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提升学生学力的有效手段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育的理念与数学教学的真谛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学过程应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校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探究的时空。改变过去的预设性课堂教学模式。
  近四年来我在实践提升学生学力的教学活动中,增强了对数学教学的目标的理解:既要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提高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既要让学生完成近期的学习任务,又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刻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信、自强、自律的品性;这是数学教师的责任所在,也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实践证明“预习”是提升学生学力的有效手段。
  二、预习的充分条件和实施过程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确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发展的进程。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
  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质和学习水平,并视其接受能力为依据,我会给出不同的预习步骤:首先要求学生把教材仔细地看一遍,尤其是“例题”。看不懂而不太明确的,要找出哪个具体地方看不懂并记录下来,上课带着问题进课堂。或者与老师、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其次,习题会做的同学做好后,还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你能说明理由吗?要知其所以然。不会做的题也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可以提出来。对于个别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要求不能太高,可以单独辅导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把课后补差变成课前补缺,使他很有信心的参与课内的活动。还把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按好、中、差三个层次做異质分组,推选出一个学习小组长,小组内的同学可以一起预习,一起研究。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研究教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查资料,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帮助组内学习困难的学生,这样的预习已经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成为较有效的预习模式。
  三、預习的有效性
  四个学期的实践结束后,班上80%以上的同学能达到预习的第三个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大胆提出问题,阐述自己观点,遇到疑问,师生、生生一起讨论、交流。课堂上学生说老师听,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生怕自己的问题没机会提,总是把小手举得高高。由以前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种学习过程显示出只有在有效预习的前提下,才能给学生提供时间、空间提出这些有价值、有创造性的问题,课堂中才能探究发现学习中的很多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理念。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有很多模式,我采用的这个“预习”仅是一个起点。如果没有设置一个有效的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内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过程,那就将“预习”仅作为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因此,随着“预习”之后,必须设计一种让学生能自主学习的探究的教学活动,才能发挥更大的效能。
  在课堂教学流程里,师生互动,老师围绕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是服务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为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所以课堂上我们有较多的时间可以进行探究延伸,保证了探究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里可以通过合作探究、归纳,用自己的方法找出答案。通过课前有效预习培养了学生大胆地质疑,并学会寻找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力。
  四、结论
  1.学生不是一下子就会预习
  我从三年级开始就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怎样看书,看例题,怎样尝试做习题。家长也不都对预习有正确的认识。我利用家访、来访、家长会的各种机会向他们说明预习是孩子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要培养阅读能力和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他们才会自觉、自主、自律地学习。
  2.预习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阶段
  对老师而言必须对教材对学生有足够的掌握,课前要有足够的教学知识储备量;要充分估计到课堂上即时生成的种种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信心能自主地进行探究。教学设计必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过程。
  3.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我在“预习”的实践中体会到课前预习、课前准备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开端。在课内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能真实地学到本领,首先在心理上就不会对数学知识感到有恐惧、有负担。好多学生的学习负担首先是心理负担。其次是作业负担,我们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优越性表现在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可以练习、巩固,甚至做一定量的回家作业。我们的孩子每天的回家作业量很少。回家后可以把时间更多的投入其他有益的活动中去。有时也可预习一下明天的课内要做什么事,形成了良性的学习循环。
  4.不是每堂新授课都必须让学生先预习
  要看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有时也可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预习,老师先做发言人,引导学生质疑问题,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一起研究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开拓数学视野,拓宽解题思路。在课堂中形成浓郁的数学科学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的无尽乐趣与无穷奥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预习能改变我们旧的教学方法
  我们以数学学科作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抓手,去探索种种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升学生的学力为本,更好地为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服务。
其他文献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学生将无法开展探究活动,可见一个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面就谈谈自己平时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巧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看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举手提问的现象越来越少,有些同学们心里有一些问题,没有提
期刊
阅读是孩子们童年时代最好的伙伴,她能帮助孩子用生命、用心灵去感知和认识未知的世界,也必将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一生。为孩子打开阅读之门,让孩子享受阅读快乐,是每个幼儿教师的殷切期望;而图画书正是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的敲门砖,阅读会为孩子成长播下爱的种子,让孩子的童年充满幸福。结合幼儿教育实践,对如何唤醒孩子的阅读意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有切身的体会和理解。  一、创设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利用一切可
期刊
伏安法法测电动势和内阻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而误差分析更是难点,教师难讲清楚,学生理解吃力,本文通过总结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对这一难点进行突破。  两点一线:“两点”两个真实值的点,“一线”是指真实线,“两点一线”作图法:找到两个真实值的点来确定真实线。  一、伏安法测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  二、实验电路图  甲图相对电源属于电流表的外接 , 乙图相对于电源属于
期刊
舞蹈是以音乐为背景,以人体的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通常运用舞蹈来进行形象的塑造,抒发情感。舞蹈律动,就是人们根据听到的音乐节奏而进行的肢体的运动,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规律,包含了情感运动规律和审美规律。  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美术等科目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条件有限等,使部分小学生对这些科目失去了信趣,教师难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活力。所以,在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艾滋病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知道日常行为中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  知道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浏览艾滋病信息,引导学生去归纳、整理;  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理解艾滋病的危害;  通过日常行为危险程度的了解,确定艾滋病预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重视健康的意识,成为
期刊
一、小学生陷入写作困境的原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版块,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更是学生创造性语言运用的重要方式。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题,作文课时,每当老师走进教室,往往会看到学生一张张无奈的脸,唉声叹气:“真烦,又写作文啦。”老师也明白: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写出来的文章不是文中无我,没有个性,语言缺乏,就是不着边际,空话连篇。这是为什么?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教学手段上看,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异,它对课堂教学特别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则更为重要,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业务进修。  一、多媒体教学的涵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
期刊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经印发,“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当培养核心素养成为课改的支点,未来学校将带来什么变化?山区学校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学校管理者的使命和探索前行的方向。  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我校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全面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坚持走“以特色促发展、树品牌强内涵”的办学之路,重视开发和
期刊
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
期刊
一、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过去不同  当代学生基本上都是零零后, 他们的观念早已和我们的迥然不同。他们是最幸福的一代,但是他们也面临着诸多压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1)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 自律能力较差  受社会功利主义影响, 当代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 对个人、家庭、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知之甚少,或知而不行,不遵守公共秩序和安全, 随意破坏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