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农村山区因受师资力量弱、学习人数少、教学设施差等因素的制约,不得不进行复式教学。复式教学要备好课,组织好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好板书,并把握好课后辅导。复式双语教学可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抱”着孩子看世界,二是“牵”着孩子认环境,三是“放”开手脚做实践,用真诚对待学困生。
关键词:复式教学;自动作业;双语教学;邻级联动
v本人长期在少数民族山区任教,因受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多年进行复式教学和双语教学,对复式教学和双语教学颇有一番感触。
一、复式教学的课前准备问题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复式教学尤为重要。复式教学的备课应“先纵后横”。所谓“纵”就是先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动作业;所谓“横”就是在分年级备课的基礎上,设计教学路线,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时间及小助手的安排使用。备课标,要明确课标的要求,了解学科教学目标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备教材,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关联点,做到“懂”、“透”、“化”。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心理、感情等变化,进行分类指导;备自动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自动作业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自动作业的内容上,既要考虑基础题的坡度,又要考虑技能题的密度和思维训练题的难度。设计复式教学教案要做到路线清楚、一目了然,内容扼要、言简意明,动静分明、识别容易,时间明确、界限醒目,行款整齐、书写规范。
二、复式教学的课堂组织问题
复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应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应先低年级再高年级,动静结合、有动有静,先数学后语文、先意后难,先授新课后复习。尤其重要的是,两三个年级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教师不可能同时上几个年级的课,教师在安排好教学内容后,应给学生营造一个欢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老师讲课的那个年级学得有兴趣,也使其他几个年级自学得有意义。
三、复式教学的师生互动问题
复式教学中,学生的一半时间是自己安排,有些学生由于玩性大、自律性差,再加上自己不会自学,教师又不能随时督促,导致学生向两极分化,学困生越学越吃力。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学困生。要一视同仁地与学困生交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热情地疏导、关心、帮助他们,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用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来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学困生知识空白点多,容易形成厌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查缺补漏,设法通过辅导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学生的潜力,尽力帮助他们。
四、复式教学的板书和课后辅导问题
复式课堂的板书,既是教师对“静”态年级的符号语言,也是教师对“动”态年级的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提炼。因而,必须讲究凝练、凝聚、简介、实用。设计板书时,一忌笔走龙蛇、信手涂鸦,二忌分散、繁冗、单纯追求形式。要从各年级的实际出发,从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出发,以新理念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目标。
课后辅导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环节,对复式教学尤其重要。复式班教学时间短,学生自学时间长,教师只能做一些指导,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因而课后辅导就尤为重要。按照复式教学的特点,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为学困生补课,以缩小差距;其次是温故知新,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联系。
五、复式教学邻级联动的问题
复式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邻级联动的问题。按以往动静搭配的复式教学模式,在对一个年级进行动态教学时,必须让另一个年级进行静态学习,如作业或思考问题,但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外界刺激特别容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分散。如教师正在对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时,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述、学生的热烈讨论、高声朗读或富有情趣的模仿,会不自觉地影响到另一个年级,他们的注意力将被吸引,有的甚至会忘情地插嘴讨论、参与其中,这其实就是邻级联动现象。此时有的教师往往认为其不专心而加以训斥,这样不仅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正确认识并正确运用邻级联动,有意淡化年级界限,让两个年级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学习同一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环节趋于单式化,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和谐统一;让同年级和不同年级间学生互教互学,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获得自己的需求,高层次学生有可能超前发展、出类拔萃,低层次学生也可以温故知新、有所收获,让不同智力的全体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同时,邻级联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愿意采纳他人的意见,愿意帮助他人,并从中找到自我、树立自信。
六、双语教学的三个阶段问题
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只有努力增强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为其它学科的学习铺平道路、打下基础,而在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对汉语言听、说、读、写的训练又是基础之基础。为加快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言的能力,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必须具有一整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本人根据教学语言环境,分三个阶段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进行了教学。
一是“抱”着孩子看世界。刚入学的少数民族孩子,从母语环境中步入新的汉语言环境,将会感到陌生,而又对新的语言环境充满着好奇,如同新生的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想努力去看清周围的世界,但又不愿离开母亲的怀抱。为此,教师只有使用双语教学才可能帮助学生渡过语言难关,才可能让他们对求知产生兴趣,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刚入学的少数民族孩子对汉语言谈不上听、说,更谈不上读、写,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母语放在主要位置上加以教学,让学生运用母语增加一些较易接受的汉语言教学。比如,要让学生把自己身边些用母语怎么说,然后教他们用汉语说。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记一些简单的词,
二是“牵”着孩子认环境。当学生初步进入汉语言环境后,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逐步调节双语的比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汉语言运用和表达的力度,使母语和汉语的比例逐步达到平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汉语言,并在学生听得过程中逐步增加说的训练,给学生更多的用汉语言表达和练习写话的机会。教师在课余时间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到汉语,比如指导学生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用汉语表达出来,教师说多了,学生听多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汉语言环境中,自觉地用汉语表达一些简单事情。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就可以过度到简单的汉语言运用和写的过程中。
三是“放”开手脚做实践。当学生对汉语言从陌生发展到初步掌握乃至简单运用,双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也就逐步转向对汉语言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当学生对语言运表达和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就会为教师的教学和师生的交流提供方便。这一过程,如同孩子刚学会走路一样,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和运用汉语言,使之达到能够较为灵活运用的程度。从这一时期起,双语教学中的母语已失去它的主导地位,逐步转向了汉语言独立运用的过程,如同孩子在跌爬中逐渐走稳一样。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心理学》,作者李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作者刘芳,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3]云南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2006年第8期.
关键词:复式教学;自动作业;双语教学;邻级联动
v本人长期在少数民族山区任教,因受各种教学条件的限制多年进行复式教学和双语教学,对复式教学和双语教学颇有一番感触。
一、复式教学的课前准备问题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复式教学尤为重要。复式教学的备课应“先纵后横”。所谓“纵”就是先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动作业;所谓“横”就是在分年级备课的基礎上,设计教学路线,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时间及小助手的安排使用。备课标,要明确课标的要求,了解学科教学目标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备教材,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关联点,做到“懂”、“透”、“化”。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心理、感情等变化,进行分类指导;备自动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自动作业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设计自动作业的内容上,既要考虑基础题的坡度,又要考虑技能题的密度和思维训练题的难度。设计复式教学教案要做到路线清楚、一目了然,内容扼要、言简意明,动静分明、识别容易,时间明确、界限醒目,行款整齐、书写规范。
二、复式教学的课堂组织问题
复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应有先有后、有主有次,应先低年级再高年级,动静结合、有动有静,先数学后语文、先意后难,先授新课后复习。尤其重要的是,两三个年级在一个教室里上课,教师不可能同时上几个年级的课,教师在安排好教学内容后,应给学生营造一个欢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老师讲课的那个年级学得有兴趣,也使其他几个年级自学得有意义。
三、复式教学的师生互动问题
复式教学中,学生的一半时间是自己安排,有些学生由于玩性大、自律性差,再加上自己不会自学,教师又不能随时督促,导致学生向两极分化,学困生越学越吃力。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学困生。要一视同仁地与学困生交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热情地疏导、关心、帮助他们,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用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来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学困生知识空白点多,容易形成厌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查缺补漏,设法通过辅导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学生的潜力,尽力帮助他们。
四、复式教学的板书和课后辅导问题
复式课堂的板书,既是教师对“静”态年级的符号语言,也是教师对“动”态年级的教学内容的概括和提炼。因而,必须讲究凝练、凝聚、简介、实用。设计板书时,一忌笔走龙蛇、信手涂鸦,二忌分散、繁冗、单纯追求形式。要从各年级的实际出发,从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重点和难点出发,以新理念为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目标。
课后辅导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环节,对复式教学尤其重要。复式班教学时间短,学生自学时间长,教师只能做一些指导,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因而课后辅导就尤为重要。按照复式教学的特点,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为学困生补课,以缩小差距;其次是温故知新,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联系。
五、复式教学邻级联动的问题
复式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邻级联动的问题。按以往动静搭配的复式教学模式,在对一个年级进行动态教学时,必须让另一个年级进行静态学习,如作业或思考问题,但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外界刺激特别容易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分散。如教师正在对一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时,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述、学生的热烈讨论、高声朗读或富有情趣的模仿,会不自觉地影响到另一个年级,他们的注意力将被吸引,有的甚至会忘情地插嘴讨论、参与其中,这其实就是邻级联动现象。此时有的教师往往认为其不专心而加以训斥,这样不仅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正确认识并正确运用邻级联动,有意淡化年级界限,让两个年级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学习同一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环节趋于单式化,整个课堂教学气氛和谐统一;让同年级和不同年级间学生互教互学,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获得自己的需求,高层次学生有可能超前发展、出类拔萃,低层次学生也可以温故知新、有所收获,让不同智力的全体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同时,邻级联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愿意采纳他人的意见,愿意帮助他人,并从中找到自我、树立自信。
六、双语教学的三个阶段问题
语言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只有努力增强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才能为其它学科的学习铺平道路、打下基础,而在语言文字教学的过程中,对汉语言听、说、读、写的训练又是基础之基础。为加快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汉语言的能力,作为民族地区的教师必须具有一整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本人根据教学语言环境,分三个阶段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进行了教学。
一是“抱”着孩子看世界。刚入学的少数民族孩子,从母语环境中步入新的汉语言环境,将会感到陌生,而又对新的语言环境充满着好奇,如同新生的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想努力去看清周围的世界,但又不愿离开母亲的怀抱。为此,教师只有使用双语教学才可能帮助学生渡过语言难关,才可能让他们对求知产生兴趣,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刚入学的少数民族孩子对汉语言谈不上听、说,更谈不上读、写,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母语放在主要位置上加以教学,让学生运用母语增加一些较易接受的汉语言教学。比如,要让学生把自己身边些用母语怎么说,然后教他们用汉语说。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记一些简单的词,
二是“牵”着孩子认环境。当学生初步进入汉语言环境后,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逐步调节双语的比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汉语言运用和表达的力度,使母语和汉语的比例逐步达到平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运用汉语言,并在学生听得过程中逐步增加说的训练,给学生更多的用汉语言表达和练习写话的机会。教师在课余时间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到汉语,比如指导学生把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用汉语表达出来,教师说多了,学生听多了,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汉语言环境中,自觉地用汉语表达一些简单事情。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就可以过度到简单的汉语言运用和写的过程中。
三是“放”开手脚做实践。当学生对汉语言从陌生发展到初步掌握乃至简单运用,双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也就逐步转向对汉语言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当学生对语言运表达和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就会为教师的教学和师生的交流提供方便。这一过程,如同孩子刚学会走路一样,要多鼓励,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和运用汉语言,使之达到能够较为灵活运用的程度。从这一时期起,双语教学中的母语已失去它的主导地位,逐步转向了汉语言独立运用的过程,如同孩子在跌爬中逐渐走稳一样。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心理学》,作者李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作者刘芳,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3]云南教育出版社《云南教育》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