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标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应当为学生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时、问题、课堂讨论、课堂讲解、课上巩固、课后提升等多个环节的设计,进而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确立课时教学目标
  在对物理知识进行讲授之前,教师应当将物理教学大纲作为依据,在确立目标时,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理论,进行每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保证这一教学目标足够清晰明了,并且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因为物理教学目标是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其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对课程进行讲授的过程中,需要围绕这一目标,然后对课堂进行科学设计.
  例如在对“相互作用”有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确立一节课内学生至少要掌握几个知识点,并达到怎样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明确教学目标,假设第一节课需要学生掌握“重力基本相互作用”,那么教师需要明确一节课中哪个阶段进行新知识的讲解,哪一阶段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等,从而达成预期的目标,使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2 确立课堂提问教学目标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问,首先要明确这一问题提出后,会获得怎样的效果.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所提的问题要和学生的兴趣点相切合,只有这样,教师进行提问时,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而提升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有关《质量》这一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呢”提问这一问题时,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物质在三态变化的情况下,其质量是不会变的.但是这种提问方式过于空洞、呆板,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够积极.因此首先要确立问题目标,然后利用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度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提问.提问时,明确切入点,使问题更加生动、具体.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过程中,教师找出合适的时机,向学生提问“如果将实验桌子电流表拿去并同时,将一定电阻R以及几根电线放置在上面,是否再次进行导体的测试”,“如果将电压表拿去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进而对这一知识有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问题目标得以实现,并提高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3 课堂讨论目标的确立
  导入新课之前,先对已经学过的内容作出适当的总结和巩固,使其能够为本节课的新知识服务.通常情况下,教师对将要讲解的新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将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与将要讲解的新知识相结合,教师在课前可以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然后总结出新知识的缺陷,并作出补偿,进而为将要讲解的新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实施这一环节的时间最好保持在3分钟左右,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口头提问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展示.
  这一环节结束后,开始进行新课的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课本上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向学生分发事先已经准备好的,可以起到启发性的提纲,进而对学生做出引导,让学生自主对这一节课内容进行探究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巡回指导,对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解决,进而保障学生进行顺利的讨论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根据学生的表情,行动等,判断学生对哪一个知识点存在疑惑,然后总结出学生共同纠结的知识点,在课上进行重点讲解.在这一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自制力不强,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管理,其具体的做法是,①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目标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并注重这一目标和教材目标之间的联系.②对学生具有引导作用的提纲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以及逻辑性特点.这一环节实施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2分钟左右.
  4 课堂讲解目标的确立
  进行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主要是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一环节实施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8分钟、学生对知识点的讨论结束后,对部分知识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自主应用.在教育心理学上,这一过程被称为“认识突破”,这一环节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要重点抓住这一时机,对疑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对学生存在疑惑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和解答,可以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对知识点的掌握具有极大的帮助.
  5 课堂巩固目标的确立
  知识点讲解结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巩固,进过上述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新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一些难点,掌握的可能不够透彻,在这个时候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围绕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利用不同的巩固方式,进行所学内容的巩固,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篇通读,然后自行提问,提问自己是否掌握课某一环节的知识点.提问后,小组之间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相互提问和谈论,之后进行习题的练习.
  例如在讲解高中物理课程中牛顿第一定律过程中,首先教师让学生对教材中所学知识点进行全篇的通读,然后针对书中划分的知识点进行自问自答.其次分析自身存在哪些不足,在小组之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加深理解.最后,进行书后习题的练习.通常情况下,书中的课后习题较为简单,同时又具备着较强的针对性,恰巧起到一定的巩固作用.习题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明确指出 某一题练习的是书中的哪一知识点,进而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对于今后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帮助,进而实现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这一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分析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主要方式是,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习题布置给学生,这些习题主要是针对课堂中的知识点而设立,通过学生对习题的解题过程分析,了解学生对哪一知识点掌握的不够透彻.通过对学生的测评,总结出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进而做出科学调整,以反馈结构作为依据,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一环节属于目标教学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对物理知识中的个别知识点进行矫正;对一般问题,通过教材进行矫正等.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实施.
  6 课后练习目标的确立
  课后练习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后作业实现的.这一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帮助学生再一次加深学习目标,使大部分学生均能达到目标要求.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通过课上的讲解、探讨、练习和巩固等,学生已经较为充分的掌握了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适当的加深课后练习的难度,于此同时,要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控制习题的难度,从而避免因为题目过难,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对“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点的课后习题布置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实验,对“自由落体运动” 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课上所学知识,这一运动过程做出科学解释,在加深记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高效物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授课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实现物理教学的高效性.
其他文献
物理(教科版)选修3-1第一章第四节《电势能电势与电势差》的教学应该说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最难理解和学习的章节.尤其是电势这个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更是学生学习电学的一只拦路
当代社会是开放的,深圳更是以“开放”而引人瞩目.开放有助于尊重差异,使人变得宽容;开放可以使人消除偏见,学会鉴别.在面对时代变革与教育转型的今天,面对传统与现代、本土
期刊
如何有效提升高三物理复习的实效性?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就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复习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又快又好地理顺知识脉络,促进物理概念、规律更好地被用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模块化、结构化,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牛顿运动定律复习为例,就如何借助于概念图从宏观到微观提升高中物理复习的效果进行分析.  1 借助于概念图“宏观”呈现知识结构  复习的第一步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更要激发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的启发不是来自于教条的知识的传授,也不是来自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来自学生参与学习的每个细节,那些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智慧都蕴藏在课堂的每个细节.这些细节需要我们教师用智慧与实践不断的挖掘、渗透、变通.而在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实验让学生建构知识与技能、领悟方法与思想,也可以通过实验的变通让学生在失败的实验细节中深化
如今,中学物理课堂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在物理课堂重视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另外,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要“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或参与物理学习,形成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本文针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一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1 问题提出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旨在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关注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即以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再通过科学探究,分析总结规律,逐步获得理性思维的能力.  2 两种教学设计的对比研究  “圆周
在当今各学科教学不断改革进步,对学生的多学科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综合性学习成为趋势,实现多学科交互性学习,对物理教师的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对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谈谈认识.  1初中物理解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开始注重将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在物理解题过程中融入数学方法.当前我国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还是重点在于解题,所以重要的还是如何
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指出,应该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物理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独有特性,是对于物理现象或客观事物的抽象与总结,是形成物理公式、原理、定律的前提.因此,概念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核心概念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核心概念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尝试探讨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力求提
我国实施课改以来,新课程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感情因素,不能像以前一样,在那种单调、枯燥无味的氛围中学习,需要去营造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因此,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应创设更多的教学情境和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运用感情的策略来增强课堂上的韵味.鼓励老师开拓创新,让初中的物理教学更加精彩和灵动.通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逐步
物理教学中一些的定量计算,物理教师很多都通过计算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什么?错在何处?但是对定性分析的问题,尤其是教师认为简单的定性的物理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什么,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只讲那个是对的,不分析为何错,错在哪里.忽略分析学生认知错误错在何处,会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问题本质理解不透彻,遇到类似问题不能融汇贯通.尤其是学生有错误前概念时,只有深入分析学生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