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is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可是,现在的计算教学虽然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然而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下降了,具体表现在计算的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那么,计算教学应该如何做才能扎实而不失灵活,我们又应该如何做才能克服计算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使计算教学有情有趣,精彩纷呈呢?
  
  一、在研究活动中进行学习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真正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对于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理解更深,更加容易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灵活应用。因此,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扶有放,让学生在自主研究探索中获取新知。如在教学小数乘小数时,学生已经有了两点体会: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乘,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这些初步的感受是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基础。书上例1中“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又一次指出小数乘法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在计算中怎么样移动小数点,这样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学生又能学会,但这样被动的接受学习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学生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缺乏认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学生后继学习是相当不利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这样就要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思考探索,以积累学习的经验,同时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
  
  二、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算理、算法的掌握不是只有背记、模仿才能实现,大量、有效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达到巩固算理、算法的目的,同时也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他们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三、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社会化游戏。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因此可以安排一些饶有趣味的动手、动口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身边的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就是很好的计算素材。如,每个学生都有学号,让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的学号,要求另一个学生想出一个算式,结果就是那个学号。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练习的过程。这种参与性很强的学习方式,学生很有积极性。在看似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行计算复习,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强了信心,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四、在多样化练习中进行学习
  
  数学计算教学的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练习的效果。
  1、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训练”,就会成为“夹生饭”。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们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如每节课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教师进行纠正。
  2、提高练习质量: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保证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首先,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包括封闭性问题,半开放性、开放性问题等,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开放性问题为辅;其次,练习形式多样。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计算的单一、枯燥。从基本练习、针对练习、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等层次要分明,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
  3、有针对性的练习:在计算教学中,除对一些易错题坚持反复练习外,还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4、计算练习后的反思:加强练习之后的反思,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练习效率。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发散思维、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造,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应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设计多样化的练习,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作者单位:河北省邱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概念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感知是第一要素。概念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    一、提供真实、鲜明、主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    反映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新课标”的贯彻与实行,学生的素质在不断地提高,因此他们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主要途径,同时又是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大的动力。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想搞好英语课堂教学,充分体现知识性、趣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生活、工作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凭借教材,通过“自读、自选、自悟、自创”的学习来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首先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充分理解文本信息,发表自己见解,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一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是创新教育的难点,是创新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时代的要求需要新人,做为数学教师,就应该在教材的指导下,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树立师生共同探索的活动观,激发
期刊
非智力因素是一切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参与工作和处理知识信息,但它却推动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如果非智力因素开发得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谈谈我在近几年物理教学中,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几点尝试。    一、创造情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尽量创造
期刊
在21世纪的今天,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极大热情    教学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或叫求知欲。我们知道,中学生都喜欢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兴趣。而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这种交互性可
期刊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是一种人类文化。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也是人类实践活动创造的产物。数学教学,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合理组织教材,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注重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时空,切实提高实践实效,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创设生活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是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理
期刊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时期,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观点、态度,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作为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的教师必需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根据学科特点,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德育功能,掌握思想教育的特点和方法,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一、重视品德教育,挖掘教育素材。    信息技术课作为技能课,偏重于实践、侧重于操作
期刊
作为数学老师,怎样按照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去进行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成绩呢?我在教育实践中感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现在的课程改革,更注重课堂的情境教学了。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我们就要灵活运用教学智慧和机遇,使教学过程更切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要求。如教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太
期刊
观察能力是指通过观察活动,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特点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观察能力,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有价值的感性材料,从而正确地认识生物世界,提高自身的生物素养。  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近年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行生物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和其他资料,密切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