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打的是爹妈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xt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等公交时,听个年轻妈妈在教训孩子:“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你非要在外面挨打挨骂吗!”
  不能好好说话的,正是孩子妈。
  笑了一路。忽想起,跟老妈的一场对话。因为次日要去福州,所以先打了电话。
  妈:明天下雨啊。
  我:知道,不要紧的。
  妈:唉,你一出门就下雨,你妹妹出门从来就是晴天。
  我:那你是什么意思?是说我不用去看你了?
  妈:你看看,天气明明好好的,为什么你一来,就下雨呢?
  我:这不是春天吗?再说,天气就两种,下雨和不下雨。我有什么办法?
  这种母子对话方式,是从小养成的。我也不能好好说话。估计,这辈子是难改了。
  小时候,挨揍比较多。前些日子,一帮朋友在微群里,比拼幼时的承受力。我忍不住,炫耀了下光荣历史:“切!你们那也叫挨打?我妈打我,身上没有青一块紫一块,那就不能叫打。”
  我没说的是,如果是跟小朋友起了冲突,还会有另一种情况。老妈为了阐明教育成果,会在胖揍之后,把我拖到对方家里,展览我身上的巴掌印和青紫痕迹。
  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老妈有时候打少了,会很惊奇:“咦,你又很久没挨揍了,皮痒了吗?”老爸则反过来对我妈不耐烦:“你呀,要打就好好打一顿,不要零敲牛皮糖。”
  中国人有句老话:“你是我的前世冤家。”回身一望,到处都是冤家。而且,各家有各家的打法,技术流派繁多。


  有个女性朋友,她家里常备一根藤条。老爸喜欢用藤条,老妈擅长掴巴掌。
  其实,我妈喜欢的是工具派,只是因为拖延症,老是忘了。不过,有时领着我出门,一看到趁手工具就说,嗯,这个打人疼,不听话可以用来打你。我听了,胆战心惊。还好,她总会忘了,还是使用铁砂掌手法。如果手累了,改成拧掐法。
  最后一次挨打,是什么时候,我完全失忆了。这一点,还是女生的记忆力好。那位朋友说,她挨打的毕业仪式,在16岁。
  那一次,老爸又启用藤条。她大喊:“我已经来月经了,是成年人,你再碰我试试看!”夺过藤条,一把撅断。后来,再也没挨打了。
  动手打孩子的父母,肯定是越来越少了。当然,这跟孩子少也有关系。只是,前世冤家倒不见得减少。方式,是相互绑架。
  有個朋友,儿子沉迷手机。一气之下,坚决没收。读高中的儿子,暴跳如雷:“马上还我!不还,我就跳楼!”
  前两天,她看到了儿子写的作文。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对母亲,是怀有恨意的。从小到大,我都生活在她令人反胃的阴影下。哇,买了个乐高,玩两天,没收!哇,买了个PSP,玩两天,没收!哇,买了个手机,用一星期,没收……她滔滔不绝地讲大道理,她可以贬低我的一切,她可以随意没收、砸毁我的东西,她可以让我不止一次产生不好的念头。当然,这有违我做人的原则,太不负责任,我才不会去死呢。”
  我读完,心有戚戚,也略替她欣慰:“很好嘛,你儿子很坚强。”
  但这朋友也一肚子委屈:“我不让他用手机,他说,那你也不许用,我就不用啦。让他每天30个英语单词,他说背不下来,我就陪着背啦。还要怎么办?”
  确实不好办。问了一下,这位妈妈小时候,果然也是个挨打的主。“前世冤家”游戏,当然会有升级版的,这对母子就是。
  时代还是有进步的。至少,现在的小朋友,敢在作文里反击他妈妈。
  我小时候,被打狠了,只敢跟妹妹说:“哼,再也不理她了。”只是,才一回头,又追着叫妈妈了。有时反省自己,特别喜欢从后头拥抱女人,估计就是被老妈打怕啦,在女人跟前缺乏信心。
  挨揍到16岁的那位朋友,跟我说:“前几天,听到老爸跟老同事打电话说,我们现在对丫头可好了,我们就跟着她。我当时……竟然,释然地笑了。”
  她顿了顿,说:“小时候,我可是写过血书,长大了要报仇的。”她摇摇头,笑了笑,“哎,此生大仇难报哇。”
其他文献
针对超过100万人的测试显示,表现最佳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些高情商的人(确切地说,占到高效人士的90%)。  遗憾的是,自我控制是一种很难掌握的技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我控制只是转瞬即逝。当你的自控力还有待提高时,你的工作效率亦是如此。怎么提高呢?  宽恕自己  在感受到强烈的自责和厌恶之后,往往会进入一个无法自我控制的恶性循环。一旦松懈,务必宽恕自己,然后继续前行。也不要忽视这个错误带给你的感受
期刊
当你看到有人打哈欠,你也会跟着打;坐在房间另一端的人如果有疲惫情绪,你的大脑也会作出回应。  人类的大脑会受到情绪的感染。情绪通过一张镜像神经元的无线网络进行传播,镜像神经元是我们大脑的一小部分,能够让我们有共情同理心,理解其他人的感受。能够传染的不仅仅是微笑和哈欠,我们还会像吸二手烟一样吸取其他人的消极情绪、压力和不安全感。  当你上班乘坐出租车,司机愤怒地按喇叭,你一路上都会承受他的焦虑。当老
期刊
1975年,我29岁,这一年我被党组织从公社党委二把手提拔为县委副书记、生产指挥部核心小组组长(当时没有县政府)。我没有把这个消息立即告诉母亲,她却从我村党支部书记杨洪春同志口中先知道了。  一个半月后,我下乡检查生产,顺便回家看望母亲。她见到我并没有多少喜容,而是郑重地、关心地问我:“你提这么快,有准备吗?能干好吗?”我回答母亲,没有思想准备,能不能干好我没保证。母亲说:“你进步我高兴,官当大了
期刊
小院昨夜起東风时,几家邻居就开始把餐桌搬到院子里了,虽是寻常百姓,淡食素汤,谈笑却常关风雅,比如说,“杨排风就是个天波府里的烧火丫头,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行啊。”对门的那位阿姨,认字不多,杨门女将里的人物都能说出个一二来,她的知识哪来的?戏院里看来的。  那时候,没有电视,戏院就是娱乐中心,戏院里上演的戏码,影响着小城里人们的意识形态,少年的我,就是在众人的热情言谈里知道了寇准背靴、杨排风率军征西,眼
期刊
男尊女卑陋习强化生男情结  调查发现,一些乡村仍保留着男尊女卑陋习,即按照父系传承姓氏财产,按照父居安排男娶女嫁,按照男尊女卑安排男女两性的权力关系。在这种乡村土壤上势必强化生男情结。  但是,男尊女卑陋习对生男情结的深刻影响,无论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是一些乡村村民,都缺乏起码的认识。一些地方干部对于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男尊女卑规则视而不见,一些村民对男娶女嫁和父系传承视为天经地义、自然而然。  由于
期刊
■ 已婚已育的女性更拼  《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杭州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渴望提升自我,获得个人价值增值以及接受更多的工作挑战。特别是已婚已育的女性,她们在职业规划的选择中表现出了再一次的“拼搏”,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工作上的回报,她们中成为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比例也更高。(《每日商报》)  “好妻子”“好母亲”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好员工”“好领导”也可以。和谐社会必定给予女性多元
期刊
我叫薛梅,是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营8更9井站的一名采油工,我的丈夫孙宾作为家属,陪伴我驻岗为家已达22年。三间小瓦房,一座砖石院,我、丈夫、儿子和七口油水井组成了我们的荒野小家。当年栽下的拇指粗的小柳枝,如今已经长成碗口粗的大柳树,当年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孙同庆已经长成一米八多的小伙子。22年来,我在丈夫的陪伴下累计巡井巡线43000多次,行程30多万公里,安全生产原油13万多吨。  回顾22年的驻岗生
期刊
我都这么大了,还时常被问:“你爸妈当初怎么不争取生个男孩啊?”  爸妈只生了个女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同学是家里的独生女,也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小孩”。念书时“三好学生”贴满整面墙,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拿到手软,工作以后三年升两级,年纪轻轻就做了部门主管,攒下了二十几万按揭为父母在四线城市买了一套小居室养老。  励志吗?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二胎政策一放开,就有人向她的父母嚼舌根:“这政策要是早几
期刊
不久前去理发。帮我理发的小哥说,这一行不好做,要转行了。  我问,你要去干啥?  他说,开个餐饮店,觉得能赚钱,或者考个驾照,当个滴滴司机,也行。总之,互联网时代了,不能再干这一行了。  我说,你手艺还不错,怎么就觉得自己不行了呢?你做餐饮,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吗?你连车都不会开,还想当滴滴司机?  他急了:那你说我怎么办?我天天好焦虑,觉得世界发展太快了。  这话好耳熟。我绝对听过,不止一次。  
期刊
我认识一对老夫妻,非常有趣。先生是位内向的老实人,不喜欢出门,不喜欢旅行,一年里几乎没有一家人出去过。太太有时候会说,看到人家一家人去旅行,好羡慕。先生就会没好气地说,这么好,你又不嫁给他。  先生对食物没有兴趣,很少和太太及孩子一起出去吃饭。叫他一起出外用餐,他都不去,说,你们去吃,打包给我就好。  夫妻很少说话,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太太说先生的“坏话”:他连早餐都不和我吃,因为和我没有话讲。他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