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博物馆资源的运用启示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t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推进,幼儿园的课程模式正在悄然变革,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有了很大的转变。如何改造现有的课程方案,切实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呢?在《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实践探索:弹性实行幼儿一日作息、改造室内外环境、挖掘周边一公里资源。关注幼儿本位,让儿童做环境创设、区域规划的设计者,让儿童做自主选择、快乐游戏的决定者,让儿童做幼儿园课程的共建者和生发者,在多元的实践体验中健康成长。
  十月,伴着中国传统节日——国庆节的余温,中班的幼儿进入了《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游戏活动。泰兴作为古老的红色根据地,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在主题线索的推进过程中,孩子们自制调查表,画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美景,漫步亲切的家乡小路,寻找、品尝舌尖上的泰兴美味。幼儿对家乡的认知经验不断丰富,银杏树、黄桥烧饼等这些在生活中很平常的事物引起了孩子们新的关注:“这里为什么叫曾涛路?”“别的地方有黄桥烧饼吗?”“以前的泰兴是什么样子的呢?”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应孩子们的学习需要,我们和孩子们一同前往幼儿园附近的泰兴市博览中心进行参观活动。
  在博览中心,工作人员带领大家逐一参观不同的馆,生动鲜活的视频观赏、专业细致的讲解、轻松有趣的互动,孩子们在参观之旅中认识泰兴的名人、倾听泰兴的历史故事、了解泰兴的变化,在观摩、欣赏中进一步萌发了爱家乡的意识和情感,同时对博物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文物是从哪里来的?”“可以借吗?”“博物馆都是这样的吗?”因此,一系列活动应运而生。在角色游戏区里,特色黄桥烧饼店来了,一个个“小文物”正在表演区里解说路名的故事,在建构区搭建起了古城泰兴。假日里,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自由“拜访”博物馆,用相机、画笔、语言表达来记录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一个个有趣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有了全新的认识,为自己作为一个泰兴人感到自豪。
  在这个主题的实施中,我们一直秉承幼儿探索学习在前、教师支持引导在后的原则,让幼儿在充分地看、说、画、品等多种体验中丰富自身对家乡的认知,感知对家乡的喜爱。在遇到问题后,博物馆资源的运用又让幼儿的学习、主题的推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课程变得更加有意义、精彩,我们也收获良多。
  一、珍贵丰富的文物资源增强了幼儿的博物意识
  在《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游戏活动中,为了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变化、历史故事,幼儿和教师一同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活动。参观前,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参观中,幼儿静心观察、发现、倾听、记录,充分感受博物馆的底蕴,感知家乡的发展变化,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形成观察意识、探究意识、欣赏能力。馆中的收藏品、文物也引起了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它们从哪里来?”“可以拿出来吗?”“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珍贵的物品可以送到博物馆呢?”回到幼儿园,孩子们经过讨论,发现了很多可以征集收藏的物品,如我们家乡的老邮票、老照片、老式的包、桌椅、镜子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亲自去探寻家乡的民间艺人。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增强了博物意识,更增强了保护历史文物的责任心和情感。
  二、多途径利用人力资源,优化课程延展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积极挖掘博物馆中的人力资源。馆中的工作人员不仅管理、维护博物馆的日常工作,更有精湛、丰富的博物知识,他們专业的解说不仅仅让馆中的文物变得生动,使场景再现,更是孩子们学习探索活动的校外教师,也是我们教师课程审议中智慧的共研者。
  开展《我们居住的地方》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多次邀请馆中的工作人员参与课程前和课程中的审议,同时,也在互动研讨中选取了适合且有价值的知识点、探索点,丰富了教师的博物知识,使课程的思路走向脉络变得更清晰。在课程后期“育红博物馆”的建立活动中,我们又再次邀请工作人员来园指导,如博物馆可以分成几个区、小朋友们可以收集些什么样的物品。此外,工作人员还帮助孩子一起组织场馆解说词。现在,育红博物馆里的小工作人员井然有序,泰兴博览中心和我们幼儿园结成教育合作单位,“博物教师”定期来园和教师、幼儿互动、活动,孩子们也自发地去到博物馆,向“博物教师”提问、学习、取经。
  三、活用图像资源,架起园内外共享平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在幼儿园、家庭,而应充分利用所有公共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的学习深度。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中,幼儿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感知、体验、了解自己居住的地方,但家乡背后的故事、特色的典故对幼儿来讲却很抽象、遥远,教师也很难组织。于是,我们走出幼儿园,在博物馆里,幼儿浸润在安静、朴实的场馆氛围中,鲜活的照片展览、震撼的媒体影音给予孩子们最直观的感知,在视觉感官的刺激下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萌发了爱家乡的情感。在这里,博物馆是幼儿的第二课堂,图像资源的利用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
其他文献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我国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的突出特征。根据医学生专业发展需要,我们应培养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具有仁爱、敬业、责任之心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祖国医学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而通识教育理念迎合了新时代医学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不仅注重医学中自然科学的培养,更注重医学生全面素质的培育。我们应深刻领悟通识教育的深层内涵,深入挖掘医学教学资源,实现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道德
期刊
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以及必要性  (一)信息化使学前教育教学更为高效  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学前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不足,需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力量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可以使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前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使学前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幼儿园良好的硬件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舒适的环境、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创新的办学理念等等,所以,家园沟通变成了一项不可缺失的长期工作。  一、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合理使用时间、采用适当的方法  每个家长的需求和孩子们在家的表现不同,所以,教师在和不同的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沟通技巧。首先,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沟通。
期刊
从我们咿呀学语到现在,语文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孩子在蹒跚学步时不经意间叫的第一声爸爸妈妈,似乎要揉碎了父母的心;第一次上幼儿园学会的第一个字,回家也要写给爸爸妈妈看;上小学记住的第一篇儿歌,回家也要唱给爸爸妈妈听;上初中学的第一首古文,自己也要细细体会其中的内涵;自己写的一份情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表达不出自己心中的那份情感。生活中有了语文,就好像被赋予了生命,无时无刻不散发着魅力。虽然我们可以
期刊
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在幼儿园中度过的,他们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在幼儿园中形成的。然而,小班的幼儿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尚未发育完全,在一些言行上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幼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教师潜移默化地帮助,能够改正一些不良行为。因此,作为小班幼儿教师,应从幼儿的行为习惯抓起,选取恰当的方法,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让幼儿在早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其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在具体的
期刊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使得学前教育领域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再加之社会对幼儿时期教育的关注,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對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并对该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领域发展水平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期刊
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全髋翻修术的逐步开展,对于如何重建髋臼骨缺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较小的缺损采取颗粒性植骨、结构性植骨或扩大翻修假体的直径等方法重建多能获得良好效果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可以系统地帮助儿童对外部世界和环境进行初步认知和探索,学习简单的社会交往,形成健康的情绪,还可以让他们经常进行正面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获得健康的体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呈现出社会组织化的特征,社会组织化的學前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降低社会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率。社会组织化的学前教育呈现出两种
期刊
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时间节律基因CLOCK、Bmal1、Per1、Per2、Per3、Cry1和细胞周期基因C-myc、CyclinD1、Wee1在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该基因家族在白血病中的可能机制。通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如火如荼地发展,多媒体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普及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下,幼儿园教师如何正确地看待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和自身专业信息化的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探寻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幼儿园教学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质量。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