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画不是个人遗产”:吴冠中最后的捐赠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1岁。其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探索融合东西方绘画两种不同艺术语言的美学观念,尽管画作价值千万,但吴冠中先生多次向世界各地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捐赠作品,多达360余幅。吴冠中曾说:“我的画不是个人遗产,……要送给公共机构,让历史来检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不忘将自己心爱的作品让儿子吴可雨带到香港,捐赠给香港艺术馆,这也导致吴可雨最终因此痛失了与父亲告别的最后机会。吴冠中曾说:“我没有任何要求,我的艺术,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的真谛,我要让它们找一个好的归宿,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的艺术是有水平和高度的,我希望有一面墙,让大家看得到什么是好的艺术,我就非常满意了。”他用自己的人生实践了对艺术、对真善美的追求。
  
  吴冠中先生走了,他的辞世让整个艺术界甚至社会大众扼腕叹息,尽管吴先生生前就有遗愿,不举办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骨灰撒入大海,但他的众好友、弟子以及喜爱他作品的人却因无处诉追思而深感遗憾。
  在7月7日,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上,闻讯赶来的人们挤满了美术馆的一层大厅,这场展览仿佛成了人们给心中所仰慕的艺术大师的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
  展览的开幕式与以往有所不同,没有美酒与嘈杂,却添了几分宁静与庄重。大厅的正中央是一个大屏幕,不断播放着吴先生的照片,而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发言时,他们的影像会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仿佛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与吴先生对话。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美协副主席冯远、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馆老馆长杨力舟、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吴先生的学生刘巨德、吴先生的长子吴可雨等人。
  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62件,包括吴先生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的作品46件以及中国美术馆珍藏的吴先生作品16件。在展场设计上,中国美术馆也别出心裁,一根粗重的墨线贯穿三个展厅,这根墨线取自吴先生创作于2008年的水墨画《横空》。展览通过两厅对照的方式,“展示了吴冠中‘油画民族化’与‘水墨现代化’的齐头并进与水陆兼程,概要地呈现了吴冠中从欧洲负笈归来以后的艺术创作成果。”展品包括《五台山佛光寺唐塑》、《太湖鹅群》、《都市之夜》、《野草》和《昼夜》等吴先生作于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与此同时,展览还展出了吴先生用了大半生的画架和其他画具以及大量有关他的文献资料,让公众立体全面地追思他的艺术人生。在展览现场,吴先生描绘其夫人朱碧琴的画作《画中人》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画像中的朱碧琴自然、真实,吴先生对夫人的浓浓爱意浮现于画面,人们不断感叹着吴先生与夫人携手走过大半个世纪的深厚情谊。
  
  怀着嫁女儿的心情捐作品香港艺术馆成其生前最后捐赠机构
  
  香港艺术馆在今年3月26日举办了“独立风骨——吴冠中捐赠展”,展出了吴先生自1995年以来捐赠给该馆的50件珍贵作品,包括其代表作《双燕》、《秋瑾故居》以及《乡情与乡愁》、《东风开过紫藤花》、《水巷》、《忆江南》等作品,展览原定7月4日结束,但却因为吴先生生前最后的一次捐赠而决定延期。去年8月,吴先生曾捐赠一批画作给香港艺术馆,今年他又画了新的作品,为了“能使香港艺术馆的藏品更加丰富完整,因此,决定再次捐献。”于是在6月24日晚,吴先生的长子吴可雨携其父心爱的《朱颜未改》及今年创作的《休闲》、《幻影》、《梦醒》和《巢》这4幅未及装裱的精品抵港,赠给香港艺术馆。可是,就在6月25日晚,吴先生因病逝世,吴可雨也因此痛失给父亲送终的机会。因为这次令人叹息又令人叹服的捐赠,香港艺术馆宣布将这5幅“吴氏生前的最后捐赠”,在7月23日增添于“独立风骨——吴冠中捐赠展”中,并将展期延长至8月29日。
  吴冠中先生生前曾多次向世界各地公立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捐赠作品,这些机构包括新加坡美术馆、香港艺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浙江美术馆和法国卢浮宫等。据统计,吴先生捐赠画作共达360余幅。
  吴冠中先生曾说:“我没有任何要求,我的艺术,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的真谛,我要让它们找一个好的归宿,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的艺术是有水平和高度的,我希望有一面墙,让大家看得到什么是好的艺术,我就非常满意了。”基于这样的心愿,他怀着一种嫁女儿的心情,一次次将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不同的公立艺术机构。
  
  艺术无国界:最引人关注的两次捐赠
  
  在吴先生生前的历次捐赠中,有两次捐赠格外引人注目,一次是显赫、隆重、享受高规格的捐赠,即2006年吴先生将《一九七四年·长江》等作品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另外一次是充满争议性的捐赠,即2008年9月,吴先生把自己113幅画作向新加坡美术馆的捐赠。
  在2006年8月,经过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总裁李大钧先生和和吴可雨与故宫博物院的沟通协调,吴冠中先生创作的《一九七四年·长江》及水墨画《江村》、《石榴》这3幅作品捐给了故宫博物院。8月27日,在故宫午门城楼上的展厅内“奉献——吴冠中《一九七四年·长江》等作品向国家无偿捐赠仪式暨吴冠中历年捐赠作品汇展”精彩亮相,同时紫禁城中西方艺术对话也同期举办,李政道、苏利文等人来参加了活动,吴先生的这次捐赠作品得到一种高规格的尊重。
  而在两年后,当吴冠中先生再次无私地把自己113幅画作(其中包括63幅水墨画、48幅油画、2幅书法)捐赠给新加坡美术馆时,却引发了国人对于这次行为的诸多争议,一时间对“吴冠中不爱国”的指责漫天遍地。面对这些指责,吴冠中先生极为坦然,他说:“画家有国界,艺术无国界……新加坡是我尊敬的一个国家,它的道德品质介于中西方之间,文化与中国接近。我把画捐给它,希望促进其对美育的重视。”这一番话让流言止步,人们对这位艺术大师又多了一些叹服与敬仰。
  
  作品要让历史来检验
  
  吴冠中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却将艺术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尽管他的作品拍卖价格很高,能够拥有吴冠中的作品就是拥有巨额财富,但吴先生丝毫不因这些利益所动,他的生活极为简朴。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总裁李大钧先生曾这样说道:“吴先生对艺术的追求几乎占据他生命的全部,他对生活的需求不感兴趣,他的思想高度已超过世俗物质生活的程度。”
  吴冠中先生曾说:“我常跟我的孩子们讲,我的画不是个人遗产,钱、房子你们可以分掉,但是作品我要送给公共机构,让历史来检验。”他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他的“创新与奉献精神”。
其他文献
吴荣光既为书画鉴藏大家,又为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流传至今者,往往于拍卖场辄得善值。康有为曾评吴荣光书法云:“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又说“吾粤书家,吴(荣光)为深美,抗衡中原,实无多让”。能让自负的康有为予以如此高的评价,吴荣光书法水平到底如何呢?对于吴荣光书法的取法,当前学术界大多认为其曾取法北碑。但是,通过详细考证研究,吴荣光似乎只把北碑当作赏玩及收藏的对象,而并没有籽其当
期刊
元代《花本选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记载:“内有九尾狐狸二头,日久年深,皆能变化,时常化作美妇人。”这种性别的定为,可能是因为狐狸的皮毛美丽,而且经常是穿戴在妇女身上的缘故。这种“狐狸化作美妇人”在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也重复提到:“内有九尾狐狸二头,日久年深,皆能变化,时常化作美妇人,遇着男子往来,诱之。”这里的狐狸,除了性别是女的外,还有一点是好色之意。  用狐狸表示好色是在明代以后盛行的。如明代
期刊
吴荣光依仗着雄厚的家族经济实力以及与文人官僚间鉴藏往来的便利渠道,积累起筠清馆丰富而高端的收藏,在岭南乃至全国的收藏界树立起一代书画鉴藏大家的位置。  吴荣光的鉴藏眼力,曾令刘墉、翁方纲等前辈大家为之“虚心下访”,他于古物聚散,信缘随缘,而绝不夺人所爱;作为一个正统文人,吴荣光的收藏取合紧守“正遭”,以文人书画谱系为主脉收藏,对“狂怪”风格的书画作品几乎不屑一顾,可谓清代中期古书画鉴藏界的典型人物
期刊
傅抱石的绘画自1949年之后在表现内容上出现了一些变化,变化之一就是以毛泽东诗意和毛泽东故乡作为绘画题材。其中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的创作从195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而韶山题材则始于1959年6月,其时他应湖南人民出版社的邀请赴长沙,到韶山毛泽东故乡参观并以毛泽东故乡为题材进行山水画写生创作,从那时起一直到1965年,他创作了多幅韶山题材的作品,构成了建国之后他的山水画作品中“红色题材”的重要组成部份
期刊
时光荏苒,穿梭千年。2011年5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广州分部联袂《收藏·拍卖》杂志举办的“雕刻时光续写传奇——欧洲古董自鸣钟艺术赏鉴会”在私人银行所在的国际金融广场举行。工行私人银行被《欧洲货币》杂志授予2010年度“中国最佳私人银行”,而《收藏·拍卖》杂志亦是国内独一无二的高端艺术生活杂志,此次活动可谓财富和艺术的融汇。活动当天,来自工行私人银行的贵宾们在青葱郁郁的午后时分,汇聚一堂
期刊
中国的儒家是轻视艺术的,孔子说:“吾不试,故艺。”意思是我不是被国家所重用,故学一点技艺,聊以糊口。他们又承认艺术是“小道”,而且说“虽小道必有可观”。但一见到技艺精湛的作品,又惊呼:“神乎技哉”,“技进乎道”。技艺精到一定程度,则近乎道,通乎神,那就不可小视了。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王公贵族们更是十分轻视画家的,但他们见到一些杰出的画家创作出“神乎技哉”的作品后,也不得不赞叹和推崇。但“神平技哉
期刊
癸卯年七月初二日,即公历1963年8月2日,为吴湖帆七十大寿的日子。这位久负盛名的一代书画大师七秩寿辰是怎么过的?本文作者在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册抄本中,意外发现了长久隐藏的几页手抄资料——吴湖帆七十寿辰“词寿序”及祝寿礼单。  吴湖帆先生为人豪爽,平生好交友,或词酒唱酬,或交流藏品,或切磋画艺。晚年由于两度中风,精力大减,加上许多日子又是在医院度过,故友朋往来大大减少。不过,在他七十大寿这个特殊的
期刊
古代希腊以降,表现人体美在西方艺术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而近百年间,由于商业浪潮的猛烈冲击,一部分广告、影视,突出裸体的肉感、性感,以色情(erotie)的诱惑刺激观者的情欲。遂使“反传统”的现代派艺术家们,或鄙弃女性的人体美,或使之扭曲变形成为狞厉怪异的形象。一如毕加索或美国的德·库宁(De kooning)等。  洪世杰先生的油画,塑造了一种纯净秀雅艺术形象,表现了女性裸体中的青春朝气,予人以
期刊
只是为了一个收藏,为了一个艺术的愿望,真正可以把自己的房产卖掉,把自己银行的钱取出来去追求的这种人非常少,所谓真正的收藏家,他是不在乎少吃一点,少住一点,或者少用一点,但他希望能有一个好的艺术品收藏在他家中。我相信将来的发展肯定是这样,现在只不过是大浪淘沙。  ——王义强    1999年,纽约佳士得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现场,有华人收藏家魁首之称的王季迁端坐其间,在场准备参与竞投的台湾富商也紧紧盯着
期刊
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又称《华封三祝图》,作为任氏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之作其艺术价值已毋庸赘言。作者在此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此图所采用的“华封三祝”这一人物祝寿画题材是否一开始便为民间所用,与民间所风行的多寿、多福、多子构成的“三多”图案——到底存在何种差异?其中是否带有晚清即十九世纪以来某种观念变革?带着以上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这幅作品,希望能有新的发现。    首先尚待知悉的是此图为谁而画。任氏款题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