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的频率和效果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多媒体作为教与学的辅助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日渐凸显。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探讨了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弊。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利弊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多,多媒体技术也不断地被引入教学当中,从而产生了辅助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凡事都有利有弊,本文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阐述,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技术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利
(一)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对学生而言,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自发性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小学生思维能力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多媒体技术恰好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光、声、影、色等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知识的形成,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动态呈现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精华的多媒体课件正好集声、色、光于一身,图形的运动、闪烁、组合、色彩变化等动画效果,都能生动直观地展示客观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图案找规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材呈现了一幅图,让学生发现这幅图案的规律。这个图案从横看、竖看、斜看都有不同的规律。横看的规律是:从第二个行开始,每行的四个图形都是通过每个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动到最后一个,然后整体四个图形向前移动一个位置。如果单单从语言上如此解释,就算老师表述清楚了,学生都会由于语言的相似性,看得不明白。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显示每一行图形的移动,再简单地配上一些文字说明,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斜看的规律,通过斜着的相同图形的闪烁,规律也就呼之欲出了。在动态的变化中,直观体验事物的本身属性,理清知识的脉络,实现对知识的有意建构。
在教学时、分、秒时,用一个Flash设计一个小闹钟的动画,让小闹钟在屏幕上嘀嗒嘀嗒地走着,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钟面上可以直观感受到1分钟=60秒。当然,这一点,用实物的闹钟也可以做到,但是闹钟的嘀嗒声不够响亮,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就可能不够清晰,多媒体课件可以针对实物的不足,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再通过时针与分针的配合快速转动可以让学生知道,1小时=60分。这样学生可以从直观的感受1秒、1分的长短,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在头脑中抽象出“时”的概念。
(三)反馈评价有利于促进自我激励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当学生回答的结果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同时播放一至五秒钟的掌声;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运用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
(四)人机交互提供分层次学习的平台
课件应该有“交互性”。我们都知道,电脑的一个特点就是与人有着很好的交互性。多媒体课件有着人机对话的交互性,会起到很好的吸引学生的作用,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移动、点击鼠标来选择学习内容,输入答案,而不是由老师按部就班地“播放”课件,其辅助教学的效果会更好。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习的内容,达到分层次学习的目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性地学习,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选择多些、丰富些的内容,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做到在课堂学习中人人都是有效率地学。
部分网络型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拓宽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和教师在基于网络的平台上交流学习。学生有疑问时,可及时地通过网络,请老师或同学释疑、解惑。让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可。
二、多媒体技术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弊
媒体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好处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但不能代替教学内容。目前多媒体教学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方面的问题,使我们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盲目“拿来”
部分老师把拿到手的课件随意看几眼就用于课堂教学上。在使用过程中,老师看到什么就对学生讲什么,老师事前没有一点构思。从上课初到结束,学生和老师就一直被拉着鼻子走。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争取进步的好方法。但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理解、学生水平的衡量和自己的精密构思,那怎么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呢?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具,淡化师生情感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多媒体的数学课堂上,老师所具有的人性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的,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老师整节课都摸着鼠标,一味地只求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上展示,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侃侃而谈,很少走到学生当中,学生们就可能对老师更加敬畏了,更不用说大胆展示自己了。所以说不能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三)只顾追求形式,不求实质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和音响等效果,表面上学生的注意力好像完全集中了,但事实却是因为这课件的好玩、有趣,分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干扰了学生的观察和学习。结果,学生们在兴高采烈的状态下学习了一整节课,老师们以为学生们都很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但相反学生们是“玩”了一节课,那课就白上了。
(四)避免把投影设备屏幕当成黑板使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渐渐步入课堂,有了大屏幕投影,部分老师会在备课时将数学信息、解题思路都输入电脑,课堂上使用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认识的连贯性,使学生对于整个课程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我们应该对多媒体教学有充分的认识,结合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和规律,有机结合,让多媒体教学真正地服务于广大师生。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更多的技能。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只要能很好地把握“火候”,适时添加其他教学手段,达到手段与效果高度统一的最佳境界,定会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郝凯亭,王伍增编著.新编多媒体课件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朱智贤编.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利弊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多,多媒体技术也不断地被引入教学当中,从而产生了辅助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凡事都有利有弊,本文将对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阐述,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
一、多媒体技术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利
(一)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对学生而言,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自发性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小学生思维能力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多媒体技术恰好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情境,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光、声、影、色等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知识的形成,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动态呈现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一个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精华的多媒体课件正好集声、色、光于一身,图形的运动、闪烁、组合、色彩变化等动画效果,都能生动直观地展示客观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以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图案找规律”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材呈现了一幅图,让学生发现这幅图案的规律。这个图案从横看、竖看、斜看都有不同的规律。横看的规律是:从第二个行开始,每行的四个图形都是通过每个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动到最后一个,然后整体四个图形向前移动一个位置。如果单单从语言上如此解释,就算老师表述清楚了,学生都会由于语言的相似性,看得不明白。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显示每一行图形的移动,再简单地配上一些文字说明,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斜看的规律,通过斜着的相同图形的闪烁,规律也就呼之欲出了。在动态的变化中,直观体验事物的本身属性,理清知识的脉络,实现对知识的有意建构。
在教学时、分、秒时,用一个Flash设计一个小闹钟的动画,让小闹钟在屏幕上嘀嗒嘀嗒地走着,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钟面上可以直观感受到1分钟=60秒。当然,这一点,用实物的闹钟也可以做到,但是闹钟的嘀嗒声不够响亮,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就可能不够清晰,多媒体课件可以针对实物的不足,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再通过时针与分针的配合快速转动可以让学生知道,1小时=60分。这样学生可以从直观的感受1秒、1分的长短,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在头脑中抽象出“时”的概念。
(三)反馈评价有利于促进自我激励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突出矛盾,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而且,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运用多媒体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如在课件制作时,应用交互中的“判断”功能,当学生回答的结果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只鼓掌的小动物,同时播放一至五秒钟的掌声;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时,屏幕上就出现一位擦眼泪的小朋友。运用这种新的评价方式,能调节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愉快学习。
(四)人机交互提供分层次学习的平台
课件应该有“交互性”。我们都知道,电脑的一个特点就是与人有着很好的交互性。多媒体课件有着人机对话的交互性,会起到很好的吸引学生的作用,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移动、点击鼠标来选择学习内容,输入答案,而不是由老师按部就班地“播放”课件,其辅助教学的效果会更好。而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习的内容,达到分层次学习的目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性地学习,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选择多些、丰富些的内容,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做到在课堂学习中人人都是有效率地学。
部分网络型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拓宽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和教师在基于网络的平台上交流学习。学生有疑问时,可及时地通过网络,请老师或同学释疑、解惑。让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不再局限于师生之间,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可。
二、多媒体技术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弊
媒体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好处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教学内容,但不能代替教学内容。目前多媒体教学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方面的问题,使我们教师在认识与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盲目“拿来”
部分老师把拿到手的课件随意看几眼就用于课堂教学上。在使用过程中,老师看到什么就对学生讲什么,老师事前没有一点构思。从上课初到结束,学生和老师就一直被拉着鼻子走。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争取进步的好方法。但平心而论,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理解、学生水平的衡量和自己的精密构思,那怎么能制作出优秀的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呢?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具,淡化师生情感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多媒体的数学课堂上,老师所具有的人性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的,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老师整节课都摸着鼠标,一味地只求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上展示,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侃侃而谈,很少走到学生当中,学生们就可能对老师更加敬畏了,更不用说大胆展示自己了。所以说不能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三)只顾追求形式,不求实质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和音响等效果,表面上学生的注意力好像完全集中了,但事实却是因为这课件的好玩、有趣,分散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干扰了学生的观察和学习。结果,学生们在兴高采烈的状态下学习了一整节课,老师们以为学生们都很牢固地掌握了知识点,但相反学生们是“玩”了一节课,那课就白上了。
(四)避免把投影设备屏幕当成黑板使用
随着多媒体教学渐渐步入课堂,有了大屏幕投影,部分老师会在备课时将数学信息、解题思路都输入电脑,课堂上使用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认识的连贯性,使学生对于整个课程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我们应该对多媒体教学有充分的认识,结合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和规律,有机结合,让多媒体教学真正地服务于广大师生。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更多的技能。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只要能很好地把握“火候”,适时添加其他教学手段,达到手段与效果高度统一的最佳境界,定会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郝凯亭,王伍增编著.新编多媒体课件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朱智贤编.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