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扬先抑好文章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清人纪晓岚去给朋友的老母亲写诗贺寿时,第一句就是“这个婆娘不是人”,在座宾客皆大惊失色;谁知他第二句笔锋一转:“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立刻转怒为喜。第三句他又不好好写了:“儿孙个个都是贼”,老太太的子孙都坐不住了。谁知他笔锋又是一折:“偷来蟠桃奉至亲!”听后,在场宾客无不拍手叫绝。短短28个字,却折了好几折,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欲扬先抑的妙处。
   要想用好这种写作方法,同学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构思要巧,开头要小,初始印象要糟糕
   欲扬先抑的“扬”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换句话说,想要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如一同学写《我的哥哥》这篇作文,先写他给“我”制造的种种不快,给“我”留下的糟糕印象。后来,“我”整天想着,如何才能摆脱他,甚至赶走他,不惜制造各种小恶作剧,还告他的各种小“刁状”,让读者一看就知道,他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多么糟糕的形象。可一次外出旅游,情况却发生了转机……作文摈弃了一般化的写法,从“坏处”落笔,又在“好处”落下,达到前后对比、突出中心的目的。
   2.选材要精,前后要比,突出鲜明是法宝
   材料的选择很重要。好的典型的材料,能鲜明地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如杨朔在《荔枝蜜》中就选择了非常典型的材料。“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聽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从中可看出作者过去对蜜蜂怀有成见,心里存在隔阂。此为“抑”。作者先介绍自己对蜜蜂的感觉,为下文写自己的转变作铺垫,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过渡要妙,抑扬要度,转变自然才叫好
   开车急转弯,很容易发生车祸;写文章急转弯,则容易失去其真实性。人的情感转变有一个过程,体现在文章中,也是这样。不能上一秒说这个人坏到透顶,下一秒就写这个人好到不行,中间要有过渡;还要注意抑扬转化的火候。“抑”未尽意,就开始“扬”,“抑”起不到反衬的作用;“扬”不饱满,也不得力,因此要把握好“度”。
   如一同学写《我的伯父》,前半部分处处在贬低“伯父”:他是那么“吝啬”,一点儿礼物也不给“我”带来;他是那么没风度;他是那么不近人情,乡亲们送的东西一一被退回……一桩桩、一件件,都在贬低“伯父”。那习作是怎么进行过渡的呢?小作者借用自己偶尔听到的“伯父”与“爸爸”的一段交谈,了解到他是一个慷慨、重情的人。谜底让别人来揭开,情感的变化自然也就顺畅了。
   4.结尾要抬,境界要高,主题鲜明分数高
   结尾,要抬,抬就是“扬”,通过鲜明的对比,凸显文章主题。如一同学写“一次别开生面的考试”,晚自习老师宣布考试,“教室里叹气声此起彼伏”。“他”的一段调侃的话,让教室里哄堂大笑,老师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话题引出“看着窗外,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考试在大多数学生眼中是“坏”的、“恶”的,这里却写出了考试的乐趣以及小作者的感悟,大大超出一般学生的境界,很好地突出了作文的主题。
  文题设计
  《程砚秋:一曲清歌动九城》这篇文章,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活中与舞台上不一样的程砚秋,其不屈的品质与精湛的技艺同样令人可歌可叹。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一些生活中与学习上明显不一样的同学,他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也领会到理想与奋斗、友谊与纯真的可贵。
   请以“不一样的精彩”为题,写写你身边那些有趣的人。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1.仔细阅读引导语,明确题目是要通过观察,发现身边人的“不一样”,注意选择好自己的写作对象。2.“不一样的精彩”突出的是“不一样”,写作时要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采用“先抑后扬”法,在前后对比中,凸显人物的“不一样”。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  成长的道路有时笔直开阔,有时蜿蜒回环,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故事。与家人朋友的成长故事,与书本的励志故事,与宠物的亲昵故事,甚至与挫折也有好故事可以说。   回忆成长经历,品味成长故事,给我们以心灵的感悟,给我们以生活的智慧,让生命至此得到升华。   请以“我们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
期刊
食物与人一样,是有秉性的。都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那是就人而言的;食物呢,它们有着“入乡随俗”的秉性,随着环境的变化,会微妙地改变风味。从这个道理来说,人是硬的,食物是柔软的。  我对香港美食的记忆,不是尖沙咀酒楼中的生猛海鲜,亦不是铜锣湾烧味店里被熏制得流蜜似的肉食,而是寻常的山水豆花。  从九龙的钻石山出发,乘坐一个小时的大巴车,便摆脱了都市的喧嚣,到了清幽的西贡渔港。从这里再乘半小时的计
期刊
【就医作文】  为了那个承诺  夜空中,精灵似的星星一直闪耀着温暖的光……  小时候,夜空中的星星虽然没有南方水乡那样多,只有寥寥几颗,但对年幼的我来说,也已十分打动我了①。  “奶奶,我要摘星星。”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异想天开道。“傻孩子,星星离我们那么远,是摘不到的。”奶奶摸了摸我的头说。“不,我就要,星星这么好看,我要是有的话,那该多好哇!”我乞求似的对奶奶说。②听了我的话,奶奶想了想道:“你
期刊
【文题亮相】(2019年山西中考作文题)  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言,一笑……都在为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開真实的人名
期刊
时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东西?为什么能改变一切、带走一切,更可留下一切?昨天仿佛还在眼前,今天却悄然过去,我们的生命总是那么有限。那些属于我们的时光亦是如此缥缈,拥有时毫无察觉,待往事呈过眼云烟时,方才大梦初醒……  【浓浓师恩】  小橡皮,你试试  我上高二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个女老师,说要接我们班,当班主任。大家都很激动,坐着静等。   她给我们开班会,一开口,居然说的是侉子话,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
期刊
好的作品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好的内容,二是好的文字表达。这两样东西不是在写作时突然产生的,而是靠平时下功夫。當然,写作时会有文思泉涌的时刻,绝妙的构思和表达仿佛自己来到了你面前,但这也是以平时做的工作为基础的。作家是世界上最勤快的人,他总是处在工作状态,不停地做着两件事——积累素材和锤炼文字。严格地说,作家并非仅仅在写一个具体的作品时才在写作,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在写作。   灵感闪现不是作家的特权,
期刊
【课文导入】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作“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
期刊
【剧情简介】  在位于纽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庄严的大厅里,陈列着这个世界上让人惊奇的事物:狂暴的史前生物、野蛮的古代战士、被时间的流沙埋掉的原始部落、非洲草原的動物以及改变了历史的传奇英雄。当然,它们到了这里都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塑像和标本,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总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于世界来说是多么的渺小。可对于赖瑞·戴利——博物馆的新守夜人来说,这只是一个能够争取到儿子的抚养权的谋生手段。   工作后的第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师”,繁体形态为“師”,会意字,从垖(duī)省,从帀(zā)。“垖”为“堆”的本字,是小土山的意思;“帀”为“匝”的本字,为环绕、包围的意思。《说文解字·帀部》中说:“師,两千五百人为师。”本义上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也印证了此种说法,其中有记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在商周时代,两
期刊
肖像,往往是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经典的肖像描写在文学作品中俯拾即是。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这样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这是一个多愁善感、令人怜惜的少女形象;鲁迅笔下的杨二嫂是这样的:“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一个老丑瘦弱、令人厌弃的中年女性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