的空间距离信息。空间距离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关系亲密度的重要指标,在咨询过程中,它会随着双方信任程度的不同使双方的空间距离发生变化。如果信任关系一直未建立,来访者会不自觉地拉大双方的距离。一般初次见面空间距离相对会大些,随着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距离会缩短。例如:小李最后一次来咨询结束时,开心愉悦,咨询师走上前,张开双臂,拥抱她,用手轻轻拍打她的后背,在这一刻,咨询师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小李的放松和如释重负的解脱。
来访者的动作语言信息。动作语言信息是人们交流过程中不由自主地通过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比如说双手交叉环抱在胸前,表现此人可能有很强的防御心理;一个人精神负担过重时的肩膀是弯曲的;握紧的拳头可能是愤怒,也有可能是下定决心。咨询师应该根据来访者的动作语言和其他信息作出综合判断。如果是愤怒,应该及时查清原因,进行疏导,如果是表示决心,咨询师应及时给予鼓励。例如:小李第一次来咨询时,坐在椅子的边缘,两只手紧绞在一起,不由自主地颤动。这表明,小李内心紧张,咨询的自我主动性有点差,对于咨询还是心存怀疑,甚至犹豫、胆怯,不想咨询。咨询师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及时和小李解说心理咨询的原则,免除小李的后顾之忧,鼓励小李参与咨询,解决心里的困惑。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非言语信息是心理咨询师作出正确判断必不可少的依据。当然,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非言语信息对于来访者也是一种态度的传达,可以更好地表达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理解和支持。
来访者的容貌、衣着信息。包括来访者的衣着打扮、容貌体形等。来访者容貌、衣着特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信息,为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综合判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经验的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容貌、衣着的把握,就可对来访者有个初步的有价值的判断。例如:小李,女性,年龄18周岁。短发,身穿灰色运动上衣,深蓝色牛仔裤,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这说明小李是一个不太注重自己女性外在特征的人,她可能更注重其他方面的追求,这样的人上进心更强,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咨询过程中,证明了咨询师的初步判断是正确的,小李在理科班级中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年年拿奖学金。
来访者的目光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和来访者的目光交流来判断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一般而言,一个内向、羞怯的来访者不喜欢和咨询师有过多的目光交流,不喜欢注视咨询师,也不喜欢被咨询师注视。有的来访者在谈及个人隐私或者困扰的话题时也不喜欢和咨询师有目光的交流,害怕在目光交流的过程中咨询师了解此刻自己的心理状态。例如:小李在诉说和同学交往时,一谈及男同学,就目光游离,说明她不喜欢这个话题。咨询师可以通过目光示意,点头肯定,鼓励她继续诉说。
来访者的面部表情信息。人们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面部会出现不同的表情。来访者在诉说过程中,面部表情会随着内心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喜悦时嘴角上扬,忧愁时眉头紧锁等。例如:小李谈到室友时,表情自然,面部肌肉放松,当谈及男同学时表情不自然,眉头紧锁。咨询师捕捉到这个细节,初步判断小李在与男生交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内心中对于如何和男同学相处存在困惑,不知道和男同学交往的技巧,特别是对于男同学的示好,内心特别的反感。
来访者的语音信息。我们语言交流过程说话的语速、语调、语气和停顿时间的长短都反映出来访者对于正在陈述事实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例如:小李在说到和男同学交往时,声音不由自主地变低,语速不由自主地加快,这说明小李对于和男同学交往这件事很介意,特别是和男同学之间交往的困惑,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咨询师鼓励小李继续述说,小李在言及自己的家庭,特别是父母之间的相处时,语音低沉,语速缓慢,偶尔停顿时间较长,这说明小李在斟词酌句地形容和自己关系亲密的家人,这是一种保护心理。咨询师微微前倾的身姿能使求助者感到咨询师愿意理解她、接纳她,愿意帮助她,对于小李的停顿不打扰,等待、鼓励小李不要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必注意自己言语表达的修辞和语法。
来访者的空间距离信息。空间距离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双方关系亲密度的重要指标,在咨询过程中,它会随着双方信任程度的不同使双方的空间距离发生变化。如果信任关系一直未建立,来访者会不自觉地拉大双方的距离。一般初次见面空间距离相对会大些,随着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距离会缩短。例如:小李最后一次来咨询结束时,开心愉悦,咨询师走上前,张开双臂,拥抱她,用手轻轻拍打她的后背,在这一刻,咨询师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小李的放松和如释重负的解脱。
来访者的动作语言信息。动作语言信息是人们交流过程中不由自主地通过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比如说双手交叉环抱在胸前,表现此人可能有很强的防御心理;一个人精神负担过重时的肩膀是弯曲的;握紧的拳头可能是愤怒,也有可能是下定决心。咨询师应该根据来访者的动作语言和其他信息作出综合判断。如果是愤怒,应该及时查清原因,进行疏导,如果是表示决心,咨询师应及时给予鼓励。例如:小李第一次来咨询时,坐在椅子的边缘,两只手紧绞在一起,不由自主地颤动。这表明,小李内心紧张,咨询的自我主动性有点差,对于咨询还是心存怀疑,甚至犹豫、胆怯,不想咨询。咨询师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及时和小李解说心理咨询的原则,免除小李的后顾之忧,鼓励小李参与咨询,解决心里的困惑。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非言语信息是心理咨询师作出正确判断必不可少的依据。当然,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非言语信息对于来访者也是一种态度的传达,可以更好地表达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