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美术欣赏及指导策略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明确提出:在提高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但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中,大多美术教育活动却仅在绘画技能的训练上,美术欣赏教育不仅缺失而且使幼儿错误的认为绘画就是美术的全部,从而在美术教育观念上出现偏差,使幼儿审美能力缺失。
  一、幼儿美术欣赏的作用
  1.美术欣赏能增强幼儿的感知能力。
  幼儿进行美术欣赏的基础是视觉,外界审美信息大部分是通过视觉为人们所接受,因而视觉是幼儿接受美的窗口。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冰雹雪雾、斗转星移飞禽走兽等,常常使幼儿沉寂于自得其乐,甚至是忘我之中,幼儿在敏锐的美术欣赏过程中,不仅增强了感知能力,而且感知了自然、社会与生活。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用眼睛去看,还可用手去触摸,在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下,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更为“立体”。通过美术欣赏教育,使幼儿沉浸于艺术之中,逐渐获得对敏锐事物的感知能力。
  2.美术欣赏能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梵高的“向日葵”使我们知道不同变化的黄色搭配,可以呈现五彩缤纷的金色秋天;徐悲鸿的“奔马”使我们认知到 “墨分五色” 的浓淡干湿焦,可以表现万马奔腾的壮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使我们了解了国画笔墨“皴擦点染”技法,可以充分展现北宋时代首都汴京风土人情。美术欣赏中色彩、明暗、构图、透视、解剖等美术造型要素、造型原理,使幼儿的想象能力得以拓展,提高了分析、认识、概括、推理、判断事物的能力,对幼儿认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3.美术欣赏能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幼儿在审美的过程中对具体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表现的能力,它是在审美活动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是后天有意识的审美教育和无意识的审美熏陶的结果。深邃的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壮美的米开朗基雕塑“大卫”,活灵活现的齐白石的“虾”,蓬勃向上的莫奈“日出”,它们所具有的各种人类情感、思想,使审美观察者感受和体验到事物的审美特征,认识审美的要素、原理、规律,产生审美愉悦,增强了审美能力。
  二、幼儿美术欣赏内容的选择
  1.写实美术作品的选择。
  写实美术作品的欣赏大多需要联系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并适合幼儿已有的生活和社会经验,对这类作品的欣赏不必苛求幼儿完全按照创作者的原意来理解,因为幼儿对作品的解释必然受到他们已有生活背景和经验的限制。在选择时要注意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地及其情感表现性等,这些基本要素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对写实作品的欣赏上来。米勒的《拾穗者》、莱顿的《缠线》、魏斯的《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一些写实作品,幼儿是感兴趣的,也是完全可以欣赏的。
  2.抽象美术作品的选择。
  抽象美术作品放弃了具体的内容和情节,突出运用点、线、面、色块、构图等纯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节奏等抽象的内容,揭示了形式语言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影响。如波洛克的《会聚:第十号》、蒙德里安的《红、黄、绿构图》、马蒂斯的《蜗牛》、康定斯基的《抒情诗》、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等现代派艺术大师的抽象作品,让人们欣赏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幼儿倒是更喜欢和善于与抽象作品展开对话。其原因抽象作品主要是以线、形、色等形式间接地传达意义,幼儿天生具有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因素的生理基础。因为欣赏抽象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经验,甚至完全是靠一种直觉,这恰好与幼儿期尚完好地保存着的人类的本能和直觉相一致。
  3.幼儿美术作品的选择。
  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习惯于将自己已经认知到的事物尽量充分地表现在画面上,形成物体之间毫无遮掩、全面展现在画面上的一种造型现象。幼儿在绘画时不考虑对象前后左右、远近大小的关系、随意将物体的空间透视原理任意颠倒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绘画表现的一种违反绘画造型透视规律的行为。幼儿的美术作品在表现技能上还十分粗糙、幼稚、或不完整,但它充满着天真烂漫、稚拙、单纯的情趣。幼儿美术作品中的线条不仅具有丰富的情感语言,而且有流畅飘逸,也有顿挫、方圆、刚柔、曲直、粗犷等特征。因而幼儿美术作品的选择应该考虑选择具有大胆、夸张、充满灵性与率真的作品为美术欣赏教学服务。
  三、幼儿美术欣赏的策略
  1.坚持审美性。
  审美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高尚情感的具体体现。优秀美术作品是艺术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将生活现象用美术造型的明暗、透视、解剖、色彩、线条、构图等审美语言,呈现给读者的自身审美感受和审美认识,以其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幼儿美术欣赏活动坚持审美性就是要坚持通过美术作品的具体内容、形式、表现手法与艺术特点,培养幼儿感受美的审美感知能力,理解美的审美理解能力,表现美的审美表现能力,判断美的审美判断能力,从而激发创造美的审美创造能力,最终提高审美能力。
  2.提倡渐进性。
  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一定的美术作品具有敏感期。就是说幼儿美术欣赏要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与敏感期特点,渐进性地系统安排欣赏活动才能事半功倍。因而幼儿美术欣赏需要有不间断的、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并使幼儿积累起一定的美术认知经验,选择渐进性美术欣赏作品由近及远、由简及繁,由表及里的阶梯式安排欣赏活动,使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直接或间接,持续不断地开展,发挥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的内涵功能,对幼儿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体现互动性
  幼儿美术欣赏活动要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到欣赏与观察相结合,欣赏与动脑相结合,欣赏与动手相结合,欣赏与动口相结合,使幼儿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体验快乐,产生追求美的需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教育之前,自身应对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进行合理的解释,理解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的原理,对艺术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幼儿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边体验、边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让幼儿自己充分的用语言、表情、体态来描绘自己的心情、感受和体验,再将这种感受表达在画面上,与同伴分享美术欣赏获得的审美快乐,有效地达到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
  总之,幼儿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可以扩展幼儿审美体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满足审美需求,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重视幼儿美术欣赏教育,科学地指导幼儿美术欣赏活动,逐步提高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东.幼儿美术欣赏与表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2]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杜卫.现代美育学导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其他文献
童年的很多体验,都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印象,也许还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有过施舍行为  推荐指数:★★★★★  平时我会给儿子看一些新闻图片,让他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很穷、很饿。有一次,我们的车外有个妇女背着一个熟睡的孩子在乞讨。车里的朋友都说这些乞丐是假的,不要理他。但是我想这些等孩子大一些再跟他解释,于是我摇下了车窗,对若宸说:“那个哥哥很可怜,你把这钱给他买饼干好不好?”若宸把钱给了那个妈妈
期刊
分离焦虑期是儿童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的时期,并以此表示拒绝分离。刚入园幼儿的前几周就属于分离焦虑期,少数幼儿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症。  身为教师,我们只有知道形成分离焦虑症的原因,才能寻找对策,帮助孩子走出分离焦虑期,从而,让幼儿在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地发展,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情景一:欣欣是我班刚入园的孩子,家中独女,表现出的分离焦虑特别严重。每天早上
期刊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其儿童崇拜思想透过历史的缝隙向我们照耀,依然有其不可磨灭的光芒,促使我们今天用欣赏的眼光去品味儿童,对今天的幼儿教育也颇有启发。  一、丰子恺儿童崇拜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中国传统士大夫文化思想的浸染  丰子恺儿童崇拜观念的形成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又肩负着对未来文化的创造之责。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深深积淀在中国人的心理结
期刊
我国伟大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的观点。大自然是丰富的,它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亲近大自然是人的本性,如今在城市里成长的孩子越来越远离蓝天、阳光、花草了,在家家户户大门紧锁的高楼里,在家里长辈的过分呵护和溺爱下,孩子逐渐丧失了亲近大自然的本性。大自然以生动、直观、具体的形象时刻吸引着每个幼儿,激发着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如果我们幼儿教师能把孩子的兴趣引向户外,
期刊
摘 要  游戏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方式,更是儿童展现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儿童的学习主要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通过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来丰富孩子的生活,游戏是孩子最好的课堂。无论个性还是才智,都要通过孩子本身的行动得以实现。遵从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充分享受游戏的权利,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
期刊
良好行为习惯指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学习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自动化行为。幼儿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  低龄幼儿正是走向自我行为的起步阶段,为此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从福禄倍尔创建幼儿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渐渐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校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
期刊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人的角色、模仿他人的活动和语言,利用真实的或替代的材料,以及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积累经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游戏评价作为角色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游戏的一种间接指导,开展角色游戏的评价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师深入到游戏中去观察、了解游戏情况,改进指导方法,提高幼儿游戏水平。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评价活动只流于表面形式,孩子在评价中往往只关注别
期刊
每当秋冬季节,大雁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结队出发,飞到南方过冬。次年春天,它们会长途跋涉,重回西伯利亚繁殖。大雁在长途迁徙中,时而摆成“人”字形;时而排成“V”字形;时而“一字斜阵”展翅飞翔;时而变换队形;时而飞行位置左右交换……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实际上,雁阵的形成,并非大雁们要在蓝天白云之间向人们表演飞行艺术,而是它们在长期飞翔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最省力的群体飞翔方式。 雁群采用以上方式飞行时,后
期刊
摘 要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生活教育的理论。我园遵循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不断开拓幼儿生活中学习的具体内容,认真创设幼儿生活中学习的最佳环境,努力追求幼儿生活中学习的最好效果。实践证明,以幼儿生活为中心,积极开展活动和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可以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民间艺术 社区 环境布置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
期刊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认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富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符合幼儿天性的与幼儿有着密切联系的特殊教育活动。幼儿无时不在“玩耍”,无处不在游戏,幼儿是游戏的天然建构者。而民间游戏是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活动对幼儿的和谐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在民间游戏中有效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