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课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et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没有观察,就没有‘研究’,更没有‘认识’”。可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以下是我对科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些尝试:
  一、从学生年龄出发,激发保持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由好奇心引起的,它是一种浅显的,不稳定的,又容易随着时间或外界的干扰转移消失的一种情绪现象,如果能在教学中加强直观教学,有目的的把实物展示给学生,将学生的兴趣由直接向间接转化,如在教学三上科学起始课《我看到了什么》一课中,我先呈现了大树的图片,与学生交流他们印象中的大树,通过交流感知到学生不经意中的一些发现点大大的多于一张照片所能提供的信息,接下来又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去一起看一看一颗大树,学生的兴趣再次被激发了起来,学生因为之前已经预习了各门课的新课内容,在语文的第一单元就有一篇讲述槐树的文章,我便带领了学生一起走到学校里的槐树下进行观察,学生带着本子去记录。而学生的年龄小,耐心不足,教师就作为一个参与者,用自己的行为来激励学生,对学生兴奋的跑过来分享的发现做好引导,提醒他及时的记录,使孩子经历完整的观察活动。植物的教学本身并不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到了学生学习到语文槐树一课时,又再一次的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我乘机鼓励学生,为学生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延长了他们对植物观察的兴趣。
  二、从课堂细节出发,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1、给学生充足的观察时间
  现行的科学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区别就在于:科学探究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提问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是学生展开科学观察的保证,没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就会流于形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体验,使其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例如在三上《蚯蚓》一课,观察蚯蚓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还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课堂观察从开始时触碰蚯蚓的尖叫声,到逐渐静下来进行观察活动,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恐惧,进而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正常的开展观察活动。在观察中获得知识,同时也真切的认识到如何在不伤害小动物的前提下,观察和了解小动物。
  2、明确观察的目的及计划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目的时,观察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因此,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如进行《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一课学习时,就是要学生明白观察的目的是: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全过程,描述这一过程中的现象。在《怎样认识物体岩石》教学时,首先明确观察和实验的目的:1、各种岩石的颜色、光泽、透明度怎样?2、遇盐酸有什么反应?3、用指甲或小刀刻一刻岩石观察有什么现象?观察和实验使学生对各种岩石的外部特征和内在性质都有了大致的认识,教师再加以强调、讲解,这样不但可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利于煅炼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关注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喜欢做实验,却不愿去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不愿意去动笔记录观察到的实验数据,以至全都忙着做实验,还有的抢着做实验,等到整理实验数据时,却发现无法对观察过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没有数据的来作为归纳实验的依据。使得做实验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因此,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老师要给组内成员分号工,落实好成员们的各自任务,以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前提,来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从而获取有效的数据依据,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在教学四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课,需要学生探究在相同条件下食盐和小蘇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通过结果来归纳出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强弱。要想得出结论,学生就要比较准确的分好食盐和小苏打的量,以便能较准确的得到实验数据。而要得到正确的数据,就得在实验开始前把组内成员做好分工,有人负责把20克的食盐和小苏打分别分为2克一份,有人负责来保管和加入,有人负责搅拌,有人负责做好数据记录,最后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有了这样的分工后,组内学生活动有序,测量得到的数据更加的准确。组员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了观察现象,记录数据与动手操作实验是同等重要的,也提高了组内成员的合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三、结合各种观察方法,促学生观察能力提升
  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观察的方法,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较好的提升。如顺序观察法、验证观察法、比较观察法、解剖观察法、典型特征观察法、分解观察法等多种观察方法,根据不同的课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
  总之,观察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学生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进行有效探究,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证态度。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将会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者单位:余姚市舜水小学 浙江】
其他文献
3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能够为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文献研究,对基于3G技术平台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
众所周知,今天的科学课要上好,上得精彩,备课很重要。笔者尝试用说课稿的形式来展示一下《观察蜗牛》一课的备课。主要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四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本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蜗牛的外形和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这一部分分为五块:①观察蜗牛是怎样出壳的。②观察蜗牛是怎样爬行的。③观察蜗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非常喜欢生动活泼、有趣、民主、高效的课堂,也就是说上课时很轻松,在不经意间就能够将一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应该拥有的能力获得,而且没有任何负担的教学是他们所热切盼望的。  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候,教师充满艺术魅力的言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只要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对教学就会有了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有助于学生发现新知识和探索创造新知识,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就会有了兴趣,会清晰地反映学习材料,就有了最积极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应该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以及发展性,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小学生刚跨入校园,每个学生的基础都不同,如果课堂教学中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全部学生,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不适应,影响学生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基础,不同特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教学方式,并且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
为分析竞争环境对企业再制造决策的影响,应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了古诺竞争环境中,两制造商的制造/再制造决策模型,并进行求解。根据模型结果,分析了再制造决策对竞争双方再制造成本的
引入工作流对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建立了制造企业质量管理的过程模型,并以采购质量管理系统为例,基于Petri网构造了其工作流模型;设计开发了基于工作流的计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生态环境,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而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与自然走向和谐,这是全面小康社会全新的理念。笔者认为,我们学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首先,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校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应该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而应该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思维灵感的“乐园”。能使教学产生快乐情趣的方法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