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西峡口:八年抗战最后一役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r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人皆知北京卢沟桥。作为全面抗战的起点,它已载入史册。
  但,很少有人听说南阳过西峡口。这里,见证了全面抗战的最后一战。
  从1937年爆发于卢沟桥的七七事变,到1945年8月24日在西峡口举行的日本战地投降仪式,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可谓“枪起卢沟桥、日落西峡口”。卢沟桥和西峡口,这两个地方虽相距2000多里,但却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一起勾勒起了8年抗战的整体轮廓。
  西峡口,泛指今天的西峡县。抗战时期的西峡口战场,以西峡口镇(今西峡县城)为中心,南至淅川荆紫关,北至卢氏朱阳关,纵横150华里,包括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和卢氏县的部分或全部地区;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整个南阳市区域范围。
  作为“日落之地”,西峡口理应被更多世人所知晓、铭记,一如卢沟桥那般。
  血战:日军阵前迫不得已更换两位将军
  豫西抗战期间,西峡口属内乡县治,是扼守由豫入陕通道的天然屏障。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西峡口是日军由豫入陕必欲夺取的战略要地。日军在豫西鄂北战役部署时反复强调:“把作战焦点置于该地,举行重点进攻”。
  正因为如此,才能以西峡口战场作为南阳抗日战场的代名词,以西峡口抗战概括和展现南阳大地上的辉煌抗战篇章。1944年中原沦陷后,南阳成为中国军队正面抗击日军的最前线。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凯歌频传,日本战败在即。时任侵华日军最高司令官冈村宁次认为只有进逼四川,占领中国战时首都重庆,“攻西援东”,才能解救日本的本土危机,于是赌博式地发动了豫西鄂北会战。冈村宁次在给日本裕仁天皇的报告中声称,这是“最后征服中国的关键性一战”,“是挽救日本帝国于不灭,决定日本兴废存亡的关键性一战”。
  当年3月下旬,日军发动了老河口—西峡口战役,其战略方向和用兵重点均在西峡口。在日军看来,“老河口是头,西峡口是尾,所以,必须尽快占领西峡口”。
  中国军队把布防老河口和南阳的西峡口,视为阻止日军进犯四川的两个战略门槛。12万中国军队布防在西峡口地区南北150公里长的防线上,以此保卫四川,构建抗日大反攻的基地。
  在老河口-西峡口战役中,国军143师领受了固守南阳城的任务。守军师长黄樵松知道孤军守城生少死多,向同僚发出“来生再见”的约定,并制作白茬棺材一副,亲书“黄樵松之灵柩”。143师官兵英勇顽强,血战宛城,在援军不到、弹药匮乏的情况下,坚守南阳城数天之久,消灭日军2000余人,有2600多名守城官兵血染宛城。
  日军占领内乡县城后,其110师团师团长和战车第三师团师团长一起赶到西峡口,两个日军中将合力攻打一个山区小镇。国军85军23师师长黄子华奉命坚守西峡口城,挫败了日军3个小时攻下西峡口城的计划。500多名守城官兵为掩护大部队撤离,全部壮烈牺牲。
  在马鞍桥阻击战中,国军士兵一夜打退日军9次冲锋,击毁日军战车10辆。国军士兵同样伤亡惨重。参战老兵、原西安市民革成员徐耀峰先生回忆,他所在的营原有700人,战斗结束时,只剩下174人。驻南阳日军总指挥内山英太郎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
  国军从炊烟中判断出日军的逃跑企图,万弹齐发,突然向日军发起进攻。日军死伤累累,许多军官剖腹自尽,不少士兵上吊身亡。国军以战车和大炮组成炮队,追着日军轰击,颗颗炮弹在敌群中爆炸,两边山顶上的中国士兵激动万分,高呼口号,这在八年抗战史上绝无仅有。
  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迫使日本一再向西峡口战场增兵。导致冈村宁次不顾阵前易将这个大忌,撤去内山英太郎的职务,从东北调鹰森孝到南阳任职,撤去日军驻西峡口前线指挥官山本三四郎的职务,由镇木太雄任西峡口前线指挥官。驻西峡口日军第110师团长木村经广痛心地讲:“在西峡口战役中,阵前更换两位将军,实在是冈村君不得已而为之。”
  终战:日军孤注一掷最后一次战役进攻
  1945年4月17日,新任驻南阳日军总指挥鹰森孝刚到南阳,就立即组织4万兵力,在4月29日发动“向西突进”战役,“向西坪镇南北线推进”“进行孤注一掷的突破作战”。
  中国军队同时打退日军三路进攻,并把日军163联队引进预先设伏的蒲塘、豆腐店。日军穷途末路,在豆腐店内嚎啕大哭。后虽侥幸逃脱,但死伤3500多人。被打死的日军暴尸荒野,死去的士兵只能带走一个大拇指,“连负伤者也无法救出”。此役给日军“造成了千载憾事”。
  至5月20日,“突进作战”以日军死伤6500人、在没有达到预定目的情况下而告终。“突进作战”失败后,日军表面上固守防御,实际上却在窥测时机。
  1945年6月20日,鹰森孝趁中国第一战区代司令长官胡宗南调部分兵力回陕休整之机,集结2万余名日军,孤注一掷地向驻淅川中国守军发起进攻,意图占领荆紫关,打通入陕通道。
  日军115师团85旅团旅团长三宫满治亲率旅团主力,全力攻打位于淅川县毛堂乡的战略要地大华山。驻防西峡口的国军第85军和78军及当地民团部队,在国军31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的指挥下,给予日军以坚决阻击。坚守大华山及相关阵地的国民党守军85军110师,在中共特别党员、110师师长廖运周的指挥下,浴血苦战,成功阻敌于大华山以东。
  日军损失惨重,至6月26日,以损兵折将3450人的代价,被迫结束此次战役行动。此战,使不可一世的日军少将三宫满治魂魄俱断,日本投降后,三宫满治被任命为天津日军特务组织司令官,他哭着闹着要回国,最后扔下1000多名部下,只身逃回日本。
  偷袭荆紫关,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发动的最后一次战略进攻性战役行动,也是日军当时在中国战场上进行的唯一一次进攻性战斗,因主要战场在淅川大华山,故称作大华山阻击战。
  大华山阻击战中,日军具有明确的战略进攻图谋,中日双方参战兵力达到战役规模,战斗以日军彻底失败而告终。此后日军在整个中国战场上,再也没有发动过此类战役行动。   大华山阻击战宣告了日军战役进攻行动的终结,是中国军队最后一次挫败日军战略进攻的辉煌一役,也是中国军民抗击日寇战略进攻的最后一战。
  日落:最后一枪射落日本侵略军旭日旗
  1945年8月19日上午,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第4天,中国军队在西峡口阵地上的最后一枪,射落了日本侵略军的旭日旗。
  日落西峡口,抗日战争胜利的帷幕徐徐降落在西峡口。
  西峡口抗战是豫西鄂北会战中的重要一役,历时140余天,参战中国军队约10万人,日军约5万人。战役最终以日军伤亡2万多人而告终。
  历时140余天的西峡口战役,是日军侵华史上败得最惨的一次战役,是侵华日军的“滑铁卢”。
  日本出版的战史记载如下:“惨烈的西峡口战役,逼使日军撤退时,不能处理死者的遗体……它给日本人留下了千载难忘的遗憾,应将这一极为惨痛的事件书写在日本陆军作战史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因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下村定慌乱出错,直至8月19日,远在西峡口战场的日军才接到停战投降的命令。
  8月23日上午,中日双方指挥官在西峡口镇举行日军投降签字仪式,抗战前线鞭炮震耳、枪炮齐鸣。南阳人民奔告欢庆:八年抗战伊始,宛平县卢沟桥打响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枪;八年抗战终结,宛西芦沟村马鞍桥怒放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最后一枪!
  日军投降后,急于从西峡口撤退,所以不得不接受中国军队的命令。8月24日,中国第一战区长官部派驻淅川联络组代理组长、国军上尉吴凯,和5名随员一起,在当地民团士兵护卫下,直奔西峡口日军110师团司令部。日军第十二军炮兵第三联队联队长吉松大佐率幕僚出迎。
  吴凯代表一战区长官司令部,命令日军就地集结,妥善保管枪械、物资,不准隐藏、不准销毁,等待接收,并要吉松陪同巡视日军仓库。吉松表示:“我们一定接受你们的命令。”从现有史料看,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当面对日军下达行动命令。
  至8月29日,日军全部撤出西峡口,成为日本投降后最先败退撤离的地区。由此为“日落西峡口”添加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感叹号,使西峡口成为中国抗战胜利的标志性地点。
  铭记: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生动诠释
  西峡口,抗日战争最后阶段最为激烈的正面战场。
  西峡口抗战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充分体现,是对抗战精神的精辟注解和形象展示。国民党军队,宛西地方武装,豫西民众,都对西峡口抗战做出了贡献;八路军、新四军及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屡屡对日军以袭扰和打击,有力地支援了国军的正面战场作战。
  1944年日军占领河南后,中共中央作出挺进敌后、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组成河南人民抗日军,由王树声任司令员,进驻豫西开展抗日斗争。
  1945年3月,毛泽东亲自为河南抗日武装募款,支援豫西的抗日斗争。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率主力由湖北进入河南,配合国军作战,并派出大批干部回到南阳,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斗争。仅芳林酒精厂(今南阳天冠集团)就在五师派回人员和地下党员邰士芳等人的努力下,组织起2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和南阳人民的敌后斗争,有力地支援了西峡口抗战。
  西峡口抗战能够取得辉煌的战绩,还在于聚集了一大批有血性的中国军人。日军哀叹,西峡口战场上的中国士兵“行动积极”、“坚决抵抗”。
  在西峡口战场上与日军浴血作战的国军将领,除个别人外,最终都转向了人民的一边。国军110师师长廖运周,是中共特别党员,西峡口抗战期间,一直战斗在最前线,110师内部的一批共产党员同仇敌忾,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驻守南召的国军第39集团军总司令高树勋在内战前线第一个率部起义。南阳城守军师长黄樵松1948年11月在山西太原起义未遂,被秘密杀害,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参与西峡口作战的国军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孙蔚如、23师师长黄子华、62师师长鲍汝礼、28师师长王应尊、119师师长刘广信、55师师长李守正,或在内战前线起义,或向人民解放军投诚。西峡口抗战前线总指挥、国军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在内战中因“贻误戎机”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
  两支国军主力部队78军和85军的军长都是具有强烈民族气节的中国军人。78军军长赖汝雄抗战胜利后拒绝打内战,3次辞去军职。85军军长吴绍周清正廉洁,为人正派,在淮海战役中坐等被俘,之后直接参与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事业。西峡口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李宗仁,也在1965年回归祖国大陆。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通讯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联系电话:15838701138
其他文献
黄丽是谁?  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雷锋日记本上,人们可以看到一封署名为“你姐黄丽”的临别赠言。  亲如同胞的小雷弟弟(临别赠言):  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令人可爱,有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对任何同志都抱着极其信任的态度,等等。这一切结合起来,算得我心爱的弟弟忠心的朋友。  弟弟,你值得人羡慕的还多着哩,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是会做出很大的贡献的
期刊
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是我国科技领域的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黄晓明影视明星,近期新闻与杨颖女士结婚。耗资两亿举行婚礼。  事件回放  近期,人气明星黄晓明的婚礼的盛大场景被人唏嘘,这场气派奢华的世纪婚礼,因为参加的明星大牌之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堪比诺贝尔颁奖典礼。据各大媒体轮番
期刊
9月20日凌晨天还没亮,“南京路上好八连”10多名官兵带着工具便匆匆赶往南京路。  6点多,当“好八连”官兵来到南京路第一医药商店门口为民服务点前,秋风中的路灯下,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不远处,当年和“好八连”一起在南京路推出小车为民服务的全国劳动模范陶依嘉也来了。紧接着,更多的民兵和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熟练地摆开桌子,布置起服务摊位,等候在旁边的阿伯阿婆们排起长队。  不到7点,又一个“南京民
期刊
我1976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一个仅仅种植玉米的贫困农村,儿时的我,真正感受到了父老乡亲们日夜操劳也无法改变贫穷的生活,尤其是父母为了我们3个孩子,天蒙蒙亮就下地出工干活,白天顶着毒辣的太阳在田里劳作,晚上顶着星星回家为我们洗涮。到了1990年,虽然农村实行了改革,但是我家乡依然贫困。  那时我仅仅14岁,看到父母如此艰辛,我萌生了出去打工贴补家庭的想法。就这样,一个年仅14岁懵懂少年,走上一条
期刊
在京城美丽的昆玉河畔向东500米,诞生于硝烟战火中的解放军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就坐落在这里。医院至今走过了61个年头,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拥政爱民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先进单位”,涌现出了尹长富等一批“学雷锋标兵”先进个人。  盛开幸福之花  无论经费如何紧缺,这个医院每年都要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部队医药补贴、1200余种药品供官兵择用、大型仪器不需审批免费为兵开放、每年
期刊
“感动中国”人物肖像油画巡回展出  一个由台商开发运营、凭借523文化产业园艺术总监林正碌先生独创的油画培训方法及理念,在江苏海安陆续培训了百余位未曾学过油画的人员部分作品参加江苏省美协第四次新人美术作品展览全部入选,验证了这个艺术教育模式的效果、可行性及先进性。  自2002年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以来,每年一次年度评选,根据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已评选出
期刊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华北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日本侵略者。  1942年5月,接任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的所谓“中国通”冈村宁次,挑选了两个联队,组成两支身着便衣的“挺进杀人队”,印刷了彭德怀、左权、罗瑞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人的照片和简历,发给挺进队员。为了防止走漏消息,他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使用的兵力全部调用日军,只许露营野外,不许宿村住店,也不
期刊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而在1999年岁末举办的“百年中华英烈颂艺术大展”的展厅,我看到著名画家王盛烈创作的《八女投江》国画所展现的八位女英雄义薄云天、慷慨赴死的壮烈场面,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震撼,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强忍多时的眼泪。  那是在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率队西进,在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岸与日伪军遭遇。她们为掩护部队突围,主动吸引敌人火力,战至弹尽,毅然走下乌斯
期刊
父母在,家才是你安魂入梦的地方。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我们才能充分感知一个家的温馨和踏实。  家有老人,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永恒的亲情还在。工作和事业失败了,可以重来。孝敬父母的时光却永远不能重来。当父母健在的时候,要好好尽孝,否则,人生会留下沉痛的遗撼。  而老人对儿女工作上无条件的支持,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的恩情和无私的爱。  父母尚在,也昭示着生命的黄昏离我们还很远,在生命的正午,我
期刊
“他(雷锋)是一个好人,一个大好人。他有火一样的政治热情,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他无限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社会、崇尚真善美,他特别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知恩图报,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奉献一片爱心。”——78岁的冯健,在北京的每一天,在各种场合,只要有人问起她“心目中的雷锋”,她都要用她特有的、饱含真诚且具有明显感染力的湘音重复这样的话,令人感奋。  她说起话来轻言细语,笑起来眼睛眯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