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围绕专业特色开展学生工作的方向和要求探究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专业特色来开展学生工作是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最新要求,本文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围绕本专业进行专业研究,并与学生主体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拓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专业特色;学生工作;经管专业
  近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收获,辅导员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此同时,不断变化发展的专业培养模式和90后学生独有的特点也对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成为摆在每位辅导员眼前的重要课题。
  基于以上现实要求,本文以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为例,从专业特色角度入手,探讨如何围绕专业特色的学生发展要求来开展学生工作,并结合90后学生特点探讨如何做好两方面的结合,为更好地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特色
  要了解新时期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特色,可从其发展现状及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各高校经管专业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也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发展机遇来说,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仍然需要大量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与此同时,经管类专业近年来仍然是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1]。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同时也存在巨大隐忧,突出体现在高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速度快于人才需求速度,以及在重点高校和地方高校之间经管专业发展不平衡两个问题上。在这种情况下,各地方高校经管专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还要靠走强化特色、凝聚内涵的发展道路。
  2.经济管理类专业发展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当前,就业针对性不够,关键技能不突出已成为制约学校经管专业特色凝聚和核心竞争力打造的瓶颈。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模式和学生培养成果两个方面。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历来是“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专业教育模式方面“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多以书本内容、教师讲授为主,缺少情境式、研讨式教学,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开放不够,经管专业知识更新相对缓慢,与学科前沿的结合、与边缘学科的交叉都很少。虽然近年来,教育部等部门一直在强调加强实践育人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内容,但由于课时受限、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学计划改革不及时不彻底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实践教学改革的进度还是远远跟不上学生培养的需求。
  学生培养方面呈现出在就业压力驱动下的单一化模式。当前经济社会中企事业单位要求经管类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水平、创新能力等。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就业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和生活态度,使得大学生为了就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功利性学习,各种公务员考试、英语资格考试、证照资格考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由于就业渠道和择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这样使得学生很难有时间和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中,不太重视参与社会和企业的实习实践,即使有机会参与其中,也存在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主观能动性不强的问题。
  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需要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督促和引导高校教师积极采用情境式、研讨式教学模式,并试图努力设计出以经管专业学生为主体,形成以增强创新意识、自我训练为主的基础性专业知识的全新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国内外校际间和校企间的合作。实践表明,通过校际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能让经管专业学生认识到大量的现实问题,走出只注重课本,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境况;另一方面可找出企业所需要的经管类人才的特质,以便学校做以参考调整教学课程或教学及科研方法来适应社会需求。
  与此同时,需要在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下功夫,经管专业的学习需要学生对模糊的物质、感性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在注重共性培养的同时,学校要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知识结构个性化的环境,让他们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构筑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可以具备更多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能力。
  二、经管专业背景下开展学生工作的方向和具体要求
  2005年1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注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因此,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学生工作,要重视在平时工作中进行对本专业的专业研究,结合经管专业特色和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开展工作,以更好地配合并完善教学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在扩展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及核心竞争力上形成合力。
  1.重视“专业延展”,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工作范畴
  “专业延展”[2]是指在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之外.以第二课堂为主导,结合学校学科设置和专业特点,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活动,将专业学习和专业精神融入学生主体,通过与专业紧密联系的专业训练和实践。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专业延展作为专业教学的有益且必要的补充,其落脚点在于利用业余时间,采取丰富多样的手段和办法,真正加强学生在现有学科背景和专业设置下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专业视野、专业信心等等。
  学生工作的任务从专业教育上说,就是需要学生工作教师积极配合学生的专业学习,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出谋划策,积极构建系统化、全程化、全面化的辅助专业学习的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有效激励学生爱专业、勤钻研,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得以自如运用。由此可见,“专业延展”完全可以依托学生工作贴近学生、服务学生、易被学生接受等特点和优势。通过各种专业活动、专业训练、专业交流、专业实践等形式.辅助强化专业学习,并通过这些形式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学生中去,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观和价值取向。   经管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在社会要求和专业特点上都有所不同,这决定了其专业延展的具体方向有所不同。理工科的实践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而经管类专业则要求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判断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充分融合,灵活运用。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要求和满足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大学阶段要给经管类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锻炼和提升他们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2.以第二课堂为主要依托载体,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第二课堂有着形式多样、参与性高、育人实效性强等特点。结合专业培养和实践教学计划,梳理开发第二课堂载体,挖掘整合第二课堂资源,健全第二课堂的保障制度,构建起第二课堂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可有效弥补第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由于教育教学任务和角色的不同.承担第二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责任人和设计者应该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学生工作者特别是一线辅导员应遵循教育和学生成长规律,掌握导向,策划出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办法和套路,通过第二课堂的一系列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第二课堂的开拓可通过创建特色品牌活动和专业性的学生社团,组织参加各类专业性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活动,开创专业性社会实践基地等三个方面进行。
  特色品牌活动和专业性社团是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平台。学生工作应结合经管学科专业特点,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例如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及财会技能大赛等,通过特色品牌活动的开展,实现学以致用,把专业课堂学习的领域充分扩大化,督促学生反思专业学习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并促进专业学习的深化。本学院上学期开展的创意营销大赛便在此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成功举办专业品牌活动上的基础上,培育专业性社团,并聘任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对活动组织策划进行科学指导,保证品牌活动的质量和意义,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在组织学科性活动、专业竞赛、课外学术交流等工作中积极的能动性作用。在此方面,本学院所创办的“米兰职场训练营”已开始进行积极的运作与尝试。
  各类专业性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积极参与诸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及全国大学生模拟沙盘大赛等专业性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质,提高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利用假期所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专业的应用领域和方向也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学生工作者应积极利用这些平台,发挥学生工作贴近学生的优势,配合教学做好对学生的培养工作。
  积极创建专业性实践基地,可使第二课堂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学生工作者应利用就业双选会、人才洽谈会等契机,与用人单位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创建并协助完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岗位体验机会。把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的专业运用。通过开拓“实战”机会,帮助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开阔专业视野。
  3.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如今,“90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环境造就了他们比较鲜明的素质特征。要更好地开展专业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首先了解学生的主体特征[3]。
  “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普遍比较独立,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放意识,他们乐观自信、思维超前,但往往自我意识过分强烈,易于极端化,易于受错误思潮影响;在行为上渴望独立,讨厌各种束缚,喜欢标新立异,但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偏执,存在着浮躁、任性、承受挫折能力差等弱点;在心理上由于缺乏阅历,普遍比较脆弱,承受不了委屈,易受伤害,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在认知上好奇心强,富有创造力,但思想和价值观更加趋于功利,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和现象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
  对于具有以上特征的“90后”大学生,作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一线辅导员,在开展专业背景下的学生工作时,应注重提高一下几方面的能力。
  第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当前对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要求的背景下,加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学习可以从辅导员自身、学生主体、专业背景三个方面来阐释。从辅导员自身而言,在注重思政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学习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从学生主体而言,要加强对学生的主体特征研究,使学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所面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而言,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的研究,以增强学生工作实效性。只有做到三方面学习的相互结合与统筹兼顾,才能使自己较快地具备学生工作的基本素质,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第二方面要提升创新意识,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工作,增强学生工作的主动性。要懂得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交流,一个突出的表现方面就是利用网络工具来开展工作,创新学生工作方式,如利用微博、人人网、QQ群等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等,使网络成为一座师生之间和谐沟通的平台,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既能畅所欲言,又不失理性和建设性,,促使管理工作更加人性化。多种新媒体手段的应用,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与互动性,易受到学生群体的广泛欢迎。
  第三方面要注重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工作中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加强对存在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及心理困惑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关爱与温暖,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做到各方面均衡发展。
  三、结语
  总之,要使得高校学生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专业学生培养工作,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健康成长与成才,必须立足本学院专业的专业特色,加强对专业的研究,提高学生工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学生主体的特点对学生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和创新。作为一线辅导员,要从中汲取营养、发掘动力、开拓方向,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唐龙.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关键应用能力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3(3):22-24.
  [2]冉思玮.“专业延展”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模式研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157.
  [3]王涵.浅谈“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中国科技博览,2011(16):205-20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的抚养费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了许多离异夫妻在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标准问题上产生矛盾纠纷。而法院对于此类要求增加抚养费数额的问题,是如何认定的呢?本文从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实际收入两个方面来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增加抚养费数额的认定标准问题。  关键词:增加抚养费;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子女实际需要;父母实际收入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
期刊
摘 要:现代生态农业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则,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综合农业体系,是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成功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通过政策引导、部门协作、工程治理、技术集成、模式带动和法规保障,以强化生态环境、改善基本生产条件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为依托,创建适应21世
期刊
摘 要:儿童时期是人生当中的基础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阶段中玩具担任着重要角色,玩具是儿童把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转向行为的支柱。它能发展儿童的运动能力、知觉、想象力和好奇心等,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是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都处于一个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理和心理在不同时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对于儿童玩具的设计,应有阶段性。  关键词:儿童玩具;设计;阶段性  引言  大部
期刊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科对于我国的社主义现代化建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所有这些都是地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主要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现这些素质教育。  一、爱国
期刊
摘 要:现行结婚登记制度存在诸如管辖规定与当事人需求存在差异;当事人签字声明书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审查和认证工作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且缺少审查期、公示性不强;婚姻登记员上岗资格门坎过低、培训大多流于形式等缺陷。我国应扩大婚姻登记的管辖范围,内地居民也可以到一方当事人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应尽快实行全国婚姻登记网络化管理;建立结婚公告制度、增设审查期、提高审查技术科技含量;实行婚姻登记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以其独有的和谐的特征,影响着社会和谐的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直接制约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群众文化的提高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是无法分割的整体,两者的进步和发展是相互的。社会和谐是一切事业发展之基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谐是前提,群众是基础。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生活的安居乐业。社会由群众组成,群众来自社会的大家庭。加强群众文化的教育,社会和谐也必然就随之进步和发展
期刊
摘 要: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今天,弱势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在经济、权利、能力上都相较于其他群体显得贫困,自然在环境知情权的实现上也有诸多困境。本文对这些困境及困境的克服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弱势群体;环境知情权;环境信息  一、环境知情权  环境知情权是指社会成员依法享有获取、知悉与环境问题和环境政策有关的环境信息的权利,它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具体体现,是公民参与环境
期刊
摘 要:农业产业是中国三大产业的基础,而其中县域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业经济要取得高效益,需要带动农业各个环节的整合发展,挖掘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农业产业价值链,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合理增长。本文以山东省东明县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提出更好的促进农业产业价值链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产业价值链;价值链的构建;县域农业  产业价值链是价值链在产业层面上的运用,是多个企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党中央连续以一号文件明确强调为“三农”服务,确保农民增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多途径、多渠道、多部门协手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最大程度地增加,为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性保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与之紧密相关的农村统计工作,同样也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工作日程。从《统计法》的宣传贯彻,统计机构的单列,工
期刊
摘 要:新刑诉规定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证明标准方面,存有诸多的不足。需要借鉴英美法系国家对民事没收程序证明标准的设置,再结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的考虑。因此,将我国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设置为二元化的证明标准更为现实。  关键词:证明标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民事没收程序  证明标准是指诉讼中对案件事实等待证事项的证明所须达到的要求或程度,即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提出证据进行证明应达到何种程度方能确认待证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