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是一个对于才华向往的女人的一种基础,是底色,但文艺绝不是全部。人过30,我突然发现,过去的我格局还是有点小。我喜欢温度更胜于锐度,我天生缺乏愤怒和质疑,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必须用愤怒展现,也不是所有的真相只能靠质疑去挖掘。”
“新闻频道评论部找到我的那一刻,我有种梦想开花了的感觉”
“我就像是一个山上的开荒者一样,不断地开辟自己的田地,种上粮食、种上蔬菜。过去十年,我一直在爬山。突然之间你觉得很开阔,你好像已经到了山顶,一抬头,你发现,其实还在半山腰。这时,它对你的耐力、体力的挑战会更大。因为高度越高,那儿的空气更稀薄。”
初秋的一个午后,在偏僻的小咖啡厅里,不戴眼镜、穿着火红色休闲衬衫和平底鞋的王宁笑盈盈地走了进来,衬衫底下随意地绑了个结,更青春时尚。和荧屏上穿着西服、戴着眼镜的成熟、知性的形象完全不同。见记者有些错愕,王宁笑着自嘲道:“你是觉得我电视里很老是吗?”
“我25岁做《读书》节目的时候,去商场买东西,人家就说这大姐30了吧!”说完,王宁哈哈大笑,仿佛在说一个和自己无关的笑话,“我做《养生堂》,人家说到我,怎么也得40了吧!”说完,又是一阵毫无顾忌地大笑。
王宁其实是80后,她从未想过刻意去贴上“知性”的标签,而这当然和她主持的多个节目有关。2004年,王宁开始主持河北卫视的《读书》节目,2009年,去北京电视台主持《养生堂》栏目。每次节目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王宁都出人意料地选择转身。2011年,王宁在央视《文化正午》栏目里开辟了新的阵地。一档又一档文化节目把本来就很书卷气的王宁的内心修炼得更加宁静而细腻。
2012年8月27日晚9:30,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登上钓鱼岛”节目,观众们惊讶地发现,这不是王宁嘛!没错,她跑这儿来了。
这一次转身,王宁终于回归到了十年前她实习的地方,回到了她理想的新闻的怀抱。“还是那个办公楼,还是在同一层。”
在去年的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上,王宁的三分钟演讲让不少人感动流泪。获得金奖的王宁从那以后接到不少栏目的“橄榄枝”。
“当新闻频道评论部的人找到我时,那一刻,感觉梦想开花了。”王宁说着,满脸幸福。做一名新闻记者是她一直以来的理想。
“理想这词儿很大,好像离大家的生活很远,但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远。”王宁缓缓说着。
“我不要只做多愁善感的文艺女青年,我在试图让自己的格局变大”
“我曾经疯狂地喜欢廖一梅的《柔软》,张小娴、三毛等的著作。人过30,就开始变了。我突然发现知识结构可以让人的格局改变,过去我的格局其实还是有点小。”
王宁绝对是个文艺女青年。她有很柔软的内心,她的泪腺很浅,就连看《画皮》、《杀生》都会哭。“总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多少有点儿矫情。”她笑着说道。
王宁说自己是个天生较缺乏愤怒的人。在她的世界里,“纵使有黑暗,也会是短暂的黑暗;纵使有纠结,也定是短暂的纠结”。在她眼里,世界上的人与事都很美好,她一直都心存着最美丽的愿望。
文艺的天赋是家传的。王宁的爸爸是做音乐的,妈妈也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上学的时候,王宁住的是家里的书房,什么书都有,但是不少妈妈觉得不适合王宁的年纪看的书都会被“精心”地藏起来。苏童的《妻妾成群》被藏到了沙发垫子底下,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被藏到了书柜的夹缝里,但都被王宁偷偷地找出来了。
“那时候什么书都看,从来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曾经一夜没睡偷着看完了梁凤仪的一个系列。而且,苏童全集我也读完了,我妈到现在都不知道。”王宁露出胜利的笑容。
到了中学时代,王宁和身边的小文艺女青年们自习课上都捧着席娟、亦舒、张小娴的书,换上语文书的封皮。就连同桌之间,都要写信,交换彼此对于一件事情的感触。
王宁曾为自己的文艺情结自鸣得意,并且在30岁生日时出版了散文集《态度》,纪念自己的文青岁月。但过30,她突然发现,自己过去的格局还是有点小了。“文艺是一个对于才华向往的女人的底色,但文艺绝不是全部。”
一直偏好文艺的王宁现在博览各种门类的书籍,从金融到经济,从政治到历史。最近,王宁重读了《十一种孤独》、《哲学的慰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她喜欢读传记,她发现改变历史的都是些特别微小的事情甚至微不足道的人。
一路走来,王宁一直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没有奢望过光芒四射。只是,这只丑小鸭从来没有放弃过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梦想。因为媒体人这份职业,她站在了聚光灯下,在她看来,这是上天的馈赠。她也希望能把那些让她的“肩胛之间有微微震颤”的好书、好故事给更多人分享。
在新闻的新战场,王宁说要成为一名战士。王宁坦言自己依然处于痛苦的过渡期。但她知道,她会慢慢地成长为一名拥有更多理性思考和精准判断力的女性。
“新闻不一定要用愤怒才能展现,你也可以柔软地剥落新闻”
“发现新闻需要快,但是剥落它并不急。有时候我们不过是在论证,可以论证一件事情的A面或B面。这个世界真的有真相吗?历史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吗?”
节目中,王宁平静地娓娓道来,像一股涓涓细流,通向的却是观众心灵最深处。
王宁感谢她做过的每一档节目,因为在节目中,她自己也得到了修炼。“比如在《文化正午》的那段时光对我真的很重要。我做那档节目时完全没有企图心,因为我知道,它一定是个渗透的过程。我也不知道我是一滴水还是一杯水、一桶水,但是我确定我是水,所以我就要去渗透。”
王宁表面上是个很爽朗的人,笑起来甚至有些豪气,但内心却更加安静。她开玩笑地说自己是个“雌雄同体的人”。
“安静是对自己的信任,对时间的信任,相信一定会有更加纯粹的美好被孕育出来。中间当有波折、有反复、有打击时,你也会不安静,你开始怀疑自己,惟一能把你拉回到安静的轨道的只有理想。”来的路上,王宁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就像一棵大树,我永远最喜欢树干的部分。无论树干多么斑驳,有多少划痕或者蛀虫,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上面居然那么枝繁叶茂,春意盎然。人也应该这样。不管周遭对于梦想如何理解,我都觉得安静、淡定是通往理想的惟一渠道。”
最近,王宁特别喜欢读诗,比如聂鲁达的诗选《我喜欢你是寂静的》。诗歌让她更柔软,而这种柔软放在解读新闻上未尝不可。
“解读新闻需要更客观、不掺杂个人情感,但新闻其实不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吗?我虽然很欣赏白岩松的睿智和柴静的质疑,但我只会做我自己,我也许会柔软地解读新闻,这也是一种解读方式。”
团队里的同事们说在王宁身上找到了半个“柴火妞”(柴静)的感觉,被问及“害怕和柴静作比较吗?”王宁爽朗大笑:“害怕?我不怕。我好喜欢!哈哈!我很欣赏柴静,但我还是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度,我从来不觉得高度之间可以比较。”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大家都疯狂地渴望尽早成名。但是晚一点可不可以?再晚一点可不可以?”王宁若有所思地说道,“一个采访机会没等到,你能等;十个采访机会没等到,你还能不能等?现在,我觉得我想明白了,我可以等,必须等,而且,我相信等待。如果有机会,我的目标是打开采访者的内心,让人没有防备地对我倾囊而出。但现在,我必须安静地做些积累”。
“新闻频道评论部找到我的那一刻,我有种梦想开花了的感觉”
“我就像是一个山上的开荒者一样,不断地开辟自己的田地,种上粮食、种上蔬菜。过去十年,我一直在爬山。突然之间你觉得很开阔,你好像已经到了山顶,一抬头,你发现,其实还在半山腰。这时,它对你的耐力、体力的挑战会更大。因为高度越高,那儿的空气更稀薄。”
初秋的一个午后,在偏僻的小咖啡厅里,不戴眼镜、穿着火红色休闲衬衫和平底鞋的王宁笑盈盈地走了进来,衬衫底下随意地绑了个结,更青春时尚。和荧屏上穿着西服、戴着眼镜的成熟、知性的形象完全不同。见记者有些错愕,王宁笑着自嘲道:“你是觉得我电视里很老是吗?”
“我25岁做《读书》节目的时候,去商场买东西,人家就说这大姐30了吧!”说完,王宁哈哈大笑,仿佛在说一个和自己无关的笑话,“我做《养生堂》,人家说到我,怎么也得40了吧!”说完,又是一阵毫无顾忌地大笑。
王宁其实是80后,她从未想过刻意去贴上“知性”的标签,而这当然和她主持的多个节目有关。2004年,王宁开始主持河北卫视的《读书》节目,2009年,去北京电视台主持《养生堂》栏目。每次节目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王宁都出人意料地选择转身。2011年,王宁在央视《文化正午》栏目里开辟了新的阵地。一档又一档文化节目把本来就很书卷气的王宁的内心修炼得更加宁静而细腻。
2012年8月27日晚9:30,央视新闻频道《面对面》“登上钓鱼岛”节目,观众们惊讶地发现,这不是王宁嘛!没错,她跑这儿来了。
这一次转身,王宁终于回归到了十年前她实习的地方,回到了她理想的新闻的怀抱。“还是那个办公楼,还是在同一层。”
在去年的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上,王宁的三分钟演讲让不少人感动流泪。获得金奖的王宁从那以后接到不少栏目的“橄榄枝”。
“当新闻频道评论部的人找到我时,那一刻,感觉梦想开花了。”王宁说着,满脸幸福。做一名新闻记者是她一直以来的理想。
“理想这词儿很大,好像离大家的生活很远,但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远。”王宁缓缓说着。
“我不要只做多愁善感的文艺女青年,我在试图让自己的格局变大”
“我曾经疯狂地喜欢廖一梅的《柔软》,张小娴、三毛等的著作。人过30,就开始变了。我突然发现知识结构可以让人的格局改变,过去我的格局其实还是有点小。”
王宁绝对是个文艺女青年。她有很柔软的内心,她的泪腺很浅,就连看《画皮》、《杀生》都会哭。“总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多少有点儿矫情。”她笑着说道。
王宁说自己是个天生较缺乏愤怒的人。在她的世界里,“纵使有黑暗,也会是短暂的黑暗;纵使有纠结,也定是短暂的纠结”。在她眼里,世界上的人与事都很美好,她一直都心存着最美丽的愿望。
文艺的天赋是家传的。王宁的爸爸是做音乐的,妈妈也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上学的时候,王宁住的是家里的书房,什么书都有,但是不少妈妈觉得不适合王宁的年纪看的书都会被“精心”地藏起来。苏童的《妻妾成群》被藏到了沙发垫子底下,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被藏到了书柜的夹缝里,但都被王宁偷偷地找出来了。
“那时候什么书都看,从来没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曾经一夜没睡偷着看完了梁凤仪的一个系列。而且,苏童全集我也读完了,我妈到现在都不知道。”王宁露出胜利的笑容。
到了中学时代,王宁和身边的小文艺女青年们自习课上都捧着席娟、亦舒、张小娴的书,换上语文书的封皮。就连同桌之间,都要写信,交换彼此对于一件事情的感触。
王宁曾为自己的文艺情结自鸣得意,并且在30岁生日时出版了散文集《态度》,纪念自己的文青岁月。但过30,她突然发现,自己过去的格局还是有点小了。“文艺是一个对于才华向往的女人的底色,但文艺绝不是全部。”
一直偏好文艺的王宁现在博览各种门类的书籍,从金融到经济,从政治到历史。最近,王宁重读了《十一种孤独》、《哲学的慰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她喜欢读传记,她发现改变历史的都是些特别微小的事情甚至微不足道的人。
一路走来,王宁一直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没有奢望过光芒四射。只是,这只丑小鸭从来没有放弃过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梦想。因为媒体人这份职业,她站在了聚光灯下,在她看来,这是上天的馈赠。她也希望能把那些让她的“肩胛之间有微微震颤”的好书、好故事给更多人分享。
在新闻的新战场,王宁说要成为一名战士。王宁坦言自己依然处于痛苦的过渡期。但她知道,她会慢慢地成长为一名拥有更多理性思考和精准判断力的女性。
“新闻不一定要用愤怒才能展现,你也可以柔软地剥落新闻”
“发现新闻需要快,但是剥落它并不急。有时候我们不过是在论证,可以论证一件事情的A面或B面。这个世界真的有真相吗?历史真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历史吗?”
节目中,王宁平静地娓娓道来,像一股涓涓细流,通向的却是观众心灵最深处。
王宁感谢她做过的每一档节目,因为在节目中,她自己也得到了修炼。“比如在《文化正午》的那段时光对我真的很重要。我做那档节目时完全没有企图心,因为我知道,它一定是个渗透的过程。我也不知道我是一滴水还是一杯水、一桶水,但是我确定我是水,所以我就要去渗透。”
王宁表面上是个很爽朗的人,笑起来甚至有些豪气,但内心却更加安静。她开玩笑地说自己是个“雌雄同体的人”。
“安静是对自己的信任,对时间的信任,相信一定会有更加纯粹的美好被孕育出来。中间当有波折、有反复、有打击时,你也会不安静,你开始怀疑自己,惟一能把你拉回到安静的轨道的只有理想。”来的路上,王宁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
“就像一棵大树,我永远最喜欢树干的部分。无论树干多么斑驳,有多少划痕或者蛀虫,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上面居然那么枝繁叶茂,春意盎然。人也应该这样。不管周遭对于梦想如何理解,我都觉得安静、淡定是通往理想的惟一渠道。”
最近,王宁特别喜欢读诗,比如聂鲁达的诗选《我喜欢你是寂静的》。诗歌让她更柔软,而这种柔软放在解读新闻上未尝不可。
“解读新闻需要更客观、不掺杂个人情感,但新闻其实不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吗?我虽然很欣赏白岩松的睿智和柴静的质疑,但我只会做我自己,我也许会柔软地解读新闻,这也是一种解读方式。”
团队里的同事们说在王宁身上找到了半个“柴火妞”(柴静)的感觉,被问及“害怕和柴静作比较吗?”王宁爽朗大笑:“害怕?我不怕。我好喜欢!哈哈!我很欣赏柴静,但我还是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度,我从来不觉得高度之间可以比较。”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大家都疯狂地渴望尽早成名。但是晚一点可不可以?再晚一点可不可以?”王宁若有所思地说道,“一个采访机会没等到,你能等;十个采访机会没等到,你还能不能等?现在,我觉得我想明白了,我可以等,必须等,而且,我相信等待。如果有机会,我的目标是打开采访者的内心,让人没有防备地对我倾囊而出。但现在,我必须安静地做些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