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中国革命视为中华文明一次伟大的凤凰涅槃和浴火重生,那么,中国的社会精英如何具备了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思想,如何成为革命的先驱者和发动者,他们怎样在远离了立场犹疑、见风使舵、具有投机性的资产阶级的同时,又背弃了自己绅士和有产者的生活,与脚上有牛屎的农民结合在一起,通过自身和自己家族的残酷牺牲,在波澜壮阔的革命中,把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从灾难深重中解放出来,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话题。
  中国革命是一场深广的人民大革命,但是,如果没有精英分子的参与、发动乃至领导,没有他们大无畏的牺牲奋斗精神,没有他们主动地与人民结合在一起,没有他们如此彻底地“放下”—“放下”自我和自我利益,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与胜利都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怀抱着这样的问题,我接受了友人的邀请,从华北平原跨越太行和吕梁,飞向千里之外的陕北。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故乡。


  此行首先抵达的是榆林的横山。延安和榆林,一南一北,是陕北的柱石,榆林所辖诸县市里,向南直线方向,正对着延安的,就是横山。
  横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条山脉,它从甘肃六盘山出发,穿宁夏、进陕北,一路绵延浩荡,奔向黄河岸边,而背靠毛乌素沙地,向南面对黄土高原的横山,简直就是这样—赤条条、无牵挂地横站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上。
  枣湾、羊圈、干沟子,土洞、沙梁、柠条山……横山一路所及,扑面而来的,大都是这些土得掉渣的名字,对我而言,唯一例外的地名,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波罗。这个名字,仿佛是从历史中跳出来,让人眼前一亮。“波罗”,因佛寺而得名,横山此地大兴佛寺,时在北魏。建造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鲜卑人,也在此建一片浮屠。“波罗”这个名字当然是外来的,它取自“般若波罗蜜”。般若是“智慧”,“蜜”的意思是“去”,而“波罗”是“光明、美好的世界”,般若波罗蜜,意思就是“引领你去光明、美好世界的智慧”。而般若波罗蜜,讲的就是:唯有“放下”自我,才能求得解放和解脱。这是个极为深刻、朴素的道理。
  横山有大河,最著名的是无定河—就是古往今来,多少诗词名篇,都写到的那条令“深闺梦里人”魂牵梦绕的边河。无定河划开了中原与草原,是两种文明和生产方式的纽带,无定河两岸,经历史长河冲刷出的台地草甸,蒹葭苍苍,在我们的先人渔猎耕耘了五千多年的台地上,耸立着一座庄严的古寺—接引寺。
  接引寺乃是波罗的地标,“接引”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般若波罗蜜。背靠草原,面向中原的接引寺上,有古城堡一座,名波罗堡。明代军政两分,榆林镇(延绥镇)沿着明长城,有三十六营堡,横山境内有五堡,波罗堡即其一。在这个遥远的地方,顿悟了什么是“放下”,什么叫祛除利益取舍,何谓祛除烦恼、恐惧,油然而生“解放”和“解脱”;何谓引导人们去光明、美好世界的智慧与顿悟,什么是般若波罗蜜的要旨,这就是波罗这个地方给与我的,是我此行的收获。
  波罗触发我的,起初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故事说的是:一九四六年,在关于“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历史抉择焦点上,在人民解放战争拉开序幕的时刻,也就是在波罗这个地方,发生了后来被证明对扭转陕北战局有着重要作用的事变—横山起义。
  一九四六年夏,胡宗南部由南向北,驻守榆林的邓宝珊部由北向南,形成南北夹击,进攻延安之态势,而当时的中共中央似乎只有一条退路—东渡黄河,去往山西—不得不全面放弃陕甘宁根据地,这就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当时所面临的巨大危局。
  欲取延安,必取榆林;欲固榆林,必重横山。因为横山向南,正对着延安。而大危局的转变,往往具有壮烈的风格,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三日凌晨,驻守横山的国民党二十二军一部和陕北保安部队大部共五千余人,在时任国民党陕北保安指挥部副总指挥胡景铎、时任国民党晋陕绥司令部少将参议胡希仲等人率领下,于横山波罗堡通电全国,宣布起义,投向延安。横山起义爆发,使得陕北的大部分地区,一朝回到了共产党手中。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变。蒋介石的一手好牌,因此被釜底抽薪。
  那个时候,国民党有九百万装备精良的军队,共产党的军队满打满算不过百万,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是“合法政府”,背后有美苏两强的承认与支持,共产党代表的则不过是“边区政府”,延安之外,中共在全国只有几个零散的根据地,这就是一九四六年夏天,国共两党一清二楚的实力对比情况—一旦考虑到这个现实,就会明白,横山的起义者选择的是怎样的道路,他们为这样的选择,又准备付出怎样的牺牲。横山起义,对于解除延安北方重围,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毛主席做出转战陕北的战略决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实际上,如果没有延安北方局势的松动,毛主席就没有转战陕北的广阔空间。
  率部起义的胡景铎、胡希仲叔侄二人,都是富平人。他们率领的起义部队,主要由富平抗日子弟兵构成。晚清到民国,陕西富平,当地最有名望的家族,是胡家,这一家里,出现了叱咤风云的六兄弟。长兄胡景翼,是辛亥革命元勋,也是关中大地上涌现出的著名的戎马书生。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胡景翼经历了多次起义、流亡与失败。胡景翼一生主张反抗帝国主义,倡导民主政治,践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杨虎城、邓宝珊、高桂滋等,皆为胡景翼部将,李大钊曾经这样评价胡景翼说:“与我党合作之最可靠者,非此君莫属。”然而,不幸的是,一九二五年四月,胡景翼因毒疮发作,病逝于开封,去世时只有三十四岁。天不假年,赍志以殁。
  忠孝节义,是富平胡家的门风。胡家六兄弟中,年纪最小的是胡景铎,他与侄子—也就是大哥胡景翼的独子胡希仲—年龄相仿,叔侄俩仅相差三岁,一起长大,一同进学。在小学、中学时代,胡家叔侄有一位同窗挚友,名叫习仲勋。
  在讲到横山起义为数不多的历史文献中,研究重点,都放在习仲勋、师源等人与胡家叔侄之间的“革命友谊”之上,但是,我感到,如果离开了中华传统文明的底蕴,离开了陕西这块土地,离开了陕西、富平的家风门风,离开了厚植于这块土地上的乡党气节,仅讲“革命友谊”,恐怕还是难以解释他们之間那种特殊交往,难以阐明那种侠肝义胆的生死情义。   习仲勋是横山起义的策动者,是胡家叔侄走上革命道路的引领者,但与“引领者”比较,我深感,“接引”似乎是一个更为准确传神的词,而接引的意思,就是“波罗”。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革命的学说,其实也就是引导你走向光明、美好世界的智慧。
  陕西和陕北,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什么会成为中国革命的故乡?中国革命思想中,怎样包纳着这块土地上所孕育出的漫长、深刻、朴素的智慧?革命与传统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同窗、同乡、乡党与同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进而言之,革命理想与家国情怀,与礼乐之制的关系又是什么?这是我思考的问题。


  陕西,是周的故地,周礼,是中国制度的肇基。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中,《仪礼》最古,其中《仪礼·士相见》,讲的是社会精英之间的交往准则和习俗。“士与士相见”,并非简单的直接见面,实际上,在见面之前,他们必须要通过“傧者”(捎信人)传达邀请,要通过书信和礼物“礼尚往来”,总之,必须事先通过“礼仪”以表达诚意。书信、傧者和礼物,这三者在中国社会精英的交往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研究这段历史,最吸引我的,乃是习仲勋与胡希仲之间、胡家叔侄与亲朋好友之间大量的书信往来,以及传递书信的方式。而无私的“革命友谊”,就建立在这种庄重的礼仪之上,是厚重的礼乐制度的现代升华。
  天下与国家,是胡家叔侄和习仲勋共同的话题,及至他们离别家乡,各奔东西,依旧还是通过书信,通过信使,通过互赠礼物,继续热烈地谈论着这些话题。于是,不绝的书信、信使和礼物,就成为联系这些伟大理想,传递这种高尚情义的方式和纽带。天下兴亡,归根到底,是“乡曲父老,同学少年”这个礼乐共同体的兴亡。
  正是通过这种“礼尚往来”,胡家叔侄才一步步地冲破艰难险阻,不顾一切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一九三九年,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胡希仲在富平组织抗日义勇军,带领富平子弟兵离开渭北家乡,奔赴山西前线,编入高桂滋八十四师。当时,正担任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书记的习仲勋,捎书给胡希仲,并附上二百银元,以壮军需。在八十四师担任营长的胡景铎统领下,胡希仲率富平子弟兵在中条山与日军展开激战,“胡营愣娃”一战成名。那一年,胡景铎二十五岁,胡希仲二十二岁。
  书信、礼物之外,信使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九四三年冬,习仲勋从绥德派侯金榜赴西安看望胡希仲,侯金榜在途中(耀县)被捕,这位信使叛变了,他交出了习仲勋给胡希仲的信,且供出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尽管习仲勋的信中叙述的皆是兄弟情义,陈说的都是家国大义,并无任何不利于国共合作的内容,但狭隘多疑的蒋介石,据此认为胡希仲“通共”,盛怒之下,蒋亲自批示西安行营主任熊斌:“就地处置”胡希仲。
  蒋介石的横霸,是典型的“无礼”“非礼”之举,不但触动了陕西“乡党”,更触动了“礼尚往来”的礼乐共同体,当然也触动了国共合作,一致对外的基础。在国民党元老高桂滋、于右任、冯玉祥、张群、邓宝珊等的强力斡旋下,胡希仲终得以免死,恢复了自由。
  一九四五年十月,根据毛泽东提议,由习仲勋主持中共西北中央局工作,毛泽东当时说:“要选择一位年轻的同志担任西北局书记,就是习仲勋,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那一年,习仲勋三十二岁。从这个时期开始,胡希仲与习仲勋之间,终于又恢复了书信往来。他们汲取了此前的教训,信使的选择变得极为慎重。在可靠信使传递的书信中,胡希仲敞开心扉,向习仲勋叙述了自己的苦闷、压力,乃至对于蒋介石统治的不满和厌恶,在信中,他们谈人生、谈哲学,也谈诗词,而习仲勋则讲述了这样的道理:只有彻底放下自我,才有无限光明。胡希仲后来说,习仲勋信中的这些语言,成为他当时最大的慰藉。
  一九四六年春,习仲勋派出师源作为信使,两次进入波罗堡与胡景铎见面,师源与胡景铎是富平同乡、中学同窗,而他此时的身份是中共绥德地委统战部副部长。师源第二次进波罗堡,即向胡景铎宣布,经习仲勋介绍,中共中央批准胡景铎加入中国共产党。九月中旬,习仲勋派出西北局统战部长范明,再赴波罗堡,这一次,范明带去的习仲勋亲笔信,是写在白绫之上。以白绫为信物,表心明志,此为“礼”之最高者。而接到白绫信物之后,胡家叔侄和范明商定了举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接胡景铎通知,胡希仲离开榆林,于次日拂晓进入波罗。十三日凌晨,胡景铎率所部五千余人发动了横山起义,随即解放了无定河以南五千余平方公里的辽阔区域。这些地区的解放,为此后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赢得了宝贵的回旋余地。起义军通电宣告:继续靖国军精神,为和平建国而奋斗。习仲勋代表中共西北局,宣布组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胡景铎任师长。在延安,胡希仲与习仲勋久别重逢。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延安接见胡景铎等起义部队主要干部,毛泽东握着胡景铎的手说:景铎同志,你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下邓宝珊的船,上习仲勋的船,你选择这个道路是很正确的,骑六师的起义,给西北的旧军队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之中,精英阶层总是少数,而面对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之时,精英的选择不外是两种:一种是自觉于自身之稀有和宝贵,于是率先逃走,以此保存“国粹”;另一种则是留下来,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使自己成了光,成了灰,燃烧照耀着人民奋起救亡的路。
  一九三七年,钱基博先生随浙江大学辗转于江西泰和,他撰文《吾人何以自处》,其中讲了几个读书人的故事,如今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其中谈《孟子》里的故事: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曾子闻讯,立即逃跑,而且还有“从先生者七十人”,而当敌人撤走、风平浪静之后,曾子方才大摇大摆地回来,继续做学问。子思居于卫,有齐寇,子思的门人就说:“老师,咱们赶紧跑吧。”子思回答说:如果大家都跑路了,那谁来为国家守城呢?于是子思就与门人一起留下抗敌。
  孟子说: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确认、自我认同、自我评估各异。曾子把自己视为老师,而儒家最讲尊师重道,因此遇到危险,老师就必须先跑,这是因为知识分子乃国家民族之宝贵财富,不能贸然牺牲,更不能落到敌人手里,所以,老师率先逃跑,这正是爱国的表现。与曾子不同,子思是把自己视为国家的臣子,臣子皆有保卫国家領土神圣不可侵犯的责任,所以,他选择了与城共存亡。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教学通常分为三个环节:读前,读中,读后.读前是阅读的准备阶段;读中是阅读课的主体部分,是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过程;读后是对语言知识与技能进行巩固、迁移和综合运用的过程.
期刊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初中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需要通过实验活动的辅助,以完成科学规律的深入探索、演绎,结合传感技术能够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引导学生在实际学习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探究与思考.基于此,教师应对传感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思考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传感技术的有效途径,结合其教学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推动科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满足如今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教育需求,本文就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传感技术的有效运用展开了分析.
考试,是九年级学生经常所面对的,通过试题的检测,考查学生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诊断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的信息反馈,为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很好的保证.试卷的讲评,这是每个教师都要接触的课型,通过讲评,既要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反思前期的教学,为自己的教学工作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上好一堂试题讲评课,就需要教师去实践、研究.我通过这一年的九年级教学实践和学习,并结合自己所上过的若干堂试题讲评课的经验谈谈自己关于如何上好这类课的几点体会.
期刊
随着高考的进一步改革,读后续写成为英语高考一种新的写作题型.面对这种新题型,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感到困难,他们对文本的分析和语言运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学生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给教师在平时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以便对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有所裨益.
情境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这一门课程.地理课程对学生来讲相对还是比较难的一门课程.作为初中地理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深深地爱上地理,降低地理的教学和学习难度.初中地理教师应该设置实践情境,有效利用实践情境教学法,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让学生顺利走上个性化发展之路.另外,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善于打破固化的教学格局,才能针对实践情境教学法进行合理化应用,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意愿,帮助他们突破自我、探
期刊
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和稳步发展,以读促写发展学生思维,以写固读增强学生能力,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探究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运用至关重要,无论是教师的有效引导,还是学生对于史料的正确解读,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近年来,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历史学科的作用在学生学习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以及课程改革实践的推动下,使得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史料同历史教学的有效结合,无疑是现代历史教学最有力策略.史料知识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有关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还能够使得学生有更多的能力去对历史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获得历史思维能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目前教育的最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2002年 4 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也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期刊
葛兰言(MarcelGranet,1884-1940)是法国著名汉学家,最早用社会学方法进行中国研究,在西方影响巨大,但在近代中国学界却反响平平,远不如饱受赞誉的伯希和(PaulPelliot)、马伯乐(HenriMaspero)等同门—三人都曾师从法国大汉学家沙畹(?douardChavannes),甚至遭到过严厉的批评。桑兵、王铭铭、李孝迁等当代中国学者都曾撰文讨论过其中的原因,他们不约而同地
期刊
《阿甲戏曲笔记》是阿甲从一九五九年到逝世的一九九四年期间随手记下的一些感想,由其两位公子符挺军、符丐君和弟子王永敬共同整理完成。阿甲延安时期参与了平剧研究院的工作,从京剧表演开始,此后一直是导演和研究领域的名家。他最为人所知的成就是担任京剧《红灯记》编导,为这部作品倾注了大量心血,但也因此招惹了无数的麻烦。改革开放之后又过了几年,他得以摆脱各种政治纷扰,展开自己的理论研究,在戏曲表演和导演美学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