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是人类利用物质材料,根据实用与审美的不同需要而建造的空间造型艺术,
它是住宅、厂房、学校、楼、堂、馆、所、宫殿、桥梁、堤坝、碑、塔、亭、台、阁、榭、
陵墓等人工建造物的总称。最早的建筑物,目的是遮风避雨,防寒御兽,主要为了满足人们
对功利的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建筑物在实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们
对审美价值的追求。于是出现了园林建筑这种建筑形式。
关键词:园林建筑;古典园林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1.园林建筑概述
园林中具有造景作用同时供人观赏、游览、休憩的建筑物叫园林建筑。按中国园林界的
一般看法,在现代的公园﹑动植物园和游乐园中的展览兽舍﹑温室﹑儿童游戏场及其它游乐
性建筑对园林景观起到造景作用的,在自然风景区里的建筑起点景﹑引景﹑休息作用的,现
代的宾馆﹑文化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附设在屋顶乃至建筑内部空间的亭廊等装饰性的建筑,
都是园林建筑。在园林里没有造景作用的构筑物则不应算作园林建筑。
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现代园林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
它的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很多新的形式,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不断出现。例如,膜结构
的出现。然而,不管园林建筑如何发展,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景观服务。中国的现代园林建
筑在使用功能上与古代园林建筑已有很大的不同。公园已取代过去的私园成为主要的园林形
式。园林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园﹑风景区﹑城市绿地﹑宾馆庭园乃至机关﹑工厂之中。
2.园林建筑的作用
2.1园林建筑自身的景观作用
由于园林建筑自身的艺术性,使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它本身
就代表整个园。园林建筑通常作为这些风景画面的重点和主景。如北海的白塔,瘦西湖的五
亭桥,颐和园的佛香阁,西湖的保淑塔。瘦西湖的五亭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
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而桥下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
色的厚实桥墩,和谐地把南北方建筑艺术,把园林设计和桥梁工程结合起来。五亭桥有15
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
别具情趣。。《扬州揽胜录》载:“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三五之夕,
皓魄当空,每洞各衔一月,计十五洞,共得十五月,金色滉漾,众月争辉,倒悬波心,不可
捉摸。观此乃知西湖之三潭印月,不能专美于前。”
2.2园林建筑的文化意境作用
意境这一范畴包含了经验、情感和思想,是中国文人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通常
是通过表现有限而给人无限的感受,即"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
调艺术中的"虚境"。即强调虚实结合,即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所以中国书画
历来讲究留白,园林亦不例外,造园者在造园布局时,常让幽深的意境半含半露,或是把美
好的意境隐藏在一个或一组景色的背后,让游者自己去观赏、联想,去领会其深度。更为重
要的是,此种境界还包含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情感归宿的执著追求。
我国的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在园林厅
堂的题咏、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方面,不仅是点
缀了园林,而且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让我们吟味无穷。正如《红楼梦》中
说大观园“偌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苏州拙政园
中远香堂,怡园的藕香榭都是反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意境。陈从舟先生在
《说园》一书中写到“有时一景,相看好处无一言,必借以题辞,辞出而境生。”苏州园林
沧浪亭,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诗人苏舜卿(字子美,自号沧浪翁)用4万元买下
吴越日寸广陵王钱元的花园,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诗,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
四万钱”,苏舜卿借其句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在河边建筑一亭,苏子美
借《沧浪之歌》中超脱世俗名利的清高意境,取名曰沧浪亭,苏舜钦“时榜小舟,幅巾以往”
在此清幽宁静的山水氛围中他感到“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因此留下千古名篇《沧浪
亭记》。
2.3园林建筑的造景作用
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
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
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以一幢建筑
物或一组建筑群(如亭、台、楼、阁)作为观赏园内景观的场所;它的位置、朝向、封闭或开
敞的处理往往取决于得景的佳否,即是否能够使得观赏者在视野范围内摄取到最佳的风景画
面。在这种情况下,大到建筑群的组合布局,小到门窗、洞口或由细部所构成的“框景”都
可以利用作为剪裁风景画面的手段。在园林中以道路园廊园桥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
和障隔,创造出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园冶·园说》曰:“轩楹高爽,窗
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张宣题倪云林画《溪亭山色图》云:“江山无限景,
都聚一亭中。”苏轼《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常倚曲栏贪看
水,不安四壁怕遮山。”以上诗句都说明了楼台亭阁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这些建筑本身,可
以欣赏到外界无限空间中的自然景物,使生意盎然的自然美融于怡然自乐的生活美境界之
中,建筑空间与园林风景互相渗透,人足不出户,就能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
化,从而创造一个洋溢着自然美的园林“生境”。例如,苏州园林网师园中“竹外一枝轩”
〔门洞〕与“射鸭廊”〔廊〕为一组变化丰富的园林小品建筑,极尽变异之能事。扩大的敞
廊,虚实相间,名为“竹外一枝轩”,而收进的半轩却名为“射鸭廊”。它们与前面的山石、
树林构成了临水的近中景,同时将二层的“五峰书屋”、“集虚斋”等高大建筑遮掩,形成
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园林建筑组群,而“月到风来亭”则高耸突出于水面,与
后部的连廊既分又合,形成池西例的控制性景点,其虚凌空兀的布置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视
觉吸引力,似乎脱离了连廊的羁拌,独立于水中,似有湖心亭的效果,是全园最精彩的景点
之一。
2.4园林建筑的实用性
古人云:“堂以宴,亭以憩,阁以眺,廊以吟”。园林建筑除了满足景观上的作用,还必
须满足其实用性,使园林建筑的景观作用于实用性有机结合。园林建筑需根据人们的休憩及
活动而设置。如亭、榭即可提供人停留赏景休息,还可按需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配合园
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覽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
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
对于有明显使用权用功能要求的,如园林管理、厕所等建筑,景观功能应从属于使用功能。
园林建筑应与园林空间相协凋园林建筑造型,包括体量、空间组合、形式细部、装饰色彩等,
都不能仅就建筑自身考虑,还必须注意建筑与山水、植物等自然景物的联系过渡,融于自然。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园林建
筑,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
的作用。它既要满足其自身使用功能和自身艺术性的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要求。在我
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
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
它是住宅、厂房、学校、楼、堂、馆、所、宫殿、桥梁、堤坝、碑、塔、亭、台、阁、榭、
陵墓等人工建造物的总称。最早的建筑物,目的是遮风避雨,防寒御兽,主要为了满足人们
对功利的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建筑物在实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们
对审美价值的追求。于是出现了园林建筑这种建筑形式。
关键词:园林建筑;古典园林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1.园林建筑概述
园林中具有造景作用同时供人观赏、游览、休憩的建筑物叫园林建筑。按中国园林界的
一般看法,在现代的公园﹑动植物园和游乐园中的展览兽舍﹑温室﹑儿童游戏场及其它游乐
性建筑对园林景观起到造景作用的,在自然风景区里的建筑起点景﹑引景﹑休息作用的,现
代的宾馆﹑文化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附设在屋顶乃至建筑内部空间的亭廊等装饰性的建筑,
都是园林建筑。在园林里没有造景作用的构筑物则不应算作园林建筑。
由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现代园林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
它的范围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很多新的形式,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不断出现。例如,膜结构
的出现。然而,不管园林建筑如何发展,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景观服务。中国的现代园林建
筑在使用功能上与古代园林建筑已有很大的不同。公园已取代过去的私园成为主要的园林形
式。园林建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园﹑风景区﹑城市绿地﹑宾馆庭园乃至机关﹑工厂之中。
2.园林建筑的作用
2.1园林建筑自身的景观作用
由于园林建筑自身的艺术性,使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它本身
就代表整个园。园林建筑通常作为这些风景画面的重点和主景。如北海的白塔,瘦西湖的五
亭桥,颐和园的佛香阁,西湖的保淑塔。瘦西湖的五亭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
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而桥下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
色的厚实桥墩,和谐地把南北方建筑艺术,把园林设计和桥梁工程结合起来。五亭桥有15
个桥洞,十五月圆之夜,每洞各衔一月,15个圆月倒悬水中,争相辉映,泛舟穿插洞间,
别具情趣。。《扬州揽胜录》载:“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桥洞正侧,凡十有五。三五之夕,
皓魄当空,每洞各衔一月,计十五洞,共得十五月,金色滉漾,众月争辉,倒悬波心,不可
捉摸。观此乃知西湖之三潭印月,不能专美于前。”
2.2园林建筑的文化意境作用
意境这一范畴包含了经验、情感和思想,是中国文人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通常
是通过表现有限而给人无限的感受,即"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特别强
调艺术中的"虚境"。即强调虚实结合,即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所以中国书画
历来讲究留白,园林亦不例外,造园者在造园布局时,常让幽深的意境半含半露,或是把美
好的意境隐藏在一个或一组景色的背后,让游者自己去观赏、联想,去领会其深度。更为重
要的是,此种境界还包含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情感归宿的执著追求。
我国的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在园林厅
堂的题咏、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方面,不仅是点
缀了园林,而且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让我们吟味无穷。正如《红楼梦》中
说大观园“偌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苏州拙政园
中远香堂,怡园的藕香榭都是反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意境。陈从舟先生在
《说园》一书中写到“有时一景,相看好处无一言,必借以题辞,辞出而境生。”苏州园林
沧浪亭,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诗人苏舜卿(字子美,自号沧浪翁)用4万元买下
吴越日寸广陵王钱元的花园,欧阳修应邀作《沧浪亭》诗,有“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
四万钱”,苏舜卿借其句作“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在河边建筑一亭,苏子美
借《沧浪之歌》中超脱世俗名利的清高意境,取名曰沧浪亭,苏舜钦“时榜小舟,幅巾以往”
在此清幽宁静的山水氛围中他感到“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因此留下千古名篇《沧浪
亭记》。
2.3园林建筑的造景作用
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
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
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以一幢建筑
物或一组建筑群(如亭、台、楼、阁)作为观赏园内景观的场所;它的位置、朝向、封闭或开
敞的处理往往取决于得景的佳否,即是否能够使得观赏者在视野范围内摄取到最佳的风景画
面。在这种情况下,大到建筑群的组合布局,小到门窗、洞口或由细部所构成的“框景”都
可以利用作为剪裁风景画面的手段。在园林中以道路园廊园桥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
和障隔,创造出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园冶·园说》曰:“轩楹高爽,窗
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张宣题倪云林画《溪亭山色图》云:“江山无限景,
都聚一亭中。”苏轼《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常倚曲栏贪看
水,不安四壁怕遮山。”以上诗句都说明了楼台亭阁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这些建筑本身,可
以欣赏到外界无限空间中的自然景物,使生意盎然的自然美融于怡然自乐的生活美境界之
中,建筑空间与园林风景互相渗透,人足不出户,就能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
化,从而创造一个洋溢着自然美的园林“生境”。例如,苏州园林网师园中“竹外一枝轩”
〔门洞〕与“射鸭廊”〔廊〕为一组变化丰富的园林小品建筑,极尽变异之能事。扩大的敞
廊,虚实相间,名为“竹外一枝轩”,而收进的半轩却名为“射鸭廊”。它们与前面的山石、
树林构成了临水的近中景,同时将二层的“五峰书屋”、“集虚斋”等高大建筑遮掩,形成
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园林建筑组群,而“月到风来亭”则高耸突出于水面,与
后部的连廊既分又合,形成池西例的控制性景点,其虚凌空兀的布置手法,产生了强烈的视
觉吸引力,似乎脱离了连廊的羁拌,独立于水中,似有湖心亭的效果,是全园最精彩的景点
之一。
2.4园林建筑的实用性
古人云:“堂以宴,亭以憩,阁以眺,廊以吟”。园林建筑除了满足景观上的作用,还必
须满足其实用性,使园林建筑的景观作用于实用性有机结合。园林建筑需根据人们的休憩及
活动而设置。如亭、榭即可提供人停留赏景休息,还可按需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配合园
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覽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
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
对于有明显使用权用功能要求的,如园林管理、厕所等建筑,景观功能应从属于使用功能。
园林建筑应与园林空间相协凋园林建筑造型,包括体量、空间组合、形式细部、装饰色彩等,
都不能仅就建筑自身考虑,还必须注意建筑与山水、植物等自然景物的联系过渡,融于自然。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园林建
筑,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
的作用。它既要满足其自身使用功能和自身艺术性的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要求。在我
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
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