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1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PO和EPO—R的表达情况,以21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作为对照,分析EPO和EPO-R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EPO和EPO-R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7%和96.8%,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9.4%和35.5%,在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和19.O%(P=0.000)。EPO和EPO-R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31例NSCLC患者中,EPO阳性者的MVD为26.14±5.26,显著高于EPO阴性者(15.97±8.29;t=5.34,P〈0.001);EPO-R阳性者的MVD为27.13±6.33,显著高于EPO-R阴性者(11.72±5.130;t=7.46,P〈0.1301)。MVD与NSCLC分化程度有关,高、中分化的NSCLC组织中MVD低于低分化者(P=0.025),MVD与NSCLC分期有关,临床分期越晚,MVD越高(P〈0.001)。结论EPO和EPO—R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过程;EPO/EPO-R的表达与NSCLC血管生成程度及病情进展有关,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高危因素(病史采集)、乳腺查体、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即彩超)和乳腺钼靶X线摄影术(即乳腺钼靶)等常用的早期乳腺癌诊断方法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进行手术活检的初治患者,通过病史采集以及前期“十一五”课题建立的中国乳腺癌发病风险预测模型确定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并独立进行乳腺查体、乳腺彩超和钼靶评估,并与最终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
目的比较曲式单一腹主动脉阻断无血切肝术(简称曲式无血切肝术)和Pringle阻断切肝术在118例肝脏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行曲式无血切肝术(QG组)和同期59例行Pringle阻断切肝术(PG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出血量、手术麻醉时间、血管阻断时间以及术后肝功能的变化等。结果QG组患者在术中采取血压调控措施之后,生命体征平稳,血压波动幅度不大,且能被安
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治疗颅外病变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经过多年来的技术革新,SBRT已发展成为具有以下特征的高精度放射治疗:(1)体位固定重复性高,避免治疗间患者运动对治疗精确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TMZ)对恶性星形胶质瘤细胞株抗肿瘤作用的新分子机制。方法以TMZ作用于人源性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细胞株SHG44和U251,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2’,7’-二氯氢化荧光素二脂(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DDP)方案(IP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DDP方案(G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将63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分为IP方案组和GP方案组,观察其近期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时间(MST)、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结果IP方案组中,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广泛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患者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纵隔淋巴结清扫及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其中76例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扩大清扫组),即在常规淋巴结清扫(食管旁、隆突下淋巴结)的基础上,增加了上纵隔尤其是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的清扫;71例仅行常规淋巴结清扫(常规清扫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情况、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1例手术切除的T3期食管鳞癌患者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BRCA1蛋白的表达。采用,检验分析BRCA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以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BRCA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BR
目的分析中老年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76例/〉40岁中老年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组织学分型和免疫学表型,并分析其预后。结果76例中老年横纹肌肉瘤患者中,男46例,女30例;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60例发生于躯体软组织,其中四肢25例,头颈部19例,躯干16例;16例发生于实质脏器,多位于泌尿生殖系统器官。组织学分型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38例(50.0%)
目的探讨SET8基因3’非翻译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l6917496对乳腺癌发病年龄的影响。方法选取111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患者的基因型,采用SAS软件分析不同基因型或基因型组合的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趋势。结果SET8基因CC基因型和TP53基因GG基因型均可以使乳腺癌发病年龄提前,而且存在等位基因数量.反应关系。同时具有SET8CC基因型和TP5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不明但初始吉非替尼治疗有效而最终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厄洛替尼治疗的疗效,并比较直接换用厄洛替尼与先化疗再行厄洛替尼治疗的差异。方法40例EGFR基因突变不明的晚期NSCLC患者,行吉非替尼治疗3个月以上,疗效为部分缓解或稳定。其中16例疾病进展后直接换用厄洛替尼(G-E组),24例先化疗再口服厄洛替尼(G-C-E组),直至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