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阅”在作文教学中释放异彩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互阅互评
  “互阅互评”是作文互阅的第一个层面。通过互阅互评,学生作文得失的反馈变得及时有效,教师批改作文的强度也减轻了,可以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更多方面的指导。笔者认为很多教师实施“互阅互评”的做法时,对学生的互评要求方向不明,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效果也就不大,因此,学生互批互评前的指导工作尤其重要。
  1.巧用课内教材,一课一得渗透作文技巧
  人教版教材中写作的知识点比较零散,教师首先要能见缝插针,深入挖掘教材中可指点写作技巧的语段,组合成适合指导学生作文的校本教材,在教读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感悟体验,积累批改作文的经验,他们才能明白互批互评的切入点,评者有目标,被评者才有收获。比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神态描写表达心情的特点特别突出,可用来进行练笔,观察、描绘教师或同学、父母等的神态、动作等,进行生动的片断作文训练;《社戏》、《芦花荡》、《羚羊木雕》中有很多精彩的景物描写,可用来指导学生学会借景抒情……通过学生各个阶段的片段作文,最后连成一篇完整的作品,让学生在互阅中进行修改,再选出或优或劣的作文进行评价,这样,他们的感受是最直观的,也可以在创作和互阅互评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
  2.善用课外教材,分类积累素材,在作文互阅中点评选材的优劣
  课外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可以潜移默化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众所周知的,它对学生的作文写作的帮助也是勿庸置疑的。我们可以挖出课外教材中更多的元素,为作文服务。利用课外教材训练学生的素材积累便是其中的一项。
  比如《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一文,讲述的是一个已经成家的儿子回去看望年迈的母亲,在一起过马路时,母亲一个习惯性的牵手动作让儿子感动万分。在讲评这篇文章时,我首先让学生感悟的是本文的事件就只是一个牵手的动作,为什么这个动作能够表达出这么深刻的母爱;然后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父母的一些细节性动作,并作笔记积累,学生回答的内容有:点蚊香、盖被子、夹菜……这些生活的细节就在讲评课外阅读材料中被挖掘出来;最后让学生将这些小细节进行片段练习。因为是有感悟地写生活中的片段,这当中自然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学生有了参照物,在互批互改中也会发现作品中存在的缺点并改正。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互批前能有效地指导他们的评改方向,那么学生间的互批互评也就有了头绪,评者言之有物,被评者心服口服,双方也就能在互批中彼此进步。互批互评确实能使教师和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互阅互荐
  学生在互批互评的基础上,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作文技巧,也有了一定的审美观,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住时机,激起学生最大最高的阅读热情和创作热情。这就必须进入作文互阅的第二个层面——互阅互荐。
  1.课外文章的推荐
  笔者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阅读3篇课外文章,并且必须落实到笔头:⑴简述文章内容;⑵点评三个句子;⑶写阅读感受,至少60个字,超过100个字的就表扬;⑷学生小组交流,选出最好的一篇,全班共选出10篇左右,全班互阅,归纳题材,教师再点评,表扬那些推荐好作品的同学。
  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动笔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是一种阅读能力的训练了,小组的交流是为了集思广益,通过互阅的功能,扬长避短。钱梦龙老师曾说,“石子只有在碰撞中才会爆出火花”,思想上的许多发现和创见,常常是在相互交流和切磋中获得的。
  选取10篇好作品,才是教师的主要目的。这样既可以推广好作品,拓宽学生的见识面,又能够让那些获选的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他们自觉阅读的热情。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变,才能产生高效的创作质变。
  2.学生作品的推荐
  两周一次的作文,分小组互阅,每个学生都点评,首先每组选出点评写得最好的一份评语,进行适当奖励,这样可以借学生的好胜心理,促进他们认真地去点评,在点评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提高点评技巧,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其次每组再选出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总结推荐理由,附在作文后面,然后全班传阅。这样做,学生们既看到了好作品,又看到了点评,一举两得,被选中作品的作者,成了全班的名人,他们对待下次作文的态度肯定更加认真,创作欲望就更强烈了。没被选中的作品,作者在课后必须自己认真阅读同学的点评,并进行自我修改。
  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取材之巧,语言之妙,形式之新,内涵之广,在享受阅读中体验写作乐趣,在互阅互评过程中提升写作水平,同时也使自己的阅读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不过,这种互推互荐行为,必须要求学生要有健康正确的心态,因此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是不可忽略的。
  三、互阅互竞
  学生在互阅互荐过程中体验感悟到的是一种满足,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成就。有了这种心理基础,他们很容易就能进入互阅的第三个层面——互阅互竞。在这个层面的指导上,笔者主要是培养学生建立“读者意识”,以此进行引导。
  1.何谓“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是读者的欣赏愿望、阅读趣味和评价对写作主体表达和发表的影响和制约因素。这里的“读者”有其特定的含义:读者,即学生写作时心目中要倾诉的对象和阅读学生作文的人。据此,我们可以界定,教师、学生以及假想的倾诉对象都是读者。
  所有写作的人在写作时须时时将“读者”放在首位,以“读者”来制约创作,才能写出让人有兴趣的或者愉悦的作品。
  2.“读者意识”的激励作用及运用方式
  学生有了“读者意识”后,就会以假想读者来制约自己,在写作时必然会严格要求自己。而此时教师一定要创造并提供学生说出、发表的条件,并在写作过程中指导、锻炼学生。当学生有了“说出”或者“发表”的机会,并得到教师的认可、赞许,会激起他们创作的外在动机,而这种外在动机又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他们创作的内在动机。比如我们将学生的作品当作范文在班级中朗读,将学生的作品发表在学校的墙报上或推荐到报刊发表等,这些无疑是对学生的创作水平的认可,那么得到赞许的学生其创作激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可见,在作文互阅中,墙报、手抄报、课堂、学生优秀作品展以及各种报刊的投稿等,就是一些有激励作用的方法,那么在作文教学中都应该物尽其用,才能刺激初中生的好胜心理,引导他们进行良性竞争,创作更好的作品。 读写不分家,作文互阅就是通过课外教材和学生作品间的互阅互评互荐,使学生提高阅读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创作能力,再以创作水平去促进阅读鉴赏水平。可以说,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语文教学中要好好思索的一个问题。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历史教师用教学新理念武装自己,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融入在教学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粗略谈谈课堂教学的感受。  一、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课是以书本教材为指导的形式,按教学课程来
期刊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的以法治国名相。  诸葛亮从建安二十三年入川定蜀到建兴十二年病卒,其间二十年来,以法治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历史功绩。二十年来,东西两川国富民丰,老百姓安居乐业,兵多粮足,政通人和,一派清平繁荣的历史局面。西蜀出现了空前的巩固和安定,为他的南征北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早已被历代史籍所称颂和被后代各阶层人士所推崇,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成功的法治实
期刊
【摘要】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体验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错误。症结就在于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没有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没有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亲历亲为,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  【关键词】历史教学 体验中学习  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一点体会,就是尽量让学生去体验历史过
期刊
情感是语文教学中的催化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现代教学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情感的培养,情感培养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情感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  1.基本途径  (1)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情感内涵。我们在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是发现,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作者经历了深厚情感体验把积累的情感和知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课文中作者
期刊
【摘要】讨论教学法就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合作探讨,并因此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交流情感,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别论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实施讨论教学法的好处以及讨论课实施具体办法和讨论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讨论教学法 教学实效 实施办法 精心设计 合理运用  怎
期刊
【摘要】资金是大学持续性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大学发展理念现实化的物质条件。筹款的出发点是大学发展目标,筹集成功的关键是其有效性。美国公立大学加州大学筹款活动正是在其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取得较好成绩,值得我国公立大学所借鉴。  【关键词】美国公立大学 筹款运动 加州大学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编号:XJK012BJB003)。  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文件指出,“目前
期刊
【摘要】秦代统一文字是文化发展的进步,在造就了小篆辉煌的同时,书法艺术的多元性依 然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秦代 统一文字 书法发展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秦始皇听取丞相李斯“罢去不与秦文合者”[1]而统一文字这一史实,关于其与书法发展的关系上看,有人说其约束了书法艺术的多元性发展,说始皇推行的是暴政。我们不能一刀切说谁是谁否,应回到秦代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辩证地探讨其功与过。就书法而言,秦代应
期刊
【摘要】科学学习过程中,无论与他人合作的过程,还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还是教学评价的过程都离不开表达。科学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能用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然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农村中学学生在表达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欠缺的。面对这日益突出的矛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赏析、对比、实践等策略来提升学生科学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表达能力策略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中小学生几千个课时学习语文,结果却不会读写,岂非绌绌怪事。”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根源在于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太少。传统课堂教学往往是一种“静听”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的“静听”状态,学生几乎没有自主学习活动的余地。  现代社会对人的语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故此,新课程标准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强调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要改变课程
期刊
【摘要】本文对设疑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从巧、精、度,注意知识的联系,恰 当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对设疑法进行了论述,认为设疑法在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设疑法在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 设疑法  疑,即疑问。古人云:“学则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疑问是思维的种子,是探索的动力。设疑,就是设置疑问,它充分体现了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