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锤子抡圆了再说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自己的特殊存在中解放出来,把自己沉没在永恒的绝对里
  ——黑格尔
  在很多场合,刘剑被归为“新归来的诗人”。这样的描述,反映了他和当代诗界的一种独特的关联。表面看去,像刘剑这样的诗人,在当代诗歌的系谱里绝非少数。他们大致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前期,或50年代后期;80年代开始步入诗坛,凭青春的才气和对诗歌的敏感,迅速掠过当代诗的门槛,但紧接着在整个90年代突然沉寂下来,远离了诗坛。新世纪到来后,随着人生轨迹的变化,或由于事业有成,或由于生活趋于稳定,这些早年试水过诗歌的激情的人,重新拿起笔,以罕见的热情,充沛的精力,投身到当代诗的写作之中。“新归来的诗人”,作为一种蔚然的当代诗歌现象,目前还在形成和扩展之中。但从已有的成果,我们大致已能判断出,“新归来的诗人”揭示了诗歌和生命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生存的浮世绘中,依然具有强大的召唤力量,足以将散落在人生各个角落中的生命个体,重新凝聚到诗歌的安慰中。这些诗人,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之处:生活上已衣食无忧;他们并不期望诗歌能带来物质上的好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诗歌之名”反而在他们和写作的关系中,显得像“上帝之名”。在文学潜意识上,毋庸讳言,他们的诗歌写作,和当代诗歌场域里的其他诗歌类型相比,他们对“诗歌之名”的期待和重视,更为迫切。这里的“诗歌之名”,既指假托在诗歌之上的世俗意义上的文学名声,也指深嵌在诗歌之中的精神上的生命的印记,一种更为隐蔽的心灵的荣耀。
  事实上,就我的观察而言,由于摆脱了物质上的拖累,这些诗人中的一些人对“诗歌之名”的专注程度,甚至为当代诗的精神向度带来了更丰富的更多样的美学面目。刘剑的诗歌在写作面貌上就具有这样的特征。而且,更为鲜明的,与当代诗人通常采取的立场相反,刘剑的写作对诗歌的精神性的追求,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狂飙式的进取态度。正如他自己在一次诗人访谈中表明的:“我摒弃垃圾诗,我摒弃垃圾派!”。对一位当代诗人而言,如果他的写作是足够自觉的,那么,这样的态度无异于也把诗人自己逼向了美学的绝地。换句话说,从诗歌类型学的角度看,刘剑的写作也没给自己留下什么退路。也许,这有可能就是他的写作会赢得诗歌信任的一个原点。因为作为诗人,他的美学态度是坚决的。也不妨说,正如诗人喜爱的智利诗人聂鲁达所宣称的——由于“历尽沧桑”,作为一个当代诗人,特别是作为一个在时间上有紧迫感的“新归来的诗人”,刘剑觉得他已没时间再去耍什么文学上的花招,他必须集中精力,选择好诗歌上的突击方向,以一种坚决的诗歌行动,去展示诗歌的高贵在他的生命感受中激发的那种唤醒性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当代诗在想象力方面,基本上已偏向日常经验。或者,至少是把诗人的日常经验作为一种想象力的尺度来使用:凡是不符合日常经验的,都被置疑为有可能是在现实感上出了问题的东西。而刘剑的诗歌中,虽然也有很多对日常经验的汲取,但总体而言,他的诗在类型上是偏向生命体验的。所以,一旦场合合适,他就宣称他是诗歌上的“唯美派”。他渴望诗歌写作能显示一种界限,并努力追求“唯美的写作方式”。这种宣示,当然涉及诗歌立场的自我交代,同时也意在减少诗歌阅读方面的误会。某种程度上,这和艾略特总要不失时机地表明他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是一样的。如果读者缺乏必要的认同,那么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清场举措。它的潜台词是,不认同诗歌之美的读者,请自行离开。
  当然,这里诗人所说的“唯美”,早己不是文学史上的唯美主义的“唯美”。它指向一种广义的更为深邃的人生态度:我们作为有生命感觉的人,是否还有能力去更诗意地体验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作为有思想能力的人,是否还愿意更纯粹地感受并建构我们和世界的诗性关系。刘剑的诗歌写作,就文学姿态而言,确实是对诗的崇高的一种当代意义上的致敬。所以,在诗歌现象上,我们固然可以称他为“新归来的诗人”;但从更为精确的文学类型的角度,特别是从想象力的角度看,刘剑属于典型的“颂歌诗人”。这样的诗人,在汉诗的传统脉络上,更为古老的诗人原型当属屈原。所以,读者也不必感到奇怪,他们会在刘剑的诗歌措辞中看到华丽的一面,在诗歌语调上听到雄辩的色彩。在更晚近的诗歌的现代性的系谱上,聂鲁达无疑起着榜样的作用。比如,聂鲁达诗歌中的一个总的母题是:漫游和生命自由的关系。聂鲁达写过很多记录世界各地风情的游歷诗。刘剑的近作中也有很多同样的记游诗,它们像诗歌的海绵一样吸纳了诗人对世界景观的生存体会。诸如收录在本诗集中的《致瑞士铁力士雪山》《访荷兰桑斯安斯风车村》《维也纳森林》《佛罗伦萨的落日》《科隆大教堂》。这些诗的意义,当然不会局限于它们仅仅是记录了诗人游历的行踪.或者稍稍折射几分吉光片羽般的心灵感受;它们的更为深邃的精神标记是,它们在一个积极进取的生命姿态中建构了一种宏阔的人生视野。甚至更为隐蔽的,它们建构了一种文化地理的世界性的眼光,以便从更具纵深感的人文历史空间来处理我们的现实感受。就文学方法上,这是诗歌获得意义的一种路径。不算太新颖,但遇到合适的人选,却也能迸发出强大的诗歌火花。有趣的是,诗人自己提供的诗歌座右铭就是:“锤子抡圆了便有四溅的火花”。不知什么原因,这样的表态,也特别能激发我对诗歌的新的感受。现代诗的写作中有一个痼疾很深的东西,就是经验的阴郁。80年代,海子就试图努力在他本人的诗歌写作中洗刷掉它们。在海子看来,诗歌的抒写可以触及深深的忧伤,乃至极度的绝望。但从想象力的角度上,经验的阴郁是人类生命的自我麻木的一部分。诗歌必须有能力抵御经验的阴郁。在诗歌潜意识深层,海子其实也是一位极其看重诗的意义的诗人。他甚至要求诗歌的意义必须显示“壮丽的瞬间”。也就是说,诗的意义必须在生命的晦暗中昭示一种奇异的光芒,就如同彗星带着它的光焰划过幽暗的天宇。巧合的是,同为安徽出身的诗人,刘剑和海子的直感不谋而合,他也要求诗的意义必须趋向“四溅的火花”。这无异于声明:诗的意义必须具有神圣的启示性。这样的诗歌立场,无疑也给刘剑的诗歌带来一种厚重的品格。
  我们时代的文学神话偏于向邮票大小的地域性收缩,如同文学批评在福克纳的小说里看到并加以鼓励的。带有总体性的生命感受,通常都会遭遇文学的日常经验的挑剔。但刘剑的诗歌却依然朝向总体性的生命感受。就像他在抒情短诗《暮雨》中写道的:他依然试图“与整个世界对话”:   唠叨着落日或暮雨
  并不能淹没我所有的企盼
  我还将拥有整个宇宙的磅礴
  雨还是突破了思维的桎梏
  淅淅沥沥讲述着夜晚的纯净
  这里,生命中的“企盼”,实际上代表着一种主体性的建构能力。假如我们放弃了这种内嵌在生命中的潜力的话,“雨”,以及体现在雨的力量中的“宇宙的磅礴”,也就再不会有机会“突破”我们的“思维的桎梏”,“讲述着夜晚的纯净”。诗歌的空白也留得很有底气。“夜晚的纯净”毕竟脱胎于夜晚的黑暗。能获得这样的听力的生命,事实上也在它强悍的内部,完成了一次孤独的自我教育。而且很显然,这样的“纯净”,在诗的意义上构成了“四溅的火花”。“纯净”毕竟和视觉意义上的明亮的感受有关。
  漫游对生命的思想的激发,无疑也在刘剑的诗歌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看得出,刘剑是一个喜欢在诗歌中思考的诗人。但和许多现代诗人的做法不同,比如和冯至的“沉思”不同,他并不把诗人的“沉思”作为诗歌的最后的目标,用“沉思”来给诗歌的抒发收尾。像海子一样,刘剑的诗歌中也带有强烈的行动色彩。正如海子指出的,诗歌必须是“一次行动”。更机缘足够的话,诗歌最好是“一种行动”:从生命的现实出发,走向生命的解放。诗歌的行动,在当代的生存境遇中,首先指向一种强烈的命名意识:一种针对存在的诗意的新的指认。比如,在《我的北方的土地》中,诗人的命名冲动显得异常雄辩:
  庄子说夏天的虫儿不可对冰雪说话
  井底之蛙不可对海洋说话
  我说可以让北方的夏季去安抚南方的河流
  可以让北方的针叶松林行走于南方的山脊
  再让南方的暴雨击打北方皲裂的古河床
  再让那枯黄的芦叶收获上帝的笛音
  这首诗的情境中,庄子和我,分别代表着古人和今人的思辨感受。庄子展示的隐喻系统里,夏天和冬天的对立,昆虫和冰雪的隔阂,既是对客观事实的评判,同时也是对这一评判的反讽。夏季昆虫无论说什么,冰雪都听不懂。但更隐蔽的讽刺其实是,这样的对话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在浪费宇宙的本质。所以,在庄子的思想中,更深刻的暗示是,人类的思想包容——听得懂各种说话的能力,有时仅仅是让万事万物,各归其位,各有所得。对人类的思想而言,包容不一定只是将对立物转化为可以融入自身的能力,更有可能,或者更应该的,包容是默许差异作为一种多样性的存在。而本诗中的“我”,则不同意庄子的观念。但作为诗的阅读的一部分,我们千万不要被这样的对立意见所迷惑。这里,“我”,作为一个现代主体,他所言说的一切,其实都指向一种诗意的行动能力。通过“我说”,这其实是一种命名状态,我们的所思所想演进为一种语言的行动。换句话说,通过言说,诗歌写作本身抵达了一种指认:将原来模糊的事物重新在心灵的觉悟中命名为可辨认之物。没有这种行动,心灵的空间就永远处于不可测度的封闭之中。没有这种行动,“枯黄的芦叶”就无法“收获上帝的笛音”。什么是“上帝的笛音”?如果按流行的当代诗观,如果以日常经验作绝对的参照,那么我们就会陷入一种诗的无解。但假如从体验诗学的角度看,从刘剑本人推崇的“唯美的方式”来解读的话,“上帝的笛音”无非是一种隐喻,指向诗歌的天启状态。或许,这样的观感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诗人对王阳明的哲学的认同。从诗人的制作的语言流速中,人们大致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在动机:在语言的行动中展开诗的思想,在诗的思绪中持续推进词语的行动。也不妨说,刘剑为自己的诗歌设定的目标是,一个巨大的建立在强烈的诗意之上的“知行合一”的文本。
  近作中,有许多诗篇都和诗人的游历有关。诗人的游历范围异常广大,既涉及祖国各地的自然山川,又波及世界各处的人文风情。从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到西南大山中的偏僻角落,诗人的行踪仿佛从未停止过。这些诗篇,从类型上说,都可归入记游诗的行列;但它们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游诗。也不妨这么看,与其说它们是记游诗,莫若说它们更像是自传诗。通过风景的陈列和延展,这些诗篇向人们的阅读呈现了诗人的心灵历程。最为特异的,我们可以在诗人对风景的使用上看出刘剑的诗歌中隐含的风格密码。传统意义上记游诗,多半借助情景交融,或融情入景。诗的意义的完成是一种静态的词语系统中酝酿的。诗人和风景的关系也受困于主观和客观的二元区别。风景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风景是被观看的对象。而刘剑的诗歌几乎从不安分于静态的展示;在诗人对风景的使用中,诗的视点是不断游移的,并且随着诗人的视角的移动,风景的内涵也在不断生成新的内容。最终,风景不仅是积极的接纳者——接纳诗人心灵的视角的变换,它更是雄浑的决定者——决定着诗的意义的生成。这样,诗和赞美的关联便悄悄复活在新的语言态度之中。在短诗《呼喊一座大山的名字》中,诗人将人和自然的关系决然地展现为高调的赞美:
  我听到有人在呼喊一座大山的名字
  呼喊声顺着峭壁顺流而下
  激荡在整个山谷
  连那些贴着山坡的草叶也在侧耳倾听
  这里,巍峨的群山因人类的放声召唤而有了一种沉默的“深度”,而呼喊者呢,他们也因意识到存在着这样的“深度”而有了崭新的领悟。此外,诗歌的阅读也在人们接触这样的情境时设置了它自己的画外音:孱弱的灵魂是无法发出这样的呼喊的。这首诗中,作为景物展现的自然,和刘剑其他诗作中的风景的展示都有着一个共通的特点:自然的形象始终处于诗人雄健的观照之中。也许存在被人类的损毁的那一面,但自然的形象却从未有一刻是阴郁的。在刘剑的诗歌中,不仅草木的形象是清新的,山水的形象也是明亮的。这意味着,诗人的见证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的记录,它更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发明。以往的观念中,涉及诗的见证,人们总习惯性地认为,诗的见证只能朝向人类的真相。这也许没有错。但如果处理不当,或遇到文学的急功近利,那么,诗的见证也可能堕落为一种道德的叫板,陷入到一种伦理的狭隘中。而在刘剑的诗歌中,诗歌的见证更多的是面向世界的真相。换句话说,人和自然的关系依然是我们寻找自身的秘密的一个出口。就像诗人在访谈中讲到的,他的诗歌在主题上仍然专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充盈和荒芜之间的转换”。
  大多数时候,从批评观感的角度讲,人们会留下一个总体印象:大多数当代诗人不太愿意将诗的写作和精神追求联系在一起,似乎这样的联系是一种前现代性的写作迹象的残留。而刘剑的诗歌则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积极的精神追求。正如诗人在他的诗观中坦露的:“写诗无非是一种个体的追求”。这样的态度,已经在阅历丰富的中年诗人的观念中很少见到了。对诗歌的精神而言,个体的追求必然意味着我们愿意采取一种天真的方法,来应对人和世界的日益加剧的疏离。在《大时代的微诗歌》里,人们能读到这样的诗句:
  梦中的奔马咴咴嘶鸣
  我在黑暗中拈起一根针
  顺手把它缀入起伏不平的草原
  对生命的自觉而言,我们经由诗的行动所能完成的“个体的追求”,在上面三行中都有了最根本的体现。时间之马,不停地奔跑。人类的敏锐使我们置身于这样的背景之中。我们的愚蠢半真半假,但人生的真相中却一定包含着“痴人说梦”的那一面。非如此,生命的戏剧性就不会有更為惊心的时刻:一根针被从孤独的黑暗中捡起,“缀入起伏不平的草原”。没错,诗歌中的这个“我”,有可能是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这也许不是结局,但可能比任何结局都要好。因为它听上去符合黑格尔的谆谆告诫:“从自己的特殊存在中解放出来,把自己沉没在永恒的绝对里”。
其他文献
1  关于未来,我充满想象……  就像为了成佛,我过早地死去  死在寺院的高墙上,死在斑驳的经卷中  我使出全身的力气:节食,吃青菜  终于,我的墓碑长出了蝴蝶一样的翅膀  2  安静的禅房,漆黑的夜晚  青灯照亮了心胸,也照亮了取经的路线  这路线穿过田野和村庄,绕过高山和大河  我们在途中的花朵里休息等待露水,等待陡坡上早起的阳光  3  所有的女妖,裙子都短过大腿  只有女儿国是另一番景象:
期刊
静听水流的声音从梦中飘过  汩汩地流淌在半醒的耳边  历史的沙粒温暖着朴素的身躯  选择半躺  平静而祥和的姿势  给人一些暖昧的遐想  睡着的时候风在腮边轻舞  偶尔有烟尘滚滚扑面而来  金戈铁马像洪流一样斜刺而过  壮怀激烈的声音划破时空  在圆形的腹腔中慢慢跌落  成为一种典雅的收藏  也有醒来 又复睡去  朦胧中一个蓝花小衣的女子款款而来  曼妙的身段一定是画中的样子  宛若柔荑的手指带有
期刊
黄土地的灯火,干燥。  和江南的灯火不同  华贵,见过世面,在水中飘摇  一盞灯照着一头精神振奋的驴  前行  我就是现实。是无中生有  你们是我的责任。  把剩余的灯火给同行的仇人。  让他也想母亲  和汗臭的黑夜挤一个房间  还喝多。  呕吐出来万家灯火  雪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没有特殊原因  雪一定来到。从侧面  坠落。在选定的地方  我们都习惯于相信  天,会将我们覆盖。  被玷污的花草
期刊
春意  门窗自闭,或在其内部  不动声色地开合。  木纹深处留有的罅隙足以穿过  虚胖的日月么  我们所能习得的真相  正以另一种方式  悄然贴近或默默告别。  窗前的病梅  儼然洞悉了这一切。  或颦,或蹙,或掩嘴吃吃巧笑。  花香,若非用来泄密  人间定无这般好滋味可享。  更多心思宜在体内含苞成诗  发表在春天的小腰上。  此刻,挥手显然是多余的  招手也一样。  就这样袖手于三月的裤管吧 
期刊
不辞圆,也不弃缺的修行  暗自将一盏灯称为丽人  发现的秘密是灯火窈窕  含光的指尖浣纱,也卷帘儿  以轻,也以柔,逼退全部夜色  当眺望遇到透明,何时花开  都遇到梦,便有了执着  经历怎样的岁月不在乎,即使  挥出刀声、风声和血  倘若总是听到一声竹马的小嘶鸣  何惜一袭白袍穿越朝代  穿越前世和今生:人面阴沉  而人影无害——那些黑  再颠倒阴阳,再不测  也有窗子大的一扇缺。跨越了  就亮
期刊
我们离传统的高度究竟相距有多远?  屈原曾经一口气追问出170多个问题。  庄子曾经纵论天下学术,并归言“道术将为天下裂”。  韩非子在《亡征篇》中开列出47种亡国的征兆。  《淮南子》承袭《吕氏春秋》以其结构性的书写呼应了国家形态。  司马相如把对空间的想象发挥到极致。  陶渊明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个人完整性,并把“桃花源”钉入人类记忆。  李白,幻像、语言激流构成的海市蜃楼、天才的自由的像风一样的
期刊
我想和你在一滴鸟鸣的背后安居  老山水经过时走得缓慢  幽寂的水声,黛青色的黄昏  木质走廊传来你迟钝沉闷的脚步声  我们注视温习彼此很久  你温润的眼神就要将我融化  两个人的孤独加起来,等同一个盛世  我们紧挨着坐下  埋首读同一本书,时而抬头  相笑无言,像桌上两杯熟普  冒着热气不闻悲喜  我们消耗着一日又一日的  无意义,虚度,新鲜与安谧  钻木取火,把前半生错失的热焰  全盘付予  高
期刊
過溶洞,绕巉岩  流水率千军万马  奔赴桃花岛  走直线,行曲线  古城深处,内漩涌动  水草缠双桨  远黛,碧螺,伴你比翼飞  有人在合欢树下相遇  有人在仙女湖上相知  一群鹤,绣好天空的绣球  我就在仙来岛的心尖上  等那最天长地久的一刻  粼浪,沙丘,金马尾  烟波,小舟,白天鹅  黄袍加身,怀抱美人归  光芒是一世加一世的传说  等玲珑月,等白云梯  等仙女下凡
期刊
这个世界是有光芒的  它瞬间便穿透了我  这束光来自你,一个前世的亲人  与我面对面  一个在我心里下雪的人  为我暖屋子。我在梦里数花瓣  醒来时,雪花飘满窗子  我期待它可以停下来  静静地从人世间飘落  像一片叶子  这样我可以匍匐在大地的胸膛  看月亮在天边照耀  不管大雪是否将我覆盖  不管第二天太阳是否升起  不管你是否覆盖到了我的身上  亲爱的,这样我就  可以安安稳稳地等  等来世
期刊
九十九朵玫瑰散落湖泊,落花成屿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不是勿食桑葚,只是未遇初见  在仙女湖的上空,一行白鹭  与白云争宠  一群从《诗经·氓》中飞出的  斑鸠,在仙女湖栖居黄昏  我们在湖边漫步  是鹰,是隼,是雁,是鹭  勾起我们烂漫的逝年  人生需要犯很多美丽的错误  需要遇见很多美丽的湖泊  多少爱恨与情仇最终泯灭  以及一曲《最后的莫西干人》  和最后的初恋  无论你失恋多久  初戀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