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率先成立学区工作委员会,以八大学区为基本单元,加强学区体制机制建设,推进教育治理结构改革。一年多以来,各学区工作稳步推进、大胆尝试,在学区治理体系建立、办学一体化、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成果初显。如今,东城教育改革再启新征程,将借力大数据浪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推改革向纵深发展。
在2014年的东城区教育工作会上,我们在“精品特色”战略基础上,提出了它的高端形态——“种子教育”,并规划了分三步走的路线图:第一步,在全国中心城区形成具有种子效应的教育形态;第二步,在世界知名城市中心城区形成具有种子效应的教育形态;第三步,在世界城市窗口区形成具有种子效应的教育形态。今天看来,在全国中心城区形成具有种子效应的教育形态效果已初步显现。那么,这颗种子是从怎样的教育理念中孕育而出的,它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得到认可与传播呢?
过去我们普遍认为,东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空间狭小,教育规模化发展受制约;文化底蕴丰厚、优质教育资源密集,但分布不均,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因为思维局限在这“一亩三分地”中,我们感到“心有余而地不足”,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
为打破这一思维僵局,我们实施了“学区化”管理,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突破资源壁垒、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共享之路。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发了“蓝天工程”“学习e网通”等教育服务平台,探索了干部轮岗和教师跨校交流机制,共享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广,“共建、共享、共同发展”这颗种子逐步在东城教育人的思想中达成共识,在实践探索中落地生根。
共享的方式,同样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变化。
最初的推进模式是“以中心带动周围的辐射式共享”。其特点是“以长补短”,主辅关系明显,目的是通过重点的带动,扩大优质资源的增量,促进均衡布局。
继而,在教育资源品质普遍提高、优质资源更加丰富且分布相对均衡的基础上,我们的推进方式由“以中心带动周围的辐射式共享”的主辅模式转化为“非重点,一体多样合作共享”的均等模式。这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共享,体现为机会、质量、空间分配的均等,但同质不同化,追求“校校都不同,校校都精彩”的多样性。
那么,“共享、合作”下一步的推进模式是什么?我们大胆地推想,那就是“互联网 教育”穿越时间与空间界限的个性化共享方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东城教育改革发展的再思考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的概念,并明确指出“数据是基础性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在庞大数据的支撑下,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调查显示,我国53.1%的网民认为自己依赖互联网,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心正在由现实社会转向虚拟世界。
今天很多人把互联网跟电的发明相提并论,将互联网时代称为一次新的工业革命。那么,“互联网 教育”又将带来怎样深刻的变革呢?
首先,从教与学的方式上,“互联网 ”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因此,知识的储存、传播通道是封闭而狭窄的,传播的方向是单向、灌输式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非常有限。而大数据的冲击打破了学校、教师、书本对知识的权威垄断,知识的传递以秒计算,实现网络化、公开化,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获取知识变得非常快捷,师生间知识量的天平并不必然偏向教师。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因此,大数据背景下知识的传递方式也是交互的、共生的。
其二,从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上说,一方面,互联网极大地放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另一方面,互联网联通一切的特性让跨区域、跨行业、跨时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可能,加速了研究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三,从教师的角色定位来说,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官”,我们与学生同时到达知识的海洋,不同的是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这些“原住民”无论是应用互联网的能力,还是因之生成的独有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是“非原住民”难以理解的。与之相对,很多教师和家长,是中途被迫接受互联网的“旱地生”的“移民”,无论是在技术的掌握上还是在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上,都在“追赶”着这群“海里游大”的孩子们。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身的功能定位,由“传道、授业、解惑”到“支持、引导、服务”,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
其四,从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上,有的观点认为教育的育人功能将面临被弱化的危险。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人类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生产效率和质量成千万倍地提高,但这并没有造成人类劳动能力的丧失,反而使精细化的生产方式、丰富多样的高端手工艺技术得到传承和发展。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冲击,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永远陪伴孩子,而应在他们“下海”前告诉他们,这不是世外桃源,你不可以随心所欲,因为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每一次吐槽、每一次晒图、每一次浏览记录等网络足迹都会被真实地记录下来,而且永远被“记忆”,即使你自己已经遗忘。而这些不断累积的小数据,最终呈现出你的思想倾向、意志品质、兴趣爱好和价值追求等个性化的东西,它们记录着你的今天,而且必然对你的明天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互联网世界,人的自律意识需要不断强化,同时,这反过来进一步激发了人类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我们也要告诉孩子,互联网不是洪水猛兽。它既充满知识的“奇珍异宝”,又有可能鱼龙混杂,只有具备一双慧眼,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淘宝,而这双慧眼就是自主选择和加工、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互联网发现新知识、增长新智慧、创造新价值,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人类生存的必备能力。 那么,在信息化大数据的背景下,人类的智力发展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传播大量信息,彼此观点、看法长期地频繁互动,逐渐会出现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的接近与趋同。什么是世界?我是谁?他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关于生命所在的哲学命题,也许就有了新的理解方向。
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三大转变:
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变。传统的认识事物的方式依赖的是小数据,因为其数据依据的不充足,所以我们通常采取由已知猜测未知的因果关系判断法,从而推导出一系列定理与规律,只要不出现反面论证,它就是真理。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可依据的数据如此充足,人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不是从基本数据出发由此及彼的因果推论,而是通过数据集聚的关联性,呈现事物的本质与特性,我们不再追问“为什么”,而是追问“是什么”。
二是回答了“人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大数据促使人们转过身来,更加客观、完整地认识自我。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个部分,“超我”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是人对于自身没有清晰认识的部分,而这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发展。在今天的大数据背景下,你下意识做的事情都会被记录下来,形成关于你自己的完整的大数据,而这些具有相关性的信息会呈现出作为教师的你、作为家长的你、作为儿女的你、作为各种社会身份的你,还有工作中的你、生活中的你、交往中的你……汇聚在一起的数据,还原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你。
三是大数据必将改变人类以及世界文明发展和进化的方向。正因为大数据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所以它必将改变未来人与世界的发展道路,和谐、合作、共赢、生命化将成为世界发展、进化的主题。大数据将人与世界、世界与人同步且即时地呈现在每个人面前,每个人的小数据聚沙成塔,汇聚成大数据,大数据呈现的世界又可以具体指向每一个人。正如马克思倡导的“大同世界”、庄子的“天人合一”,人类与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存共荣,休戚与共。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针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未来教育的目标和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认识学生等问题,提出新的认识。
一要重新认识学生。我们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教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大数据的支撑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禀赋,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获得自己的成功。
二要提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重点是培养批判性选择的能力,让他们具备收集海量信息并能进行甄别判断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形成新的思维成果。
三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互动平台,搭建学生健康成长的通道。集聚闪光的成长数据,他就会成为充满阳光的人。
四要增强大数据背景下的忧患意识。作为学校,要以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为己任,这也正是教育的活力所在。未来的教育评价,可能就是通过在圈里的口口相传形成共识。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信息,都会被迅速传播,并得到淘汰或是认同的反应,这种反应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尤其是任何负面的、不公平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为,都会在大数据中被无限放大,难以修复。无论学校还是教育者本身,都要强化自省、自律意识,过去说“人在做,天在看”,也许老天爷并没有看到,但今天人在做,大数据在记录,无论好数据还是坏数据,它都在那里,并且永远在那里。
直面挑战,开启国际化、现代化的东城教育新征程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冲击和挑战,东城教育要主动出击适应新环境,更新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做好“螺旋式”上升的思想动员、制度保障和行动准备。
“十三五”时期是党确定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定性阶段。东城教育改革发生着阶段性的变化,从波澜壮阔的全面推进,到静水深流的攻坚克难,需继续坚持“精品特色”战略,围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战略核心,坚持扩大公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与成功相伴;加强两支队伍建设,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走好东城特色的发展之路,让东城成为世界知名城市中心城区具有种子效应的教育典范。
(一)坚持有教无类,深化学区制综合改革,打造公平、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
1.继续全面推进优质品牌化建设工程
稳步推进学校深度联盟、九年一贯制、优质资源带建设。以学区为单位,加大普通小学与优质初中对口直升比例。
2.坚持走内涵精品发展的改革之路
出台《东城区中小学优质特色学校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探索实施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路径。推进首都高校、社会教育机构支持东城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探索集团化办学理念和实施路径,完善优质教育品牌的辐射带动与携手发展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3.进一步加强学区制度建设
落实市委关于《2015年各区县重点探索推进的改革事项》的工作部署,下发《东城区学区工作手册》,不断完善学区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三会一办”(学区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评价委员会,综合改革办公室)的作用,使学区工作顺畅推进。同时,加大学区教研力度,充分发挥龙头校的主体作用,通过集团教研、学科学区教研组、教研员下沉学区、特级教师与市区骨干教师带动以及第三方专家团队引领等多种举措,不断提升区域教研水平与教学指导力量。
(二)坚持因材施教、积极推进“学院制”育人模式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各得其所 1.健全“学院制”育人创新模式课程体系
一是分类分层设置课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依托四大学院,围绕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目标:文化艺术学院推进艺术教育“宝塔计划”(“塔基”为普及项目,“塔身”为区级艺术教育骨干校和校外艺术社团,“塔尖”则为市级艺术教育特色校和金帆艺术团、校外阳光艺术团),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综合素养;科学技术学院推进科技“章鱼计划”(科技馆、金鹏团是章鱼的头部,特色项目为躯干,市级示范校、项目基地校为触角),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能力;体质健康学院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体育技能,促进身心发展;国际交流学院开展面向学生的国际理解教育,在实践式、体验式主题活动中培育民族情怀、开拓国际视野、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二是在“高端精品、打造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构建课程开发新模式。通过设立学院日,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实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