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朴与灵性的衍义

来源 :当代中国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篆刻艺术于张永红来说,无疑亦是其宣泄精神的渠道之一。认识张永红最初是因为书法。他的隶书的质朴,章草的灵动厚实,吸引我关注这位远离文化中心却沉淫于周原文化浑厚大气之中的青年书法篆刻家。应该说,我是较早在媒体推介张永红的,因了书法,因了篆刻,也因了他总是笑嘻嘻的快乐与阳光。数年以后,当我重新面对他的篆刻作品,我着实为这一位渐趋成熟的书法篆刻家而高兴。
  


  永红在他的一枚印款中跋,“余习印斯道,以汉人为宗,仅得皮毛”。细品之,“宗汉”确乎实话,而仅得皮毛云,则是自谦。他的印已开始在汉人的基础上出走了。这枚“虚往实归”印,也许能道破天机。如果从印面表现来看,他的印确乎已不同于汉印了,更加烂漫,也更富于灵性。但精神指向看得出仍然是汉印气象。他用刀如用笔,是在汉隶中寻找着烂漫天真,在封泥汉印中捕捉着那一分与他的灵魂相合的灵气拙朴;然后他把这些因素合在自我心性与创造之中,成就出“这一个”我来。看“张永红印”,“秦汉遗风”,“得玄即真”,“金石延年”,“福德长寿”等印,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比较“闹腾”,他让印面诸因素相互纷争纠缠,最终却相拥相爱,一团和气,统一在一种烂漫与灵性的对话和谐之中,读来浑然一体,并不显得“语碎凌乱”。这便是他的过人处。因为永红长于隶,长于章草,因此,在他的印面上,在他的线条中,你会体认到汉隶中那些拙中藏巧,稚气却有老迈的气息;“西山道人”,“张氏”,“与君同行”,可以佐证。他以章草入边款等都可以想见,他在汉隶,尤其是近年新见的简帛书等方面所下过的工夫。永红的印用其烂漫而见灵性,可谓寓庄于谐,是那种可堪细品的风格,语颇解颐,也很浑重。如果说进境,我倒真诚希望再自然一些,那是一种精神的自然。先放下然后站立,然后奔跑;就此而言,永红路且长,从容些走吧。
  


  
  延伸阅读·评论
  永红生于文字之祖—仓颉故里,或许是那里的一方水土滋润过童年的他的心田,再加上仓颉神灵赋予他以聪慧和睿智,从骨子里似乎就与书法篆刻有着不解之缘。永红九十年代初毕业于大学艺术系,后留校工作,原本学美术的他,弃画从书,在公务繁忙之暇从事书法篆刻艺术已有些年头。我与他相识是在九十年代中期,那时他虽然是二十多岁的小伙,但在宝鸡书坛已崭露头角,令人刮目相看。经过十多年的励炼,时至今日,永红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中频频入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了引领宝鸡书坛中青年书法队伍的佼佼者。
  永红交往甚广,多与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为朋,如于明诠、查仲林、米闹等人,常有书信往来探讨艺事,使其艺事日进。他在书法艺术中的造诣,我以为当以隶、行书,篆刻为最佳。其隶书取法于汉碑,他在《石门颂》、《张迁碑》、《广武将军碑》、《好大王碑》等用功尤勤。并得益于宝鸡青铜器铭文,诸如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及简椟帛书。以篆籀笔法书写隶书,用笔老辣而富于变化,线条力透纸背,张力强,结体方正,险象横生,古朴苍茫,寓金石气韵于其中。其隶书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仪态端庄,浑朴不雕,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看似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谦谦君子之态。
  


  其行书取法沈寐叟、王世镗、谢无量等人,他在追求帖学古韵的同时,兼收六朝碑板雄厚之气势,又多受其隶书、章草的影响,径取浑厚、高古气息一路。线条生拙、挥洒自如,不期工而工,不期拙而拙。笔法自由而不失法度。章法不事雕琢随遇而安,错落抑扬之际倍感其才情俱适之时跃然纸上的书卷气。
  他的篆刻艺术受当代名家傅嘉仪先生亲传,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转益多师,博观约取、汲古得新。他的篆刻作品以白文印见长,敦厚刚劲而不失洒脱,气息豪放而古韵尤存。其刀法丰富且转换自然。实际上,永红在古今经典印作上下过很大功夫,他好学上进,求知若渴,在印学方面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再加上他在篆刻大家的门下谦虚求教,获益良多,这或许是他在篆刻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关键一面。当然,对一位年轻的书家来说,总免不了受时风的影响。如何更好地研究传统,演绎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自出新意,这是当代书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愿张永红在书法篆刻艺术道路上继续跋涉,不断扬弃,使自己的艺术水平日臻成熟和完美。
  
  延伸阅读·评论
  宝鸡是周原文化发祥地、青铜器的故乡。近年,那里的书法活动又十分活跃,这两方面的因素成全了张永红。他曾长时间地在汉隶中摸爬滚打,苦苦地寻找着他自己的艺术语言,临《张迁》写《礼器》,又东奔西走请益于当代名家大腕。因此,才有他隶书的清丽高古,刚健多姿。依我的直觉,是三代青铜器铭那种雄浑苍茫的气象、峻爽瑰丽的风采和质实朴古的线条成就了永红。我曾将永红篆书《徐青藤梅花诗》、行草书《唐人诗三首》、金奖作品隶书联与宝鸡博物馆藏的《何尊铭》进行对照,其气息、格调甚至线条都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尤其是行草书,不事雕琢,朴实自然,茂密苍茫,错落有致,有一种乱头粗服的自然美。我无意亦无须非得证明永红的书法一定源自于《何尊铭》,但我得重申,一个书家隔离不了文化氛围对他成长的濡染。周原丰富的文化遗存必定深深地影响了这位年青的书家。聪明的张永红不用“耳鉴”而重“目鉴”,他也没有生搬硬套照搬古人,而是化古为新,将青铜器的盎然古意渗入笔情墨意的血脉之中,察其隶书,这种感觉特别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张永红在探求自己隶书道路的同时,也在为他人寻一途径,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他在一作品的跋文中写道:“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上承篆籀,下启楷行,兴于秦而盛于汉,于汉楦、灵之时最为兴盛。余学隶以张迁史晨礼器诸碑用功犹勤,卑服汉人淳朴古拙气息,学书十余载,而未得其厚重浑穆之万一也”。这些夫子自道式的话,看似谦虚,实为自许,足见他对艺术选择的自信,当然末一句也道出了厚重难得的苦衷,可谓一箭三雕,大慧语也。值得一提的是,永红的小字章草也出手不凡。他写给笔者的信札,古迈多姿,灵动生辣,几个朋友看了都说好,不像一个刚到而立之年的后生所写,足见功力不浅。张永红是以其看家本领—篆刻而创入书坛的,他的印作古朴典雅、耐人寻味,虽几分稚几份生拙却灵思独运,妙造自然,道心不薄。
   (吴振锋《过程中的张永红》)
其他文献
近时有关花鸟画的论讨,似颇为画界诸君所乐道。此中尤以第一届当代中国画论坛所论之“花鸟精神”,及年初北京画院珍藏之20世纪写意花鸟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所论之“花言鸟语”,为其代表。前者系依古代史家所列之“人物”、“山水”、“花鸟”三门,别之为论,希图经此共谋一“传承与创新”之新动议,架势不可谓不猛,然总健谈于往古之招式,未免显得过于“温柔敦厚”了些,拟古过之,断裂却有不足;后者历呈20世纪写意花鸟之存
期刊
施大畏(上海)  1950年生,浙江吴兴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调上海人民出版社任专职创作员,198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专职画师。现为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
期刊
唐少峰  1973年生于湖南邵阳。200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小时候常看见学画画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背着画板,骑着自行车去郊外写生画画的身影;常偷偷地趴在窗户外看他(她)们在画室里画静物,画石膏像。还能将对面的模特画得像真的一样。便认为画家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浪漫与潇洒,轻松与惬意的了。在艺术的天地里跋涉数年后,我体会
期刊
黎冰颖  1977年生于广西柳州。2007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黎冰颖是典型的才女画家,虽名叫冰颖,但却热情开朗,为人和善而容易相处,不俗的外表处处透露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灵气。  她多次深入少数民族集中的山区,积累素材、体会生活,探南丹、游三江、行德峨、走龙胜,与少数民族人们的深入接触、交流,使艺术家对少数民族人物
期刊
苏凌云  1979年生于广西桂林。2005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画的画意、画境,浑厚的艺术魅力自成一体,传统在恒久的时间中慢慢积淀,成为有迹可寻的法度。前人在精神世界上已经创造了一个精神上的自由王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在绘画传统上的完善,达到很高的精神文明。体会古意,接触传统,是体会其中韵味、意
期刊
陈忠志 1935年生于广西贵港市。1951年考入广州华南人民文艺学院,1953年调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56年毕业,同年分配到西北艺术学院任教。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期刊
一部《工笔人物画技法》教材,从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我碾转数省,每当我主持系部中国画教材征订时,我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求任教人员注意选订这部著作。2000年夏天我调入湖南工作后,有了更多的机会向著作者—郑小娟老师请教,对她的人品与艺术有了更多直接的了解。  郑小娟从艺五十年来,用自己对艺术不懈追求的那份真情,感动了读者,也感动了艺术自身。在她身上已经真正将自己的工作、生活、艺术实践融汇得难解难分
期刊
姜坤先生是钟情水墨艺术而又深谙水墨艺术语言的。他以水墨为载体,纵情地表达他的生存体验和生命激情,在他的艺术探索轨迹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位深情的画家对母土、自然、人性诚挚的爱恋,又可以看到他以个性的语言对情感、精神、思想自然的表达。诚如他自己所言:在艺术的探索中,需要燃烧生命的激情和千锤百炼的功力,也要有真知灼见的睿智,沉着冷静的清醒。  他是践行了上述思考的。  传统中国绘画艺术(以文人画为正宗)最
期刊
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代徐渭著名的草书杜甫七律诗《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字轴。[1]他曾经自白道:“余读书卧龙山之巅,每于风雨晦暝时,辄呼杜甫。嗟乎,唐以诗赋取士,如李杜者不得举进士;元以曲取士,而今啧啧于人口如王实甫者,终不得进士之举。然青莲以清平调三绝宠遇明皇,实甫见知于花拖而荣耀当世;彼拾遗者一见而辄阻,仅博得早朝诗几首而已,余俱悲歌慷慨,苦不胜述。为录其诗三首,见吾两人之遇,异世同轨,谁谓古今人不
期刊
丁亥年的我,三十又二。  孔夫子有云:三十而立,被国人用来检验人生各个阶段是否合格的标准。少年胡涂乱抹时,未曾想到要把画画当成什么“业”,然而,转眼至三十,不觉竟也从“业”十余年。这般年龄在庞大的中国画家行列中只能算个小字辈,此“业”是否得“立”,我仍疑惑。  本来,中国画的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中国人习中国画,可始于足下,不似作油画的同行,总担心自己不正宗,追根溯源,须往西方朝拜。然而,我辈多数者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