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速战速决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e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长江和他的霄士,被认为是照明行业的奇迹。从贴牌谋生到自主品牌,直至2006年实现销售额人民币15亿元,成为真正的业内龙头,霄士总共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而现在的吴长江更是大手笔不断:动辄投资几亿元建设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品牌专实店规模,高薪挖来原美国照明行业巨头TCP中国区总裁以及原飞利浦资深高管……谁又能想像得到:7年前的吴长江,还在为几万元的货歉奔波?
  2007年1月22日,霄士召开了首眉运营商大会。在会上,吴长江明确表示;2007年雷士的销售目标是30亿!业内开始惊呼,“雷士速度”又将重现!预料之内的“雷士速度”
  1999年年初,中国的照明行业还属于“尚未开发的市场”。松下、飞利浦这些国际巨头刚刚进入中国,而国内,几乎找不出一家像样的照明企业。此时已在这个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吴长江却成竹在胸。
  “当时我就感觉到,这个市场不缺好产品,缺的是好品牌。”吴长江告诉《中外管理》。雷士在企业筹备阶段,就已经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创世界品牌,做行业第一,用三到五年打造行业知名品牌”。这个在许多人眼中看来更像是沤后狂言的目标,在7年后真的实现了。1999年,雷士将销售做到了3000万元;一年之后销售翻番,达到7000万元;200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5亿。
  1990年代初,大学刚毕业的吴长江还是个打工仔,在台资和港资的照明企业摸索一年后,决定自己开始创业。1993年他联合了六位股东,凑了10万元启动资金——一家专门为外国照明业巨头贴牌生产的小企业诞生了。这样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比比皆是,普遍依靠OEM或者ODM订单生存,生存无忧但也没有什么宏伟的目标。
  虽然贴牌生产的订单很稳定,但“做得再多也不会有什么钱赚”。尽管据《中外管理》了解,吴长江的企业起步之初,OEM已经做到了相当的规模,与飞利浦等公司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合作关系。
  正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和对自己产品的信任,雷士在削减OEM订单的基础上迅速在国内扩张,开始主打雷士品牌。“第一,中国市场非常大,而别人能做好我也一定能做好。我对中国市场的情况比老外了解。第二,我的产品出口到欧洲,给一些顶级品牌做配套,得到了欧洲一些很权威的认证。欧洲都认可,我坚信中国的消费者也会认可。因为相信这两条,我就开始走。”吴长江对《中外管理》如是说。
  在市场混乱的照明行业,雷士的发展速度可以称为奇迹。但迅速发展的背后,是吴长江和他的团队对这个市场的清晰认识和深刻了解。在吴长江看来,这种速度,是预料之内的事情。
  
  有计划扩张
  
  究竟是什么成就了雷士?在具长江看来,不外乎“差异化与核心技术”。
  “做企业就要差异化。人家唱,你就得跳;人家都在穿中山装,你就要穿西装”。在明确目标之后,雷士毅然地砍掉了一批已经成型的主流产品,转而专攻商业照明。之后,雷士照明咬紧牙关过日子,将大批照明行业的光学泰斗及专家请到公司,并同时与复旦大学光能研究所,哈工大光学研究所等顶尖研究机构展开了合作。在一些工程的系统招标中,有了两大研究所“联合推荐”的雷士照明颇有斩获,甚至把一些国外的知名品牌都挤掉了。小企业开始有了名声,并逐渐引起了业内的注意。
  而这些专家的技术指导,也同样让雷士受益匪浅。
  有了技术上的强大支持,雷士开始寻求自己品牌化的道路。在确定战略目标,完成工厂建造之后,如何才能打响自己的品牌?“打广告赚人气的做法不适合当时的雷士,因为没钱。”吴说。
  雷士的做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设立品牌专卖店。2000年7月,第一家雷士专实店在沈阳开业;2003年,雷士专卖店达到了300多家;2004年这一数字顺利翻番;2006年,顺利完成了“千店工程”。吴长江分析说:经销商们虽经营着各式各样的灯具产品,但毫无品牌意识,更谈不上与飞利浦,松下等国外品牌竟争。而雷士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不仅仅是一种广告效应,更是一种终端的控制。
  当产品生产出来以后,终端网络的覆盖面直接决定企业的规模。推陈出新,开创品牌专实店模式,专实店让雷士在中国迅速建立了广泛的渠道,为其实现“行业知名品牌”的目标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其他领域,例如:家电,体育用品等许多厂家早已经通过这种方式功成名就。
  遍布全国的雷士专实店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销售渠道的扩展,更是品牌效应的扩张。尽管有专家曾指出这种模式在竞争激烈的照明行业容易被复制,但吴长江不以为然:“我们在企业没创立的时候,目的就是建立自己的照明品牌,并且一直贯彻这种思想,我们相信‘思路决定出路’。这种企业文化的东西是不可复制的。”
  吴长江掌舵的雷士从一开始便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无论是放弃OEM还是利用专卖店模式扩大品牌效应,都在企业的规划当中。这对于许多专心等订单的OEM企业而言,可望不可及。
  
  如何应对危机?
  
  在外人看来,雷士的表面充满了光鲜,然而,背后的曲折也许只有吴长江最为清楚。2000年的召回风波和2005年年底的股权震荡,曾经让吴长江困惑过,然而雷士没有因此而倒下。
  谈起创业的艰难,吴长江向《中外管理》介绍到:2000年,正当雷士向年销售额一亿的目标迈进时,一批已经卖出的价值200多万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200多万,对于刚起步,资金已经非常紧张的雷士来说,无疑是一次“灭企之灾”。是召回产品,还是夹着皮包走人?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有职工提出把雷士商标抹去后再销售,但被断然否决了,雷士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个决策:召回全部问题产品。以净损失200多万人民币,换来了在照明行业率先实行的产品召回制度,也换来了“NVC雷士照明”这块金字招牌。自从实行那次召回之后,公司上上下下无不震惊。企业从此树立了高度的产品质量意识。
  现在的雷士,已经学会了在各方面提前化解可能出现的危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迅速向国际靠拢,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级失误;而打造国际名牌的决心,使企业能够放宽视野,不局限于眼前的“小利—而能顾全大局;同时业内领先的技术,让雷士能够从容整合上下游资源,不但把一个贴牌企业做成了品牌企业,而且开始向上游企业下OEM订单。这也正是吴长江总结的雷士核心竟争力。战略,团队,资源整合。
其他文献
12月,随着凛冽寒风的吹袭,中国经济的隆冬仿佛也随之到来。出口下降、成本上涨、楼市低迷、油价震荡,虽然宏观调控已从“防止过快到过热”转向“一控一保”,国家也空前掷出四万亿
低端汽车正在走俏全球,但如果没有员工素质的迅速提高,这场成本战的赢家未必属于中国。    机会来了!    未来5年,世界范围内将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低成本车市场,包括北美和欧洲在内的全球汽车市场,都将增加对低成本汽车的需求。未来5年,低成本汽车销量将增长4.1%,这个数字远高于整体汽车市场的销量增幅。这是罗兰贝格公司日前发布的全球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的结果。这份题为《捷足先登——聚焦
销售电话量决定订单量。企业通常认为销售人员要尽量多地打电话,如果销售电话增加一倍,销售额就可能有一定增长。然而,研究发现: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销售成本较低的产品,而销售高端产
对GK1型内燃机车的空气滤清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在冶金企业运用中的缺陷,研制了一种防金属粉末的磁性滤网,并在机车空气系统得到了良好应用。
不同型号的动车组具有不同的结构及配置,这些差异对基层部门在检修作业和现场管理上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对各型动车组在总体布置、结构设计和功能配置等方面进行比较,初步探
从2005年2月出任中国三星社长开始,朴根熙已经在中国主政三年,期间年销售额从243亿美元增长至390亿美元,使得中国三星成为三星集团海外收入来源最高和增长最快的区域。
合并并非一个企业的终点,路透在刚刚复兴的时候欣然投入汤姆森的旗下。另一个巨头的时代或许即将开始。
研制机务行车安全的数字化管理和自动评估系统,构建机务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办公网络的信息工作站,实现机务上级对下级的远程管理与安全评估。
针对当前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直排式厕所严重污染铁路沿线环境的问题,在对国内外旅客列车集便式厕所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自主研制的气动推拉式集便厕所对既有铁路
联姻GE中国,小天鹅回归主业胜算几何?    10月9日,历经股权数次磨难的小天鹅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于9月30日进行表决,同意公司向GE中国转让所持无锡小天鹅通用电器有限公司30%的股权,转让价格为710万美元,并与GE中国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天鹅受伤    小天鹅,这家显赫的无锡家电企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在命运的多桀中挣扎、飞翔、受伤、囚禁,斯威特、松下、无锡市政府,李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