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冬天里哭泣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656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阳台晒太阳,忽然想到一件事。没跟人说,自己先笑了。妻子问我,捡钱包啦,还是单位发奖金啦?我说,我想起了儿时的一件事。
  儿时,母亲经常打孩子,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很实在地打。但到了冬天,我们姐弟犯了再大的错,她都忍着。冬天里哭泣,泪流下来挂在脸上,寒风一吹,脸上皮肤容易皴裂,又痒又痛,这是不是母亲不打我们的理由?母亲没说,她只是说:“天又冷,心又寒,日子怎么过啊?”
  如今,我求证两个姐姐。她们想一想,仿佛醒悟过来:“咦,是啊,好像冬天我们是没挨过打……”
  在冬天哭泣,心寒,天更冷,并且心寒和天冷互相加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母亲不在冬天里打孩子,是不想让我们在冬天哭泣。母亲的心意,是让孩子们温暖地过冬。怎样温暖地过冬呢?除了添置棉衣棉鞋,暖和身体和手脚,还要心里暖和,不让悲伤寒彻肺腑。
  叔本华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把人比作豪猪,以为豪猪之间是需要相互取暖的。我想,这个取暖的季节,大约在冬季。寒冷的日子,心灵的相互抚慰,彼此都暖暖的,很舒服。
  冬天里收到一张贺卡,一张薄薄的纸片,犹如一片红叶,想象它能够燃烧起来,瞬间就提升了周遭的温度。一条祝福的短信,也能让人读出春暖花开。
  寒冷,让人的心变得悲悯和仁慈,同时,寒冷也最能唤起心中对同类的爱。
  大街上,小女孩伸出冻得通红的手,将几枚硬币放进乞丐的破碗里,然后拽着妈妈,认真地说:“天这么冷,要不到钱,他会哭的!我害怕!”多么天真的害怕!多么好的害怕!她是害怕痛之后还有痛么?她是害怕雪上加霜式的灾难叠加么?
  我也害怕在冬天听到哭声。我曾经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一家超市门口,听过一位妇女伤心的哭泣,几年过去了,那种哭声一直惊扰着我的梦。在我心里,哭泣是冬天最深的伤口,泪水是冬天最忧伤的河。
  过好冬天与过好春天同样重要。面对寒冷,要学会想象炭火,想象壁炉,想象能够燃烧的事物,想象发光和发热之源。让自己脸颊绯红,头脑发热,心灵出汗,热气腾腾地过个冬天。
  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病重的女孩,交流进而提供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今年冬天,我收到她寄来的贺卡,贺卡上是一首小诗:泪/是眼里的伤/我不会在冬天哭泣/即便随后的春天/对我并不美好/而此前的冬天/我已溫暖地度过。
  寒冷的日子,需要温暖地度过。冬天,需要我们的内心有合适的温度,才能够欣赏大雪,欣赏冰挂,欣赏千山鸟飞绝的意境,欣赏那些冰冷的美丽。
  摘自《现代家庭》
其他文献
赤壁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因为它几乎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败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这场被后人认定为意义重大的战争,是否真如人们传统认识的那样传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竟是怎样的?    “草船借箭”是借来的故事    诸葛亮不曾有过“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孙刘联军连箭都很缺
期刊
据媒体报道: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检察院检察长陈某升迁调离,该院大楼前却放起鞭炮,楼上挂出“最独裁的检察长滚蛋”、“最腐败的检察长滚蛋”的条幅,以示送行。  在司法机关的大楼上,以一种大鸣大放外加“大字报”式的条幅,且不避粗鲁以“滚蛋”两字宣泄,将丑闻放大化,反差实在太大,刺激着围观者的眼球,也抢占了媒体的重要版面。一“鸣”惊人,呵,原来大院也有如此难看的时候。  文/丫丫  摘自《羊城晚报》
期刊
很久以前,在深山的庙里,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他过得很不快乐,整天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唉声叹气。后来,他对师傅说:“师傅啊!我总是烦恼,爱生气,请您开示开示我吧!”老和尚说:“你先去集市买一袋盐。”小和尚买回来后,老和尚吩咐道:“你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口。”小和尚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小和尚皱着眉头答道:“又咸又苦。”  然后,老和尚又带着小和尚来到湖边,吩咐道:“你
期刊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什么好玩的东西都有,比如大熊猫,比如丹顶鹤,还有金丝猴,随便亮出一样宝贝都能让全世界开眼。很多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就不那么幸运,没什么好玩的,几乎唯一能拿出来显摆显摆的物种,就是他们的王室。中国差不多反封建反了快一百年了,相比而言欧洲老百姓的封建思想,其实比中国人强多了,哪个国家革命不彻底,谁还有王室,国民感觉好像都倍有面子。  我去过包括英国在内的几个欧洲国家,发现他们
期刊
我们这里有一句俗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这话的意思往积极上理解的话,是说只有活着才能有希望,要是往消极上理解,则是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哪怕生存的质量不高,甚至像牲畜一样。虽然咱这里也有很多诸如“舍生取义”之类的生死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中国出现了第一份“生前预嘱”文件,是一批由政府工作人员、医学界和学术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者起草的,他们还有
期刊
大约40年前,我在旧书店淘到一本文怀沙写的《屈原离骚今译》。这个名字听起来像老头子的作者,是在1953年譯的屈原《离骚》。那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没几年,那时,他肯定是个小青年。可是《离骚》是伟大的古典名著,轮得到这么个小青年来译吗?于是,小文同志老老实实在后记里写道:“本书原稿曾请郭沫若师及游国恩先生代为校阅,得到帮助不少,特此志谢”。  当初,我的古典基础甚差,直接读《离骚》有困难,我是仗着这
期刊
60年前,他们是热血青年,如今他们已成耄耋老者。60年前,他们踏上抗美援朝的漫漫之路。在经历残酷的战争后,比起牺牲的战友,他们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是他们又比牺牲的战友不幸,他们被俘虏了。战争结束后,牺牲的战友成了烈士,而经历重重困难回国后的他们却成了被审查,被怀疑的对象……     作者:张泽石  出版:金城出版社   在那场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本书作者张泽石作为战地记者,随部队入朝作战,历经
期刊
你的儿子又被警察带走了。老徐的邻居匆匆跑过来告诉老徐。  那时太阳正艳,豆大的汗珠从老徐的脸上淌下,滴在他前面地板上,冒出一小股白烟。一听到消息,老徐的手一哆嗦,将手中的鞋刷刷到了顾客的白袜子和裤脚上了,老徐连忙点头哈腰地赔几个不是。顾客是个中年人,他谅解地拍了拍老徐的肩膀,说,去看看你儿子吧。说完就走了。  老徐手忙脚乱地收拾吃饭的家伙,那颗心早就顺着那条熟悉的街道拐进了公安局的大门,与小徐的心
期刊
春节回家陪老母看电视,看了一场《叶问2》,充分体会到了谎言的力量。通常认为,谎言是无力的,只要真相出来,就会不攻自破,我对此也深信不疑。但这次却使我怀疑起来。康德老人说过,幻相即使被揭穿,也仍然要起作用,就像我们明明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但还是要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  电影的情节十分老套,无非是说一代武术宗师在香港开武馆,凭借高强的武艺在那个混乱的世界里站住了脚,后来又为了捍卫民族武术的尊严和
期刊
我在一家照相馆上班。一天中午,在我们附近捡破烂的那位老人进来了。  她有点儿紧张地说:“我要照相。”我让她坐在椅子上。她努力地挤出笑容,样子很是紧张。我举着相机,正准备摁下快门的时候,她突然跳起来,说道:“等一下,我差点儿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说着,她把手伸进衣袋,拿出一副眼镜,小心翼翼地戴起来。  照完相后,我终于忍不住问:“你这相片,有什么重要用处吗?”她非常骄傲地说:“很重要!我儿子叫我寄给
期刊