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peters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促使社会中各个行业的工作方法、形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同时,促使人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发生转变。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在互联网思维积极作用下,使其工作出现新局面,在实际教育中,要完全展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并不断地对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具科学性与参与性,使思政工作能够充分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79-01
  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动融入互联网思维,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其能够对教育机制进行创新,同时能够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契合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以得到学生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当前,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得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中各个方面,其中学生是其最大的受众群体。因此,教师应该主动接受互联网思维,将其中能够促进教育工作的内容,与教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教师需要牢固以人为本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以人为本属于互联网用户思维的重要体现,对于互联网,其将用户至上作为重要思想,其含义为,使个体特性得到充分展现,对所有个体发展均予以足够的尊重。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对教育中心思想进行积极转变,建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思想,并为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1]。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利用互联网媒介,通过微信、微博以及QQ等平台关注学生,对其不同学生的个性进行充分了解,对其文化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充分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政治教育,比如,在进行教育时,可以通过网络用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在完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激发其学习热情。另外,教師应该主动了解互联网知识以及思维等,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并且通过学习、运用互联网,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互联网思维,进而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业务素养等,提高自身思想认识,进而引领大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2.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
  在互联网思维的背景下,传统思政教育方式,已经无法紧跟学生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虽然随着互联网思维的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一定挑战,但是,也为思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促使其工作方式更加个性化。比如,在大数据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促进了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课件制作工作,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思想、道德的价值。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其产生视觉冲击,并借助生动的案例分析,逐渐转变学生的思想。同时,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比如,贴吧、微信以及微博等平台,制作一些思政微课程,上传至这些社交平台中,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学习[2]。教师还可以借助其互动性,主动与学生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能够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进一步了解,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教师可以为其指明方向,使思政教育走出课堂,成为一个随时随地能够接受心灵洗涤学科。对于支架教学、翻转课堂以及情境教学等热门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均可以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方式创新。
  大数据技术日益成熟,推动了思政教育智能化发展,同时,其互联网思维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学生,了解学生个性差异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教育,使思政教育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习惯、爱好、学习情况等进行积极收集与整理,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模型制作,并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就能够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实际差异,然后找到学生的关键特性,并以此为指导开展教育活动。
  在教育内容方面,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住政治性这一主线,进而使教育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因此,教师需要将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促使文化性、政治性以及生活性等方面能够实现有机结合,促使教学内容更具感染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随着互联网思维不断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思想,促使思政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并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对互联网思维进行合理运用,将其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另外,应该对学生思想动态、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使互联网思维平等性以及跨界性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白洁.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48-52.
  [2]黄静,丁威,贾霄锋.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7(6):43-46.
  作者简介:
  张水仙(1988-),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贵州师范大学学士,研究生在读,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学生逐渐完善的语文学习能力来实施教学和引导,还需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完善学生的知识掌握、强化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教育实施环节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并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多媒体资源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
期刊
【摘要】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提出了一系列对语文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的内容,对此,语文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担负自身的教育职责,逐步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基于此,笔者提出“细化课堂目标”“优化合作活动”“借助现代科技”等对学生开展讲解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目标 核心素养 活动 现代科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64
期刊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受关注,它作为高考必考科目,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如何提高历史成绩,成为高中历史老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突出本节重点,提高教学质量。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堂导入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 导入策略 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设置悬念 社会热点
期刊
【摘要】历史虽是一门副科,安排的教学时间较少,但是,仍对学生们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合理应用,必须考虑一下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授课方法的创新、教材内容的补充、有效情境的创设等,更好的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至关重要。学生爱上了历史课程,教师做到了因材施教,初中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的加快才更令人期待。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教育领域也逐渐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教学方式和教学辅助工具的多样化为教学课堂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的阶段,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综合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要求,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应用多样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讨论式教学的使用能够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能够减小教师的教学压力;任务型教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性学科,它对其他科目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学好小学语文是打好各科学习的关键。特别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学科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学情然后找到学生有效实践的途径。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性出发,探索和研究语文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语文实践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的课堂,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要求学生能在众多信息中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围绕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激发兴趣”“自主阅读”“阅读习惯”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衢州学院“建筑工程设备”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的背景、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土木专业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以期为其他高校同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 二次元 土木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74-02  高校作为立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它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浪漫的意境,但这种浪漫要与现实教育结合起来。诗意的教学语言,可以将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我们营造充满诗意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语文 诗情 画意 智慧 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62-02  我们的教育呼唤灵性和诗意。一节
期刊
【摘要】对于《道德与法治》中的内容,尤其是法治教育这一块,多数教师的教学经验是相当缺乏的,不仅仅缺乏法治教育的意识,而且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在小学教育中,“道德”和“法治”二者的教育是断裂的。且不说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就小学教师自身而言,其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对于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都有一定的疑惑。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 体验式 探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