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析几何中最值和参数范围问题的求解策略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dunp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陆爱莲,2002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同年9月至今任教于马山中学,2008年12月获得中学一级教师资格。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所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国家级论文评选中获二、三等奖。
  【摘要】:解析几何中的最值和参数范围问题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特点是综合性强,在解题中几乎处处涉及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三角等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提炼,如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参数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对称思想、整体思想等思想方法,达到优化解题思维、简化解题过程的目的.本文通过对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解答,归纳了解析几何中常见的解决最值和参数范围问题的思想方法,总结了解答典型例题的具体规律,并提供了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技能与技巧。
  【关键词】:解析几何 最值问题 参数范围 求解策略
  解析几何中涉及最值和参数范围问题常有求面积、距离最值、参数范围问或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求直线与圆锥曲线中几何元素的最值或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圆锥曲线的最值和参数范围问题,一方面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题中涉及较多数字计算与字母运算,对运算及变形的能力要求较高,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另一方面要善于从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几何的角度思考,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一、代数法:借助代数函数求最值和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运用代数法时,先要建立“目标函数”,然后根据“目标函数”的特点灵活运用求最值。常用的方法有: 1.配方法。由于二次曲线的特点,所求“目标函数”的表达式常常和二次函数在某一个闭区间上的最值联系紧密,这时可对二次函数进行配方,并根据顶点的横坐标结合区间的端点确定所求函数的最值。
  1、已知菱形ABCD的顶点A,C在椭圆x2+3y2=4上,对角线BD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当∠ABC=60°时,求菱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菱形具有的性质和面积计算公式,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基本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突显依据几何条件的特征构建目标函数,运用解方程组研究最值问题的思想方法,化归二次函数值域求解最值。
  依据菱形对角线垂直的面积公式“设而不解整体思维”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切入类比。
  解:(1)由题意的直线BD的方程为y = x +1,∵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
  设直线AC的方程为y = -x + m
  由x2+3y2=4
  y = x + m得4x2-6mx+3m2-4=0
  因为A,C在椭圆上,所以直线AC与椭圆有两个不同交点,因此此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根,∴=-12m2+64>0,解得-433  设A(x1,y1),C(x2,y2)则根据韦达定理得:
  x1+y1=3m2,x1y1=3m2-44(设而不解整体思维)
  ∵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C=60°
  ∴|AB|=|BC|=|CA|
  ∴菱形ABCD面积S=32|AC| 2
  依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AC| 2=(x1-x2)2+(y1-y2)2=2(x1-x2)2=2(x1+x2)2-8x1x2=-3m2+162(整体带入思想)
  ∴S=34(-3m2+16)(-433  ∴当m=0时,菱形ABCD面积取得最大值43。
  评述: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解法灵活多样,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函数,尤其是二次函数求最值;(2)利用三角函数,尤其是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值;(3)利用不等式,尤其是均值不等式求最值;(4)利用判别式求最值;(5)利用数形结合,尤其是切线的性质求最值。
  2、已知G是ABC的重心,A(0,-1),B(0,1),在x轴上有一点M,满足|MC|=|MA|,GM=λAB(λ∈R)
  (1)求点C的轨迹方程;
  (2)若斜率为k的直线l与点C的轨迹交于不同的两点P、Q且满足|AP|=|AQ|,试求k的取值范围。
  方法:(1)本题主要三角形重心的坐标公式、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线段中垂线的性质;求点的轨迹方程;(2)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参数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可通过建立某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法求该参数的范围。
  解析:(1)设C(x,y),则重心G(x3,y3)
  ∵GM=λAB(λ∈R), ∴GM//AB
  又M是x轴上一点,则M(x3,0)
  又∵|MC|=|MA|
  ∴(x3)2+1=(x3-x)2+y2,整理得x23+y2=1(x≠0)
  ∴点C的轨迹方程为x23+y2=1(x≠0)
  (2)①当k=0时,l和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P,Q(长轴端点),根据对称性有 ;|AP|=|AQ|;
  ②当k≠0时,设l的方程为:y = kx+m(k≠0),
  联立方程组y=kx+b
  x23+y2=1
  整理得(1+3k2)x2+6kmx+3(m2-1)=0
  ∵直线l和椭圆C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36k2m2-12(1+3k2)(m2-1)>0>0
  ∴即1+3k2-m2>0
  设P(x1,y1),Q(x2,y2),则x1,x2是方程(1+3k2)x2+6kmx+3(m2-1)=0的两根。
  ∴x1+x2=-6km3k2+1,x1x2=3(m2-1)3k2+1
  则PQ的中点N(x0,y0)的坐标为x0=x1+x22=-3km1+3k2,y0=kx0+m=m1+3k2,即N(-3km1+3k2,m1+3k2)   又∵|AP|=|AQ|,∴AN⊥PQ,
  k·kAN=-1,即k·m1+3k3+1-3km1+3k2=-1
  ∴m=1+3k22
  代入1+3k2-m2>0,得1+3k2-(1+3k22)2>0(k≠0)
  ∴k2<1 ∴k∈(-1,0)∪(0,1)
  综合①②得,k的取值范围是(-1,1)
  评述::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参数取值范围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常用以下方法:(1)根据题意建立参数的不等式关系,通过解不等式求出范围;(2)用其它变量表示该参数,建立函数关系,然后利用求值域的相关方法求解;(3)建立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求参数的范围;(4)研究该参数所对应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解。
  [失分警示]误区(1)在应用条件|AP|=|AQ|时,使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会使计算相当繁杂,这里转化为PQ中点与A点连线与PQ垂直,而用斜率之积为-1建立关系,可有效地减少运算量;误区(2)在得到k·kAN=-1,即m=1+3k22后,由于忽略了直线代入椭圆方程以后的式子要求>0,而思维受组,没法确定参数k取值范围。
  启示: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相交问题,在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方程,消掉一个变元后,所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定要考虑>0的条件。公式应用要灵活,分类讨论要不重不漏。二、几何法:借助几何图形或几何意义求最值和参数取值范围的方法。运用几何法时,要善于从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几何的角度思考,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3.(2008年辽宁高考)已知点P是抛物线y2=2x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到点(0,2)的距离与P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A.172 B.3
  C.5 D.92
  【解析】 如图:设A(0,2),抛物线焦点为F(12,0)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P点到A点的距离与P点到准线的距离之和可转化为P点到A点的距离与P点到焦点F的距离之和|PA|+|PF|,显然和最小时,应有A、P、F共线,且P在A、F之间,(数形结合)
  ∴所求最小值为|AF|=22+(12)2=174=172.
  【答案】 A
  解析几何中的最值和参数范围问题,常常选择直线方程的形式和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化归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的问题,借助判别式和韦达定理沟通整体处理,注意二次系数不为0和斜率不存在的特殊性的讨论,依据题设和解析几何的特征“设而不解,整体思维”,构建目标函数,化归函数的值域问题,用函数的性质或用不等式知识求解,或借助判别式适合的条件构件不等式解最值或范围。
  总之,当我们在解析几何求最值和参数范围问题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分析,利用最合理、最恰当的方法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我们能快速地达到目的,使问题解决的正确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构造二元目标函数求解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侯绪兵《高中数学教与学》2011年第5期
  [2] “设而不求”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汪克明 《中学数学》2008年第9期(上半期)
  [3] 例析“降维”思想在一类圆锥曲线题中的妙用 徐志平《数学教学研究》2006年第5期
其他文献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认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它的特点,一是铭刻在人们的内心;二是缓慢诞生,但每天都在获得新生力量并取代权威力量;三是能够维持人们的法律意识,激活已经疲软的法律或取代已经消亡的法律。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o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认为:(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3)文化具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中每一个学生因为自身的身体素质,学习态度以及所处的体育教学环境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看待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使每一学生都受益并能快乐学习,是体育基层工作者不断思考、探索的课题。本文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基本理念出发,针对我校来自五湖四海的务工子女多,流动性大,个体差异特别突出这
期刊
数学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中心环节之一。随着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进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施行的中小学教育大纲的美育教育体系里,仅只音乐和美术两种。就美育的全面性及舞蹈教育的重要性看,有必要把舞蹈教育引入中小学教育大纲,让舞蹈课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  【关键词】:体育 舞蹈 结合  舞蹈艺术是一种集体能、艺能、知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种融音乐韵律、人体美感、肢体技能于一炉的有机整体。舞蹈艺术对青少年品行素质、自身修养及智力开发等方面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沃尔
期刊
【摘要】:演奏是一种反映修养内涵的外在表演行为,修养则是对整个客观世界的内在本质理性内涵。修养包括社会生活修养和音乐修养。其中社会修养是音乐修养的基础,演奏对修养来说是形式,修养对演奏来说是内容,二者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演奏中,它们只有充分领悟了演奏与修养的关系,才能使演奏不断升华。  【关键词】:修养、意识、渗透、辩证、理性。  修养是对整个客观世界的内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浪潮中,作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学生兴趣更加浓厚……然而,不少课堂在热闹背后表现出放任浮躁的倾向,教学效率并不理想。如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写减少了,琅琅读书声变少了,语文味也越来越淡了……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习;活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初中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案例,在课改要求下进行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反思。  【关键词】:历史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法 兴趣 探索 反思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注重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教育是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如何领悟新课改的理念,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育者,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和思索中探索,大胆创新并最终能灵活巧妙、恰如其分地运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使我们认识到语文作业的重要性;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们在作业设计时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开阔的思路……总之,教师一定要设计让孩子们喜欢的新作业。   一、情境类作业让孩子乐而忘返  这学期
期刊
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最关键、最有效的条件。因此,在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教师要针对不同教材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要大胆实践情景教学改革,以此来推动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工具,学习某种语言,只有在它的具体环境或模拟它的语境中,学习者才能觉得生动,更有信心。“交际离不开情景,情景是激起交际的原因”
期刊
【摘要】:本课题研究了“家庭对儿童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研究对象是儿童及其家长,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呵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争取整个社会对此的关注,要加大呼吁力度,不断改善开发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让家庭教育朝着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家庭 儿童 良好 习惯 养成 经验 研究  一、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