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促使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工作方法、形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同时,促使人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发生转变。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在互联网思维积极作用下,使其工作出现新局面,在实际教育中,要完全展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断地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与参与性,使思政工作能够充分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79-01
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动融入互联网思维,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能够对教育机制进行创新,同时能够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契合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以得到学生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当前,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得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各个方面,其中学生是其最大的受众群体。因此,教师应该主动接受互联网思维,将其中能够促进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教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教师需要牢固以人为本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以人为本属于互联网用户思维的重要体现,对于互联网,其将用户至上作为重要思想,其含义为,使个体特性得到充分展现,对所有个体发展均予以足够的尊重。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对教育中心思想进行积极转变,建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并为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1]。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利用互联网媒介,通过微信、微博以及QQ等平台关注学生,对其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充分了解,对其文化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充分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政治教育,比如,在进行教育时,可以通过网络用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在完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激发其学习热情。另外,教師应该主动了解互联网知识以及思维等,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并且通过学习、运用互联网,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互联网思维,进而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业务素养等,提高自身思想认识,进而引领大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
在互联网思维的背景下,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已经无法紧跟学生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虽然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一定挑战,但是,也为思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促使其工作方式更加个性化。比如,在大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促进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课件制作工作,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思想、道德的价值。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其产生视觉冲击,并借助生动的案例分析,逐渐转变学生的思想。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比如,贴吧、微信以及微博等平台,制作一些思政微课程,上传至这些社交平台中,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学习[2]。教师还可以借助其互动性,主动与学生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能够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进一步了解,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教师可以为其指明方向,使思政教育走出课堂,成为一个随时随地能够接受心灵洗涤学科。对于支架教学、翻转课堂以及情境教学等热门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均可以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方式创新。
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推动了思政教育智能化发展,同时,其互联网思维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学生,了解学生个性差异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教育,使思政教育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习惯、爱好、学习情况等进行积极收集与整理,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模型制作,并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就能够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然后找到学生的关键特性,并以此为指导开展教育活动。
在教育内容方面,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住政治性这一主线,进而使教育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因此,教师需要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促使文化性、政治性以及生活性等方面能够实现有机结合,促使教学内容更具感染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随着互联网思维不断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思想,促使思政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并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对互联网思维进行合理运用,将其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另外,应该对学生思想动态、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使互联网思维平等性以及跨界性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白洁.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48-52.
[2]黄静,丁威,贾霄锋.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7(6):43-46.
作者简介:
张水仙(1988-),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贵州师范大学学士,研究生在读,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79-01
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动融入互联网思维,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能够对教育机制进行创新,同时能够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契合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以得到学生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当前,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得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各个方面,其中学生是其最大的受众群体。因此,教师应该主动接受互联网思维,将其中能够促进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教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教师需要牢固以人为本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以人为本属于互联网用户思维的重要体现,对于互联网,其将用户至上作为重要思想,其含义为,使个体特性得到充分展现,对所有个体发展均予以足够的尊重。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对教育中心思想进行积极转变,建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并为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1]。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利用互联网媒介,通过微信、微博以及QQ等平台关注学生,对其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充分了解,对其文化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充分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政治教育,比如,在进行教育时,可以通过网络用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在完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激发其学习热情。另外,教師应该主动了解互联网知识以及思维等,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并且通过学习、运用互联网,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互联网思维,进而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业务素养等,提高自身思想认识,进而引领大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
在互联网思维的背景下,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已经无法紧跟学生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虽然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一定挑战,但是,也为思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促使其工作方式更加个性化。比如,在大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促进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课件制作工作,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思想、道德的价值。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其产生视觉冲击,并借助生动的案例分析,逐渐转变学生的思想。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比如,贴吧、微信以及微博等平台,制作一些思政微课程,上传至这些社交平台中,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学习[2]。教师还可以借助其互动性,主动与学生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能够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进一步了解,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教师可以为其指明方向,使思政教育走出课堂,成为一个随时随地能够接受心灵洗涤学科。对于支架教学、翻转课堂以及情境教学等热门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均可以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方式创新。
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推动了思政教育智能化发展,同时,其互联网思维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学生,了解学生个性差异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教育,使思政教育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习惯、爱好、学习情况等进行积极收集与整理,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模型制作,并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就能够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然后找到学生的关键特性,并以此为指导开展教育活动。
在教育内容方面,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住政治性这一主线,进而使教育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因此,教师需要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促使文化性、政治性以及生活性等方面能够实现有机结合,促使教学内容更具感染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随着互联网思维不断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思想,促使思政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并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对互联网思维进行合理运用,将其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另外,应该对学生思想动态、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使互联网思维平等性以及跨界性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白洁.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48-52.
[2]黄静,丁威,贾霄锋.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7(6):43-46.
作者简介:
张水仙(1988-),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贵州师范大学学士,研究生在读,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