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语言形式,意象油画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与发展,象征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回归,更是对西方油画艺术的丰富和革新。在意象油画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审美语言最大程度地影响着西方的油画语言,表现出“意象性”,形成意象油画的语言特征,为世界绘画艺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意象油画;价值体现;未来发展
“意象”這一语言形式最早见之于中国早期油画家刘海粟、林风眠、吴大羽、关良等画家的作品中。20 世纪 40—70 年代,在关注社会、振奋人心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潮愈演愈烈的同时,吴冠中、苏天赐、赵无极等艺术家继续践行着意象油画创作之路,其中,以吴冠中先生的意象油画作品最为突出,其意象油画探索之路也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又涌现出以鸥洋、尚扬、俞晓夫、许江、任传文、白羽平、王玉平等为代表的意象油画家。他们大多创作出颇具时代性和多元化的意象油画作品,代表着当代意象油画的最高水准。时至今日,我国画坛涌现出诸多意象油画家和作品,但油画界抑或是美术批评界至今没有提出其确切概念,仅仅是对某种艺术形式的泛指。国内对意象油画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的书籍也不多,唯有一些针对意象油画家个案研究的文章和意象油画代表画家的展览。笔者认为关于意象油画的研究和讨论是有必要意义的。通过对意象油画形式语言和美学价值的研究,掌握其表现原理与法则,有助于理解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心理对西方油画语言的建构,有助于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提升中国艺术的审美价值品位,确立意象油画在世界油画史当中的正确位置,使中国画家获得更多的自信站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更好地弘扬东方文化。
一、传承中国绘画精神,丰富世界油画体系
作为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语言形式,意象油画承载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象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画家以“意象”作为契合点, 寄托中国人对“道”’的领悟和对整个宇宙的沉思,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审美语言最大程度地影响着西方的油画语言,实现了油画这一外来艺术语言形式同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融合与拓展, 象征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回归。 在意象油画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成果丰硕的意象油画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审美品位和“意象性”的语言特征,也丰富、革新了西方绘画艺术面貌,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确立意象油画在世界油画史当中的正确位置,使中国画家以更为自信的姿态站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以弘扬东方文化,为世界艺术中的架上绘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意象油画的发展趋势
任何一种艺术主张或艺术流派都会同时产生精英和末流,意象油画也不例外,同样出现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滥竽充数的现象。由于意象油画不强调对客观的再现,而重视对主观的表现,容易导致一些画家脱离现实,闭门造车,失去了“外师造化”的源头活水而陷入不断自我复制的泥潭。 意象油画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探索发展后,迎来了文化信息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这就使得画家在传承中国传统绘画意象精神的同时,应高度关注、重视日益更新的社会时代问题,摆脱中国传统绘画程式的束缚,从时代发展的精神和维度出发,确立绘画创作的题材范围、观照方式和表现技法。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时代性的艺术精神。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面貌与精神气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中国文人的“意象”思想为代表传统绘画精神难以承载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问题。画家要用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主动融入当代艺术大潮,刻画当代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释放,表达对纷乱混沌的现实世界的情感诉求, 其次,丰富多元的创作题材。依托信息化时代资源全球化共享的优势,意象 油画创作题材的选择极为广泛。画家不应局限于中国社会的人事物,而应将目光投向世界社会,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题材,运用“意象”精神加以表现。
再次,敏锐独到的观照视角。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个体潜意识和地域形态的表现,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多以个人的审美情调表现内心精神需求和社会状态,以此获得卓越的艺术成就。意象油画以表“意”为主,画家要用敏锐的感觉体悟生活,从纷杂的日常琐事中感受触动他们心灵的潜在意识,寻找感动的因素。在满足当代社会审美精神需求的同时,确立个人清晰独到的艺术倾向与观照视角。 最后,繁复多变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挖掘油画工具材料的笔墨表现技法的可能性,在油画用笔、用油的技巧上作深入的研究,加强色彩、笔触、构图、肌理的表现张力和视觉冲击力。不局限于油画单一的材料语言,吸收丙烯、水彩等其他材料形式。通过阐释当代社会人们内心的情感诉求来慰藉人心。同时,画家不能盲目地追逐中国传统图式化的语言表现,而一味地倾向于形式主义和依赖媒介特性,应主动避免采用粗俗无味、无技术含量可言的表现技法,进一步提炼、纯化中国意味的形式语言,强化中国画家那种对笔情墨趣的品味意识。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精神文化的日益需求,艺术逐渐走向普及,这就要求意象油画在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精髓和语言表现技法基础上,还应主动吸纳世界各国艺术的精华,使意象油画朝向时代性、多元化之路发展。另一方面,艺术的普及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艺术和艺术家,有些画家为了获得一时的名利而一味的迎合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虽然作品具有时代特性,但却丧失了画家个人的艺术见地。这就使得艺术家们力求做到既不盲目迎合,也非孤芳自赏。
参考文献:
[1] 高东洋:《皎然取境说浅论》,载《潍坊学院学报》2005 年第 5 卷第 3 期,第87 页。
[2] 陈延佑著:《书法之美》,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1989 年 8 月第 1 版,第 18 页。
[3] 尚辉:《意象油画百年》,载《中国意象油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年5 月第 1 版。
关键词:意象油画;价值体现;未来发展
“意象”這一语言形式最早见之于中国早期油画家刘海粟、林风眠、吴大羽、关良等画家的作品中。20 世纪 40—70 年代,在关注社会、振奋人心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潮愈演愈烈的同时,吴冠中、苏天赐、赵无极等艺术家继续践行着意象油画创作之路,其中,以吴冠中先生的意象油画作品最为突出,其意象油画探索之路也一直延续到他的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又涌现出以鸥洋、尚扬、俞晓夫、许江、任传文、白羽平、王玉平等为代表的意象油画家。他们大多创作出颇具时代性和多元化的意象油画作品,代表着当代意象油画的最高水准。时至今日,我国画坛涌现出诸多意象油画家和作品,但油画界抑或是美术批评界至今没有提出其确切概念,仅仅是对某种艺术形式的泛指。国内对意象油画进行全面梳理研究的书籍也不多,唯有一些针对意象油画家个案研究的文章和意象油画代表画家的展览。笔者认为关于意象油画的研究和讨论是有必要意义的。通过对意象油画形式语言和美学价值的研究,掌握其表现原理与法则,有助于理解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心理对西方油画语言的建构,有助于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提升中国艺术的审美价值品位,确立意象油画在世界油画史当中的正确位置,使中国画家获得更多的自信站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更好地弘扬东方文化。
一、传承中国绘画精神,丰富世界油画体系
作为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艺术语言形式,意象油画承载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象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画家以“意象”作为契合点, 寄托中国人对“道”’的领悟和对整个宇宙的沉思,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和审美语言最大程度地影响着西方的油画语言,实现了油画这一外来艺术语言形式同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融合与拓展, 象征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回归。 在意象油画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成果丰硕的意象油画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审美品位和“意象性”的语言特征,也丰富、革新了西方绘画艺术面貌,提升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确立意象油画在世界油画史当中的正确位置,使中国画家以更为自信的姿态站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以弘扬东方文化,为世界艺术中的架上绘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意象油画的发展趋势
任何一种艺术主张或艺术流派都会同时产生精英和末流,意象油画也不例外,同样出现了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滥竽充数的现象。由于意象油画不强调对客观的再现,而重视对主观的表现,容易导致一些画家脱离现实,闭门造车,失去了“外师造化”的源头活水而陷入不断自我复制的泥潭。 意象油画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探索发展后,迎来了文化信息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这就使得画家在传承中国传统绘画意象精神的同时,应高度关注、重视日益更新的社会时代问题,摆脱中国传统绘画程式的束缚,从时代发展的精神和维度出发,确立绘画创作的题材范围、观照方式和表现技法。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时代性的艺术精神。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面貌与精神气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中国文人的“意象”思想为代表传统绘画精神难以承载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问题。画家要用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主动融入当代艺术大潮,刻画当代人类的生存状态与精神释放,表达对纷乱混沌的现实世界的情感诉求, 其次,丰富多元的创作题材。依托信息化时代资源全球化共享的优势,意象 油画创作题材的选择极为广泛。画家不应局限于中国社会的人事物,而应将目光投向世界社会,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题材,运用“意象”精神加以表现。
再次,敏锐独到的观照视角。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个体潜意识和地域形态的表现,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多以个人的审美情调表现内心精神需求和社会状态,以此获得卓越的艺术成就。意象油画以表“意”为主,画家要用敏锐的感觉体悟生活,从纷杂的日常琐事中感受触动他们心灵的潜在意识,寻找感动的因素。在满足当代社会审美精神需求的同时,确立个人清晰独到的艺术倾向与观照视角。 最后,繁复多变的表现形式。进一步挖掘油画工具材料的笔墨表现技法的可能性,在油画用笔、用油的技巧上作深入的研究,加强色彩、笔触、构图、肌理的表现张力和视觉冲击力。不局限于油画单一的材料语言,吸收丙烯、水彩等其他材料形式。通过阐释当代社会人们内心的情感诉求来慰藉人心。同时,画家不能盲目地追逐中国传统图式化的语言表现,而一味地倾向于形式主义和依赖媒介特性,应主动避免采用粗俗无味、无技术含量可言的表现技法,进一步提炼、纯化中国意味的形式语言,强化中国画家那种对笔情墨趣的品味意识。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精神文化的日益需求,艺术逐渐走向普及,这就要求意象油画在传承中国传统绘画精髓和语言表现技法基础上,还应主动吸纳世界各国艺术的精华,使意象油画朝向时代性、多元化之路发展。另一方面,艺术的普及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艺术和艺术家,有些画家为了获得一时的名利而一味的迎合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虽然作品具有时代特性,但却丧失了画家个人的艺术见地。这就使得艺术家们力求做到既不盲目迎合,也非孤芳自赏。
参考文献:
[1] 高东洋:《皎然取境说浅论》,载《潍坊学院学报》2005 年第 5 卷第 3 期,第87 页。
[2] 陈延佑著:《书法之美》,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1989 年 8 月第 1 版,第 18 页。
[3] 尚辉:《意象油画百年》,载《中国意象油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年5 月第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