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道理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
  我非常幸运,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够赢得许多东西,不只是金钱和名誉,还有尊敬以及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信任。
  另外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可能会让你们想起孔子——获得智慧是一种道德责任,而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因此,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就以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说,它的长期大额投资业绩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出色的。让伯克希尔在这一个十年中赚到许多钱的方法,在下一个十年未必还能那么管用,所以沃伦·巴菲特不得不成为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人类社会在几百年前才出现了大发展,在那之前,每个世纪的发展都几乎等于零。人类社会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发展,同样的道理,你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进步。再拿沃伦·巴菲特来说,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谈,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仔细观察的话,沃伦很像个学究,虽然他在世俗生活中非常成功。
  有许多东西是人们必须了解的。所谓的“许多东西”就是所有学科的重要思想。你们必须掌握许多知识,让它们在你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如地运用它们。如果你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郑重地向你们保证,总有一天你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我已经成为我的同龄人中最有效率的人之一。与之相反,如果不努力去实践这种跨学科学习的方法,那么你们中的许多极聪明的人只會取得中等成就,甚至生活在阴影中。
  (李继宏译,选自《穷查理宝典》,有删节)
  [注]本文节选自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作为巴菲特一生中的最佳搭档,在过去的45年里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
其他文献
【编者按】  我们睡得好吗?该怎么睡得好?这是个问题。考試成绩不理想,睡不着。学习一天,脑子里却一片空白,没法睡。看着高考倒计时,压力大,不敢睡。我们变成“熊猫”,书本、练习题、试卷……几乎所有的时间皆被它们占领,包括做梦也都是这些。久而久之,我们成为“高考综合征”患者。  其实,要改变这种状态,从睡好觉开始。下面是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关于解决失眠问题的一些建议。虽然是写给上班族的
期刊
苏鸿熙:一生赤子  苏鸿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1949年赴美留学,1956年学成后突破重重阻碍辗转回国,1958年在中国开展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实现了新中国外科手术革命性的飞跃……“一生赤子,一代名医。”这是和苏鸿熙共事过的人们对他共同的评价。  在美国留学7年,苏鸿熙先后在4家医院学习,开始研究心血管外科领域刚刚出现的新技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学成之时,他回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并花5
期刊
幼年时,他很爱养小鸡。每每看到小鸡不知疲惫地在他身边叽叽轻叫,他的嘴角就咧得出奇的大。  小鸡突然死去的那天,他哭了一整天,一提及便哭;一想起,就无法收住泪。妈妈不知该如何安慰,只是问:“如果我也和小鸡一样离去,你想小鸡还是想我?”  “小鸡!”他几乎吼叫出来。他看不懂妈妈眼中的怜惜和落寞。  妈妈是仙女,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死!  少年时他已不那么热衷于养小鸡,养几天就都推给了妈妈。当妈妈无奈地
期刊
■  一、用词贴切  1.精心选择最精当的词语。用字用词要收到“一字传神”的效果,就须选择、锤炼动词。动词用得好,则字活而自响,句健而自妙。而如果把文章比喻成一块色彩艳丽的布料,那么,形容词就是能点缀这块布料的色彩、花纹。画家作画,讲究光影的明暗、色彩的浓淡、色调的冷暖,同样写文章也要增强画面美感,选用色彩词就是一种好方法。在给事物着色时,应讲究不同事物色彩的彼此排列和配置,精心筛选具有鲜明对比色
期刊
NO.4小目标  【语源】  现在流行的“小目标”出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口。他在《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中谈到“很多年轻人想当首富”的话题时表示:“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1个亿。”就“世界首富”这个“大目标”来说,“1个亿”确实是一个“小目标”,王健林的话并无不妥;对普通人来说,“1个亿”几乎是遥不可及的“天文数字”,于是网友纷纷吐槽:
期刊
萧红曾描绘道:“天气一天一天变暖,日子一寸比一寸有意思。”然而,在追求快节奏的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停下脚步细细品味这句话?  面对体制的高墙和社会的鞭策,我们应当以理为笔,以情为墨,书写自己的人生。  一个过于理性的人是可怕的,周围的人甚至感受不到他的心跳与呼吸。而我们的生活却不乏这样的机器人,他们拼命地追赶着社会的脚步,却将一直陪伴他们的家人、朋友远远地甩在身后。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它用看不见的
期刊
何谓“慎独”?《大学》有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中庸》也有表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两部儒家典籍都不约而同提及的一个君子品行—慎独,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依我看,“正其心”是慎独,“诚其意”是慎独,表里如一,毋自欺也,就是慎独。  慎独是一种气度,是杨震面临重金时,那铿锵有力的“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如此话语,坚定得无力可撼,这是对生活的彻悟
期刊
[双调]殿前欢·夏  □薛昂夫  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有丹青画不如。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  [注]冰壶:指月亮。  阅读上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1.曲中诗人为什么对西湖的夏日景象生出了“有丹青画不如”的感受?  答:  2.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通‘怎’)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薛昂夫曲中“迷归路,又撑
期刊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形象化的反映。它是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向读者揭示生活的真諦。细节是文学作品的细胞,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人物心情的烘托、故事情节的展开、主题思想的深化等,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艺术形象。但是,在细节描写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细节描写要真实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细节描写的首要原则。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据我看来,现
期刊
爱刻不容缓  海里有一艘船刻不容缓  要销毁一些词语刻不容缓  仇恨、孤独和残忍  连同一些遗憾、很多的剑  要发明很多快乐这刻不容缓  复制亲吻和麦田  找到玫瑰和河流刻不容缓  还有那些清亮的早晨  沉默降落在肩上 還有光  不纯的光 甚至让人疼痛  爱刻不容缓,留下来  刻不容缓  含英咀华  在诗人看来,连一艘船停在海上都是刻不容缓的。他还要毁掉那些带来泪水和痛楚的词语。他要发明很多快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