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大众传播模式研究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19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浪潮的不断推进,新媒体持续发展,博物馆行业本来就因为其极高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往往易局限于有限的专业领域之内传播。伴随着新媒体浪潮和外国文化入侵的冲击下,博物馆作为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够进行广泛、有效的大众宣传工作,势必将会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增进民族凝聚力,甚至树立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博物馆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传播关系,是当下重要的时代任务,博物馆在新媒体时代的大众化传播模式革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大众传播;传播模式研究
  在国际博物馆协会2007年于维也纳召开的第22届大会的会议章程中,对博物馆的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及无形遗产。”在新博物馆学的浪潮之下,建构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的目标由“藏品立本”转变到“公众体验”(1),因此,构建博物馆新时代的大众传播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浪潮的不断推进,互联网加入大众传播的行列,新媒体持续发展,大众传播的媒介和内涵被不断地丰富。
  博物馆行业本来就因为其极高的专业性与学术性,往往易局限于有限的专业领域之内传播。伴随着新媒体浪潮和外国文化入侵的冲击下,博物馆作为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够进行广泛、有效的大众宣传工作,势必将会对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增进民族凝聚力,甚至树立良好的国家文化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博物馆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传播关系,是当下重要的时代任务,博物馆在新媒体时代的大众化传播模式革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
  博物馆的大众化传播发展概述
  新中国的博物馆大众化传播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际传播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博物馆,主要是以宣传历史文化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館,虽然已经对传统博物馆进行了改造,并适时增加了一些新型博物馆,但因其规模甚小,对博物馆的内涵和大众化概念意识不强。同时,受政局动荡和国外势力排挤等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博物馆的建设动力不足和创新意识不够,博物馆基本是一体化模式。在传播模式方面比较落后,仍然属于人际传播模式。
  第二阶段:大众传播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博物馆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不仅数量激增,而且种类更加多元,除了综合类博物馆持续发展以外,艺术类、自然类、民俗类和科技类博物馆也都逐渐呈发展之势。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博物馆的大众化传播手段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在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报刊、电报、电影、广播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大众传播的诞生,结束了人们以口语和手抄文字传播为主的漫长时代,提高了传播效率,扩大了传播规模,使人们能更为直接地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向博物馆的大众化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第三阶段互联网下的大众传播的新阶段。20世纪末,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互联网也以磅礴的气势加入了博物馆的大众传播,它与以往的大众传播相比,具有传播速度实时性、传播内容海量性、信息形态多媒体性、信息检索便利性、传播过程交互性以及传播范围全球性等优点(2),博物馆通过对互联网的使用,使博物馆更加贴近群众,经常性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增进了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联系,以更接地气的宣传方法扩大了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传播,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
  博物馆的大众化传播现状分析
  目前,从总体上来看,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走势较好,比如较之以往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对博物馆的传播价值的认知更加深刻、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逐渐形成。尽管如此,依然还是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此处,拟运用拉斯韦尔经典的“5W”理论,对现阶段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模式进行全面深度分析,探究目前发展博物馆数字化传播模式的机遇与困境。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五个层面:
  1.从控制分析也就是传播者(who)的层面来说,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数字化传播存在着大众化社会化程度低、娱乐化倾向严重,传播者对博物馆信息的解读浮于表层,对其文化价值剖析不够深刻、用户思维意识淡薄等问题。
  2.从内容分析(what)的层面来说,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存在着缺乏创意,创新驱动不足,博物馆创意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3.从渠道分析(by which chancel)的层面来看,依赖于平台和技术的博物馆数字化传播,存在着博物馆文化价值有些层面难以用数字化来展示,尤其是人们对历史的情感无法直观表达出来、个性化传播机制尚未形成、平台缺少把关,由此导致的不实信息散播、大众错误解读博物馆信息、信源传输渠道狭窄、平台技术缺乏活力、对以人工智能为动力的智媒体应用不成熟等问题。
  4.从用户分析(to whom)的层面来看,我国网民数量庞大,CNNIC第4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因其媒介素养层次不齐,存在着占比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数字化博物馆产品和信息鲜有关注的边缘用户群体、部分用户持猎奇和攀比心理接触博物馆信息,导致博物馆信息对受众的精神涵养价值大打折扣。
  5.从传播效果分析(what effect)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受众注意力有限,博物馆的数字化传播效果更多地停留在微观的认知和接触层面,引起态度改变和行动的宏观传播效果微弱。
  探索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大众化传播更优模式
  1.从控制和内容分析而言。以河南博物院为例,其作为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有着丰富的馆藏文物,其中一、二级文物五千余件。河南博物院要想在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充分彰显自身丰富的馆藏优势,必须从传统的藏品收藏研究、展览展示,向更主动和开放的对外传播模式转变,如互联网服务和文化传播数字化等领域,做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从而实现数字化传播的更优模式。虽然河南博物院于2013年开始建设和部署“河南博物院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作为全院数字资产管理平台,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数字资源缺乏关联性、连续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还处于比较松散型的阶段。要想实现数字化传播的更优模式,博物馆需要不断提升对外服务水平,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等现代化数字手段,可以根据既有数据,以及需要从数据中获得支撑决策和判断趋势的分析结果,主要集中在优化和决策层面,大到明年博物馆要举办多少场活动,需要多少志愿者,小到某次展览策划的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等。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的生产和提供者,特别是我国博物馆当前正在进行“以服务为导向”的职能转变的前提下,把博物馆的文化数字资源与逐步建立起来的观众需求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对接,以推动博物馆所代表的文化有效传播和对观众文化需求的持续追踪,创建博物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更优的传播模式。
  2.从传播的媒介来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网络线上传播“两微一端”等手机APP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2020年持续的疫情,也使线上展览加速进入了大众的生活,在疫情期间,由于各地博物馆被迫因故闭馆,线上展览成了博物馆展示的唯一的新途径,逐步形成了“线下闭馆,线上开花”的态势。在利用媒介推广博物馆的过程中,创建在“两微一端”的官方账号,与公众进行良性沟通,扩大观众群,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博物馆的关注度,在提高关注度的同时,做好对博物馆观众意见的反馈;对博物馆文创商品进行推广,提高博物馆设计水平的同时开设网络店铺、开展网络带货直播等,增加文创产品的购买渠道、推广文创产品。文创产品,可以拓展体验式教育、推动生活化教育、拓宽展览受众群,也是促进博物馆大众化社会化的手段之一;承担起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公共科普性质的讲座,在网上举办相关的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增加博物馆的群众参与度,发挥其社会服务的职责。
  (作者覃覃,壮族,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郑州大学,研究方向:先秦丧葬礼俗研究、博物馆观众研究)
  参考文献
  (1)沈辰,构建博物馆:从藏品立本到公众体验,东南文化2016年第5期;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其他文献
2020年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较2020年3月增长3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网络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媒体时代,各地博物馆在见证过新媒体平台带来的巨大流量和热度之后,打造网络自媒体在宣传工作中的优势,已经成为他们所必须
期刊
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审美意识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在以上海为代表的对外通商口岸得到表现。伴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江浙的官僚、士绅集聚上海,形成对近现代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海上画派”,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画和花鸟画方面。晚清的人物画、花鸟画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大胆革新,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突破和发展,画作多反映现实生活风俗与符合市民欣赏趣味。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传统绘画面临着何去何从
期刊
2019年对于龙泉青瓷发展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重要年份。这一年的下半年(7月15至10月20日),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浙江省博物馆、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敬胜斋举行。此次展览是龙泉青瓷研究的一次多元文化大展,展品数量与收藏单位为历年来最多,共展出来自国内外43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机构珍藏的830件古代龙泉窑青瓷代表性精品。在这次展览中,一件来自日本
期刊
乾隆时期的瓷器与康熙、雍正齐名,合称“清三代”,是青花瓷、五彩、粉彩、青花釉里红等瓷器佳品出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我国传统制瓷业由盛转衰的时期。乾隆在位六十年,御窑制瓷工艺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提到“至乾隆则华繁及矣,精巧之至,几乎鬼斧神工……为有清极盛时代”。  乾隆对瓷器的痴爱众所周知,为追求工艺的极致,他会亲自审定御用瓷器的造型、釉色、纹饰等
期刊
深圳海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中建集团。深耕行业十年,完成各类展陈业务七十余项,取得展览馆设计甲级、施工壹级、设计施工一体化壹级资质,中国博物馆展陈列设计甲级、施工壹级资质。  南昌轻武器展示馆是海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9-2020年度的重点项目。我们瞄准南昌的英雄城市形象,在内容上用党史与军史的双线叙事解读“英雄”概念,在设计上提取地域历史、枪械演变与红色题材三大元素,用艺术化空间准确对接内容,
期刊
毗邻河南的邯郸地区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向北距内丘县(邢窯)、向南距巩义市(巩县窑)皆不足100公里。邯郸市、曲周县、临漳县、磁县以及峰峰矿区都出土过唐三彩。  图1,三彩三足炉,邯郸市出土。高16、口径12.5厘米。侈口,短颈,肩部有一道弦纹,鼓腹,三兽蹄形足。以白色为基调,交错点染绿、棕黄色釉彩,形成斑驳淋漓的自然斑块。  图2,三彩钵,邯郸市出土。高12.6、口径12.4厘米。敛口,近口
期刊
摘要:绘有山峦图像的汉墓壁画最早见于西汉早期的河南地区;新莽至东汉中期,流行区域由中原向西转移至关中;至东汉晚期,关中与内蒙古地区成为墓葬壁画山峦图像发展的新中心。图像整体呈现由单体山向山组,由平面结构向纵深结构,由圆润平缓向尖利突起的转变态势。两汉墓葬壁画中的山峦图像常运用于仙界和人界两种情境,仙山展现了汉人对长生不死和死后升仙的向往,自然山则反映出东汉庄园经济的发展和“事死如事生”等思想内涵。
期刊
古今中外,“鹰”的艺术形象,被寄予了人们搏天壮志和不屈的精神。国外,“鹰”图形常被作为家族的纹章,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在中国,“鹰”也常常作为民族图腾,或是作为坚毅精神的象征,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广彩瓷器上,“鹰”也是常见的纹饰。由于大多远销国外,广彩瓷器上常见西方定制的“鹰”纹饰。而在民国时期,也是广彩行业发展转变的时期,广彩瓷器上出现了广彩画师自主创作的“鹰”纹饰。本文举例分析一些广彩瓷器上“
期刊
2020年12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自2001年昆曲成功申遗以来,我国“非遗”概念下的保护工作也进入了第20个年头,成绩之大,有目共睹。而早在国家刚刚明确提出“非遗”保护目标之初,我国民间的诸多有识之士就积极投身于各类“非遗”项目的抢救和保护事业之中,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福建著名收藏家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基本属性、社会功能、使命以及存在意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博物馆所要保护的对象范围打破了只对文物的研究和展示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同样列在了博物馆的保护范围之内。赤峰博物馆已经成为保护与传承赤峰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单位之一。现就赤峰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的作用及其意义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