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weiqi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如何认识阅读教学过程是语文阅读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前提。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抓住阅读教学的关键,那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关键词】教师 认识阅读教学过程 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是一个老问题,但又是一个新问题。或许有人会说:“学校里不是天天在读书吗?”可是正如朱永新所说:“那些最伟大的思想,也许并不在教科书里面。”可我们许多学校的现实却是:孩子们正在远离真正的阅读。更可悲的是,许多老师也往往忽略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缺乏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和重视,使得学生的阅读更加荒漠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阅读,如何认识阅读教学呢?
  一、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有很多形式,其中读是最常用、很重要的实践形式。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让学生在潜心读书中,进行认读、体悟、融情、碰撞和思索。
  不同年级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低年级学生是最难“潜心”的,读的意识和能力薄弱,而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读好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理解大多是在读中进行的)。尽管低年级课文文字优美,但对于孩子来说,课文中那么多生字,不同的句式,读书还是显得有些困难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即使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长,学生难以把握它们的逻辑停顿;或者是课文有些重点句,含意深刻,学生难以表达它们的情感。这也需要老师的帮助,在中高年级要加强范读。
  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潜移默化中不仅声入学生之耳,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形成语感,渐渐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课文呈现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文中美丽的情境,进而用深切的情感朗读课文。不要在朗读的技巧上徘徊,要把重点放在情感感悟和情感投入上。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
  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交流呢?
  首先,要给每个学生充足读书的时间、自主思考的空间。“充分感知,自主思考”,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其次,开展有效的对话和讨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是对话、交流的主要形式。对话可以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两两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文本、学生、教师三者之间的对话。可以就阅读理解的,或者情感思想的,也可以是多数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对话和讨论。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三、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
  阅读教学应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任何学习及学科素养的形成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新的信息和简单地传递、复制书本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的过程。如何积极有效地建构呢?
  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再有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加深理解。语文再现生活是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来实现的,是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链接的结果。通过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想象,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课文意境,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积累规范语言。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生自我建构,应包含一定的知识点,遵循一定的知识体系,包括: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重要的词句和一定内涵的词句;分辩感情色彩,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积累词句等等。还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各个年级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要求。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建构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流动语流之中。阅读教学过程是在这样的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回归生命,回归主体,回归生活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幸福、表达自我、沟通学生与世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交流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构建和提升。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潜心读书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还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认为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如果一个学校的教育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主要的教育任务就完成了。如果我们的一个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养成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学生最初的滋养,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会了自主飞翔。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为了活跃初中生的身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竞争性、教育性,把体育游戏应用到初中体育的教学模式当中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帮助学生放松紧张的情绪,增强身体体质,提高体育技能学习效率,从而达到初中体育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体育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为更好地体现师生互动,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交流平台,有利于实现“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信息技术 有效结合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信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不仅是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法,而且也在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启发式教学的重点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并且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启发式教学 应用 探析  在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各种学习习惯的阶段,这就要求教师既要重视传授学生
随着2012年高考尘埃落定,全国卷、分省自主命题卷与去年一样,将17道作文题呈现于我们面前。相比前些年,今年命题受到的好评要多一些,比如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网上看到全国的和一些省市的高考作文题,总的印象是比较放得开,体式多样,能尽量考虑让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和往年比较,还有一点变化很突出,那就是注意往理性思维靠拢。”(见《温儒敏:应增加高考语文总分和作文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目前对教育问题的重视,国家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的教育事业方面也越来越成熟,逐渐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这就推动了合作学习模式的产生,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并运用课堂以及其他方面学到的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如今,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这一模式的发展,并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合
【内容摘要】语文公开课中小品表演激活了课堂,引发对高效课堂的思考与探索。衡量一个课堂是否高效,以下几个因素至关重要: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课堂完成的效率;课堂向课外延伸。而在课堂中引入学生的表演,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提倡。  【关键词】小品表演 新课标要求 高效课堂 关键要素 表演走进课堂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内容摘要】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地位失衡、形式单调、内容偏颇、深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互动氛围;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促进生生互动;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深层互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问题 策略  “师生互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
在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推动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情境创设、数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充满了整个数学课堂。这确实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但是,只要细细反思,我们就不难发现由于教师过多地追求在数学课堂上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导致情境、探究、合作占据了整个课堂,数学课堂由此变得臃肿。数学教育专家郑毓信认为,高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简约的,因为简约不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学习始于问题,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提升学生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中学化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 ——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粗放
一、引言  战国晚期的《鹖冠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蔡文侯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侯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道:“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根,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