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归柿子岭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g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坐落在一片凹地里,与汉马河支流毗邻。村北是岭,村东是岭,村南村西是山。岭上山下是柿林,村庄就掩映在柿林中。
  柿叶儿红了的时候,我登上柿子岭。柿子岭上一派壮观,一派旖旎。火红、火红的树冠像堆堆火焰,组成了一片片彩云落霞,把山村也映得通红。一枝枝、一树树成熟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密密匝匝压在枝头,随风轻轻摇曳,飘散着恬淡的香味儿。
  在柿子岭,各种各样的柿子应有尽有,像水柿、火柿、黄柿、馒头柿、高脚柿等品类的柿树一片连一片。那百年柿树,树皮斑驳,枝繁叶茂,顽强地生存着。小柿树肌肤嫩滑,生机勃勃。每年4月以后,柿子树枝叶繁茂,露出淡黄色的花瓣,花瓣小小的,花香清幽淡雅。夏天,柿树茂密的枝叶遮挡了酷炎,而洒下的绿荫,使人顿觉清凉。冬天,柿树是寂寞的,它们仿佛在秋天把生机耗尽,都沉沉地冬眠了,朔风吹来,只有那枝杈呜呜地响着,发出不甘寂寞的永叹!柿子树就像山里人倔强和质朴的品质,超越了恶劣的生态环境,不屈不挠,深深地根植于黄土地,守候着岁月的沧桑與幽远——
  古诗曰:“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道出了枝繁果密、硕果累累的景象,十龄柿树,株产可达60千克,以后逐年递增,柿树多阴,白居易诗曰:“柿树绿阴合,王家庭园宽。”柿树高大,叶圆光泽,树姿优美,枝叶稠密,可供人乘凉,调息劳逸。特别是每逢深秋,如果去欣赏柿景,那密层层的柿林,红艳艳的柿果,一簇簇,一串串,令人目不暇接。就看那柿叶,也变成了橙色,正如唐朝诗人韩愈所曰:“正值万株红叶满。”
  古诗曰:“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柿果软滑多肉,甜而不腻,营养丰富,十分可口。在柿子岭,用鲜柿制成柿饼,或与杂粮混合磨面,可做主食,果粮兼用。
  柿子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本草纲目》云: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之功。柿嫩叶可以生食,亦可制成柿叶茶饮用。常饮柿叶茶,由于维生素C的作用,能防治多种疾病,尤其是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确有独到之功。
  近三十多年的时间,柿子岭不但柿林繁茂、柿子丰收,而且一座座现代化加工厂也应运而生,柿子食品出口海外,柿子岭人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其他文献
饭后喜欢饮一杯微酸淡甜的苏丹红,别以为我在饮鸩止渴,它可不是臭名昭著的用蘇丹红腌渍的鸭蛋中的苏丹红,那是一种化学染色剂,是人工合成的工业染料,因为含有萘的化合物,所以具有强烈的致癌性,我若喝一杯,不能说一命呜呼,也中毒匪浅。  我喝的这杯苏丹红,是二姐夫从苏丹带回来的,汤色澄红透亮,酸甜适中,最易饭后饮用,它来自位于非洲东北、撒哈拉沙漠东端的苏丹国,自然生长在炎热沙漠中的形态如树,叶如鸟足的一种花
期刊
蒋风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国际格林奖获得者。三十多年来,他致力于儿童文学中外交流,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走出去”的第一人。  今年,蒋风已经92岁了,但是,他每天的生活,依然是在书房里,读书,做科研。  他宁静儒雅,神清气爽,望着窗外的蓝天,他眼睛发亮,炯炯有神;他思路敏捷,文思奔涌,在慈祥的脸上,时时泛起温厚的微笑,如清风明月,山间泉水……让人感到无限的爱。他始终保持着异乎寻常的精力和创造的激
期刊
从家里去镇上,出门进入一条两山对峙的深沟峡谷,穿过一个近五十户人家,不大也不小的小山村,从小山梁的半腰通过,两华里之距就到流浴河,下一面约40米高的陡峭险径,进入深涧,再攀登一华里悬崖峭壁就到了田岭村,不远就去镇上。  我记忆中的路,4公里,是一条又窄又小的羊肠小道,路宽只有1.5尺,最宽处还不到2尺。路这样窄小,可是谁也无法改变路的现状。因为路的两侧是农家个体户的庄地,贪心的庄稼人为了扩大自己的
期刊
这是个大厂,叫株洲电力机车厂,是个老牌子,株洲人习惯称它“田心机车厂”。徐宗祥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得了奖,叫《百年田心》,说的就是它。  它占地数千亩,过去吃、喝、拉、撒、住,好像全在工厂区。那时,我在市委机关工作,过去几次,总有点找不着边的感觉。有点散,有点乱,给人以不靠边的感觉。  现在呢,许多地方,绿化得不错,有点像个小公园。什么绿树呀,红花呀,碧草呀,都有。还有喷泉古树,池沼泽兰,水清似镜。
期刊
人伴书,书附人,人书相依,是文明史上千年不衰的话题。世事沧桑,人生万态,书也随之呈幸遇和糟遇。我三十余载,百酬余暇,问书寻书,与书结缘,也就有了一些书的小故事。  十年前冬日的一个下午,已近下班时间,单位门口往来行人稀少。档案室的工作人员抬着几大纸箱“废品”,叫来一个收废品的人正在称量出卖。  也是天公作缘,我因处理一起事务晚走了几十分钟,恰好在门口看到了他们刚刚称量完毕:是两大箱颜色发暗的经年古
期刊
我儿时在农村,新春佳节最喜欢吃家乡年味浓浓的美食——白散。  白散即米花。状如圆盘,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数块,故乡人俗称“白散”取其洁白松散之意。  故乡制作白散历史悠久。据说,家乡的州志记载,清光绪年间,凡人家必年前预作白散,为新年享用,并亲戚互相馈赠。此种风俗,历经数年,代代相传,久盛不衰。  白散浸润着浓郁的年味。在我的家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制白散的传统手艺,成为春节必备的传统
期刊
“鲎勺”,闽南话hǎo xiā,闽南人以前的粥勺,用鲎壳做成的。山村的“鲎勺”,大多用老竹头削成的,带近似一尺长手柄的半圆弧形勺碗,用来舀稀粥的。  以前,一根“鱟勺”用不了一年,勺碗便被磨得只剩一弯。究其原因:一来盛粥的器具是粗陶缸,鼓子状底部中间向内稍凸起的那种,摩擦力大;二来捞粥时,总是沿着陶缸底沿,捞转一圈,目的就是多捞些饭粒。天天用,餐餐捞,久而久之,“鲎勺”自然而然就被磨损了。  孩提
期刊
昨日回一趟农村老家,刚进村口时被那人的一段清脆的铜片敲击声打住了。它是由五六片生铜串成一排,楼梯一样的形状,把它挂在车把上,只要单车摆动,它就相互敲击,发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像快板一样富有节奏感。  在乡下,那是阉猪阉鸡佬进村的信号。  小时候,我家里养有很多鸡的。奶奶是养鸡的高手,她养有三只母鸡,而这三只母鸡的生育能力特强,往往一代小鸡绒毛未脱,又悄悄在鸡窝里下了一窝蛋。家里的小公鸡到了早上
期刊
儿子两岁十个月,上周五突然发高烧,39度多。  下班回到家,我看到他沒有像往常一样,淘气地在屋子里跑来跑起、窜上窜下,而是一个人无精打采地把小脸埋在沙发里,还难受得扭动着小身体。  我坐过去,抚摸他的后背,隔着毛衣都能感受到浑身滚烫,我低下头轻声说:“妈妈回来了,宝贝。”他慢慢睁开已经由单变成双的眼皮,抬眼看了我一下,慢慢地从沙发上坐起来,一头扎进我的怀里,抱紧我。  我感觉到他小小的身体里传递出
期刊
经常领俩儿子出去逛, 被好奇的饭店老板娘或者售货员阿姨询问: 这俩半大小子都是你的?我笑盈盈回答:是的!然后听到“你真厉害”“你这么年轻……”之类的话。我笑而不语时当然能明白其中包含的各種意思。  不能否认我也渴望女儿。常言道:有儿有女活神仙。有谁不愿意活神仙呢!为此一度抱憾过。而如今,我却十分感谢老天给我的安排,因为在俩小子成长的过程里,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并随之继续成长。  前一段,我上夜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