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时政教育现状?打造高效时政课堂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时政教育是中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时政教育的多样化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仍处于应付考试、取得高分的境地。中学时政教育的有效教学,旨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中学 时政教育 有效教学
  “中学时政教育是指对中学生开展的时事政治教育,即对中学生进行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和当时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与形势的教育。”中学时政教育是中学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在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促进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开展中学时政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丰富课程资源,促进课程改革;推动教师角色转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学时政教育现状
  国家教委办公厅早在1993年就颁布了《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政教育的几点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时政教育是中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学生的必修课。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教学计划中,要求学校安排时间开设时事课,进行时政专题教育。时至今日,各地中学的时政教育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但从总体上看,时政教育仍存在教材单一、系统性缺失、功利性强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时政的关注程度,导致学生对时政教育比较淡漠。
  首先,从教材编写方面看,中学时政教育的教学资源丰富。
  时政教育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从空间上看,有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网络信息等多种渠道;从内容上看,时政材料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容,又有科技、体育、军事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个方面又包含多个层面。
  目前,我中学主要使用的时政教材是中宣部时事报告编辑出版的《时事》初中版,此教材的特点是:“漫画之页”“名师导学”“热点追踪”“广闻博览”“法律天地”这些栏目的内容与形式都很贴近中学生;内容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每个栏目各有特色;和教材内容结合,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大部分内容通俗易懂,也能够拓宽教师的视野,以及帮助教师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理解。“本期专稿”栏目的文章理论性强,主要是国家的会议精神、大政方针政策的阐述。“考考自己”“大事记”这两个栏目只记录新闻事件,没有新闻事件的始末或事件背后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厘清主要热点,对考试非常有帮助。
  其次,从学校和教师方面看,中学时政教育时效性、科学性、系统性缺失。
  时政教育作为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效性、科学性、系统性是其应有之意。而在实际教学中,时政教育的时间没有保障,时政信息滞后,时政教育课与思想品德课混合一起,教师只有利用课堂的空余时间讲授时政知识;时政教育的途径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方法死板,表现为教师多说教灌输,学生则是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兴致慢慢消失;内容缺乏系统性,不注意事件的背景、因果关系,而只关注事件的结果,导致过程缺乏连贯性,对问题的理解也是脱离背景的;评价没有科学性,只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忽略了知识的生成、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培养。
  再次,从家长方面看,大多数家长对中学时政教育的支持度不高。
  对于时政教育,部分家长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从而为孩子营造共同关注时政的家庭氛围;而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是老师的事,老师教多少,孩子就学多少;甚至有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时政与考试无关,会影响主要科目的学习。家庭也是孩子学习的场所,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学习时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
  最后,从学生方面看,接受时政的迫切性与功利性相矛盾。
  21世纪的中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一介书生,他们已经意识到,国家的发展与自身的成长是统一的,意识到时政教育对自己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因此,学生十分迫切地想了解与掌握国家政策。但由于现行考试制度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处于高竞争、高压力、高负担的境况,时政教育目的性迷失,功利性增强,老师讲授时政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学生学习时政的目的则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学生接受时政的现实需要与考试功利性的矛盾,造成时政教育变成考前的突击课,而轻视了平时的观察和学习。学生只重视结论的记忆,而轻视过程的分析;只重视应考的技巧,而轻视人文内涵的挖掘。
  二、中学时政的有效教学
  中学时政的有效教学是有效开展时政教育的核心。“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个性化学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重意蕴,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中学时政教育的有效教学在主张教学效益的同时,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首先,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转换角色,向专业化发展。
  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即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教师在时政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模式。“生命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人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仅仅是为了知识和技能而教学。体现为对个人独特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尊重。中学时政教育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而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因此,在时政教育过程中,引入“生命课堂”的教学理念,变“知识课堂”为“生命课堂”,实现教师的角色转换,即由“灌输者”“权威者”“执行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创造者”。   其次,学生要纠正学习观念,转變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热情。
  矫正学习观念,即由“为考试而学”转变为“为能力而学”。时政教育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带上了功利色彩。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认识到时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它不是为了考试而设置,学生成绩高低也不能反映其能力的强弱。因此,教师要改变课程实施策略,避免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出现,而是提高学生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即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记忆者。而在探究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思考者和发现者,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第一,在学习对象的选择上,学生要选择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时政内容。第二,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理解教材。第三,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时政教学活动。第四,在学习上要富于创造性,能做到举一反三。
  最后,利用多种途径进行中学时政教育。
  完成中学时政教育目标,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分成两个板块: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是中学时政教学教育的基本途径,利用课堂开展时政教学主要有三种具体途径,一是时事政治课,二是道德与法治课,三是时政专题讲座。而课外学习的途径则是多种多样的,有阅读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搜索网络,时政知识竞赛,写时政小论文等。每一条途径都有它们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是各具优势。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样化的途径来做好时政教育。
  总之,中学时政教育是中学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施中学时政教育,为的是提高中学生运用实事求是、全面、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进而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贡献力量。但目前中学时政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所取得的效果与教育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学时政教育的有效教学必须以国家、社会的重视,家庭、学校的配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多样化途径开展教学为前提,进而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金祥波《素质教育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加强时政教育的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4期。
  [2]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1993年发布。
  [3] 叶云燕《中学政治课时事教育实效性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其他文献
摘 要:古往今来,德育教育在各类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德才兼备,德在才先。德育包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政治理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公民基本素质教育。要通过德育课堂、主题实践活动、优化校园环境等方式进行。最后,要对影响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不利因素予以排除。  关键词:德育教育 内容 策略  《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把学问之道和道德品质联系在一起,强调做大
摘 要: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因此,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基于语用取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语用取向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良好的语用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运用、沟通等各项能力,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高以及发展。因此,如何
摘 要:思维导图贴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够将知识以系统化、可视化的形态展现出来,方便学生记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拉出来,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具有层次分明、直观性强等特点,能让学生以全面的视角
摘 要:写作教学是语文的重头戏,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重在积累、感悟、表达。中学生学习写作,积累是第一位,生活的积累、思想感情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文体结构式的积累等,都是至关重要。积累的途径是生活、读书、感悟,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关键词:厚积薄发 写作教学 课外阅读 写作积累  写作教学必须改革。我非常欣赏作文改革家王鹏伟的作文模式:积累—感悟—表达。中学生学习写作,积累是第一位,生活
摘 要: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逐步走向深入,尤其是语文学科,开始统一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始提倡整本书阅读教学。本文即围绕整本书阅读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了明确自由性与指导性、不脱离课文文本、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等策略,为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教学策略  很多语文教育研究者在阅读教学领域中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
摘 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语文学习的“灵魂”,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提升阅读能力,促进自身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为例,就优化阅读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时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对生字词和语言表达都
摘 要:文言文是语文科目的重要学习内容。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讨论,提出几点思考,旨在进一步挖掘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所含有的核心素养的内容。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 文言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升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为学生打造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让课堂活力散
摘 要:如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学校作为重要的教育机构,具有教书和育人的重要责任。但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由于过于追求考试的分数,而忽视了“育人”的过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摒除传统的语文教育观,立足于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本文将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优秀内容,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根。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传统美德  在古诗词教学中
摘 要:古诗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传统的文化知识,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本文探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并提出几点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一、诗文朗诵,加强情境解读  古诗文的节奏、韵律和对仗体现着汉字、汉语的魅力,因此教师在对古诗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朗读,有助于快速地进入古诗文所
摘 要:传承传统文化,应从娃娃抓起。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发展,并代代相传、熠熠生辉的需要。应该在小学低年级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小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接受到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品质、行为素养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促进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充分实现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传统文化 问题 对策  中华优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